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六.多行不义,桓齮末路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位面武侠聚美之旅》最新章节!
桓齮六万之众分三路杀回,许仙立刻聚集众将商议。
在李牧、武瞾发表意见前,许仙习惯问一遍其他人的意见,看有没有脑子灵光的。大帐里众将你言我语,各抒己见,无非是仗着兵多,把楚军也分成三路上去。
许仙真想骂一声直肠子猪脑。这帮骑士出生的楚将,除了正面硬扛,侧面以骑兵悍勇冲锋,就不会别的了。许仙一摆手,大帐安静下来,众将把目光交还上方,多数落到李牧身上。
李牧正聚精会神地瞅着地图。
武瞾见机道:“秦军兵力弱于我,分兵无非是想教我军分不清哪一路强大,那一路弱。若我军均分兵力,桓齮则集中兵力,击破其中一路杀出重围,再向西面突围,返回秦国。”
上次没有识破蒙恬之谋,武瞾下了苦功夫。此言一出,众将纷纷附和,认为干脆以逸待劳,在城父和叶县等桓齮来攻。
武瞾又道:“我军骑军占优,比起守城,更擅长野外作战。不如分一万精锐于中路堵截,再从左右夹击,一举消灭桓齮军。”
武瞾的,也是许仙想的,更符合擅长骑战的楚将口味。似乎军议要这么定下来了,许仙最后问李牧的意见。
李牧一指淮水边的一个渡口,舞阳以北的北舞渡,道:“我同意中路堵截,左右两路夹击。桓齮的三路兵马挨得很近,探马们恐怕难以接近,无法探得敌军的真实数量。而桓齮欲归秦国,除了陆路外还可走水路,不得不防。不如分三千骑兵由我统领,沿淮水岸边直下,监视淮水。”
武瞾微微一笑道:“北舞渡只是一个村落,缺少船只,如何载得过数万大军过河?李将军多虑了。”
大军过河,通常自己赶制一部分船只,征用渡口的船只一部分。无论是赶制和征用,都会选大渡口,依赖父城这种大城镇。城镇中起码配备有大量船只,以及造船的工匠、工具和资源。脱离了大渡口,在野外,只能编制简易的木筏过河了。
如今刚降完暴雨不久,淮水暴涨,木筏是很难过河的。一拖延时间,很快会被敌军缠上,最后全军覆亡在岸边。武瞾主张主动出击,已暗含有谨防秦军暗渡淮水之意。
如楚军收复父城时,该城已被秦军屠尽,包括工匠在内一个不留。尽管船只存有不少,可为了让大军过河,楚军仍花费了不少功夫在造船上。诸将们为这事忙活过好几天,都不认为脱离了大城镇,桓齮能有办法让六万秦军渡过淮水。
许仙想了下,觉得不能太快下结论,这个议题放一放。如今刚攻下父城、叶县,剿灭两万秦军,楚军也需修整。和之前不同,这两万秦军全都参与了屠杀平民,没有活下去的资格。秦军也深知这一,死守城池。最后秦军寡不敌众,且无高阶战力,战败后被俘者不足一百。
许仙清伤员,调拨各部损耗的军械、战甲、箭矢后,赴法场监斩战俘。上午的军议用去一半时间。今日天阴,若艳阳高照,暴晒一上午,到午时问斩,战俘大多晒死了。许仙在姜燕的陪同下,一路走过,这些被押解的秦兵,个个双目无神,浑浑噩噩。
行至一人跟前,那人忽然扯嗓子叫喊:“将军!在下有重要军情禀报!”
看守的几个楚兵立刻赶来把此人按住。许仙挥手制止。此人二十出头,生有异相,面瘦,五官向外夸张地撇捺,独一鹰钩鼻例外,如财狼之状。许仙啧啧称奇。
姜燕见状,灵机一动喊道:“此人为我军安插在秦军的探子,一时不察,险些误了他的性命。来人啊,给他松绑。”
许仙命一楚将继续监斩,自和姜燕把此人带至营外偏僻之所。
这人见四下无人,下跪拜谢道:“多谢大将军救命之恩!”
