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好消息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穿越五十年代之养殖大户》最新章节!
李如翠在不愿意,到年底的时候,还是被老二送回了老家。就她一个人,周继民几个都没跟她回去。
对这事她万分不能理解,不明白儿子都在城里,为啥她这个当娘的还得回老家受苦去呢。再说就她一个人回去,一个人上工,家里家外的就她一个,她就弄不明白了,她这辈子生了那么多儿子,咋到最后她却成了孤家寡人了呢。
不过她就是弄不明白也没啥,人家生产队能弄明白就行,人家就卡着一条,没有城里户口,没有城里工作,那就得回来种地,现在社会讲究的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想养老?行啊,只要你到岁数了,或者是真的没有劳动能力了,那你就是想干活,人家还得劝着你不让干呢。就李如翠现在的年龄和身体,她想让儿子给她养老,别说儿子们不同意,就是国家也不同意。
周继富也是受够了家里的吵闹,老娘来这的一年时间,他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不是他娘骂他就是丈母娘骂他,在不就是媳妇跟他哭,他就跟那夹心饼干一样,过的每一天都是煎熬。
当接到老家的来信,毫不夸张的说他高兴的泪流满面了。现在能把亲娘和丈母娘分开,他恨不得立马就把亲妈送回老家去。因为现在住的房子是丈母娘家的,所以送走的人只能是亲娘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当即就通知他娘收拾行李,准备回老家。
结果他娘一点都不体谅他,说啥都不回去,非要跟着在家里搅和,他不想跟自己亲妈闹掰,这才去了大哥家那一趟。
知道下面几个兄弟都有了着落,不用在回老家了,他愤愤不平的跑了回来。
他当然觉得不平衡了,想当初他过来的时候,大哥和大姐夫谁也没说伸手帮他一把(他早忘了,他是咋来的,也忘了当初当临时工的那段经历),好在他自己争气,不用别人,他照样给自己挣出一片天来。
指望不上别人,周继富回家后跟媳妇商量了下,第一次跟单位请了假,亲自把不情愿的老娘送回了老家。
虽然扣了半个月的工资,但是他们一家人都觉得值得,终于把一个搅家精送走了。
周继国这边,在知道小弟同意参军后,他就各方开始打点。
年龄不够,那就改户口,这个时候户籍管理很混乱,托人改改年龄啥的还是非常容易的。而且这人想着找一次人也不容易,干脆拉着付磊,把两个人的年龄都改大了点。
付磊对此非常不解,周继国用过来人的口吻对他说道:“你不懂没关系,只要心存感激就好,这事等你老了那天就知道今天跟着我这么干是多么明智了。”
他抽空又给老家那边的生产队长打了个电话,把这边的事情说明了一下。
新上任的生产队长对于周家兄弟的能耐叹为观止,就没看谁家一家子兄弟出去混,都混到了城里,还都当上了工人,最起码在西塘村这片,他们周家是头一份。
生产队长也是个活络人,明摆着卖好的事他是傻了才会为难人,所以很痛快的让周小宝留在城里等待招兵,至于周继民他们两个,啥时候有空回来迁户口就行。
就这么的,周家几兄弟就都留了下来。
周继民和周继强带着周继胜年前回了趟老家,主要目的是为了迁户口,办各种手续,顺便看看已经回老家几个月的老娘。
中间的过程就不说了,反正等年后周继民三兄弟回来的时候,脸上和脖子上还隐约能看到结了疙疤的挠痕呢。
不用说了,老家这个年战况很是激烈啊。
付磊跟周继胜唠嗑的时候曾经试探的问过,“你们回来,咱娘没说要跟你们一起回来啊?”
