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葫芦娃!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文玩大宗师》最新章节!
“三位专家,今天咱们热心观众都是带着任务来的,需要你们帮着掌掌眼,都说说吧?”
张扬分别让三个玩家说出要求,在录节目过程中有选择目标,一路找一路介绍,节目有看点。
“专家好,我是老李,喜欢文玩好多年,最喜欢核桃和葫芦,盘着有成就感。今天我是想来淘个性价比高的葫芦,家里有只蝈蝈,给它按个家。”
曹明笑道:“那您的意思是要淘个鸣具了?装蝈蝈?得咧,心里有数。”
“专家好,我家老人过寿,做女儿的想送一个好点葫芦,观赏性强,要是能再配上只鸣虫更好,您们帮着看看。”
“我要求最简单,就是跟着专家淘宝捡漏!要是能淘到草里金最好!”
吴世襄看了最青年观众一眼,笑道:“一看这位就是行家,不过心够贪的,草里金?要是有这种宝贝,我们几个先拿走喽!”
大家哈哈大笑,气氛热烈起来,玩的就是个高兴。逛市场为了就是淘宝捡便宜,低价买到好东西最好。不过商家也是利用这种不健康心理,做假欺骗玩家,反正一句话:买的没有卖的精,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今天咱们就一台摄像机,只能一起拍摄,要不这样,所有人一起逛,遇见自己喜欢的就让三位嘉宾点评一下,合适就拿下,不行就继续。”
大家没有意见,一行人开始逛,现在正是玩葫芦鸣虫季节,好多商户门口都有摊子,大大小小葫芦一大堆,眼花缭乱。
“老李,你要找装蝈蝈的葫芦,那目标范围小不少,鸣虫一般就几种,不同种类鸣虫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因而盛装和蓄养鸣虫用的葫芦就有不同的特征。可以蓄养的鸣虫主要是缘枝类和穴居类,如蝈蝈和蟋蟀。”
曹明经常做节目,知道不能浪费时间,所以边走边介绍。因为好多观众都是新玩家,刚入门不太懂,所以借着机会多普及知识。
“缘枝类鸣虫在自然生存环境条件下,比如蝈蝈,要高离地面,依照其生活习性,盛装这类鸣虫的葫芦,要有足够大的空间,里面空,葫芦重心偏上,不放土底,以利于鸣虫空中生活。葫芦的大小可以因鸣虫的大小而异,一般用“扁圆葫芦”。”
“穴居类鸣虫因终生离不开土壤,比如蟋蟀,为适合其生存,所用葫芦都得有土底。葫芦重心偏下,底部空间较大,以利于此类鸣虫地下生活,在选择葫芦时要注意这一问题。”
吴世襄暗自边听边学习,葫芦他懂一些,但不太精通,曹明是高手,能偷师自然不能放过。
“蓄养蝈蝈的葫芦一般用“扁圆葫芦”,开口处安装体质极轻、有孔的瓢盖,便于声音的传出。”于鸿飞也插话道,上节目就是为了增加曝光率,能多说最好。
“曹老师,您看这些葫芦如何?”
走到一个摊位前,老李站住,开始挑选葫芦,所有人都看着,看有好的没?
“选葫芦有几个秘诀,我今天交给大家”曹明也不藏私,分享经验给观众道:“好首先葫芦要干透、型好、芯正。上手要有坠手的感觉,葫芦越重密度越高,所以葫芦的生长期要长。”
“然后葫芦上手撮一下应当有圆润光滑的手感。,毕竟要在手里盘,手感很重要。老话讲究,里子要糠,有厚度,跟海绵垫似的有弹性,行话叫瓷皮糠里才好。”
曹明一边说,一边拿起一个葫芦比划着,大家纷纷学习经验。
“葫芦的皮色应当干净,必须没有一点瑕疵,要像水一样干净,行话叫一汪水。那些皮色惨白的葫芦千万不能要,因为葫芦肯定用药水浸泡过,您买回去几天就要花皮,盘一辈子也不出彩!”