许仙默然地看着他,心此人之貌,似乎在相术里,还缺了一重要之物。
一旁的姜燕冷声道:“快你有何重要军情,若是敢骗我家大将军,现在就杀了你!”
这人口称一声“是”,不敢起身,道:“的原属桓齮麾下,专门向死人打打秋风。”
秦军多以风为暗号,秋为收割成果之意,打秋风,即暗中捡取钱财的意思。这种事情,不能明着来,需避过监军暗地里做。一般等大军走过,将领再暗中派人回头进行。秦法赏罚分明,除了军需之物外,严禁军队私自取用资源,特别是钱财。想发财,得立功,纵容军士劫掠,是绝对不允许的。
姜燕知许仙行军经验浅,不通这等粗俗之语,向许仙解释了一番。
这人察言观色,见许仙举止似贵族名流,心道有戏。贵族爱惜羽翼,比较重诺,且观许仙年纪轻轻,不食言的概率比较大。
这人起有一晚上,按理本该轮到他们去打秋风。结果有蒙恬所部的兵马来投靠,次序打乱,桓齮派了另一伙人接替。他心中极为不爽,自恃武艺不错,暗中跟随,瞧是什么肥差,准备跟在后边喝汤。谁知这哪是什么肥差,这分明是催命符!
到这,这人停住不了,拿眼望着许仙。
许仙知他不敢厚颜提条件,只能着急地使眼色,觉得甚是滑稽,不由笑道:“好吧,你的情报若对我有大用,我保证放你一条生路。”
这人面现大喜之色,旋即苦笑:“的逃亡回去,虽兵败之故,可按大秦律,仍脱不得牢狱之厄。”
提到牢狱之厄,许仙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个历史名人。
原来,桓齮指派的差事,并非打秋风,而是让人暗中将一大批船只,载运着造船的钉铁、工具等物,开往下游不知何处。等做完这事,这批人一回来,就被桓齮借故看管起来,严禁接触。清完人数后,全部被借故处决了。想起桓齮的狠辣,这人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许仙和姜燕交换了个眼色,彼此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惊!
李牧的担忧成了现实。桓齮三路兵马都是虚的,真正意图是避实就虚,渡过淮水北上,击破西北襄城的两万驻军,最后看战况而定,或引兵奔还秦国,或引兵襄助李信夺回郢陈。而那三路疑兵,应为蒙恬的旧部,被桓齮当成棋子舍弃。
这一步应是桓齮夹击之谋落空后,预先铺设好的退路。此人先算败,再算胜,着实谨慎,且其用兵狠辣,自己人也不惜下手。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眼前这条漏网之鱼捅破了这一切。否则哪怕李牧去监视淮水,终是慢了一拍,秦军主力大部分仍会渡过淮水。毕竟楚军一路东进,哪能随身携带船只?到时只能隔江兴叹了。
许仙必须立即出兵阻截,看了这人一眼后,道:“你提供的情报很有用,你走吧!”
这人闻言再次拜谢,起身转头就跑。
许仙叫道:“且慢!”
这人一阵哆嗦,缓缓回身道:“将军还有何吩咐?”一事物迎面飞来,这人看仔细,是一麻袋,伸手接过一摸,长期地军旅生涯,立刻知摸到的是什么。这人愕然了下,抱拳称谢道:“多谢将军!”
