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献三策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三国]闭月》最新章节!
现在不是闲话的时候,两人下了城墙,郭嘉在路上便开始向方夏询问谯郡情况。
方夏本来还打算问问许昌情况的,毕竟许昌也是百废待兴,再加上荀攸、蔡琰以及张仲景先生又即将到了,她不在的话,恐怕镇不住局势。但是她也分得清轻重缓急,见郭嘉要先说谯郡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意见。
钟繇一一为他交代,方夏则在旁边补充一二。因为钟繇这个人有点迂,倒没有到迂腐的程度,但是不太懂得变通,对郭嘉的性子自然也不如方夏了解,如果由他转述,事情可能会稍微有点偏差,方夏也不是说不放心,只是避免一些传达失误。
郭嘉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再提出几个小问题
钟繇也知道自己在内政之上才能胜于郭嘉,但是在谋略这方面,就有所不足了,因此倒是没有被抢风头的不满。不得不说,现在的世家教育出来的人才虽然在性格上有些差异,但基本上都可以称得上一句实诚君子。用郭嘉的话来说,就是好欺负。
回太守府的路程走了一半,郭嘉突然顿住了脚步。
方夏问:“奉孝,怎么了?可有什么不适?”
“无妨,”郭嘉道,“嘉已有三计,不知主公想选什么?”
他说这话的时候,又露出了那种标准的风轻云淡,漫不经心的神色。
以郭嘉的性子,这些事情不会在大街上就直接说出来?方夏听到他的话,心中微微有些疑惑。
“奉孝请讲。”方夏说。
郭嘉便说了三条计策。
首先投降肯定是不可能的,便是他们劣势,以郭嘉的本事反败为胜也不是难事儿,更何况此时他们其实并不劣势,只不过少了一个统筹军事的大将而已。但大将主要是在野战的时候比较需要,若只是守城,郭嘉觉得便是如今城中这位临时被赶鸭子上架的将领也够了。
其一,黄巾军表现的十分明显了,就是求粮。如果方夏想稳妥点,可以选择跟黄巾谈判,谈判的同时适当给与他们少量的口粮,让他们吃不饱没力气攻城,又到不了狗急跳墙的程度,这么一来,时日久了,军心一散,这股势力自然不攻自破。
或者也可以拖着谈判,并不给粮食,但是这么一来可能会让管亥孤注一掷,派兵强攻,虽然守城占据地利,黄巾虽然人多,但是也不占什么优势,而且他们并没有什么攻城器械,强行攻城必然会损失巨大。但是守城方也好不到哪里去,算是两败俱伤。
对于方夏来说,人比粮食重要得多。豫州这一片都属于中原地带,虽然比不上陶谦的徐州富庶,因为陶谦入主徐州较早,徐州黄巾之乱平息的也快,因此粮食丰产,但是豫州也是一片宝地,至少粮食产量在大汉十三州里面,也是排前列的。
方夏来谯郡,其实相比城池,她更看重人口,毕竟有了人口才有了一切。粮食没有了可以再中,最多一年就收成了,但是人没了,等着再生出来能够上战场,那肯定是黄花菜都凉透了,肯定来不及。
郭嘉对于自家主公的心思自诩也了解了七八分,因此他干脆忽略了后面那个想法。
之前试探性谈判的时候,谯郡这边表现出来的态度十分暧昧,因此管亥很可能觉得有希望,会尝试继续谈判。这年头兵比什么都重要,管亥也是不想打的,要是把人拼光了,他也就是一个光杆司令了。如果谯郡表现出了妥协之意,他肯定会尝试谈判。
等到管亥意识到攻城不可违,他自然便退下去了。
