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4章 震撼人心的军乐队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伪钞帝国》最新章节!
崇明县的灾后重建工作进展十分顺利,没有了萧炀等地头蛇势力的作对,七大家族仅剩下四大家族,且全都投靠了李卫国一方,使得整个崇明县地界上再没有任何势力敢跟李卫国作对了,李卫国颁布的任何政令都被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
尤其在民间,李卫国抗洪救灾,一心一意为百姓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崇明县的民心,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极高,他推行以工代赈,使得十几万受灾百姓得以安定下来。
再加上李卫国新招募的一千县兵和三千赈灾治安队,如此强大的力量即便是崇明县的上一级单位太仓直隶州,也没有这么多的武装力量,使得崇明县如同铁通一般,李卫国成了这里事实上的土皇帝。
军营中,经过新军大检疫之后,士兵心中不再有三尸病的心理阴影,士气高涨。
李卫国亲自督导新军训练工作,除了安排各种增加士兵体能的训练科目之外,加强了队列训练。
他将十人归为一队,设十长一名,这是基本单位。接着是百人队设百夫长一名,千人队设千夫长一名。
队列训练先以最基本的十人队开始操练,熟练之后再开始百人队合演,然后是千人队,最后是四千人大会操。
李卫国之所以将队列训练放在第一位,除了因为队列训练能够加强对士兵的服从性接受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将来战场上更加灵活指挥这支军队打好基础。
李卫国深知这个年代步兵的基本军事战斗方式为线列队形排枪战术,表面上看这种线列排枪战术很简单,就是要士兵站成一排或者几排,轮流放枪就行了。
其实不然,这当中蕴含着巨大的军事学问。
要知道战场环境十分嘈杂,便随着喊杀声、枪声、火炮轰鸣声等,一个指挥官喊出的命令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传播的距离不过十几米远,若考虑到士兵们的紧张因素,实际上五六米远外的士兵能听到清指挥官的命令就非常不错了。
而线列排枪战术动辄就是几百人或者成千上万人排成队列进行战斗,队列的横向长度几百米甚至几公里,如此大范围的交战区域,对于指挥官而言,他没有扩音喇叭,没有无线电等设备,传达命令,指挥起部队的作战就是个问题了。
李卫国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在队列训练上下功夫,让士兵们熟练掌握各种队列口令,提高战场指挥效能。
当然,在指挥作战方面,已经有几百年火枪战斗史的欧美列强们,他们早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合适的指挥方式,那就是利用军乐队,在战场上传达指挥官的命令。
交战规模越大,就需要配备更多的军乐手,往往一支千人规模的部队,就需要配备至少一百人的军乐手,这个比例已经达到十比一,甚至更高。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战场环境太嘈杂了,先不说喊杀声、枪炮声等,敌人也有军乐手,双方都在敲锣打鼓,实际上也是相互干扰,是一种压制战术,你的军乐队人数少声音小,结果就会被敌方的军乐声盖过,那么你的士兵将听不见指挥官的命令,结果不言而明。
所以,交战双方都不得不配备大量的军乐人手,以此来确保己方部队的指挥行动顺利进行。
军乐队只是战场指挥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更关键的还在于士兵,集中体现在士兵的日常训练上。
战场上既然靠军乐队来指挥军队,那么就得要求士兵能够听得懂己方的军乐所代表的各种含义和命令。
这其实是一支军队的最大最难解决的问题,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训练,到了战场上的士兵基本上是听不明白军乐的含义,甚至理解错,后者将直接导致整个军队的大乱,后果不堪设想。