许仙:“本来你助本将军成就一番大功,应赏赐些金银给你,不过眼下看来,干粮对你来,似乎比钱财更有用。”
这人连连头称是。许仙又叹道:“不过总觉得心里边对壮士,仍有所亏欠。”
这人忙称不亏欠。
许仙笑道:“不如这样,在下许仙,颇为擅长面相,为壮士相上一批命之言。壮士相貌奇特,看似形散,独缺一疤痕镇住五官,若得牢狱之灾,面部受刑后,不久可称王于诸侯。”
这人顿时感觉莫名其妙,心老子面上挨了伤疤,污从此常伴于身,普通人都不好做,还能做诸侯,还能称王?转念一想,这许仙名噪天下,断不会无的放矢,权且用心记下。
许仙问道:“壮士可否告知名讳?”
这人再次抱拳道:“在下英布,谢许大将军吉言。”
放走了英布,许仙心情大好,心相术又精进不少。
一旁的姜燕不明所以道:“此人重利轻义,反复无常,何不诛之?”
英布先反秦军,再反项羽,最后反刘邦,并一箭送刘邦到地府报道,确实如姜燕所言,是个反复无常的人。
许仙:“我亦知此人反复无常,但他不重义,我却不能轻易毁诺。到底,此人有功于我等,并无结怨,咱们恩怨分明,权且放之。”
赵人最讲究恩怨分明,听许仙如此,姜燕只得了头。
回到大营,许仙立刻升帐将,部署兵力。得知桓齮留了一手能渡过北舞渡,武瞾有些失落。这一次较量,她还是输给了史实名将一线,无论是李牧,还是桓齮。
意外得知桓齮的底牌,那好办多了。楚军同样大张旗鼓,一路兵马由擅长追击的姜燕带领,去剿灭疑兵,同时两万骑军主力跟随,击破疑兵后北上包抄秦军后路。步军主力则取道淮水北岸,东进北舞渡对岸,等待渡过河的秦军。
桓齮得探马回报,知楚军分三路来迎击,两翼兵力雄厚,心下暗喜。又派人探查淮水方向,得知约有千余骑在监视,是李牧所部,桓齮心中大定。若李牧无半动作,桓齮反倒疑虑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若有变化,渡口必有楚军伏兵,那桓齮只好舍弃走水路,改为陆路强攻。楚军伏兵在淮水北岸,明陆路的楚军兵力相对减弱,原先兵力上处于弱势的秦军,在此长彼消之下,又有一战而胜的可能了。用兵存乎一心,虚实随时都能转变,所谓战场上瞬息万变,全在于统兵大将的把握。
在桓齮看来,李牧是绝对猜不透这一手全貌的,毕竟他提早很多天来布置。为迷惑对方,桓齮特地在父城留下了一批数量不少的船只,看似父城和叶县的秦军互为犄角之用,实则为瞒天过海。而父城和叶县都被秦军屠个干净,谁都不知原先船只的具体数量。且办这事的人全被桓齮暗地里处决,断无半出现纰漏的可能。
大战之前,桓齮犒劳三军,饱食一顿,鼓舞士气。蒙恬余部不知是计,仍按吩咐大张旗鼓迎击楚军。而桓齮军假装跟在后面,待夜色降临,偷偷率军北上。
一天清晨,秦军在北舞渡顺利取出藏好的船只,开始渡河。望着对岸一切正常,桓齮看了又看,总觉得哪儿有些不对劲。瞅着对岸的树林,心头划过草木皆兵的不安。
过了许久,一群南迁的飞燕,转悠在对岸的一大片树林,绕了数圈,没有停下,又往南飞。桓齮想起了什么,瞳孔一阵猛缩。
飞鸟久飞不停林,林中有伏兵!
