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华夏反击战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华夏之剑》最新章节!


    就在欧阳轩退位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一零四年的春天,按耐不住的刘彻终于兵分四路,每路兵员三十万扑向上谷、三水、广陵、江夏郡。出击上谷的是欧阳轩当年培养的羽林军的一名君侯,如今的镇北将军卢端,出击三水关的是当年的一名羽林军什长,如今的征北将军王礼,从广陵出击的是原羽林军的一名校尉,现今的镇军大将军朱恒,出击江夏的是如今的车骑将军原欧阳轩提拔的将军马棠,是当年欧阳轩领羽林军出上谷征匈奴时期从校尉提拔的一名将军,他和当年一起提拔的周仲在欧阳轩北迁时选择了留下,欧阳轩只带走了郎誓、张剪、韩梁、霍信和魏腾。周仲被刘彻冤杀,如今马棠是当年唯一仅存的羽林将军,魏腾在北迁后不久即病逝,郎誓张剪战殁。

    面对四路进攻,从没有指挥过大战经验的欧阳宏委托兵部尚书李卯挂帅,统领华夏全军,进行反击。李卯按照欧阳轩临行前留下的指示,由呼延豹领中部军区二十万人马守上谷,彭飞领本部军区十万人马守三水。白羊孤领北部军区十万人马南下增援,戴詹在长沙国依地势防守,仝渊、孟郸在长江水道上阻截南下之敌。在上次防守汉军中立功的周赫、赵孟、鲜于顺此次更被委以重任。

    在公元前一零四年的春夏之交,大战终于爆发,王礼领着三十万大军,分兵三路,从山中小道,逐次的贴近三水关,其中西路直接在向导的带领下,从西侧山间小路上距三水关五百里外绕长城而过,步骑协同在长城外向三水关后侧移动过来。饶是彭飞经历过数次大战,听到探马报告时,也是一身冷汗,三水关坐落在六盘山清水河谷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是欧阳轩后建的,和汉地的高平在六盘山河谷上遥相呼应,是史上丝绸之路的必经路段。彭飞下令探马远出百里,严密监视后侧的十万汉军。派出探马营清剿汉军探马,都是一个师傅传下来的,当然战术上也是自然相同。东路从山路绕关的汉军以兵临三水关东侧山头的炮兵基地。只有王礼亲领的十万兵马沿着河谷一路按部就班杀来。彭飞看着探马报上来的三路围攻态势,也是很佩服这个王礼,不得不说这是一着妙棋,本来东路可以绕关袭击长城的薄弱部位,却选择了直扑东侧炮兵阵地。如果换做是自己,也会这么做。

    进攻上谷的卢端也没有按照汉军常规的攻击方式,而是选择兵分两路,一路驻兵广阳郡,另一路在向导带领下,在渔阳东侧五百里的地方进入燕山山脉后不知所踪,让呼延豹也是头疼不已。下令长城沿线全力防守,二十万大军,拿出十万军卒把守长城沿线,铺设电话线,一处有变,自行防守,他处不得擅自增援。居庸关下十里外,卢端安营扎寨,闭门不出。

    广陵出兵的朱恒领楼船将军杨仆,水陆并进,互相呼应沿夹江而下。由于对华夏水军的忌惮,没有急于行进,而是将陆军以万人为单位分散齐头并进,像一张大网一样掩护着水军行进。对于仝渊和孟郸来说,这三十万人还真不足为惧,光是铁甲战舰,就够这三十万人喝一壶的。将大小近百只舰船沿江分开,仝渊领着六艘八千吨的舰艇,满载弹药封在夹江口上。孟郸的火枪军每条船上都分配了一千到五千人,这是一支纯现代化的军队。面对还处在冷兵器的汉军,自是站着极大的优势。在探马回报汉军距此三十里时,仝渊下令六艘舰艇列队出击,再接敌的一刹那,前锋的两艘舰艇率先开炮。开启了四地反击的第一战,夹江上的木质汉军楼船那里能经得住如此威力的打击,不出半个时辰,数百艘楼船化为齑粉,六艘舰艇的侧舷炮也同时开火,将两侧掩护的汉军,轰的晕头转向,死伤连连,杨仆很不幸被一发炮弹击中死无全尸。陆上的汉军在炮火攻击下,不得不向两侧撤退出四十里。仝渊领军又回到长江水道,继续等着汉军靠岸。

