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六章 内忧外患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文明太后传》最新章节!
拓跋弘,看着冯落璃在宣纸之上写下的字,陷入了沉思,许久之后,才抬头看向冯落璃,“朝中善战之将如尉元/孔伯恭之辈,皆已奔赴南境战场,母后以为朝中可还有可派之将?!”
“慕容白曜!”冯落璃缓缓说出四个字。
拓跋弘愣了一下,慕容白曜的身手他不是不是不知道。但万安国说过,眼下朝中元老重臣对拓跋弘本就不甚服气,除了还算中立的拓跋丕外,其余人等皆臣服于冯落璃的威势,边境守将虽没有异相,但京兆王拓跋子推/任城王拓跋云和冯落璃来往甚密,昌黎王冯熙更是冯落璃的哥哥,这三人手握北魏六成兵力,倘若今时今日派慕容白曜都督诸军事,一旦得胜,凭慕容白曜和冯落璃的关系,兵力必于冯落璃。到时,拓跋弘他这个皇帝无兵无权,无疑是被架空,任人摆布的布偶而已。
“母后此提议,朕定当详加考虑!”过了一会儿,拓跋弘略略笑笑,“母后深夜前来为朕解忧,朕铭感于心!业已深夜,这些隔政事俗务明日再议,朕先派人送母后回宫歇息吧!”
终究是母子,冯落璃又怎会看不出拓跋弘的犹疑,胸中不由得翻起一股浓重的无奈,但又只得点点头道:“如此也好,更深露重皇儿也保重身体,早些歇息吧!”
“是!儿子恭送母后!”
冯落璃缓缓走出永安殿,走在稀疏零落的月色里。夜幕下的平城皇宫春寒侵袭着人的皮骨,思绪万千的冯落璃在不知道走了多少遍的石子路上踩着,从来没有哪一次像今日这般觉得脚下的石子硌得脚心生疼。一灯如豆,伴随着静默的步伐,缓慢而又坚定的走向路的那头......
拒绝了冯落璃好意的拓跋弘并没有找到解决之策,第二日上朝询问一番之后,除了任城王拓跋云直荐慕容白曜引来一片附和之声,拓跋弘断然否决之后,再无举荐之人。
“皇嫂,你每日都给云儿准备这么多好吃的,都把云儿的胃口养刁了,以后吃不到皇嫂准备的美食,可真是云儿的一大憾事!”拓跋云津津有味的吃着冯落璃特地准备的美味佳肴,嘴里还不住的夸着。
冯落璃柔柔的笑着,倒了杯茶给拓跋云,似乎还是像小时候那般,拓跋云从来没有变过,还是那个粘在她身边,喜欢和她亲近的小孩子,若不是脸上那一抹熟悉的笑容,眼前这个身材颀长/面容英俊的成年男子怎么都和儿时那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儿联系起来。转眼间,拓跋云已经成长为坐镇一方的守将了,拓跋弘也已经长大,再不像小时候那般依赖她这个母后了,想到此处心中不觉升起一股悲凉之意。
“皇嫂!”
拓跋云被阳光描摹过的脸颊在冯落璃眼前放大,“怎么了?”冯落璃唇角扯出一抹不自然的笑意看着正认真无比的看着自己的拓跋云,“皇嫂脸上有脏东西吗?”说着伸手在脸上抹着。
“皇嫂!在云儿心里,您长嫂如母。”拓跋云坐回到椅子上,略略叹了一口气,“云儿知道,皇上虽不是皇嫂的亲生儿子,但皇嫂对皇上却是比视如己出还要甚。如今尽管皇上这般行事乖张,对皇嫂不敬,在皇嫂的心里还是向着他的,毕竟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是吗?”
一早听闻因为南京派兵驰援任命将领一事,拓跋云朝堂之上质问不采纳举荐的拓跋弘,叔侄二人言辞激烈,几乎吵将起来。若不是宗室元老拓跋丕及时制止拓跋云,还不知道要吵成什么样子。拓跋云也是火气大,原本北境就需要他回去坐镇,这下直接请旨即刻启程返回合龙镇,镇守北境,防止柔然、吐谷浑、契丹等国伺机而动,形成联盟,趁火打劫。
冯落璃当然知道拓跋云此时请旨回和龙镇是为了防止北境再起烽火,解决拓跋弘的北境之忧。但眼下才和身为皇上的拓跋弘因为政见不合大吵了一架,就立刻请旨回去,无疑是给有心之人落下了离间的把柄。
“云儿,你所思所想皇嫂明白,可旁人不明白......”