不过这么一来,虽然乍一看不会有什么人员损失,但是耗时也会很长,可能会拖上两三月。如此下来,造成的间接损失将会很巨大,如谯郡这一年四周的良田基本上都荒废了,许多百姓挤在城中,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粮食,而且容易发生□□。
因此这一计,在郭嘉心中,乃是下策。
不过倒是钟繇很赞同这一点,他觉得郭嘉这乃是老成谋国之言,这一计倒不像是爱行险的郭奉孝出的了。因为这么一来,方夏不需要坐镇此处,可以回到许昌总领大事,只要他守着就可以了,谯郡拖得起,黄巾拖不起。
第二计,乃是中策。
中策乃是祸水东引之计。
谯郡固然有粮食,但是谯郡城墙虽然不高大,也算是坚固,而且守军气势不俗,一时半会攻不下来。管亥现在颇有点走投无路,骑虎难下之势,那么如果让他知道谯郡是一个硬骨头,那么他当然会挑软柿子来捏。
这个软柿子,自然指的便是那些靠近谯郡聚族而居的豪族。
豪族不是士族,只有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才可以称得上是士族。而许家并没有人能够当官,许褚这个族长能够上位,从民变成官身,还托了如今天下大乱,没有人管的福。说白了,也就在谯郡一亩三分地上,许家有点势力,要是出了谯郡放眼天下谁知道你许家是个什么鬼。
当初黄巾之乱的时候,周仓率的部众远不止五千,足足一万多,只不过后来各种原因散去了一半多,只留下了这些青壮精锐。当时没有把坞堡攻下来,因此他对谯郡是有着很深的仇恨的,这一次管亥选择攻打谯郡,基本上都是周仓撺掇的。
相比谯郡,周仓对于许家的仇恨显然更深,因此这是可以挑拨的,而管亥的目的乃是粮食,至于打北海,打谯郡还是打许家坞堡,对他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他只想不要让他手下的部队饿死,顺便能够少伤亡点就可以了。
许家那些家老觉得保住自家就好了,谯郡才不关他们的事,反正有貂蝉大人操心,强行把许褚拽了回去。却没有想到,他们还想着自保的时候,郭嘉已经把他们也给算计进去了,谁都别想跑得掉。
谯郡这些豪族虽然不可能立刻根除,目前方夏根基未稳,强行跟他们开撕,那么下场两败俱伤或者惨胜,对她来说都没有什么好处。至少现在这些豪族不但不会给她带来什么危害,反倒是有些好处。
至于以后,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但是现在如果借助黄巾之手削弱一下他们,以后也可以更好的捏在手心里。
免得尾大甩不掉。
方夏听完了郭嘉的话,点了点头,问:“这只是中策?”
她觉得郭嘉这一计,已经算是极好的了。反正作为一个上位者,一个君主,良心这种东西早晚都会丢的,方夏在之前就被胡轸考验了一次,所以她觉得祸水东引,死道友不死贫道这挺正常的,她又不是什么卫道士。
不过这一计的难点在于,怎么才能挑拨到黄巾转移注意力。这件事情只能在背后做手脚,不能拿到台面上去说的。至少名义上,方夏是谯郡的主人,许家坞堡也属于她的管辖范围,这属于拆东墙补西墙,得不到好名声的,而且许家肯定自此之后与她离心。
不过郭嘉既然已经提出来了,这一点,想来他也想到了对策了,方夏没有继续问。虽然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但是只要保密功夫做得好,现在在场的就只有他们三个人,其他人都识相的走远了,那么暂时不会泄露出去。
她唯一好奇的就是,如果这只是中策,那么上策究竟是什么。
方夏便问郭嘉。
郭嘉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他说:“主公不妨猜猜看?”