“最后要拿起葫芦用鼻子问一下里子和外皮的味道,没有动过手脚的葫芦应该发出浓郁自然的葫芦香味。如葫芦里子和外皮有刺鼻的味道或者一点味道也没有的,这表明葫芦本身已经做过手脚,坚决不要!”
成熟的葫芦去皮风干后呈淡黄色,托在掌中有果实沉甸感,稍用力摇动有清脆的葫芦籽撞击葫芦内壁发出的清脆“哗哗”声,属上佳葫芦。
随着时间的流逝颜色逐渐成暗黄色,长时间日照颜色会逐渐成褐紫色,在加上收藏者长期用手赏玩,葫芦表面会有一层自然包浆,更显晶莹光洁。
“葫芦本身经过长期的把玩以后,本身的色泽会逐渐由黄变红、由红转紫,光亮润泽。这种颜色葫芦的价值必然远远高于一般葫芦。因此有的商家为了逐利的需要,作旧现象随之而生,有人想知道做旧方法吗?”
于鸿飞故作高深,挑起玩家兴趣,吴世襄撇撇嘴,和曹明对视一眼,暗笑这个老家伙挺喜欢上镜的。
看见玩家一脸期待样子,于鸿飞满意道:“最简单的是日照涂油法,将葫芦置于阳光之下,均匀地暴晒一段时间以后,在用质地细密的布料蘸上干净的核桃油均匀涂于葫芦的表面。两个过程交替进行,就可以极大地加快葫芦变色的过程,不过要想达到那种古色古香的境界还是需要经过1到2年左右的时间方可。”
“更快的是沸水煮色法,将葫芦放到浓红茶水、中药儿茶水或者红木末水之中煮或高温浸泡一段时间以后使色彩浸入葫芦的表皮之内。”
“最缺德还是高温油炸法,将葫芦完全浸入高温的食用油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葫芦就会变颜色,显得古色古香了。”
老李刚才接话问:“那我们怎么分辨?特别是第一种,看不出来怎么办?”
“不管如何作旧,我们依然有办法将其与真正自然变色的葫芦给区分开来。首先从颜色上看人工作旧的葫芦可能在色度上酷似自然变色的葫芦,但却没有内敛的光晕,表面的那层浮光皮生硬无比,很容易鉴别。”
“其次看葫芦的内壁,自然变色的葫芦显得比较陈旧,特别是虫具,葫芦的内壁一般会是灰黑色,并经常有虫蛀的痕迹。而人工作旧的葫芦则不然,其内壁的颜色多与外壁的色泽相同,并有侵染之相。”
“最后从葫芦各部位的着色程度来看,自然变色的葫芦各部位色泽不完全一致,一般是把玩、触摸越多的地方色泽越深,反之则越浅。”
“以范制葫芦为例其阳文凸起的部位,由于经常受到摩擦后,色泽较其他部位深的多。而人工着色的葫芦在这方面则截然相反。盘玩摩擦越多的地方会掉色而变浅,反到是凹陷之处色泽更深。”
吴世襄点点头,不说别的,这个于鸿飞还是有点底蕴,这些鉴别经验一般人真总结不出来。现在市场很浮躁,有包浆的文玩价格很高,不少无良商家就想尽办法做旧,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玩家心态放平和,不贪小便宜,多鉴别学习,假的毕竟真不了。
“您看我这个葫芦怎么样?”最年轻的小张忍不住,掏出一个自己盘的葫芦,让大家掌掌眼。
“咦,不错啊!”曹明接过来,仔细看了道:“有年头了吧?皮色深红,均匀光亮,形状也周正,没有一点黑斑、阴皮和疤,标准一汪水!”
小张自傲道:“不离手快两年了,平时就是一手核桃,一手葫芦。我女朋友天天说我盘它们的时间比盘她时间长多喽!”
大家哄堂大笑,这点所有玩家都深有体会,手不够用!宝贝太多,只有两只手,每天盘了这个,又想盘那个,恨不得变成千手观音才好!