“皇嫂,你放心!云儿之心天地可鉴,皇叔公都能看出云儿举荐贤才是为君,离京更是为国。眼下南境烽火正盛,皇上身为拓跋氏的后代,定然也能看的明白!”拓跋云出言安慰冯落璃,“皇嫂,皇上并非昏庸之辈,即使一时为佞臣挑唆,也终究会拨乱反正。眼下,不过是一时的糊涂罢了!”
冯落璃点点头,“你能如此想,皇嫂就放心了!”
“只是苦了皇嫂你”拓跋云看着冯落璃,目露心疼之色,“当年李瑶一事,皇嫂遭受的苦楚没有谁比云儿更清楚。如今......”拓跋云说不下去,忍着丧子之痛给自己的仇人养孩子,到头来却还要委曲求全,被“儿子”视作杀母仇人。拓跋浚说的对,封冯落璃为皇后是他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如今,冯落璃为皇太后,大概也是这大魏子民最幸运的事了。
“云儿,你回了和龙,一定要保重,明白吗?”
拓跋云心知冯落璃不愿多言语此事,就拿话岔开,点点头,“好!云儿一定记住皇嫂的话!”而后从怀中拿出一枚羊脂玉扣递给冯落璃,“这个是云儿亲手雕刻的,送给皇嫂!明日云儿便不来向皇嫂告别了!”
冯落璃接过羊脂玉扣,点点头,“好!”
第二日,拓跋云交给前来送行的拓跋丕一封奏折,便启程离京。身在永安殿的拓跋弘,为不断上递的战况奏报所扰,正搜肠刮肚的想南境的应对之策。
南境驰援一事迟迟未定,内乱又起,肆州拓跋道符举兵反了。
这消息传到京城,拓跋弘乱了阵脚。原本就疲于应对外患的神经,一下子就崩溃了。皇上为国事忧虑过度,昏倒在永安殿的消息传出,朝臣人心开始离散,朝廷局势又开始不安起来。(未完待续。)
拓跋弘,看着冯落璃在宣纸之上写下的字,陷入了沉思,许久之后,才抬头看向冯落璃,“朝中善战之将如尉元/孔伯恭之辈,皆已奔赴南境战场,母后以为朝中可还有可派之将?!”
“慕容白曜!”冯落璃缓缓说出四个字。
拓跋弘愣了一下,慕容白曜的身手他不是不是不知道。但万安国说过,眼下朝中元老重臣对拓跋弘本就不甚服气,除了还算中立的拓跋丕外,其余人等皆臣服于冯落璃的威势,边境守将虽没有异相,但京兆王拓跋子推/任城王拓跋云和冯落璃来往甚密,昌黎王冯熙更是冯落璃的哥哥,这三人手握北魏六成兵力,倘若今时今日派慕容白曜都督诸军事,一旦得胜,凭慕容白曜和冯落璃的关系,兵力必于冯落璃。到时,拓跋弘他这个皇帝无兵无权,无疑是被架空,任人摆布的布偶而已。
“母后此提议,朕定当详加考虑!”过了一会儿,拓跋弘略略笑笑,“母后深夜前来为朕解忧,朕铭感于心!业已深夜,这些隔政事俗务明日再议,朕先派人送母后回宫歇息吧!”
终究是母子,冯落璃又怎会看不出拓跋弘的犹疑,胸中不由得翻起一股浓重的无奈,但又只得点点头道:“如此也好,更深露重皇儿也保重身体,早些歇息吧!”
“是!儿子恭送母后!”
冯落璃缓缓走出永安殿,走在稀疏零落的月色里。夜幕下的平城皇宫春寒侵袭着人的皮骨,思绪万千的冯落璃在不知道走了多少遍的石子路上踩着,从来没有哪一次像今日这般觉得脚下的石子硌得脚心生疼。一灯如豆,伴随着静默的步伐,缓慢而又坚定的走向路的那头......