“咋没说呢,哭着喊着要跟我们一起回来,姐夫你都不知道,我娘作的啊,堵着不让我们走啊。”周继胜想到当时的情景还心有戚戚呢。
“那你们咋逃出来的。”付磊很有兴趣的问道。
“嘿嘿,是我四哥偷摸的去找生产队长来救我们,我们这才逃出来的。”周继胜绘声绘色的描述了当时的情形。
其实很简单,就是李如翠回家干了三个月的农活,没了男人顶着,她想偷懒偷不成,实打实的干了三个月,对于她那么懒的人肯定是受不了的。看到几个儿子回家,她肯定要哭着喊着要跟着走。周继强早就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所以提前就找了生产队长帮忙,这才能在最后关头逃出升天。
这件事付家这几个人听了,也就是嘿嘿一笑就完事,谁都没去过多的关注,毕竟像李如翠那种身体强健内心强大还会自己找乐子的女人,扔到老家那地方,根本出不了啥大事。
随着一场场春雨滋润着祖国大地,整个国家都在一点点复苏。老农民看着地里郁郁葱葱的麦苗,留下了欣喜的泪水,在城里随着各种供应慢慢的恢复,老百姓的脸上也都露出了笑容。
周思宁也高兴,大家日子都好过了,她家也终于不用藏着掖着,可以想吃啥吃啥了。
这天付磊回家,说了一件让他媳妇更高兴的事。
“啥?你说啥?”周思宁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问道。
“呵呵,我说咱单位要办个养猪场。领导估计是被前两年那情况给吓到了,虽然今年粮食啥的上面给的足足的,但是保不住啥时候又有这事。所以领导们开会决定,咱自己单位要开办点副业,以后不管啥情况,咱最好能自给自足,当然这是最好的情况,估计是做不到,不过只要开办了就肯定能有点产出,到时候多少的,对咱们老百姓都是好事。”付磊现在也算是领导身边的亲信了,所以这事刚刚有了点音,他就知道了。
周思宁边听边点头,就是这个理,不管是啥副业,只要办了就比不办强。
“那都要开啥副业?”她最关心的是这个问题。
“那可多了,上面准备建个家属队,把咱家属区里没事干的家属都组织起来,就我知道的,准备办个养猪场,一个豆腐坊,一个榨油作坊,这些地方用不了的人,都归到种植组,单位给批块地,没事的人都去种地去,这样以后食堂的粮食和蔬菜就都有保证了。”
李如翠在不愿意,到年底的时候,还是被老二送回了老家。就她一个人,周继民几个都没跟她回去。
对这事她万分不能理解,不明白儿子都在城里,为啥她这个当娘的还得回老家受苦去呢。再说就她一个人回去,一个人上工,家里家外的就她一个,她就弄不明白了,她这辈子生了那么多儿子,咋到最后她却成了孤家寡人了呢。
不过她就是弄不明白也没啥,人家生产队能弄明白就行,人家就卡着一条,没有城里户口,没有城里工作,那就得回来种地,现在社会讲究的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想养老?行啊,只要你到岁数了,或者是真的没有劳动能力了,那你就是想干活,人家还得劝着你不让干呢。就李如翠现在的年龄和身体,她想让儿子给她养老,别说儿子们不同意,就是国家也不同意。
周继富也是受够了家里的吵闹,老娘来这的一年时间,他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不是他娘骂他就是丈母娘骂他,在不就是媳妇跟他哭,他就跟那夹心饼干一样,过的每一天都是煎熬。
当接到老家的来信,毫不夸张的说他高兴的泪流满面了。现在能把亲娘和丈母娘分开,他恨不得立马就把亲妈送回老家去。因为现在住的房子是丈母娘家的,所以送走的人只能是亲娘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当即就通知他娘收拾行李,准备回老家。
结果他娘一点都不体谅他,说啥都不回去,非要跟着在家里搅和,他不想跟自己亲妈闹掰,这才去了大哥家那一趟。
知道下面几个兄弟都有了着落,不用在回老家了,他愤愤不平的跑了回来。