“小张的葫芦真不错,包浆漂亮,是怎么盘的?”老李一脸羡慕,好奇问。
“你说说吧,我们听听,介绍一下经验。”吴世襄鼓励小张,玩家各自有心得经验,有的很有用,值得推荐。
小张一看要面对摄影机,有些激动道:“也没什么经验,开始也乱玩,不是花皮就是颜色不均匀。后来慢慢有经验,我觉得开始盘首先要上瓷,也就是用布盘,把葫芦表皮盘的光滑密实,和瓷器一样。”
“个人推荐先用纤维较粗的布再用较细的布,其实也和抛光一个道理。千万记得打到差不多就可以停手了,接下来的任务给手来完成。打瓷打过头把葫芦表皮的那层盘掉,里面的出不了瓷的,那就废了。”
“瓷出了后用手开始盘,新盘的葫芦别上油,其实也和盘核一个道理。葫芦不像竹子那么密实均匀,可以很好地吸收油。盘时手要干净这个就不多说了,有些人说什么一天不超过10次,每次不超过5分钟,我看没这必要,一开始少盘会逐步加强就可以,主要防止盘花,这期间比较随意。”
小张越说越顺嘴:“如果比较频繁的盘的话1年多到2年就可以有层浅浅的包浆。这时候如果盘的好的话基本葫芦就定型了。出了包浆的葫芦可以偶尔上油盘,这样可以防止葫芦老了后纤维水分流失变脆。”
“个人推荐橄榄油,比较稀释的那种,超市都有卖,护肤的。这个油有挥发性,盘出的葫芦不会发粘。不过觉得还是要少上油。而且个人习惯用油上了一遍后用眼镜布擦净。小心点是不会花的。这样日积月累,一把好葫芦就出来了。”
曹明点点头,笑道:“你小子挺有经验,不错,头头是道,我要是玩也就是这个水平。”
“我补充一点!”吴世襄接话道:“葫芦一定要注意防潮防虫。很多人放花椒,我个人喜欢在里面放一块小樟木。花椒放久了味道很难祛除。有个小窍门,用咖啡豆磨的粉,煮完后晾干,餐巾纸包起放在里面,可以比较好地吸掉味道。”
这种节目形式效果很好,玩家提出问题都有代表性,专家有些心得也珍贵,互相一交流,经验共享,都能进步。
“三位专家,今天咱们热心观众都是带着任务来的,需要你们帮着掌掌眼,都说说吧?”
张扬分别让三个玩家说出要求,在录节目过程中有选择目标,一路找一路介绍,节目有看点。
“专家好,我是老李,喜欢文玩好多年,最喜欢核桃和葫芦,盘着有成就感。今天我是想来淘个性价比高的葫芦,家里有只蝈蝈,给它按个家。”
曹明笑道:“那您的意思是要淘个鸣具了?装蝈蝈?得咧,心里有数。”
“专家好,我家老人过寿,做女儿的想送一个好点葫芦,观赏性强,要是能再配上只鸣虫更好,您们帮着看看。”
“我要求最简单,就是跟着专家淘宝捡漏!要是能淘到草里金最好!”
吴世襄看了最青年观众一眼,笑道:“一看这位就是行家,不过心够贪的,草里金?要是有这种宝贝,我们几个先拿走喽!”
大家哈哈大笑,气氛热烈起来,玩的就是个高兴。逛市场为了就是淘宝捡便宜,低价买到好东西最好。不过商家也是利用这种不健康心理,做假欺骗玩家,反正一句话:买的没有卖的精,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今天咱们就一台摄像机,只能一起拍摄,要不这样,所有人一起逛,遇见自己喜欢的就让三位嘉宾点评一下,合适就拿下,不行就继续。”
大家没有意见,一行人开始逛,现在正是玩葫芦鸣虫季节,好多商户门口都有摊子,大大小小葫芦一大堆,眼花缭乱。
“老李,你要找装蝈蝈的葫芦,那目标范围小不少,鸣虫一般就几种,不同种类鸣虫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因而盛装和蓄养鸣虫用的葫芦就有不同的特征。可以蓄养的鸣虫主要是缘枝类和穴居类,如蝈蝈和蟋蟀。”
曹明经常做节目,知道不能浪费时间,所以边走边介绍。因为好多观众都是新玩家,刚入门不太懂,所以借着机会多普及知识。
“缘枝类鸣虫在自然生存环境条件下,比如蝈蝈,要高离地面,依照其生活习性,盛装这类鸣虫的葫芦,要有足够大的空间,里面空,葫芦重心偏上,不放土底,以利于鸣虫空中生活。葫芦的大小可以因鸣虫的大小而异,一般用“扁圆葫芦”。”
“穴居类鸣虫因终生离不开土壤,比如蟋蟀,为适合其生存,所用葫芦都得有土底。葫芦重心偏下,底部空间较大,以利于此类鸣虫地下生活,在选择葫芦时要注意这一问题。”
吴世襄暗自边听边学习,葫芦他懂一些,但不太精通,曹明是高手,能偷师自然不能放过。
“蓄养蝈蝈的葫芦一般用“扁圆葫芦”,开口处安装体质极轻、有孔的瓢盖,便于声音的传出。”于鸿飞也插话道,上节目就是为了增加曝光率,能多说最好。
“曹老师,您看这些葫芦如何?”
