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琅琊谢家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穿越之盛世独宠》最新章节!
钱富贵今年十三,他爹是顾老太爷的首席马夫,从前管着护国公府的马厩,那时家里日子比现在好过得多。他爹每次见到贵人骑着高头大马来府里,都会叫他两个哥哥去牵马,得的打赏比月钱多多了。可自从大老爷承爵后,上门的人少了,钱爹伺候完顾老太爷的十几匹老马,就回家抱孙子。大哥去城北管个十来亩的小庄子,二哥去了通达货行,他被母亲使了大钱,想办法塞到净屏役,专管收清颐院马房的马粪。
通达货行倒了之后,一家子再没见过二哥夫妻,只留下个三岁小侄子。母亲哭天抹地捶胸顿足,后悔不迭。全家人跟着顾老太爷去了男爵府后,母亲又一次哭天抹地捶胸顿足地后悔不迭。等四夫人把他们一家和许多人家都送到大哥管的庄子上,母亲再一次哭天抹地捶胸顿足地后悔不迭。
庄子上十几间小院子顿时人满为患,还都是没了进项的人家。大哥闷着头吸水烟,谁来找他都不说话。
众人见庄子上没戏,各自散去,次日开始自己找门路赚钱。管方太夫人库房的老涂带着几个年富力壮的儿子去隔壁山头的女婿村里找活,五房十一姑娘的奶娘打算明天和儿子去西市牙行看看有没有人牙子缺人少,她去牵个线赚个打赏。平日里养尊处优跟小姐一样的姐姐丫鬟们都拿起针线,托从前在门房管茶水的老魏带去其他村里卖钱。
富贵也想干些活,可他能干啥呢?
以前往清颐院跑的时候,马房的倒座房里有间小屋子,不当值的哥哥们都会跟着一个叫桤木的小厮认字。据说是郡主安排的活,还给他们每个人准备了三本书和可以擦写的石板炭笔。桤木是郡主身边二等丫鬟甘茗的弟弟,若郡主是个郎君,他说不得就是贴身小厮了。
他跟着桤木断断续续学了两年,小屋里也有一个他的固定座位,现在将将把三字经和千字文认全,说文解字才学了个开头。字写得丑,毛笔没用过,算盘打得也不好,不过找个地方当学徒应该还是可以的吧?
他期期艾艾地把话和父亲大哥说了,钱爹一拍大腿,冲进里屋一边抽打他母亲一边骂,“让你伙着顾三家的做昧良心的事……现在还想着找什么燕大爷!……怎么不把咱老二弄活了?……你看看人家还教你儿子读书识字!……大伢不肯跟你干坏事,你就把他扔这儿……现在还不是得靠他养!……我打死你个黑心肝的蠢妇!”
他想进去看看嚎得异常凄厉惨烈的母亲,但大哥跟山一样挡在门口,他弱弱地又蹲回地上。
第二天,钱爹出去了一趟,带来了桤木和另外几个人,把他和鼻青脸肿还断了右腿的母亲带走了。他和桤木两人坐在崭新的大马车里,桤木对他还是很和善,给他吃很香的点心,喝很好闻的茶水,问他怎么回事,他哭哭啼啼地把昨天的事情说了。桤木安慰他,让他以后继续在清颐院的马房干活。后来他得了一天假,回去葬了他二哥,听大哥说,二哥身上没一块好皮,二嫂更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母亲的断腿没接回来,躺在床上骨瘦如柴,每天就抱着小侄子,双目无神地反复喃喃自语一句话,“娘对不起你,娘不该贪那一百两银子……”
回清颐院后,他默默地想了七八个晚上,终于找到桤木问,是不是那个燕先生害死他二哥?
桤木斟酌着说,“那个燕先生曾经对国公爷不利,具体的我也不清楚,没人晓得他的真实情况,只知道牵扯宫里的人。”
他说自己知道燕先生住哪里,把桤木惊呆了。
那次他不过是送完马粪,看见母亲从二哥干活的铺子里出来,和顾三婶子一起往西市走。他偷偷跟上,想着若看到上次那个鲁班锁,就直接拿了去让母亲付钱。母亲一向爱面子,肯定不会在顾三嫂子面前抠门,一定会给他买下的!