十九世纪中叶,英、法、德等列强国家的新兵训练时间普遍在三年以上,也就是说从新兵招募开始,直到正式成为正规军,需要至少三年的新兵训练期,从中不难看出训练一支能够进行线列战的军队有多么困难,跟后世训练三个月就能成为正规军相比,所需时间比例高达12:1,就连普法战争后的德军指挥官毛奇都忍不住感叹,德军士兵苦苦训练了二十年才能够打败法军。
若是细想一下,也难怪会出现这种局面,依靠军乐来指挥军队,就好比听着歌曲跳舞一样,就算是一个学了几十年舞蹈的人,若是放在喊杀声震天,枪炮声不住轰鸣,地动山摇的紧张气氛之中,也会出现紧张,也会听错歌曲迈错了步子。
所以,毛奇说德军士兵苦苦训练了二十年才打败法军,这并非是笑话,而是事实。
李卫国既然知道线列火枪战争中的优缺点,那么他自然要尽可能的避免了。
为此,李卫国在这方面做了详细的考量,他虽然也准备了一支军乐队,但这支军乐队只负责传达三个命令,前进、暂停和后退,至于其他军令,李卫国想到了旗语。
一红一绿两个旗子,足以表达出指挥官的全部作战命令,而且这个命令不需要士兵们看得懂,只要基层军官和基层传令兵看得懂就行了。
这样一来,指挥官的命令不需要直接传达到每一个士兵,只需要传达到个基层指挥官,然后各基层指挥官再传达给他所在单位的其他士兵们就行了。这也简化了命令传达方式,士兵们不用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熟记各种军乐声音所代表的命令,也不会出现听错军乐所代表的命令导致战场上出现失误了。
不过,为了便于自己的士兵准确区分开跟其他列强军队的军乐声,李卫国想到了他上学时运动会上的鼓号队。
“咚咚!咚!”(大花鼓)
“咚咚!嗒嗒!咚咚!嗒嗒!”(小军鼓)
“滴滴答滴答!滴滴滴答滴!”(军号子)
……
曾几何时,李卫国一听到那种鼓号声就会热血沸腾,浑身兴奋,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学生时代。
如今他将这套鼓号声作为李家军的战斗军乐,当士兵们听到鼓点和军号时,步伐会自觉的踩着鼓点声走,浑身热血也跟着激昂的军号声而瞬间沸腾起来,震撼人心。
前来军营向李卫国汇报工作的吴庸在看到这支军乐队时,露出了奇怪的表情。
“大人,闻鼓进军,乃是自古军队的惯例,卑职之前也见过一些绿营兵军营中的大花鼓,特别大,往往由几十个人方能抬着,于战场上擂鼓助威,倒也颇具声势,提升士气。”
吴庸顿了顿,续道:“只是卑职见这支军乐队的花鼓有些特别,比正常的大花鼓小了很多,单靠一个之力能够挂在胸前,且打击时传出的声音甚至还强于我所见过的所有大花鼓,尤其是后面直接挂在腰间的小花鼓,其声音似乎更加清脆,甚至比大花鼓的声音还想,这实在是匪夷所思,世间竟有如此奇事,小花鼓竟然比大花鼓的声音还响亮。”
听着吴庸的满嘴疑惑,李卫国顿时哈哈大笑,说道:“这些大小花鼓皆是本县亲自改进过的,自然不同于传统的花鼓了。”
原来李卫国见传统的大花鼓不但个头大,重量大,不便于运输,也不便于军乐手长时间击鼓,所以他想到了后世经过科学改良的军鼓。
于是李卫国命人准备了材料,并请工匠进行改良,使得军鼓腔内拥有内外两层,内层是10层厚的枫木,外层则是很厚的铜质鼓腔,于是这就让这款军鼓拥有枫木温暖声音的同时,又拥有金属腔体明亮的声音。
同时,为了让军鼓的声音变得更大,李卫国又想到一种"开放式"的鼓腔。这种军鼓的创意产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如今被李卫国拿来使用,只是简单的将鼓腔内的空气尽快排出,就可以让下鼓皮发出更大的声音。并且由于是金属和木材混合制造,使得这种军鼓产生另外一个奇特之处,就是可以让声音更加清脆。
这样一来,李卫国的军乐队里,不论是大花鼓还是小军鼓,其发出的声音都特别响亮和清脆,传播距离远,声波强,远比传统的花鼓响亮,更能让士兵们在吵杂的战场上听清楚。同时,这种后世运动会上的经典鼓乐声音也大不同于西方传统军乐声,战场上不至于令士兵产生混淆。
听完李卫国的解释,吴庸顿时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越来越发现李卫国的才能远超想象,心中更加坚定了追随李卫国的想法。
