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4章 第二记重拳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官神》最新章节!
多年以后,史学家在研究夏想在齐省任上的光辉事迹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大肆宣扬邱仁礼当机立断的重拳出击,不但将邱仁礼的决定上升到了历史高度,盛赞此举一举奠定了今后齐省十几年的平稳发展,而且还为邱仁礼顺利进入政治局铺平了道路。
甚至也提到了周鸿基在其中所起的历史促进作用。
史学家在大书特书齐省最波澜壮阔的一段历史之时,却只字未提两个关键人物——孙习民和夏想。
不提孙习民还情有可原,因为孙习民在事件之中所起的作用毕竟有限,不提夏想就很难让人理解了,因为史学家们研究的是夏想的历史,不提正主,是何用意?
其实在妙笔生花的史学家的记述之中,虽然未直接提到夏想的名字,其中暗含的深层用意就是,整个事件的支点人物,其实就是夏想。
如果没有夏想及时出手拯救衙内于水火之中,邱仁礼也不会得其便利。而万一衙内不幸死在鲁市,将是国内几十年最大的政治事件之一,虽然事件未必会见诸于报端,但就深层的政治影响而说,绝对意义深远。
后世的史学家比现在的史学家含蓄并且文雅多了,可不象现在的史学家,要么写得直接黑人没商量,水平极低,要么写得马屁露骨到了下作的地步,总之,他们笔下的历史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领袖眼中的历史。
也必须承认,后世的史学家水平确实高,不是一般的高,在描述齐省最为撼人心魄的一段历史之时,不着一字,通篇在写别人,却通篇在暗指夏想,如此高明的手法,当让现今无数自认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伪史学家们汗颜,并且无地自容。
实际上,就和史学家们描述一样,在整个事件之中,夏想始终躲在幕后,并未露面,但事实情况却是,夏想在整个事件的进展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邱仁礼面对所有常委,发出出动武警平息围堵事件的声音之后,常委会上一片沉默,因为都知道此举意味着什么,意味今后不管齐省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整个省委班子都要负有全面的决策责任。
有些人并不知道整个事件的背后,是何江海的一次失误造就了衙内的重伤,许多人只是知道,何江海在儿子死掉之后,还要被彻底清算,有点太不近人情了。
当然,如果让上述人知道衙内的重伤和何江海有推脱不了的干系,恐怕就没有几人同情何江海了。不但不会同情,而且说不定还会落井下石。
但要实话实说的话,到此时为止,因为何江海昏迷,外面闹事的人元凶尚未抓获,整个事件到底是何江海一手策划,还是中间出了偏差导致了阴错阳差,都还并不清楚。
甚至可以说,除了一人之外,其余人等都一心认定就是何江海丧心病狂策划了此次事件,孙习民觉得何江海虽然可怜,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周鸿基更认为何江海除了死路一条,已经无路可走了,因为他已经疯掉了。
只有夏想在冷静地分析了全部事件之后,得出了一个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但不会说出的结论——整个事件,恐怕在尘土飞扬之中,另有瞎打误撞的地方,也就是说,从机场车祸开始,到衙内市区再遇车祸身受重任,再到省委大门被人围堵事件,以及亡命之徒在医院仍要取衙内姓命的疯狂举动,一系列的事件全是失控事态,完全脱离了何江海的控制。
何江海昏迷了倒是好事,否则他能挺到现在,还得再昏迷过去。
谁能想到……谁能想到事态会急转直下,发展到现在的一地鸡毛?政治不是耍横充愣,以何江海的政治智慧也不会如此傻冒,至少围攻省委、医院杀人的两出戏,借何江海一百个胆子他都不敢。
他不敢,有人敢。
不管是谁在幕后指使,最后的黑锅得何江海来背,从衙内在市区受伤的一刻起,就注定了何江海的政治命运就此终结。
夏想在叹息之余也不免摇头,他本来准备了一份大餐给衙内,做好了要和衙内上演一场刀光剑影的全武行的心理预期,不想衙内太不争气,差点挂掉,难道还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他从未想过要将何江海扳倒,即使表面上答应了和周鸿基联手打垮何江海,但打垮不同于扳倒,打垮只是让何江海服输。
但现在,如果说何江海还有政治前途,别说在座的常委不相信,就是省委大院的看门老头,也不会相信。
事情,究竟会滑落到哪一步?