    出炉江的马棠很是谨慎,兵分十路,打算从不同的地点过江,分散袭击长沙、豫章周边县郡,孤立中心城市,然后集中兵力统一攻击。但是他忘了对面的将领也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自然知道山地作战的要点。将兵马舰船沿江铺开,再加上仝渊的增援过来的十几艘五千吨级的舰艇,彻底封锁了汉军过江的想法,在接连几个渡江点遭到舰艇攻击后,损失了十万人马后,马棠不得不撤军回庐江,示敌以弱,想吸引华夏军上岸,再予以打击。戴詹将计就计在舰队协助下,在枞阳县进入进入白荡湖,继续攻击岸上的汉军,逆流而上,在浮山五万华夏军突然分批登陆,同时还有五万华夏军在巢湖登陆。在舰炮掩护下向前推进,在脱离舰炮保护范围后,上马疾驰,快速消灭掉小股汉军之后在东西两侧将庐江的汉军包围。戴詹命令各营常备炮火覆盖后,在汉军枪盾阵还在慌乱时发起骑兵冲锋,快马奔驰的骑兵在戴詹的身先士卒的引领下,在到处都是弹坑的汉军营地左冲右杀。二十万汉军还未来得及列阵即被击溃,马棠亦被戴詹斩首。随着华夏步兵方阵的加入,汉军彻底宣告失败,在副将组织下,领着不到八万人马向汝南撤退。戴詹命人将马棠以华夏军将领战殁的礼仪下葬与浮山,本可以成为名将的马棠只是遇到了比他更了解战争,更了解先进的战争理念的对手。对于他的死,欧阳轩知道后也是异常难过,都是自己的弟子,只是走了不同的道路。

    戴詹在击溃了马棠这路汉军后,稍事休整,做舰船,向广陵而来。在胥浦(今仪征县)分批登陆,补充集结完毕后,汇合孟郸的三万火枪军向广陵杀来,与广陵城外十里处与朱恒接敌,十万华夏军面对二十五万汉军,没有丝毫畏惧。步兵列城枪盾阵,骑兵护住两翼,火枪军在枪盾阵中顶替了弓弩手。步枪的杀伤力岂是盾牌能防的了得,再加上六零炮火覆盖。汉军中军顷刻间被华夏军击破,等冲阵而过,戴詹感觉有些不妙。明显感觉中军实在是太薄弱,这不符合用兵之道,马上命令全军队形转换,护住两侧,就在华夏军忙着转换队形之际,左右两翼忽然杀出两队人马,每侧足有五万之众。华夏军骑兵立即从侧翼出发迎敌,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徒弟,只是有先有后而已,两队人马初一交锋,高下立判。毕竟这种成组的战术是欧阳轩北迁后在改进后才在全军。两万骑兵对阵五万骑兵只是一个回合,汉军骑兵就没了一大半,而华夏军几乎只是马伤,而只有少数人伤。第二回合之后能站着的汉军已不多,步兵已经列阵完毕,形成了一个四面防御的枪盾阵,步兵接替骑兵清剿残敌。三十万人马,经此一战,只有不到三万逃跑,其余全部战殁,朱恒很不幸被孟郸射杀。华夏军阵亡三千余人,伤八千,基本都是骑兵。