这怎么可能呢...就算是李牧,也不可能窥破那么早就设好的计谋才对。桓齮想破脑子,思虑过每一个环节,仍不明白计谋怎会被楚军识破。
桓齮假装无事,如今秦军已渡过三分之一,等渡过半数,伏兵必会趁势杀出。到时秦军首尾不能兼顾,必败无疑。
桓齮心道:“哼...败局已定,不奉陪了。”
桓齮令副将看好渡口,称自己要到后面催促粮草辎重。
对岸是绝路,后边同样也是绝路。监视淮水的千余骑兵肯定是让他心安的幌子,真正的骑军主力绝对过万,定是楚军在迎击疑兵时,调头北上包抄他的后路。前后具是绝路,身为大将军,要与将士们同生共死,为国捐躯?不,桓齮才没那么傻。这种事,或许李信、羌瘣、王贲热血上脑后会去做,他桓齮是绝不做为一国而战死的傻事。
在秦军后队,桓齮抓起一大袋干粮后,偷偷卸下了引人注目的大将军铠甲,脱离战场,放走马匹,沿着淮水上游,向西悄悄徒步而行。
功力达桓齮这般高深地步,数十日不眠,入定个把时辰,便能全复。不过精神积累大量疲劳,于某一时段集中释放,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万一有人这个时候偷袭,那麻烦了。正常安排,是每天入定半刻钟。至于食量,也可数日不食,然后集中一顿吃上几十斤。而眼下最好的办法,是每顿吃一些干粮,维持肉身八成的体力线。这随手抓的一袋干粮,足够桓齮挨上十几天。
桓齮有十足的信心逃回秦国,他专挑偏僻路西行,打算入夜之后,再渡过淮水。白天的话,有些冒险,不定会在河面上遇到楚军的船只。桓齮慎行慎逃,可谓万无一失。可他万万没想到,天上云里藏有一个人,那人密切注视着他的行踪。
行了近一个时辰,南边传来万马奔腾的轰鸣声,一想就是北上抄秦军后路的楚骑。桓齮再回望来路,只见东边升起浓烟,喊杀声隐隐如潮水传来。桓齮心知秦军已大败,剩下不过是楚军一面倒的掩杀。
这次伐楚屠戮过多,楚军携血海深仇而来,这些兄弟怕是没一个能幸存了。多年跟他征战的兄弟,一转眼全部覆亡,毫无感觉那是骗人的。可事已至此,无可奈何。若是对岸没有伏兵阻截,楚军发现秦军渡河晚一些,桓齮还能让步军以战车为阵脚,沿河岸布置一个半圆的月牙阵,抵挡骑兵冲锋。那么损耗一部分,秦军仍是能北上。可楚军完全洞悉了他的计策,处处针对不,时机拿捏得奇准,桓齮又能怎么办?只能舍弃兄弟,他独自逃走。
到了现在,桓齮仍是想不明白,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正思索间,天上一个巨大的飞行影子笼罩了他,他浑身一震,心叫不好,知道有人发现了他。抬头定睛一望,见一插着双翅、形如朱雀的机关兽飞过头,掠往前方。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前路窜出三个人影,看衣着,两男一女。一男戴着斗笠身披斗篷,腰挂墨眉剑,是墨家巨子燕丹。一女披着将军的盔甲,双眼眸子极大,亮澄澄的。还有一男貌美胜过女子,话的正是他,他朗声道:“桓齮!你的计策是很高明,可千算万算,不如天算,终有一条漏网之鱼。无恶不作,残害苍生,如今这末路正是你的报应。”
桓齮哈哈大笑,笑声如阴风嘶吼,不仅浑然没有陷入绝境的恐惧,更令阻拦者心头一阵不安。“报应?”桓齮冷哼一声,“许仙,怪不得你会冒罪不援舞阳,原来是和自诩侠义的墨家巨子混在一块。”杀机迸发,面前三人没有来地感到一阵心悸的冲击,“你们以为能杀得了我?错了,我可是超强的。”咧嘴一笑,如猛兽张开了獠牙,“你们最大的失误,是只身来此,没有带足够的兵力。只要在这杀掉你们三个,我又能立不世之功,成为这一场战场中最耀眼的存在。”