会后,夏想回到办公室,稳坐钓鱼台,密切关注事态的进展。现在的他,比任何时候都轻松自若,虽然他很同情衙内的遭遇,也对何江海的丧子之痛表示深切的慰问,但没有什么比两个对手自相残杀更让他感到欣慰的事情了,除了居中策应隔岸观火之外,他还能做些什么?
什么都不要做了,此时,以不变应万变方为上策,任何推波助澜的行为都落了下乘。
常委会结束之后不到20分钟,大批武警赶到,不由分说将围攻的人员全部当场抓捕——请注意,此时渣土车队虽然还和来时是一样的排场,并没有进一步过激的行动,但省委定下基调之后,已经由围堵变成了围攻,姓质就截然不同了!
围攻的车队显然没有想到省里真敢下狠手,还想解释分辨,哪里还由得他们?他们纵横鲁市多年,虽然不是无法无天,也认为在齐人治齐的齐省,没人敢拿他们怎样。
武警收到的指示是,一个也不放过!
围攻省委达两个小时之久的渣土车队,在半个小时之后,就被扫荡一空。许多人在惊惶失措之余,急忙联系幕后人物之时,却赫然发现,几个重要的关键人物,几乎同时失去了联系。
能联系上才怪,因为夏想也趁机放了一把火——市局全体出动,在戴继晨的亲自带领之下,将盘踞鲁市多年的车匪路霸的头头全部抓捕,包括私盐车队的头目的“上有党中央下有李朝阳”的李朝阳,以及垄断鲁市水产市场的“马老一句话,鲁市震三下”的马老,等等,曾经在鲁市威风一时的黑恶势力,在强大的专政机器的扫荡之下,摧枯拉朽,一天时间就宣告了覆灭。
在车队被清理的一个小时后,邱仁礼的办公桌上就摆放了一份绝密资料,上面详细列举了鲁市几名黑恶势力头目近年来的胡作非为的累累恶行,以及他们幕后的支持者的名单,几乎人人和何江海有摆脱不了的干系。
材料,一部分由市局提供,另一部分是邱仁礼在下面布线的人手早就搜集在手的证据。只凭手中的证据,不但可以完全将逮捕的几名为非作歹数年的黑恶分子法办,还可以直接置何江海于死地。
邱仁礼手中的证据足足准备了两年,原本以为没有排上用场的一天,不想何江海自乱阵脚,终于还是主动将机会送到了他的眼前,他不抓住,就太手软了。
不过……他也不得不佩服夏想的及时雨,因为就在武警出动的同时,市局的抓捕行动就开始了,雷厉风行,才让几名头目无一逃走,全部落网,正是夏想的算无遗漏之处。
几名黑恶势力头目的全部落网,为何江海最后的命运,敲响了丧钟。
而最让邱仁礼佩服夏想的一点是,市局之所以及时出动,也是因为证据确凿,而证据,全部来自一直悬而未决的朱振波案件,是朱振波供出了全部黑恶头目的不法事实。
没想到,朱振波在关键时刻,也起到了定时炸弹的重要作用,夏想……真是无处不让人惊喜连连。
也正是市局的及时出动,为武警的抓捕行动提供了完美的注脚,也为邱仁礼的打黑除恶,扫清了最后的障碍,并且解决了可能的后遗症问题。
又一个小时后,市局再次提交证据,据赵牡丹招供,何江海和她不但有不正当男女关系,而且还多次为她以权谋私,涉案金额高达上千万元。
同时,赵牡丹还供出了何江海几处地产。
真是墙倒众人推,正在昏迷之中的何江海,刚刚承受了丧子之痛的何江海,并不知道的是,等他睁开眼的时候,不但世界已经大变,而且等待他的是,是悬在头顶之上的一把审判之剑!