走到一个摊位前,老李站住,开始挑选葫芦,所有人都看着,看有好的没?
“选葫芦有几个秘诀,我今天交给大家”曹明也不藏私,分享经验给观众道:“好首先葫芦要干透、型好、芯正。上手要有坠手的感觉,葫芦越重密度越高,所以葫芦的生长期要长。”
“然后葫芦上手撮一下应当有圆润光滑的手感。,毕竟要在手里盘,手感很重要。老话讲究,里子要糠,有厚度,跟海绵垫似的有弹性,行话叫瓷皮糠里才好。”
曹明一边说,一边拿起一个葫芦比划着,大家纷纷学习经验。
“葫芦的皮色应当干净,必须没有一点瑕疵,要像水一样干净,行话叫一汪水。那些皮色惨白的葫芦千万不能要,因为葫芦肯定用药水浸泡过,您买回去几天就要花皮,盘一辈子也不出彩!”
“最后要拿起葫芦用鼻子问一下里子和外皮的味道,没有动过手脚的葫芦应该发出浓郁自然的葫芦香味。如葫芦里子和外皮有刺鼻的味道或者一点味道也没有的,这表明葫芦本身已经做过手脚,坚决不要!”
成熟的葫芦去皮风干后呈淡黄色,托在掌中有果实沉甸感,稍用力摇动有清脆的葫芦籽撞击葫芦内壁发出的清脆“哗哗”声,属上佳葫芦。
随着时间的流逝颜色逐渐成暗黄色,长时间日照颜色会逐渐成褐紫色,在加上收藏者长期用手赏玩,葫芦表面会有一层自然包浆,更显晶莹光洁。
“葫芦本身经过长期的把玩以后,本身的色泽会逐渐由黄变红、由红转紫,光亮润泽。这种颜色葫芦的价值必然远远高于一般葫芦。因此有的商家为了逐利的需要,作旧现象随之而生,有人想知道做旧方法吗?”
于鸿飞故作高深,挑起玩家兴趣,吴世襄撇撇嘴,和曹明对视一眼,暗笑这个老家伙挺喜欢上镜的。
看见玩家一脸期待样子,于鸿飞满意道:“最简单的是日照涂油法,将葫芦置于阳光之下,均匀地暴晒一段时间以后,在用质地细密的布料蘸上干净的核桃油均匀涂于葫芦的表面。两个过程交替进行,就可以极大地加快葫芦变色的过程,不过要想达到那种古色古香的境界还是需要经过1到2年左右的时间方可。”
“更快的是沸水煮色法,将葫芦放到浓红茶水、中药儿茶水或者红木末水之中煮或高温浸泡一段时间以后使色彩浸入葫芦的表皮之内。”
“最缺德还是高温油炸法,将葫芦完全浸入高温的食用油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葫芦就会变颜色,显得古色古香了。”
老李刚才接话问:“那我们怎么分辨?特别是第一种,看不出来怎么办?”
