第76章:佛渡有缘人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水浒神魔斗》最新章节!
风雪夜,黎明前。
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时间,本应该没有任何活物出来的,可是在柳城中,有人,冒着风雪出城,有人,冒着风雪入城。
出城的人,向北而走;入城的人,向南而行。
风雪中,两行孤独的脚印终于相聚在一起。
当然,出城的人和入城的人都比较奇怪。
出城的人,穿着一身病人的衣服,蓝白相间的的条纹,很是单薄,但是与那宽松、单薄的病衣形成对比的是那个人的眼神,虽然寒风凌冽,但是他的眼神很明亮,他的发型很整齐,而走在风雪中的步伐很轻快,就像一个大病初遇的病人,满心的欢喜。
而迎面走来的人,更奇怪,一身月白色的僧袍,同样的单薄,走在寒风中,僧袍向前鼓荡,米黄色的斗笠,遮盖了风雪,而手中的拐杖,一下一下杵在铺满大雪的的街道上,发出“咚、咚”的闷响。
事实上,地面的雪很厚,不应该发出这样的声音。
所以,僧人每一下的落地,都很重,重到直接杵在雪层下的地面上,像是一个盲人,生怕下一步踩空。
风减小,雪却渐大。
两个孤单的人,在柳城北面的街道相遇,擦肩而过。
风雪中,双方都只是相互对照了一眼,然后,交叉而过,脚印却并行而过,像从两个端点出发的直线,在某一个点后成了两条平行线。
或许彼此好奇,或者彼此疑惑,但是,在风雪漫天的黑夜,他们都选择无声。
山不回,路不转,转眼,不见君。
雪上空留人行迹。
风雪柳城,在一个人进入,一个人出去的时候,又多了两行人行迹。
一行在要去的地方,一行在来时的路。
那两行人行的踪迹,像是另外两条的直线,与那两条孤单的,平行的脚印交叉。
风雪依旧,僧人看到了脚印,看到了风雪中的发丧人,一个给发丧人自己发丧的队伍。
出城的病人,也看到了同样的发丧人。
僧人看着发丧的队伍,低头,顺眉,低声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病人看到发丧的队伍,歪头,微笑,沉吟了一声:原来有比我更疯的人。
两人几乎同时遇到发丧人,几乎同时在风雪中后退,然后再次背对背,擦肩而过。
僧人与病人再次照面。
走了一路风雪,肩上落满了白雪,可是,他们回到了远点。
僧人看着风雪,看着地上哪行横插而过的脚印,双手合十,道:“佛普度众生,人间便处处应为乐土。”
僧人席地而坐,如老僧入定,悟禅机与风雪。
病人扭头看了看四周,风景是自己曾走过的,笑道:“我是个疯子,你们能比我疯?再说,看过一遍的风景,总是有些腻的。”
病人再次行走,沿着他先前的足迹,一步一步,绝不踏错,也绝不走出第二个脚印。
……
柳城,擎天大楼顶楼会议室,刘敏和蔡京看到了监视器的情景,相互看看。
单衣风雪夜行,这两个人一定不简单,更何况一个人是他们认识的。
“需要派人过去吗?”
蔡京微微摇头,道:“那个僧人,你觉得派谁过去合适?”
刘敏皱眉,眼下,在所有的人选里,似乎只有马灵最合适,可是,马灵上次,也败了。
“真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蔡京微微摇头,道:“从他与马灵的谈话来看,此人,不会是梁山方面的人,既然不是梁山的人,那就有可能成为朋友,就算不能成为朋友,他也有可能是个投机者,只要是投机者,就会成为我们的助力。”
刘敏看着监视器里,一个行走的人,一个盘膝而坐的人,道:“他们入局的时间太早了。”
蔡京微微摇头,道:“也许,对他们而言刚刚好。”
“那就在城北让他们浪费一点时间吧。”
蔡京看着监视器留下的脚印,两个人,三次行走,两行脚印,沉声道:“或许,很难。”
刘敏也看到了监视器的画面,可是王庆先前引朱武入彀、助袁朗破三才阵,耗费了太多的气力,若是此时再出力,后续的计划可能回后继无力,所以,他没有请求王庆出手,而是看着柳城里的动静。
心中沉思,出城的人为何出城,入城的人有将如何做!