如果让他知道现在的形势的话,相信他宁愿不再醒来。
谁也没有料到齐省会突如其来发生如此一系列的重大变故,一时之间,中央和齐省之间的电话来往之多,远超近年来的总和。
就在一个又一个或是指示或是暗示的讯息传到省委,传到邱仁礼、孙习民以及夏想和周鸿基的耳中之时,在医院急救室中经抢救了两个多小时的何江海,又在静养了两个小时之后,终于缓缓地睁开了双眼。
并不知道形势已经全然大变的何江海,看着周围的人,艰难地问出了让人不解的第一句话……
(未完待续)
多年以后,史学家在研究夏想在齐省任上的光辉事迹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大肆宣扬邱仁礼当机立断的重拳出击,不但将邱仁礼的决定上升到了历史高度,盛赞此举一举奠定了今后齐省十几年的平稳发展,而且还为邱仁礼顺利进入政治局铺平了道路。
甚至也提到了周鸿基在其中所起的历史促进作用。
史学家在大书特书齐省最波澜壮阔的一段历史之时,却只字未提两个关键人物——孙习民和夏想。
不提孙习民还情有可原,因为孙习民在事件之中所起的作用毕竟有限,不提夏想就很难让人理解了,因为史学家们研究的是夏想的历史,不提正主,是何用意?
其实在妙笔生花的史学家的记述之中,虽然未直接提到夏想的名字,其中暗含的深层用意就是,整个事件的支点人物,其实就是夏想。
如果没有夏想及时出手拯救衙内于水火之中,邱仁礼也不会得其便利。而万一衙内不幸死在鲁市,将是国内几十年最大的政治事件之一,虽然事件未必会见诸于报端,但就深层的政治影响而说,绝对意义深远。
后世的史学家比现在的史学家含蓄并且文雅多了,可不象现在的史学家,要么写得直接黑人没商量,水平极低,要么写得马屁露骨到了下作的地步,总之,他们笔下的历史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领袖眼中的历史。
也必须承认,后世的史学家水平确实高,不是一般的高,在描述齐省最为撼人心魄的一段历史之时,不着一字,通篇在写别人,却通篇在暗指夏想,如此高明的手法,当让现今无数自认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伪史学家们汗颜,并且无地自容。
实际上,就和史学家们描述一样,在整个事件之中,夏想始终躲在幕后,并未露面,但事实情况却是,夏想在整个事件的进展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邱仁礼面对所有常委,发出出动武警平息围堵事件的声音之后,常委会上一片沉默,因为都知道此举意味着什么,意味今后不管齐省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整个省委班子都要负有全面的决策责任。
有些人并不知道整个事件的背后,是何江海的一次失误造就了衙内的重伤,许多人只是知道,何江海在儿子死掉之后,还要被彻底清算,有点太不近人情了。
当然,如果让上述人知道衙内的重伤和何江海有推脱不了的干系,恐怕就没有几人同情何江海了。不但不会同情,而且说不定还会落井下石。
但要实话实说的话,到此时为止,因为何江海昏迷,外面闹事的人元凶尚未抓获,整个事件到底是何江海一手策划,还是中间出了偏差导致了阴错阳差,都还并不清楚。
甚至可以说,除了一人之外,其余人等都一心认定就是何江海丧心病狂策划了此次事件,孙习民觉得何江海虽然可怜,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周鸿基更认为何江海除了死路一条,已经无路可走了,因为他已经疯掉了。
只有夏想在冷静地分析了全部事件之后,得出了一个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但不会说出的结论——整个事件,恐怕在尘土飞扬之中,另有瞎打误撞的地方,也就是说,从机场车祸开始,到衙内市区再遇车祸身受重任,再到省委大门被人围堵事件,以及亡命之徒在医院仍要取衙内姓命的疯狂举动,一系列的事件全是失控事态,完全脱离了何江海的控制。
何江海昏迷了倒是好事,否则他能挺到现在,还得再昏迷过去。
谁能想到……谁能想到事态会急转直下,发展到现在的一地鸡毛?政治不是耍横充愣,以何江海的政治智慧也不会如此傻冒,至少围攻省委、医院杀人的两出戏,借何江海一百个胆子他都不敢。
他不敢,有人敢。
不管是谁在幕后指使,最后的黑锅得何江海来背,从衙内在市区受伤的一刻起,就注定了何江海的政治命运就此终结。
夏想在叹息之余也不免摇头,他本来准备了一份大餐给衙内,做好了要和衙内上演一场刀光剑影的全武行的心理预期,不想衙内太不争气,差点挂掉,难道还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他从未想过要将何江海扳倒,即使表面上答应了和周鸿基联手打垮何江海,但打垮不同于扳倒,打垮只是让何江海服输。
但现在,如果说何江海还有政治前途,别说在座的常委不相信,就是省委大院的看门老头,也不会相信。
事情,究竟会滑落到哪一步?