    三水关前,彭飞不愧为欧阳轩亲传的高徒,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选择了从欧阳轩那里听闻诸葛亮的火烧新野和空城计的策略,但是有不小的改动,充分的利用了三水关的地形和建筑特点。三水关是突出于长城关隘,南面是正面,面临宽阔的清水河谷。东西侧以山脊为依托,炮兵在东侧的山脊上的炮台,北侧则是长城,中间就是南北长五里,东西长二十里的瓮城,由于是军事要塞,里面没有人居住,平时作为军队驻扎地,战时则是空城。彭飞下令以全部弓弩手集结于炮台,严密保护炮台周全,将各营的常规炮火全部集中在炮台上。其他将士撤回长城,打开长城后侧的城门,留下空的瓮城给汉军,在瓮城里埋下数万颗拉发式跳雷,到处都摆放着轻质燃油,在瓮城的城墙上洒满了燃油,派出一支五万人的骑兵,从长城另一侧下城,从背后打击北侧绕长城而过的汉军。数天后,王礼带着十万汉军缓缓而来,东侧的汉军也从山路上逶迤而来,北侧汉军就驻扎在城北十里的华夏国土地上。面对如此的空城,王礼很疑惑,先后派出了数批探马探查,借无所获,甚至可以通过城门和北面的汉军联络。就这样对峙了十多天,王礼一直很困惑,如果不攻此关,直接通过进入华夏腹地,会被切断后路,而遭围攻。要是攻打此关,现在的现象太过诡异。最后终于架不住如此的诱惑,下令全军三面围攻南北两路汉军通过城门直接进入瓮城,通过台阶,冒着华夏军箭雨,登上了瓮城城墙。顶着弩箭雨,伤亡了不计其数的士卒后终于接近了长城城墙和瓮城城墙的连接口。但是那里的弓弩更加猛烈。东侧的也是万弩齐发,山梁上的炮兵也终于发出了怒吼,对着城外的汉军狂轰乱炸,六零炮对着攻击炮台的汉军一发发的发射着榴弹。进入瓮城和瓮城城墙上的汉军足有十万之众,彭飞在城楼上终于落下了红色的旗子,城墙上的数名军卒拉下了拉发绳,几颗跳雷相继被引爆,接下来更多的跳雷被引爆,炸碎了油罐,引燃了火油。

    炮台上的炮火也开始向瓮城城墙上覆盖,瞬间城内、城墙上大火四起。火光冲天,火势熊熊。让长城上的华夏军感到了阵阵热浪,不得不跑向北侧,对着还未进城的汉军开始万弩齐发。炮台上的炮火开始向南侧汉军覆盖,对于攻击炮台的汉军由于角度的问题,只能用六零炮和弩箭攻击。现在六零炮里打出的已经不是普通的炮弹,而是燃1烧1弹。由于都是汉地移民,所以彭飞禁止使用磷1燃1烧1弹。在城外没有进城的王礼如今也是一阵阵眩晕,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只离开欧阳轩四十多年,华夏军居然有了这么多攻击手段。花白的胡子也刚被飞溅的火星点燃,散发着焦臭味道。看着如此惨烈的景象,不得不下令鸣金收兵。东侧山路上如今也是大火弥漫,撤军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南侧回来的军卒只有不到两万,还在不停地遭受炮台上的炮火袭击。北侧更是惨列,刚刚逃出升天的汉军还未来得及喘息,即被迎面而来的五万骑兵斩杀殆尽。大火烧到下午方才停歇,王礼下令全军撤回高平。绕长城而过的十万汉军在骑兵的围追堵截之下几乎全军覆没。东路偷袭的汉军活着回来的不到五万,南面攻击的汉军回来的只有两万多。王礼在高平赶紧上书请罪,书信还未送走,彭飞在处理完战场后,领军杀至高平。城外彭飞下令赶制投石机,抛投沙袋,形成一个坡道。这是欧阳轩亲传的招数,还是彭飞第一次用,不到一日,一个由沙袋铺成的五十步宽台阶即成。在炮火覆盖了一遍城墙后,彭飞一马当先带着步兵方阵冲上了城墙,向两侧推开后,后续队伍陆续上来。等炮兵在城墙上利好炮架后,天平彻底倒向了华夏军一方,当城门被打开始,王礼不得不带着残兵败将逃亡陈仓。

    呼延豹面对的卢端确实是一个难缠的对手,呼延豹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第二十三章 华夏反击战

48.88%

目录

加入书架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华夏反击战

4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