许仙,劫持过扶苏,击败过蒙恬、羌瘣,刺客出身的楚国大将军;墨家巨子,多年来一直与秦国作对的墨家之首。拿到这两颗人头,足够让桓齮在秦**方的地位上升到无人能及的地步。
桓齮六万之众分三路杀回,许仙立刻聚集众将商议。
在李牧、武瞾发表意见前,许仙习惯问一遍其他人的意见,看有没有脑子灵光的。大帐里众将你言我语,各抒己见,无非是仗着兵多,把楚军也分成三路上去。
许仙真想骂一声直肠子猪脑。这帮骑士出生的楚将,除了正面硬扛,侧面以骑兵悍勇冲锋,就不会别的了。许仙一摆手,大帐安静下来,众将把目光交还上方,多数落到李牧身上。
李牧正聚精会神地瞅着地图。
武瞾见机道:“秦军兵力弱于我,分兵无非是想教我军分不清哪一路强大,那一路弱。若我军均分兵力,桓齮则集中兵力,击破其中一路杀出重围,再向西面突围,返回秦国。”
上次没有识破蒙恬之谋,武瞾下了苦功夫。此言一出,众将纷纷附和,认为干脆以逸待劳,在城父和叶县等桓齮来攻。
武瞾又道:“我军骑军占优,比起守城,更擅长野外作战。不如分一万精锐于中路堵截,再从左右夹击,一举消灭桓齮军。”
武瞾的,也是许仙想的,更符合擅长骑战的楚将口味。似乎军议要这么定下来了,许仙最后问李牧的意见。
李牧一指淮水边的一个渡口,舞阳以北的北舞渡,道:“我同意中路堵截,左右两路夹击。桓齮的三路兵马挨得很近,探马们恐怕难以接近,无法探得敌军的真实数量。而桓齮欲归秦国,除了陆路外还可走水路,不得不防。不如分三千骑兵由我统领,沿淮水岸边直下,监视淮水。”
武瞾微微一笑道:“北舞渡只是一个村落,缺少船只,如何载得过数万大军过河?李将军多虑了。”
大军过河,通常自己赶制一部分船只,征用渡口的船只一部分。无论是赶制和征用,都会选大渡口,依赖父城这种大城镇。城镇中起码配备有大量船只,以及造船的工匠、工具和资源。脱离了大渡口,在野外,只能编制简易的木筏过河了。
如今刚降完暴雨不久,淮水暴涨,木筏是很难过河的。一拖延时间,很快会被敌军缠上,最后全军覆亡在岸边。武瞾主张主动出击,已暗含有谨防秦军暗渡淮水之意。
如楚军收复父城时,该城已被秦军屠尽,包括工匠在内一个不留。尽管船只存有不少,可为了让大军过河,楚军仍花费了不少功夫在造船上。诸将们为这事忙活过好几天,都不认为脱离了大城镇,桓齮能有办法让六万秦军渡过淮水。
许仙想了下,觉得不能太快下结论,这个议题放一放。如今刚攻下父城、叶县,剿灭两万秦军,楚军也需修整。和之前不同,这两万秦军全都参与了屠杀平民,没有活下去的资格。秦军也深知这一,死守城池。最后秦军寡不敌众,且无高阶战力,战败后被俘者不足一百。
许仙清伤员,调拨各部损耗的军械、战甲、箭矢后,赴法场监斩战俘。上午的军议用去一半时间。今日天阴,若艳阳高照,暴晒一上午,到午时问斩,战俘大多晒死了。许仙在姜燕的陪同下,一路走过,这些被押解的秦兵,个个双目无神,浑浑噩噩。
行至一人跟前,那人忽然扯嗓子叫喊:“将军!在下有重要军情禀报!”
看守的几个楚兵立刻赶来把此人按住。许仙挥手制止。此人二十出头,生有异相,面瘦,五官向外夸张地撇捺,独一鹰钩鼻例外,如财狼之状。许仙啧啧称奇。
姜燕见状,灵机一动喊道:“此人为我军安插在秦军的探子,一时不察,险些误了他的性命。来人啊,给他松绑。”
许仙命一楚将继续监斩,自和姜燕把此人带至营外偏僻之所。
这人见四下无人,下跪拜谢道:“多谢大将军救命之恩!”