他当然觉得不平衡了,想当初他过来的时候,大哥和大姐夫谁也没说伸手帮他一把(他早忘了,他是咋来的,也忘了当初当临时工的那段经历),好在他自己争气,不用别人,他照样给自己挣出一片天来。
指望不上别人,周继富回家后跟媳妇商量了下,第一次跟单位请了假,亲自把不情愿的老娘送回了老家。
虽然扣了半个月的工资,但是他们一家人都觉得值得,终于把一个搅家精送走了。
周继国这边,在知道小弟同意参军后,他就各方开始打点。
年龄不够,那就改户口,这个时候户籍管理很混乱,托人改改年龄啥的还是非常容易的。而且这人想着找一次人也不容易,干脆拉着付磊,把两个人的年龄都改大了点。
付磊对此非常不解,周继国用过来人的口吻对他说道:“你不懂没关系,只要心存感激就好,这事等你老了那天就知道今天跟着我这么干是多么明智了。”
他抽空又给老家那边的生产队长打了个电话,把这边的事情说明了一下。
新上任的生产队长对于周家兄弟的能耐叹为观止,就没看谁家一家子兄弟出去混,都混到了城里,还都当上了工人,最起码在西塘村这片,他们周家是头一份。
生产队长也是个活络人,明摆着卖好的事他是傻了才会为难人,所以很痛快的让周小宝留在城里等待招兵,至于周继民他们两个,啥时候有空回来迁户口就行。
就这么的,周家几兄弟就都留了下来。
周继民和周继强带着周继胜年前回了趟老家,主要目的是为了迁户口,办各种手续,顺便看看已经回老家几个月的老娘。
中间的过程就不说了,反正等年后周继民三兄弟回来的时候,脸上和脖子上还隐约能看到结了疙疤的挠痕呢。
不用说了,老家这个年战况很是激烈啊。
付磊跟周继胜唠嗑的时候曾经试探的问过,“你们回来,咱娘没说要跟你们一起回来啊?”
“咋没说呢,哭着喊着要跟我们一起回来,姐夫你都不知道,我娘作的啊,堵着不让我们走啊。”周继胜想到当时的情景还心有戚戚呢。
“那你们咋逃出来的。”付磊很有兴趣的问道。
“嘿嘿,是我四哥偷摸的去找生产队长来救我们,我们这才逃出来的。”周继胜绘声绘色的描述了当时的情形。
其实很简单,就是李如翠回家干了三个月的农活,没了男人顶着,她想偷懒偷不成,实打实的干了三个月,对于她那么懒的人肯定是受不了的。看到几个儿子回家,她肯定要哭着喊着要跟着走。周继强早就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所以提前就找了生产队长帮忙,这才能在最后关头逃出升天。
这件事付家这几个人听了,也就是嘿嘿一笑就完事,谁都没去过多的关注,毕竟像李如翠那种身体强健内心强大还会自己找乐子的女人,扔到老家那地方,根本出不了啥大事。
随着一场场春雨滋润着祖国大地,整个国家都在一点点复苏。老农民看着地里郁郁葱葱的麦苗,留下了欣喜的泪水,在城里随着各种供应慢慢的恢复,老百姓的脸上也都露出了笑容。
周思宁也高兴,大家日子都好过了,她家也终于不用藏着掖着,可以想吃啥吃啥了。
这天付磊回家,说了一件让他媳妇更高兴的事。
“啥?你说啥?”周思宁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问道。
“呵呵,我说咱单位要办个养猪场。领导估计是被前两年那情况给吓到了,虽然今年粮食啥的上面给的足足的,但是保不住啥时候又有这事。所以领导们开会决定,咱自己单位要开办点副业,以后不管啥情况,咱最好能自给自足,当然这是最好的情况,估计是做不到,不过只要开办了就肯定能有点产出,到时候多少的,对咱们老百姓都是好事。”付磊现在也算是领导身边的亲信了,所以这事刚刚有了点音,他就知道了。
周思宁边听边点头,就是这个理,不管是啥副业,只要办了就比不办强。
“那都要开啥副业?”她最关心的是这个问题。
“那可多了,上面准备建个家属队,把咱家属区里没事干的家属都组织起来,就我知道的,准备办个养猪场,一个豆腐坊,一个榨油作坊,这些地方用不了的人,都归到种植组,单位给批块地,没事的人都去种地去,这样以后食堂的粮食和蔬菜就都有保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