虽然郭嘉没有点钟繇的名字,但是他也做出了一副苦思冥想之态。
方夏瞪了他一眼,如果她猜得到,还要郭嘉这个谋士做什么呀。
郭嘉说:“《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这样的神书,坦白说方夏是真没看过的,作为一个网瘾少女,谁没事儿看这个啊。估计大部分现代人也只是对孙子兵法有很少的了解其中有几句话觉得耳熟罢了,真的去看了的估计很少。
但是这一句话,方夏还是知道的,她顿时意识到了郭嘉的言下之意,道:“奉孝的意思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目前谯郡只有五千兵,二千预备人口,这些人在城中没有什么事儿做,为了避免他们闲得慌,除了守城的轮换之外,其他免得他们闲得无聊生事儿,方夏便让梁习去带着他们在校场练兵,运动量没有太大,也就是热热身的程度,随时准备开战。
而管亥那边号称三万,方夏之前斥候根据他们埋锅造饭留下的痕迹,判断了一下应该有一万多人,肯定是不够三万的,但是就这五千人,而且很多号称老兵,也就跟孔伷去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候打了个酱油,什么都没干,守城还成,指望黄巾投降,未免有点不现实了。
郭嘉笑盈盈的说:“主公果然聪慧,一点就透。”
但是看他这种敷衍的话,就知道一点都饿米有认真。
“不知主公打算选什么?”郭嘉看着她,问。
钟繇皱起了眉,他本来觉得第一计已经不错,但是后面郭嘉说的太过令人东西,相比之下,第一计实在是太过保守了。如今的局势,其实没有到很恶劣的地步,赌一把也没什么不好。赢了皆大欢喜,便是输了,也不过是黄巾继续攻城,算不上损失。
虽然钟繇觉得郭嘉第二计有些缺德,但是第三计究竟具体是怎么回事儿,他突然也不说了,弄的人心里跟猫爪子在挠一样,简直痒的难受。不过再怎么难受,以钟繇的性子,绝对不会去赌未知的一条计策的。所以他在一二之间纠结。
方夏很了解郭嘉,她知道郭嘉第一条提出来就是凑数的,他根本就没让她选。
那么第三条还是第二条?郭嘉一般喜欢用奇谋,第三条肯定是有风险的,而且不低。
郭嘉看了方夏一阵,不等她回答,笑道:“主公,走吧。”
方夏看了他一眼。
“无论第二还是第三条,我们都得先去拜访一人才是。”
一想到郭嘉和黄巾不可能隔空传话,总得有个中间人,方夏恍然大悟,她说:“是他?”
郭嘉没有回答,他笑意加深,与方夏并肩而行。
钟繇叹了一口气,落后了一步,以臣子之礼跟在后面。
现在不是闲话的时候,两人下了城墙,郭嘉在路上便开始向方夏询问谯郡情况。
方夏本来还打算问问许昌情况的,毕竟许昌也是百废待兴,再加上荀攸、蔡琰以及张仲景先生又即将到了,她不在的话,恐怕镇不住局势。但是她也分得清轻重缓急,见郭嘉要先说谯郡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意见。
钟繇一一为他交代,方夏则在旁边补充一二。因为钟繇这个人有点迂,倒没有到迂腐的程度,但是不太懂得变通,对郭嘉的性子自然也不如方夏了解,如果由他转述,事情可能会稍微有点偏差,方夏也不是说不放心,只是避免一些传达失误。
郭嘉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再提出几个小问题
钟繇也知道自己在内政之上才能胜于郭嘉,但是在谋略这方面,就有所不足了,因此倒是没有被抢风头的不满。不得不说,现在的世家教育出来的人才虽然在性格上有些差异,但基本上都可以称得上一句实诚君子。用郭嘉的话来说,就是好欺负。
回太守府的路程走了一半,郭嘉突然顿住了脚步。
方夏问:“奉孝,怎么了?可有什么不适?”
“无妨,”郭嘉道,“嘉已有三计,不知主公想选什么?”