许仙默然地看着他,心此人之貌,似乎在相术里,还缺了一重要之物。
一旁的姜燕冷声道:“快你有何重要军情,若是敢骗我家大将军,现在就杀了你!”
这人口称一声“是”,不敢起身,道:“的原属桓齮麾下,专门向死人打打秋风。”
秦军多以风为暗号,秋为收割成果之意,打秋风,即暗中捡取钱财的意思。这种事情,不能明着来,需避过监军暗地里做。一般等大军走过,将领再暗中派人回头进行。秦法赏罚分明,除了军需之物外,严禁军队私自取用资源,特别是钱财。想发财,得立功,纵容军士劫掠,是绝对不允许的。
姜燕知许仙行军经验浅,不通这等粗俗之语,向许仙解释了一番。
这人察言观色,见许仙举止似贵族名流,心道有戏。贵族爱惜羽翼,比较重诺,且观许仙年纪轻轻,不食言的概率比较大。
这人起有一晚上,按理本该轮到他们去打秋风。结果有蒙恬所部的兵马来投靠,次序打乱,桓齮派了另一伙人接替。他心中极为不爽,自恃武艺不错,暗中跟随,瞧是什么肥差,准备跟在后边喝汤。谁知这哪是什么肥差,这分明是催命符!
到这,这人停住不了,拿眼望着许仙。
许仙知他不敢厚颜提条件,只能着急地使眼色,觉得甚是滑稽,不由笑道:“好吧,你的情报若对我有大用,我保证放你一条生路。”
这人面现大喜之色,旋即苦笑:“的逃亡回去,虽兵败之故,可按大秦律,仍脱不得牢狱之厄。”
提到牢狱之厄,许仙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个历史名人。
原来,桓齮指派的差事,并非打秋风,而是让人暗中将一大批船只,载运着造船的钉铁、工具等物,开往下游不知何处。等做完这事,这批人一回来,就被桓齮借故看管起来,严禁接触。清完人数后,全部被借故处决了。想起桓齮的狠辣,这人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许仙和姜燕交换了个眼色,彼此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惊!
李牧的担忧成了现实。桓齮三路兵马都是虚的,真正意图是避实就虚,渡过淮水北上,击破西北襄城的两万驻军,最后看战况而定,或引兵奔还秦国,或引兵襄助李信夺回郢陈。而那三路疑兵,应为蒙恬的旧部,被桓齮当成棋子舍弃。
这一步应是桓齮夹击之谋落空后,预先铺设好的退路。此人先算败,再算胜,着实谨慎,且其用兵狠辣,自己人也不惜下手。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眼前这条漏网之鱼捅破了这一切。否则哪怕李牧去监视淮水,终是慢了一拍,秦军主力大部分仍会渡过淮水。毕竟楚军一路东进,哪能随身携带船只?到时只能隔江兴叹了。
许仙必须立即出兵阻截,看了这人一眼后,道:“你提供的情报很有用,你走吧!”
这人闻言再次拜谢,起身转头就跑。
许仙叫道:“且慢!”
这人一阵哆嗦,缓缓回身道:“将军还有何吩咐?”一事物迎面飞来,这人看仔细,是一麻袋,伸手接过一摸,长期地军旅生涯,立刻知摸到的是什么。这人愕然了下,抱拳称谢道:“多谢将军!”
许仙:“本来你助本将军成就一番大功,应赏赐些金银给你,不过眼下看来,干粮对你来,似乎比钱财更有用。”
这人连连头称是。许仙又叹道:“不过总觉得心里边对壮士,仍有所亏欠。”
这人忙称不亏欠。
许仙笑道:“不如这样,在下许仙,颇为擅长面相,为壮士相上一批命之言。壮士相貌奇特,看似形散,独缺一疤痕镇住五官,若得牢狱之灾,面部受刑后,不久可称王于诸侯。”
这人顿时感觉莫名其妙,心老子面上挨了伤疤,污从此常伴于身,普通人都不好做,还能做诸侯,还能称王?转念一想,这许仙名噪天下,断不会无的放矢,权且用心记下。
许仙问道:“壮士可否告知名讳?”