结果眼见她们钻进小巷子里没了踪影,他只好等在外头,直到天擦黑,才看见母亲一个人从身后那条巷子的一间柴门小屋里出来。而顾三婶子半个时辰后从小巷子原路走出。
桤木严肃地盯了他一会,带着他去找了穿着飞鱼服的七爷。过了许多日子之后,桤木带他去了郡主和太子办的一个新学堂,里面请来了工巧阁的大师傅教各种卯榫木工,他犹如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第一次亲手雕出来的竹雕,他送给了钱爹。听大嫂和大侄女闲聊,钱爹哭了一晚上。
再过了许多许多日子之后,桤木把他领到一口没封上的薄皮棺材前,里面躺着两具尸体,说这就是燕先生和他在宫里的弟弟,想帮其他皇子篡位,利用了二老爷,他母亲和二哥一家帮忙二老爷给燕先生传话,才引来一场滔天大祸。
如果不是他告诉七爷燕先生在哪里,他们差点就杀了郡主。
两个死有余辜的垃圾!
***********************
钱富贵一家被撵到庄子上时,顾辞正在死磕琅琊谢家的族谱和账目,只在给任家兄弟送行时露了一面,其余时间伏案疾书,连给太子准备生日礼物都顾不上。
萧谢两家的祖业是她来安东和琅琊的最主要目的,两家嫡系都没什么人了,但是还有大批产业和一些出了五服再五服的旁系。
萧律束发后,太后已经把萧家家主之位给了他,现在萧律又把产业交到她手上,几个当地的旁系族老血脉已远,自然不会也不敢有异议。谢家是谢公义之后,家主原是谢相,谢才卿的嫡长子,生了大郎谢弘、四郎谢弦和九郎谢弛,同胞弟弟谢栋有二郎谢弨和五郎谢弡,庶弟谢枰是三郎谢弢和六郎谢弥的父亲。
谢弛继任家主后,谢家产业分别给了两个女儿谢茭和谢蕴。谢茭那部分作为陪嫁,在谢蕴的见证下,由萧律做主并入东宫。袁懿在拜萧律为师时,就把这些东西再交给萧律和谢庆代为打理,现在当然也落到顾辞手里。谢蕴那部分一直在顾尧手上,大虞好爹爹秉承‘挣钱是儿子的事,花老子的钱是宝贝女儿的事’这一原则,也交给顾辞。
所以说,萧谢两家产业不管是铺子还是田庄,哪怕是祭田都在顾辞名下,两家族人只是在给她打工而已。
不过谢家情况更复杂些,有两支旁系在琅琊城生活。一支现在的族老叫谢引,他的祖父谢讱卿可算是谢才卿那辈的庶出堂弟,已两代单传,他爹谢棋是独子,他也是独子,没有纳妾,前头生了四个女儿,两个双胞胎儿子才四岁。另一支的族老作为琅琊城谢家的代理族长,名叫谢强,他爹谢林,他爷爷谢钟,往上得数到谢裒才和琅琊谢家在五服之内。只是因他们世代居于此处,三个儿子都已成年,才能隐隐有执牛耳之势。知道顾辞这次冲着厘清田产和出息而来,他自有自己的小九九。
谢庆作为谢家大管事,所有铺子都是他在管,谢庞是谢庆的二弟,管理族谱、祖宅和祭田,谢廉是三弟,负责打理琅琊城的分店,与田老头最近对着纺纱机折腾得不亦乐乎。查起这些账来轻松愉快,没什么大问题。
田庄是委托萧大管事在安东的庄头每年帮忙收租,这里面可操作的空间就比较大了。顾辞重点交代甘茗带着文武全才的几十个女兵开始查近五年田庄出产的账目,最要紧的是,还要拿出这些年的县志,做好节略,了解年景和赋税情况。
至于田庄上专门统一买卖粮食的盛强粮行,顾辞自己来查账。
***********************
小满当日,谢强与谢引等人来谢家祖宅面见顾辞。