崇明县的灾后重建工作进展十分顺利,没有了萧炀等地头蛇势力的作对,七大家族仅剩下四大家族,且全都投靠了李卫国一方,使得整个崇明县地界上再没有任何势力敢跟李卫国作对了,李卫国颁布的任何政令都被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
尤其在民间,李卫国抗洪救灾,一心一意为百姓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崇明县的民心,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极高,他推行以工代赈,使得十几万受灾百姓得以安定下来。
再加上李卫国新招募的一千县兵和三千赈灾治安队,如此强大的力量即便是崇明县的上一级单位太仓直隶州,也没有这么多的武装力量,使得崇明县如同铁通一般,李卫国成了这里事实上的土皇帝。
军营中,经过新军大检疫之后,士兵心中不再有三尸病的心理阴影,士气高涨。
李卫国亲自督导新军训练工作,除了安排各种增加士兵体能的训练科目之外,加强了队列训练。
他将十人归为一队,设十长一名,这是基本单位。接着是百人队设百夫长一名,千人队设千夫长一名。
队列训练先以最基本的十人队开始操练,熟练之后再开始百人队合演,然后是千人队,最后是四千人大会操。
李卫国之所以将队列训练放在第一位,除了因为队列训练能够加强对士兵的服从性接受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将来战场上更加灵活指挥这支军队打好基础。
李卫国深知这个年代步兵的基本军事战斗方式为线列队形排枪战术,表面上看这种线列排枪战术很简单,就是要士兵站成一排或者几排,轮流放枪就行了。
其实不然,这当中蕴含着巨大的军事学问。
要知道战场环境十分嘈杂,便随着喊杀声、枪声、火炮轰鸣声等,一个指挥官喊出的命令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传播的距离不过十几米远,若考虑到士兵们的紧张因素,实际上五六米远外的士兵能听到清指挥官的命令就非常不错了。
而线列排枪战术动辄就是几百人或者成千上万人排成队列进行战斗,队列的横向长度几百米甚至几公里,如此大范围的交战区域,对于指挥官而言,他没有扩音喇叭,没有无线电等设备,传达命令,指挥起部队的作战就是个问题了。
李卫国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在队列训练上下功夫,让士兵们熟练掌握各种队列口令,提高战场指挥效能。
当然,在指挥作战方面,已经有几百年火枪战斗史的欧美列强们,他们早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合适的指挥方式,那就是利用军乐队,在战场上传达指挥官的命令。
交战规模越大,就需要配备更多的军乐手,往往一支千人规模的部队,就需要配备至少一百人的军乐手,这个比例已经达到十比一,甚至更高。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战场环境太嘈杂了,先不说喊杀声、枪炮声等,敌人也有军乐手,双方都在敲锣打鼓,实际上也是相互干扰,是一种压制战术,你的军乐队人数少声音小,结果就会被敌方的军乐声盖过,那么你的士兵将听不见指挥官的命令,结果不言而明。
所以,交战双方都不得不配备大量的军乐人手,以此来确保己方部队的指挥行动顺利进行。
军乐队只是战场指挥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更关键的还在于士兵,集中体现在士兵的日常训练上。
战场上既然靠军乐队来指挥军队,那么就得要求士兵能够听得懂己方的军乐所代表的各种含义和命令。
这其实是一支军队的最大最难解决的问题,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训练,到了战场上的士兵基本上是听不明白军乐的含义,甚至理解错,后者将直接导致整个军队的大乱,后果不堪设想。