风雪兼程的病人,静坐的苦行僧。
在柳城的北边,他们再次相遇,只是,僧人入禅,病人急于脱出这座困城。
风雪中,僧人抬头,看到了病人愉悦的眼睛。
病人,看到了僧人慈悲的眼神。
在二人的中间,发丧人再次在风雪中走来。
“施主,此路,可能不通。”
“大师,人生路,哪里能处处通畅,此路不通,那就再行他路。”
僧人低头,摇首。
病人站在雪地里,没有向前,也没有跨过横在眼前的脚印。
发丧人默然前行,在与病人即将相交的一刹那,病人陡然向前迈了一步,脚步正好落在雪地上的那行脚印上,连脚的方向也跟那横着的脚印一致。
发丧人的脚落下,另一只脚抬起的瞬间,病人的脚已经占了那个脚印,随即,病人开始按着脚印行走,发丧人跟在了他的后面。
他成了发丧队伍的领头。
行走到街的那一头,病人站住,发丧人撞在了他的后背,随后,一行四人原地转身,向着来路走去。
而病人,就这样,跟在了发丧队伍的后面。
他们走到了僧人坐着的地方,病人停了下来,随后等发丧人走远,才跳出那行足迹。
僧人抬头,看着病人依旧挂着欢笑的脸,道:“施主,慧根深植啊。”
病人笑道:“你说我慧根深植?我告诉你,我是个疯子,你看到没有,我这身衣服,是精神病医院的,我,才从哪里逃出来,你说我有慧根,哈哈…”
僧人站起来,拍了拍身下的雪,道:“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但是佛眼无边,辨识一切虚妄,你又何必谦虚。”
病人哈哈笑了起来,道:“大师,果然是大师。”
病人转身,向着前方而走。
僧人低头,随即跟了上去。
“施主,欲往何方。”
病人回头,看着风雪中的僧人,道:“北面的深山。”
僧人合十,道:“我与施主真是有缘。”
病人笑道:“佛渡有缘人,大师预超度我吗?”
僧人道:“北山有寺,名曰寒山寺,贫僧自天南一路行走在此,今夜忽感佛心微动,入定观微,方知在柳城,遂风雪入柳城,没有想到,佛祖指引的有缘人,竟是施主。”
病人哈哈笑了起来,道:“我今夜自精神病院脱逃,一路向北而来,没有想到,竟是佛祖旨意。”
“那施主愿与我同行吗?”
病人笑道:“有大师指引,风雪夜才不至于迷路。”
风雪中,两条人影向北山而去,哪里,有一座寒山,有一间寒山寺。
山曰寒山,高三十五仗,怪石嶙峋。原本山间无路,后来有行脚僧路遇此地,见东方佛光普照,遂募化钱财,组织信男信女凿山石为径,并在山顶修建了寺庙,虽小,讲经堂、布施堂、参禅房,一应具有。
寒山寺在本地很有名,很多人喜欢在这里拜个佛,求个签之类的,当然也有很灵验这种说法流传。
寒山小径,风雪漫天。
岭头云似盖,岩下雪如被。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此时、此刻,飞鸟不飞,猿不动!