他说这话的时候,又露出了那种标准的风轻云淡,漫不经心的神色。
以郭嘉的性子,这些事情不会在大街上就直接说出来?方夏听到他的话,心中微微有些疑惑。
“奉孝请讲。”方夏说。
郭嘉便说了三条计策。
首先投降肯定是不可能的,便是他们劣势,以郭嘉的本事反败为胜也不是难事儿,更何况此时他们其实并不劣势,只不过少了一个统筹军事的大将而已。但大将主要是在野战的时候比较需要,若只是守城,郭嘉觉得便是如今城中这位临时被赶鸭子上架的将领也够了。
其一,黄巾军表现的十分明显了,就是求粮。如果方夏想稳妥点,可以选择跟黄巾谈判,谈判的同时适当给与他们少量的口粮,让他们吃不饱没力气攻城,又到不了狗急跳墙的程度,这么一来,时日久了,军心一散,这股势力自然不攻自破。
或者也可以拖着谈判,并不给粮食,但是这么一来可能会让管亥孤注一掷,派兵强攻,虽然守城占据地利,黄巾虽然人多,但是也不占什么优势,而且他们并没有什么攻城器械,强行攻城必然会损失巨大。但是守城方也好不到哪里去,算是两败俱伤。
对于方夏来说,人比粮食重要得多。豫州这一片都属于中原地带,虽然比不上陶谦的徐州富庶,因为陶谦入主徐州较早,徐州黄巾之乱平息的也快,因此粮食丰产,但是豫州也是一片宝地,至少粮食产量在大汉十三州里面,也是排前列的。
方夏来谯郡,其实相比城池,她更看重人口,毕竟有了人口才有了一切。粮食没有了可以再中,最多一年就收成了,但是人没了,等着再生出来能够上战场,那肯定是黄花菜都凉透了,肯定来不及。
郭嘉对于自家主公的心思自诩也了解了七八分,因此他干脆忽略了后面那个想法。
之前试探性谈判的时候,谯郡这边表现出来的态度十分暧昧,因此管亥很可能觉得有希望,会尝试继续谈判。这年头兵比什么都重要,管亥也是不想打的,要是把人拼光了,他也就是一个光杆司令了。如果谯郡表现出了妥协之意,他肯定会尝试谈判。
等到管亥意识到攻城不可违,他自然便退下去了。
不过这么一来,虽然乍一看不会有什么人员损失,但是耗时也会很长,可能会拖上两三月。如此下来,造成的间接损失将会很巨大,如谯郡这一年四周的良田基本上都荒废了,许多百姓挤在城中,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粮食,而且容易发生□□。
因此这一计,在郭嘉心中,乃是下策。
不过倒是钟繇很赞同这一点,他觉得郭嘉这乃是老成谋国之言,这一计倒不像是爱行险的郭奉孝出的了。因为这么一来,方夏不需要坐镇此处,可以回到许昌总领大事,只要他守着就可以了,谯郡拖得起,黄巾拖不起。
第二计,乃是中策。
中策乃是祸水东引之计。
谯郡固然有粮食,但是谯郡城墙虽然不高大,也算是坚固,而且守军气势不俗,一时半会攻不下来。管亥现在颇有点走投无路,骑虎难下之势,那么如果让他知道谯郡是一个硬骨头,那么他当然会挑软柿子来捏。
这个软柿子,自然指的便是那些靠近谯郡聚族而居的豪族。
豪族不是士族,只有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才可以称得上是士族。而许家并没有人能够当官,许褚这个族长能够上位,从民变成官身,还托了如今天下大乱,没有人管的福。说白了,也就在谯郡一亩三分地上,许家有点势力,要是出了谯郡放眼天下谁知道你许家是个什么鬼。
当初黄巾之乱的时候,周仓率的部众远不止五千,足足一万多,只不过后来各种原因散去了一半多,只留下了这些青壮精锐。当时没有把坞堡攻下来,因此他对谯郡是有着很深的仇恨的,这一次管亥选择攻打谯郡,基本上都是周仓撺掇的。
相比谯郡,周仓对于许家的仇恨显然更深,因此这是可以挑拨的,而管亥的目的乃是粮食,至于打北海,打谯郡还是打许家坞堡,对他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他只想不要让他手下的部队饿死,顺便能够少伤亡点就可以了。
许家那些家老觉得保住自家就好了,谯郡才不关他们的事,反正有貂蝉大人操心,强行把许褚拽了回去。却没有想到,他们还想着自保的时候,郭嘉已经把他们也给算计进去了,谁都别想跑得掉。
谯郡这些豪族虽然不可能立刻根除,目前方夏根基未稳,强行跟他们开撕,那么下场两败俱伤或者惨胜,对她来说都没有什么好处。至少现在这些豪族不但不会给她带来什么危害,反倒是有些好处。
至于以后,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但是现在如果借助黄巾之手削弱一下他们,以后也可以更好的捏在手心里。
免得尾大甩不掉。
方夏听完了郭嘉的话,点了点头,问:“这只是中策?”