十九世纪中叶,英、法、德等列强国家的新兵训练时间普遍在三年以上,也就是说从新兵招募开始,直到正式成为正规军,需要至少三年的新兵训练期,从中不难看出训练一支能够进行线列战的军队有多么困难,跟后世训练三个月就能成为正规军相比,所需时间比例高达12:1,就连普法战争后的德军指挥官毛奇都忍不住感叹,德军士兵苦苦训练了二十年才能够打败法军。
若是细想一下,也难怪会出现这种局面,依靠军乐来指挥军队,就好比听着歌曲跳舞一样,就算是一个学了几十年舞蹈的人,若是放在喊杀声震天,枪炮声不住轰鸣,地动山摇的紧张气氛之中,也会出现紧张,也会听错歌曲迈错了步子。
所以,毛奇说德军士兵苦苦训练了二十年才打败法军,这并非是笑话,而是事实。
李卫国既然知道线列火枪战争中的优缺点,那么他自然要尽可能的避免了。
为此,李卫国在这方面做了详细的考量,他虽然也准备了一支军乐队,但这支军乐队只负责传达三个命令,前进、暂停和后退,至于其他军令,李卫国想到了旗语。
一红一绿两个旗子,足以表达出指挥官的全部作战命令,而且这个命令不需要士兵们看得懂,只要基层军官和基层传令兵看得懂就行了。
这样一来,指挥官的命令不需要直接传达到每一个士兵,只需要传达到个基层指挥官,然后各基层指挥官再传达给他所在单位的其他士兵们就行了。这也简化了命令传达方式,士兵们不用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熟记各种军乐声音所代表的命令,也不会出现听错军乐所代表的命令导致战场上出现失误了。
不过,为了便于自己的士兵准确区分开跟其他列强军队的军乐声,李卫国想到了他上学时运动会上的鼓号队。
“咚咚!咚!”(大花鼓)
“咚咚!嗒嗒!咚咚!嗒嗒!”(小军鼓)
“滴滴答滴答!滴滴滴答滴!”(军号子)
……
曾几何时,李卫国一听到那种鼓号声就会热血沸腾,浑身兴奋,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学生时代。
如今他将这套鼓号声作为李家军的战斗军乐,当士兵们听到鼓点和军号时,步伐会自觉的踩着鼓点声走,浑身热血也跟着激昂的军号声而瞬间沸腾起来,震撼人心。
前来军营向李卫国汇报工作的吴庸在看到这支军乐队时,露出了奇怪的表情。
“大人,闻鼓进军,乃是自古军队的惯例,卑职之前也见过一些绿营兵军营中的大花鼓,特别大,往往由几十个人方能抬着,于战场上擂鼓助威,倒也颇具声势,提升士气。”
吴庸顿了顿,续道:“只是卑职见这支军乐队的花鼓有些特别,比正常的大花鼓小了很多,单靠一个之力能够挂在胸前,且打击时传出的声音甚至还强于我所见过的所有大花鼓,尤其是后面直接挂在腰间的小花鼓,其声音似乎更加清脆,甚至比大花鼓的声音还想,这实在是匪夷所思,世间竟有如此奇事,小花鼓竟然比大花鼓的声音还响亮。”
听着吴庸的满嘴疑惑,李卫国顿时哈哈大笑,说道:“这些大小花鼓皆是本县亲自改进过的,自然不同于传统的花鼓了。”
原来李卫国见传统的大花鼓不但个头大,重量大,不便于运输,也不便于军乐手长时间击鼓,所以他想到了后世经过科学改良的军鼓。
于是李卫国命人准备了材料,并请工匠进行改良,使得军鼓腔内拥有内外两层,内层是10层厚的枫木,外层则是很厚的铜质鼓腔,于是这就让这款军鼓拥有枫木温暖声音的同时,又拥有金属腔体明亮的声音。
同时,为了让军鼓的声音变得更大,李卫国又想到一种"开放式"的鼓腔。这种军鼓的创意产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如今被李卫国拿来使用,只是简单的将鼓腔内的空气尽快排出,就可以让下鼓皮发出更大的声音。并且由于是金属和木材混合制造,使得这种军鼓产生另外一个奇特之处,就是可以让声音更加清脆。
这样一来,李卫国的军乐队里,不论是大花鼓还是小军鼓,其发出的声音都特别响亮和清脆,传播距离远,声波强,远比传统的花鼓响亮,更能让士兵们在吵杂的战场上听清楚。同时,这种后世运动会上的经典鼓乐声音也大不同于西方传统军乐声,战场上不至于令士兵产生混淆。
听完李卫国的解释,吴庸顿时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越来越发现李卫国的才能远超想象,心中更加坚定了追随李卫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