“不管如何作旧,我们依然有办法将其与真正自然变色的葫芦给区分开来。首先从颜色上看人工作旧的葫芦可能在色度上酷似自然变色的葫芦,但却没有内敛的光晕,表面的那层浮光皮生硬无比,很容易鉴别。”
“其次看葫芦的内壁,自然变色的葫芦显得比较陈旧,特别是虫具,葫芦的内壁一般会是灰黑色,并经常有虫蛀的痕迹。而人工作旧的葫芦则不然,其内壁的颜色多与外壁的色泽相同,并有侵染之相。”
“最后从葫芦各部位的着色程度来看,自然变色的葫芦各部位色泽不完全一致,一般是把玩、触摸越多的地方色泽越深,反之则越浅。”
“以范制葫芦为例其阳文凸起的部位,由于经常受到摩擦后,色泽较其他部位深的多。而人工着色的葫芦在这方面则截然相反。盘玩摩擦越多的地方会掉色而变浅,反到是凹陷之处色泽更深。”
吴世襄点点头,不说别的,这个于鸿飞还是有点底蕴,这些鉴别经验一般人真总结不出来。现在市场很浮躁,有包浆的文玩价格很高,不少无良商家就想尽办法做旧,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玩家心态放平和,不贪小便宜,多鉴别学习,假的毕竟真不了。
“您看我这个葫芦怎么样?”最年轻的小张忍不住,掏出一个自己盘的葫芦,让大家掌掌眼。
“咦,不错啊!”曹明接过来,仔细看了道:“有年头了吧?皮色深红,均匀光亮,形状也周正,没有一点黑斑、阴皮和疤,标准一汪水!”
小张自傲道:“不离手快两年了,平时就是一手核桃,一手葫芦。我女朋友天天说我盘它们的时间比盘她时间长多喽!”
大家哄堂大笑,这点所有玩家都深有体会,手不够用!宝贝太多,只有两只手,每天盘了这个,又想盘那个,恨不得变成千手观音才好!
“小张的葫芦真不错,包浆漂亮,是怎么盘的?”老李一脸羡慕,好奇问。
“你说说吧,我们听听,介绍一下经验。”吴世襄鼓励小张,玩家各自有心得经验,有的很有用,值得推荐。
小张一看要面对摄影机,有些激动道:“也没什么经验,开始也乱玩,不是花皮就是颜色不均匀。后来慢慢有经验,我觉得开始盘首先要上瓷,也就是用布盘,把葫芦表皮盘的光滑密实,和瓷器一样。”
“个人推荐先用纤维较粗的布再用较细的布,其实也和抛光一个道理。千万记得打到差不多就可以停手了,接下来的任务给手来完成。打瓷打过头把葫芦表皮的那层盘掉,里面的出不了瓷的,那就废了。”
“瓷出了后用手开始盘,新盘的葫芦别上油,其实也和盘核一个道理。葫芦不像竹子那么密实均匀,可以很好地吸收油。盘时手要干净这个就不多说了,有些人说什么一天不超过10次,每次不超过5分钟,我看没这必要,一开始少盘会逐步加强就可以,主要防止盘花,这期间比较随意。”
小张越说越顺嘴:“如果比较频繁的盘的话1年多到2年就可以有层浅浅的包浆。这时候如果盘的好的话基本葫芦就定型了。出了包浆的葫芦可以偶尔上油盘,这样可以防止葫芦老了后纤维水分流失变脆。”
“个人推荐橄榄油,比较稀释的那种,超市都有卖,护肤的。这个油有挥发性,盘出的葫芦不会发粘。不过觉得还是要少上油。而且个人习惯用油上了一遍后用眼镜布擦净。小心点是不会花的。这样日积月累,一把好葫芦就出来了。”
曹明点点头,笑道:“你小子挺有经验,不错,头头是道,我要是玩也就是这个水平。”
“我补充一点!”吴世襄接话道:“葫芦一定要注意防潮防虫。很多人放花椒,我个人喜欢在里面放一块小樟木。花椒放久了味道很难祛除。有个小窍门,用咖啡豆磨的粉,煮完后晾干,餐巾纸包起放在里面,可以比较好地吸掉味道。”
这种节目形式效果很好,玩家提出问题都有代表性,专家有些心得也珍贵,互相一交流,经验共享,都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