僧人在前,病人在后。
僧人如照世明灯,引着一个尘世中迷途的人返航。
石径弯曲,通向山顶的幽处。
“好地方,好风景。”
僧人回头,看了看病人道:“此处只是寒山的一貌,等到了山顶,方能看得出别样的景致来。”
“想来大师也是个雅人,不然也只能做个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呆和尚了。”
僧人抬脚,迈过脚下的台阶,便是一块平地,在平地上,放着一个两米多高的香炉,在香炉的后面又是一截斜斜的石阶,过了台阶,便是寒山寺的山门了。
“快到了。”
病人走过去,在香炉前跪下,道:“可惜,没有带香火。”
僧人笑道:“敬佛敬心,心到了,便足矣。”
病人在香炉前,磕头,随即双手合十,闭眼,默默说了几声,站了起来。
僧人继续向石阶上的庙宇走去,病人起身,跟了上去。
走过那斜斜的石阶,到了寺院的庙门。在庙门的右面,有一颗古松,枝繁叶茂,冠上有白雪积压,如着银玉。在古松下,有一间小亭,亭子里有一个一人合围的梵钟,在钟旁,是用两根绳子吊着的长木(也就是敲钟的棍子)。
病人上了台阶,看到了古松,也看到了梵钟,咦了一声,随即欢快地走过去,伸手荡开长木,向梵钟撞击而去。
僧人回头,微笑,斗笠下的嘴角翘的很高。
长木飞向梵钟,只需轻轻一下,梵钟就会在这个夜晚响起,至于夜半会不会到客船,那就很难说了。
可是,梵钟没有响起,因为就在长木即将撞上梵钟的时候,一根拐杖横了过来,将长木与梵钟隔开。
“到此,为止了。”
病人脸上的微笑冻在寒风中。
“大师,真欲渡我?”
僧人点头,道:“我需要一个聪明的脑袋。”
病人松开手中的长木,道:“那么,你猜,我的人在哪里?”
僧人头微微抬起,嘴角更翘。
“钟声不响,你的人不会到,就算响了,也不可能救你,因为…”
僧人的话没有说完,头顶的古松微微摇晃,积雪簌簌而落。
风雪夜,绝壁上,古松下,小亭里。
一个僧人,一个病人。
还有风,还有雪,还有其他人。
佛渡有缘人,有缘人却不是眼前人。
风雪夜,黎明前。
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时间,本应该没有任何活物出来的,可是在柳城中,有人,冒着风雪出城,有人,冒着风雪入城。
出城的人,向北而走;入城的人,向南而行。
风雪中,两行孤独的脚印终于相聚在一起。
当然,出城的人和入城的人都比较奇怪。
出城的人,穿着一身病人的衣服,蓝白相间的的条纹,很是单薄,但是与那宽松、单薄的病衣形成对比的是那个人的眼神,虽然寒风凌冽,但是他的眼神很明亮,他的发型很整齐,而走在风雪中的步伐很轻快,就像一个大病初遇的病人,满心的欢喜。
而迎面走来的人,更奇怪,一身月白色的僧袍,同样的单薄,走在寒风中,僧袍向前鼓荡,米黄色的斗笠,遮盖了风雪,而手中的拐杖,一下一下杵在铺满大雪的的街道上,发出“咚、咚”的闷响。
事实上,地面的雪很厚,不应该发出这样的声音。
所以,僧人每一下的落地,都很重,重到直接杵在雪层下的地面上,像是一个盲人,生怕下一步踩空。
风减小,雪却渐大。
两个孤单的人,在柳城北面的街道相遇,擦肩而过。
风雪中,双方都只是相互对照了一眼,然后,交叉而过,脚印却并行而过,像从两个端点出发的直线,在某一个点后成了两条平行线。
或许彼此好奇,或者彼此疑惑,但是,在风雪漫天的黑夜,他们都选择无声。
山不回,路不转,转眼,不见君。
雪上空留人行迹。
风雪柳城,在一个人进入,一个人出去的时候,又多了两行人行迹。
一行在要去的地方,一行在来时的路。
那两行人行的踪迹,像是另外两条的直线,与那两条孤单的,平行的脚印交叉。
风雪依旧,僧人看到了脚印,看到了风雪中的发丧人,一个给发丧人自己发丧的队伍。
出城的病人,也看到了同样的发丧人。