拒绝了冯落璃好意的拓跋弘并没有找到解决之策,第二日上朝询问一番之后,除了任城王拓跋云直荐慕容白曜引来一片附和之声,拓跋弘断然否决之后,再无举荐之人。
“皇嫂,你每日都给云儿准备这么多好吃的,都把云儿的胃口养刁了,以后吃不到皇嫂准备的美食,可真是云儿的一大憾事!”拓跋云津津有味的吃着冯落璃特地准备的美味佳肴,嘴里还不住的夸着。
冯落璃柔柔的笑着,倒了杯茶给拓跋云,似乎还是像小时候那般,拓跋云从来没有变过,还是那个粘在她身边,喜欢和她亲近的小孩子,若不是脸上那一抹熟悉的笑容,眼前这个身材颀长/面容英俊的成年男子怎么都和儿时那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儿联系起来。转眼间,拓跋云已经成长为坐镇一方的守将了,拓跋弘也已经长大,再不像小时候那般依赖她这个母后了,想到此处心中不觉升起一股悲凉之意。
“皇嫂!”
拓跋云被阳光描摹过的脸颊在冯落璃眼前放大,“怎么了?”冯落璃唇角扯出一抹不自然的笑意看着正认真无比的看着自己的拓跋云,“皇嫂脸上有脏东西吗?”说着伸手在脸上抹着。
“皇嫂!在云儿心里,您长嫂如母。”拓跋云坐回到椅子上,略略叹了一口气,“云儿知道,皇上虽不是皇嫂的亲生儿子,但皇嫂对皇上却是比视如己出还要甚。如今尽管皇上这般行事乖张,对皇嫂不敬,在皇嫂的心里还是向着他的,毕竟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是吗?”
一早听闻因为南京派兵驰援任命将领一事,拓跋云朝堂之上质问不采纳举荐的拓跋弘,叔侄二人言辞激烈,几乎吵将起来。若不是宗室元老拓跋丕及时制止拓跋云,还不知道要吵成什么样子。拓跋云也是火气大,原本北境就需要他回去坐镇,这下直接请旨即刻启程返回合龙镇,镇守北境,防止柔然、吐谷浑、契丹等国伺机而动,形成联盟,趁火打劫。
冯落璃当然知道拓跋云此时请旨回和龙镇是为了防止北境再起烽火,解决拓跋弘的北境之忧。但眼下才和身为皇上的拓跋弘因为政见不合大吵了一架,就立刻请旨回去,无疑是给有心之人落下了离间的把柄。
“云儿,你所思所想皇嫂明白,可旁人不明白......”
“皇嫂,你放心!云儿之心天地可鉴,皇叔公都能看出云儿举荐贤才是为君,离京更是为国。眼下南境烽火正盛,皇上身为拓跋氏的后代,定然也能看的明白!”拓跋云出言安慰冯落璃,“皇嫂,皇上并非昏庸之辈,即使一时为佞臣挑唆,也终究会拨乱反正。眼下,不过是一时的糊涂罢了!”
冯落璃点点头,“你能如此想,皇嫂就放心了!”
“只是苦了皇嫂你”拓跋云看着冯落璃,目露心疼之色,“当年李瑶一事,皇嫂遭受的苦楚没有谁比云儿更清楚。如今......”拓跋云说不下去,忍着丧子之痛给自己的仇人养孩子,到头来却还要委曲求全,被“儿子”视作杀母仇人。拓跋浚说的对,封冯落璃为皇后是他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如今,冯落璃为皇太后,大概也是这大魏子民最幸运的事了。
“云儿,你回了和龙,一定要保重,明白吗?”
拓跋云心知冯落璃不愿多言语此事,就拿话岔开,点点头,“好!云儿一定记住皇嫂的话!”而后从怀中拿出一枚羊脂玉扣递给冯落璃,“这个是云儿亲手雕刻的,送给皇嫂!明日云儿便不来向皇嫂告别了!”
冯落璃接过羊脂玉扣,点点头,“好!”
第二日,拓跋云交给前来送行的拓跋丕一封奏折,便启程离京。身在永安殿的拓跋弘,为不断上递的战况奏报所扰,正搜肠刮肚的想南境的应对之策。
南境驰援一事迟迟未定,内乱又起,肆州拓跋道符举兵反了。
这消息传到京城,拓跋弘乱了阵脚。原本就疲于应对外患的神经,一下子就崩溃了。皇上为国事忧虑过度,昏倒在永安殿的消息传出,朝臣人心开始离散,朝廷局势又开始不安起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