会后,夏想回到办公室,稳坐钓鱼台,密切关注事态的进展。现在的他,比任何时候都轻松自若,虽然他很同情衙内的遭遇,也对何江海的丧子之痛表示深切的慰问,但没有什么比两个对手自相残杀更让他感到欣慰的事情了,除了居中策应隔岸观火之外,他还能做些什么?
什么都不要做了,此时,以不变应万变方为上策,任何推波助澜的行为都落了下乘。
常委会结束之后不到20分钟,大批武警赶到,不由分说将围攻的人员全部当场抓捕——请注意,此时渣土车队虽然还和来时是一样的排场,并没有进一步过激的行动,但省委定下基调之后,已经由围堵变成了围攻,姓质就截然不同了!
围攻的车队显然没有想到省里真敢下狠手,还想解释分辨,哪里还由得他们?他们纵横鲁市多年,虽然不是无法无天,也认为在齐人治齐的齐省,没人敢拿他们怎样。
武警收到的指示是,一个也不放过!
围攻省委达两个小时之久的渣土车队,在半个小时之后,就被扫荡一空。许多人在惊惶失措之余,急忙联系幕后人物之时,却赫然发现,几个重要的关键人物,几乎同时失去了联系。
能联系上才怪,因为夏想也趁机放了一把火——市局全体出动,在戴继晨的亲自带领之下,将盘踞鲁市多年的车匪路霸的头头全部抓捕,包括私盐车队的头目的“上有党中央下有李朝阳”的李朝阳,以及垄断鲁市水产市场的“马老一句话,鲁市震三下”的马老,等等,曾经在鲁市威风一时的黑恶势力,在强大的专政机器的扫荡之下,摧枯拉朽,一天时间就宣告了覆灭。
在车队被清理的一个小时后,邱仁礼的办公桌上就摆放了一份绝密资料,上面详细列举了鲁市几名黑恶势力头目近年来的胡作非为的累累恶行,以及他们幕后的支持者的名单,几乎人人和何江海有摆脱不了的干系。
材料,一部分由市局提供,另一部分是邱仁礼在下面布线的人手早就搜集在手的证据。只凭手中的证据,不但可以完全将逮捕的几名为非作歹数年的黑恶分子法办,还可以直接置何江海于死地。
邱仁礼手中的证据足足准备了两年,原本以为没有排上用场的一天,不想何江海自乱阵脚,终于还是主动将机会送到了他的眼前,他不抓住,就太手软了。
不过……他也不得不佩服夏想的及时雨,因为就在武警出动的同时,市局的抓捕行动就开始了,雷厉风行,才让几名头目无一逃走,全部落网,正是夏想的算无遗漏之处。
几名黑恶势力头目的全部落网,为何江海最后的命运,敲响了丧钟。
而最让邱仁礼佩服夏想的一点是,市局之所以及时出动,也是因为证据确凿,而证据,全部来自一直悬而未决的朱振波案件,是朱振波供出了全部黑恶头目的不法事实。
没想到,朱振波在关键时刻,也起到了定时炸弹的重要作用,夏想……真是无处不让人惊喜连连。
也正是市局的及时出动,为武警的抓捕行动提供了完美的注脚,也为邱仁礼的打黑除恶,扫清了最后的障碍,并且解决了可能的后遗症问题。
又一个小时后,市局再次提交证据,据赵牡丹招供,何江海和她不但有不正当男女关系,而且还多次为她以权谋私,涉案金额高达上千万元。
同时,赵牡丹还供出了何江海几处地产。
真是墙倒众人推,正在昏迷之中的何江海,刚刚承受了丧子之痛的何江海,并不知道的是,等他睁开眼的时候,不但世界已经大变,而且等待他的是,是悬在头顶之上的一把审判之剑!
如果让他知道现在的形势的话,相信他宁愿不再醒来。
谁也没有料到齐省会突如其来发生如此一系列的重大变故,一时之间,中央和齐省之间的电话来往之多,远超近年来的总和。
就在一个又一个或是指示或是暗示的讯息传到省委,传到邱仁礼、孙习民以及夏想和周鸿基的耳中之时,在医院急救室中经抢救了两个多小时的何江海,又在静养了两个小时之后,终于缓缓地睁开了双眼。
并不知道形势已经全然大变的何江海,看着周围的人,艰难地问出了让人不解的第一句话……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