这人再次抱拳道:“在下英布,谢许大将军吉言。”
放走了英布,许仙心情大好,心相术又精进不少。
一旁的姜燕不明所以道:“此人重利轻义,反复无常,何不诛之?”
英布先反秦军,再反项羽,最后反刘邦,并一箭送刘邦到地府报道,确实如姜燕所言,是个反复无常的人。
许仙:“我亦知此人反复无常,但他不重义,我却不能轻易毁诺。到底,此人有功于我等,并无结怨,咱们恩怨分明,权且放之。”
赵人最讲究恩怨分明,听许仙如此,姜燕只得了头。
回到大营,许仙立刻升帐将,部署兵力。得知桓齮留了一手能渡过北舞渡,武瞾有些失落。这一次较量,她还是输给了史实名将一线,无论是李牧,还是桓齮。
意外得知桓齮的底牌,那好办多了。楚军同样大张旗鼓,一路兵马由擅长追击的姜燕带领,去剿灭疑兵,同时两万骑军主力跟随,击破疑兵后北上包抄秦军后路。步军主力则取道淮水北岸,东进北舞渡对岸,等待渡过河的秦军。
桓齮得探马回报,知楚军分三路来迎击,两翼兵力雄厚,心下暗喜。又派人探查淮水方向,得知约有千余骑在监视,是李牧所部,桓齮心中大定。若李牧无半动作,桓齮反倒疑虑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若有变化,渡口必有楚军伏兵,那桓齮只好舍弃走水路,改为陆路强攻。楚军伏兵在淮水北岸,明陆路的楚军兵力相对减弱,原先兵力上处于弱势的秦军,在此长彼消之下,又有一战而胜的可能了。用兵存乎一心,虚实随时都能转变,所谓战场上瞬息万变,全在于统兵大将的把握。
在桓齮看来,李牧是绝对猜不透这一手全貌的,毕竟他提早很多天来布置。为迷惑对方,桓齮特地在父城留下了一批数量不少的船只,看似父城和叶县的秦军互为犄角之用,实则为瞒天过海。而父城和叶县都被秦军屠个干净,谁都不知原先船只的具体数量。且办这事的人全被桓齮暗地里处决,断无半出现纰漏的可能。
大战之前,桓齮犒劳三军,饱食一顿,鼓舞士气。蒙恬余部不知是计,仍按吩咐大张旗鼓迎击楚军。而桓齮军假装跟在后面,待夜色降临,偷偷率军北上。
一天清晨,秦军在北舞渡顺利取出藏好的船只,开始渡河。望着对岸一切正常,桓齮看了又看,总觉得哪儿有些不对劲。瞅着对岸的树林,心头划过草木皆兵的不安。
过了许久,一群南迁的飞燕,转悠在对岸的一大片树林,绕了数圈,没有停下,又往南飞。桓齮想起了什么,瞳孔一阵猛缩。
飞鸟久飞不停林,林中有伏兵!