谢引带着长女谢苒上门,据说她打算盘是一绝。谢强带的是两个个儿子,长子谢苇管理盛强粮行,次子谢芃管理庄务。
初次见面,顾辞很客气,没带幂篱,只蒙了面纱,由谢庆陪着,在花厅接待他们,甘茗和明秀站在她身后。
寒暄让茶,几人开始介绍自己的情况。
谢引管的除了老祖宗分给谢讱卿的那部分田地,另外一部分是纯粹依靠族田谋生的族人们自己的田地。百年传承的谢家,自然也有大把隐田,几个族人手里的小田一拢,凑成一块大的,放谢相名下,免税免役,也算谢相为家做贡献了。
谢强这边管的田地更杂些,只有很小部分是他们这一支祖传的土地,更多的是附近小老百姓为了借谢家的光,捧着田自愿或被迫纳到谢家名下,混同久了就并入谢家的田里,自己作为庄头或是当了家仆,再去雇佃农干活,这些人就是黑户。
州府的田册里只登记谢家祭田和开国时划分的自有田地,这些别人家的隐田并不包括在内,谢强和谢引各自有另一本小账记着。
顾辞为了给她二哥开好土地税的头,括隐是万里长城第一步,定然要弄清楚这本私账,想办法在不损佃农和小民利益的情况下,纳入州府的田册。
其实现在朝廷赋税并不重,而且琅琊城因为护国公府和太子的关系,也没几个官员敢给这些族人派过重的徭役或额外附加苛捐杂税。所以按理说,庄头给佃农留够口粮和粮种,剩下的都是顾辞的粮食。但因为谢强当年说服谢蕴建了盛强粮行,多余的粮食通过粮行卖掉,到顾辞手里的只是银钱账目。这些年来,想也知道,谢强和粮行不会干净。顾辞算完粮行的账,再和田庄几年的出产一比较,心里大概有数了。
原本谢相的规定是‘田在人在’,谁的田进了谢家,谁就签了身契,做这块地的庄头。
这里还要插播一下已经淡出众人视线的谷状元家中情况。他家祖上本是琅琊城郊的乡绅,也有不少田地,奈何子孙不成器染上赌,到他爹手里就只剩下二十来亩了。自己不会种,佃农又都靠谢家吃饭,他们这一小块地请不来人,家里揭不开锅。眼看宝贝独子是个基因突变的读书种子,谷娘心一横,在城门口拦住了回来探亲的谢蕴,求了个恩典,田并入谢家,但夫妻俩不签卖身契不入奴籍,立个契做雇工。这样他们在府册上还属于被征税和要服役的齐民,不影响儿子科举。征民伕去修堤筑坝时,老夫妻没躲过去,遇上暴雨溃堤意外身亡。谢蕴知道后,让谢庆特意来关注下修堤之事,顺便给谷状元送了些银子照顾一下,送去谢家家学和琅琊府学读书,才有他后来的金榜题名。
可惜谢蕴的好意给留在琅琊的族人们开了个不好的先河,为了躲徭役和赋税,许多人再投过来的时候,他们既不让人签卖身契当家仆,也不入府册做个在编齐民,妥妥地拖家带口当黑户。小民们也不傻,需要服苦役的就是他们这些‘良民’,奴籍官籍都不在服役之列,哪怕是匠籍服役,也是比他们轻松安逸许多的技术工种。世家豪门税低又无力役,背有靠山孩子们出路也广,比土里刨食好多了,何乐而不为?若家里没有出第二个谷状元的命,是不是良民,还真不重要。
顾辞刚对着谢引提起身契问题,谢强就插话,“郡主恐怕不知道,一地有一地的风俗,琅琊周边的农庄,基本都认谢家这块牌子。历任父母官礼待有加,世子爷上任之初,还特意拜了宗祠。这也是先祖遗泽。”
顾辞盯着他,“强公的意思是,我二哥礼遇谢家,是冲着在座几位的面子?”
谢强尴尬一笑,“郡主说笑了。入乡随俗是为惯例。”
“您是在警告我?”