僧人看着发丧的队伍,低头,顺眉,低声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病人看到发丧的队伍,歪头,微笑,沉吟了一声:原来有比我更疯的人。
两人几乎同时遇到发丧人,几乎同时在风雪中后退,然后再次背对背,擦肩而过。
僧人与病人再次照面。
走了一路风雪,肩上落满了白雪,可是,他们回到了远点。
僧人看着风雪,看着地上哪行横插而过的脚印,双手合十,道:“佛普度众生,人间便处处应为乐土。”
僧人席地而坐,如老僧入定,悟禅机与风雪。
病人扭头看了看四周,风景是自己曾走过的,笑道:“我是个疯子,你们能比我疯?再说,看过一遍的风景,总是有些腻的。”
病人再次行走,沿着他先前的足迹,一步一步,绝不踏错,也绝不走出第二个脚印。
……
柳城,擎天大楼顶楼会议室,刘敏和蔡京看到了监视器的情景,相互看看。
单衣风雪夜行,这两个人一定不简单,更何况一个人是他们认识的。
“需要派人过去吗?”
蔡京微微摇头,道:“那个僧人,你觉得派谁过去合适?”
刘敏皱眉,眼下,在所有的人选里,似乎只有马灵最合适,可是,马灵上次,也败了。
“真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蔡京微微摇头,道:“从他与马灵的谈话来看,此人,不会是梁山方面的人,既然不是梁山的人,那就有可能成为朋友,就算不能成为朋友,他也有可能是个投机者,只要是投机者,就会成为我们的助力。”
刘敏看着监视器里,一个行走的人,一个盘膝而坐的人,道:“他们入局的时间太早了。”
蔡京微微摇头,道:“也许,对他们而言刚刚好。”
“那就在城北让他们浪费一点时间吧。”
蔡京看着监视器留下的脚印,两个人,三次行走,两行脚印,沉声道:“或许,很难。”
刘敏也看到了监视器的画面,可是王庆先前引朱武入彀、助袁朗破三才阵,耗费了太多的气力,若是此时再出力,后续的计划可能回后继无力,所以,他没有请求王庆出手,而是看着柳城里的动静。
心中沉思,出城的人为何出城,入城的人有将如何做!
风雪兼程的病人,静坐的苦行僧。
在柳城的北边,他们再次相遇,只是,僧人入禅,病人急于脱出这座困城。
风雪中,僧人抬头,看到了病人愉悦的眼睛。
病人,看到了僧人慈悲的眼神。
在二人的中间,发丧人再次在风雪中走来。
“施主,此路,可能不通。”
“大师,人生路,哪里能处处通畅,此路不通,那就再行他路。”
僧人低头,摇首。
病人站在雪地里,没有向前,也没有跨过横在眼前的脚印。
发丧人默然前行,在与病人即将相交的一刹那,病人陡然向前迈了一步,脚步正好落在雪地上的那行脚印上,连脚的方向也跟那横着的脚印一致。
发丧人的脚落下,另一只脚抬起的瞬间,病人的脚已经占了那个脚印,随即,病人开始按着脚印行走,发丧人跟在了他的后面。
他成了发丧队伍的领头。
行走到街的那一头,病人站住,发丧人撞在了他的后背,随后,一行四人原地转身,向着来路走去。
而病人,就这样,跟在了发丧队伍的后面。
他们走到了僧人坐着的地方,病人停了下来,随后等发丧人走远,才跳出那行足迹。
僧人抬头,看着病人依旧挂着欢笑的脸,道:“施主,慧根深植啊。”
病人笑道:“你说我慧根深植?我告诉你,我是个疯子,你看到没有,我这身衣服,是精神病医院的,我,才从哪里逃出来,你说我有慧根,哈哈…”
僧人站起来,拍了拍身下的雪,道:“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但是佛眼无边,辨识一切虚妄,你又何必谦虚。”
病人哈哈笑了起来,道:“大师,果然是大师。”
病人转身,向着前方而走。
僧人低头,随即跟了上去。
“施主,欲往何方。”
病人回头,看着风雪中的僧人,道:“北面的深山。”
僧人合十,道:“我与施主真是有缘。”
病人笑道:“佛渡有缘人,大师预超度我吗?”