这怎么可能呢...就算是李牧,也不可能窥破那么早就设好的计谋才对。桓齮想破脑子,思虑过每一个环节,仍不明白计谋怎会被楚军识破。
桓齮假装无事,如今秦军已渡过三分之一,等渡过半数,伏兵必会趁势杀出。到时秦军首尾不能兼顾,必败无疑。
桓齮心道:“哼...败局已定,不奉陪了。”
桓齮令副将看好渡口,称自己要到后面催促粮草辎重。
对岸是绝路,后边同样也是绝路。监视淮水的千余骑兵肯定是让他心安的幌子,真正的骑军主力绝对过万,定是楚军在迎击疑兵时,调头北上包抄他的后路。前后具是绝路,身为大将军,要与将士们同生共死,为国捐躯?不,桓齮才没那么傻。这种事,或许李信、羌瘣、王贲热血上脑后会去做,他桓齮是绝不做为一国而战死的傻事。
在秦军后队,桓齮抓起一大袋干粮后,偷偷卸下了引人注目的大将军铠甲,脱离战场,放走马匹,沿着淮水上游,向西悄悄徒步而行。
功力达桓齮这般高深地步,数十日不眠,入定个把时辰,便能全复。不过精神积累大量疲劳,于某一时段集中释放,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万一有人这个时候偷袭,那麻烦了。正常安排,是每天入定半刻钟。至于食量,也可数日不食,然后集中一顿吃上几十斤。而眼下最好的办法,是每顿吃一些干粮,维持肉身八成的体力线。这随手抓的一袋干粮,足够桓齮挨上十几天。
桓齮有十足的信心逃回秦国,他专挑偏僻路西行,打算入夜之后,再渡过淮水。白天的话,有些冒险,不定会在河面上遇到楚军的船只。桓齮慎行慎逃,可谓万无一失。可他万万没想到,天上云里藏有一个人,那人密切注视着他的行踪。
行了近一个时辰,南边传来万马奔腾的轰鸣声,一想就是北上抄秦军后路的楚骑。桓齮再回望来路,只见东边升起浓烟,喊杀声隐隐如潮水传来。桓齮心知秦军已大败,剩下不过是楚军一面倒的掩杀。
这次伐楚屠戮过多,楚军携血海深仇而来,这些兄弟怕是没一个能幸存了。多年跟他征战的兄弟,一转眼全部覆亡,毫无感觉那是骗人的。可事已至此,无可奈何。若是对岸没有伏兵阻截,楚军发现秦军渡河晚一些,桓齮还能让步军以战车为阵脚,沿河岸布置一个半圆的月牙阵,抵挡骑兵冲锋。那么损耗一部分,秦军仍是能北上。可楚军完全洞悉了他的计策,处处针对不,时机拿捏得奇准,桓齮又能怎么办?只能舍弃兄弟,他独自逃走。
到了现在,桓齮仍是想不明白,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正思索间,天上一个巨大的飞行影子笼罩了他,他浑身一震,心叫不好,知道有人发现了他。抬头定睛一望,见一插着双翅、形如朱雀的机关兽飞过头,掠往前方。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前路窜出三个人影,看衣着,两男一女。一男戴着斗笠身披斗篷,腰挂墨眉剑,是墨家巨子燕丹。一女披着将军的盔甲,双眼眸子极大,亮澄澄的。还有一男貌美胜过女子,话的正是他,他朗声道:“桓齮!你的计策是很高明,可千算万算,不如天算,终有一条漏网之鱼。无恶不作,残害苍生,如今这末路正是你的报应。”
桓齮哈哈大笑,笑声如阴风嘶吼,不仅浑然没有陷入绝境的恐惧,更令阻拦者心头一阵不安。“报应?”桓齮冷哼一声,“许仙,怪不得你会冒罪不援舞阳,原来是和自诩侠义的墨家巨子混在一块。”杀机迸发,面前三人没有来地感到一阵心悸的冲击,“你们以为能杀得了我?错了,我可是超强的。”咧嘴一笑,如猛兽张开了獠牙,“你们最大的失误,是只身来此,没有带足够的兵力。只要在这杀掉你们三个,我又能立不世之功,成为这一场战场中最耀眼的存在。”
许仙,劫持过扶苏,击败过蒙恬、羌瘣,刺客出身的楚国大将军;墨家巨子,多年来一直与秦国作对的墨家之首。拿到这两颗人头,足够让桓齮在秦**方的地位上升到无人能及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