她觉得郭嘉这一计,已经算是极好的了。反正作为一个上位者,一个君主,良心这种东西早晚都会丢的,方夏在之前就被胡轸考验了一次,所以她觉得祸水东引,死道友不死贫道这挺正常的,她又不是什么卫道士。
不过这一计的难点在于,怎么才能挑拨到黄巾转移注意力。这件事情只能在背后做手脚,不能拿到台面上去说的。至少名义上,方夏是谯郡的主人,许家坞堡也属于她的管辖范围,这属于拆东墙补西墙,得不到好名声的,而且许家肯定自此之后与她离心。
不过郭嘉既然已经提出来了,这一点,想来他也想到了对策了,方夏没有继续问。虽然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但是只要保密功夫做得好,现在在场的就只有他们三个人,其他人都识相的走远了,那么暂时不会泄露出去。
她唯一好奇的就是,如果这只是中策,那么上策究竟是什么。
方夏便问郭嘉。
郭嘉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他说:“主公不妨猜猜看?”
虽然郭嘉没有点钟繇的名字,但是他也做出了一副苦思冥想之态。
方夏瞪了他一眼,如果她猜得到,还要郭嘉这个谋士做什么呀。
郭嘉说:“《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这样的神书,坦白说方夏是真没看过的,作为一个网瘾少女,谁没事儿看这个啊。估计大部分现代人也只是对孙子兵法有很少的了解其中有几句话觉得耳熟罢了,真的去看了的估计很少。
但是这一句话,方夏还是知道的,她顿时意识到了郭嘉的言下之意,道:“奉孝的意思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目前谯郡只有五千兵,二千预备人口,这些人在城中没有什么事儿做,为了避免他们闲得慌,除了守城的轮换之外,其他免得他们闲得无聊生事儿,方夏便让梁习去带着他们在校场练兵,运动量没有太大,也就是热热身的程度,随时准备开战。
而管亥那边号称三万,方夏之前斥候根据他们埋锅造饭留下的痕迹,判断了一下应该有一万多人,肯定是不够三万的,但是就这五千人,而且很多号称老兵,也就跟孔伷去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候打了个酱油,什么都没干,守城还成,指望黄巾投降,未免有点不现实了。
郭嘉笑盈盈的说:“主公果然聪慧,一点就透。”
但是看他这种敷衍的话,就知道一点都饿米有认真。
“不知主公打算选什么?”郭嘉看着她,问。
钟繇皱起了眉,他本来觉得第一计已经不错,但是后面郭嘉说的太过令人东西,相比之下,第一计实在是太过保守了。如今的局势,其实没有到很恶劣的地步,赌一把也没什么不好。赢了皆大欢喜,便是输了,也不过是黄巾继续攻城,算不上损失。
虽然钟繇觉得郭嘉第二计有些缺德,但是第三计究竟具体是怎么回事儿,他突然也不说了,弄的人心里跟猫爪子在挠一样,简直痒的难受。不过再怎么难受,以钟繇的性子,绝对不会去赌未知的一条计策的。所以他在一二之间纠结。
方夏很了解郭嘉,她知道郭嘉第一条提出来就是凑数的,他根本就没让她选。
那么第三条还是第二条?郭嘉一般喜欢用奇谋,第三条肯定是有风险的,而且不低。
郭嘉看了方夏一阵,不等她回答,笑道:“主公,走吧。”
方夏看了他一眼。
“无论第二还是第三条,我们都得先去拜访一人才是。”
一想到郭嘉和黄巾不可能隔空传话,总得有个中间人,方夏恍然大悟,她说:“是他?”
郭嘉没有回答,他笑意加深,与方夏并肩而行。
钟繇叹了一口气,落后了一步,以臣子之礼跟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