僧人道:“北山有寺,名曰寒山寺,贫僧自天南一路行走在此,今夜忽感佛心微动,入定观微,方知在柳城,遂风雪入柳城,没有想到,佛祖指引的有缘人,竟是施主。”
病人哈哈笑了起来,道:“我今夜自精神病院脱逃,一路向北而来,没有想到,竟是佛祖旨意。”
“那施主愿与我同行吗?”
病人笑道:“有大师指引,风雪夜才不至于迷路。”
风雪中,两条人影向北山而去,哪里,有一座寒山,有一间寒山寺。
山曰寒山,高三十五仗,怪石嶙峋。原本山间无路,后来有行脚僧路遇此地,见东方佛光普照,遂募化钱财,组织信男信女凿山石为径,并在山顶修建了寺庙,虽小,讲经堂、布施堂、参禅房,一应具有。
寒山寺在本地很有名,很多人喜欢在这里拜个佛,求个签之类的,当然也有很灵验这种说法流传。
寒山小径,风雪漫天。
岭头云似盖,岩下雪如被。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此时、此刻,飞鸟不飞,猿不动!
僧人在前,病人在后。
僧人如照世明灯,引着一个尘世中迷途的人返航。
石径弯曲,通向山顶的幽处。
“好地方,好风景。”
僧人回头,看了看病人道:“此处只是寒山的一貌,等到了山顶,方能看得出别样的景致来。”
“想来大师也是个雅人,不然也只能做个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呆和尚了。”
僧人抬脚,迈过脚下的台阶,便是一块平地,在平地上,放着一个两米多高的香炉,在香炉的后面又是一截斜斜的石阶,过了台阶,便是寒山寺的山门了。
“快到了。”
病人走过去,在香炉前跪下,道:“可惜,没有带香火。”
僧人笑道:“敬佛敬心,心到了,便足矣。”
病人在香炉前,磕头,随即双手合十,闭眼,默默说了几声,站了起来。
僧人继续向石阶上的庙宇走去,病人起身,跟了上去。
走过那斜斜的石阶,到了寺院的庙门。在庙门的右面,有一颗古松,枝繁叶茂,冠上有白雪积压,如着银玉。在古松下,有一间小亭,亭子里有一个一人合围的梵钟,在钟旁,是用两根绳子吊着的长木(也就是敲钟的棍子)。
病人上了台阶,看到了古松,也看到了梵钟,咦了一声,随即欢快地走过去,伸手荡开长木,向梵钟撞击而去。
僧人回头,微笑,斗笠下的嘴角翘的很高。
长木飞向梵钟,只需轻轻一下,梵钟就会在这个夜晚响起,至于夜半会不会到客船,那就很难说了。
可是,梵钟没有响起,因为就在长木即将撞上梵钟的时候,一根拐杖横了过来,将长木与梵钟隔开。
“到此,为止了。”
病人脸上的微笑冻在寒风中。
“大师,真欲渡我?”
僧人点头,道:“我需要一个聪明的脑袋。”
病人松开手中的长木,道:“那么,你猜,我的人在哪里?”
僧人头微微抬起,嘴角更翘。
“钟声不响,你的人不会到,就算响了,也不可能救你,因为…”
僧人的话没有说完,头顶的古松微微摇晃,积雪簌簌而落。
风雪夜,绝壁上,古松下,小亭里。
一个僧人,一个病人。
还有风,还有雪,还有其他人。
佛渡有缘人,有缘人却不是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