谢苇马上打圆场,“郡主言重,我父亲只是为人耿直,并无恶意。”
顾辞不看他,只对谢强说,“既然如此,明日一早请强公带上田庄和粮行账目来对账。琅琊的惯例如何我不关心,我的惯例是,第一,账目问题假一罚十;第二,若不想和我打交道,谢家也不会留人。各位慢走不送。”
言罢,顾辞仪态万方转身离去,堂上所有丫鬟侍卫均福身同声道,“恭送郡主。”
这齐刷刷地一拜,把堂上初次见顾辞的几人均吓出一背冷汗,这才真切感觉到,刚才那个华服雪貌的小姑娘是当朝最受宠的稀世明珠,不是普通闺阁千金这么简单。
谢庆不看谢强青白相交的脸色,对着谢引和善地说,“郡主深得太后和皇上的宠爱,虽年幼却也不容小觑,还请诸位仔细思量。”
谢苇愤愤不平地咕哝,“郡主也不能以势压人吧。”
与谢苇向来不对付的谢苒反驳道,“人若行得正坐得直,谁能压得下?”
谢庆笑容变淡,“按理,郡主是嫡公主仪制,须大礼参拜。今日以家礼待诸位,已是礼贤下士。”
谢强一家悻悻离去。
***********************
第二日谢强再带谢苇和谢芃来时,被带到正堂喝了一肚子水。顾辞姗姗来迟,隔着一座山水象牙屏风与他们见面。
明秀捧着县志节略和田庄出产账目,甘茗拿着粮行明细账,开始发问。
“世宗二十七年庄子上的总产出比去年少了五千石,何故?”
谢芃镇定回答,“那年有涝,虽然补种了一季粳稻,但还是减产二成到三成。”
“县志说的是谷雨前大涝,夏收水稻确实比上一年减了三成半,但下半年风调雨顺,苞米的产出为何还少三成?”
谢芃有些迟疑地说,“那,那批苞米,的种受了潮,影响了收成。”
甘茗立刻补上,“但粮行下半年的收入与为何上一年同样时间内的收入是持平的?多卖了什么粮?”
谢苇感觉额头冷汗冒出来了,有点结巴,“把,陈谷,卖了一部分……”
“去年风调雨顺,出产的比前年遭灾的多了二成,为何粮行收入和前年没有变化?”
谢苇这次答的很顺,“并未尽数卖掉。”
明秀步步紧逼,“那就是说,现在库里的存粮应该是今年收的一万八千石和去年剩下的?”
谢苇点点头,喝了一大口茶。
顾辞这时才慢悠悠地开口,“强公还想继续对账么?”
谢强傲气得很,“某随郡主之意。”
顾辞看了谢庆一眼,谢庆还没发话,明秀拿着甘茗带人算出来的历年总账目,一个箭步走到谢强面前,“请强公过目,确认无误,请三位签收,一式三份。”还贴心地递上算盘纸笔。
谢强绷着脸看过一遍,和两个儿子一起签字画押。
明秀留给他们一份,另外两份拿回来,安静地袖手做布景板。
谢庆无奈地看着顾辞,顾辞笑得眉眼生花,“甘霖,去看看小哥和甘菊盘好粮仓的存粮存银没?”
屏风外的父子三人如遭雷击。
顾辞再次慢悠悠地开口,“强公确定还想继续对账么?假一罚十噢!”
谢强这次是真的慌神了,“郡,郡主,粮仓尚有余粮没入库……”
“需要几天?”
“什,什么,几天?”
“看一眼你刚才签字的存粮数和银钱余额。几天?”
“……”
一阵死一般的静谧。
谢强狠狠闭了一下血红的双眼,咬牙道,“请郡主宽限一月。”
“十天。”
“郡主!”
“是你在求我。”顾辞的声音一直很柔婉动听,娇嫩如莺鹂,还带有特别的软糯慵懒。
谢强抖着嘴唇无言以对。
“我来琅琊,是希望尽力而为,让谢家以后更好,不堕先祖英名。可不是来找个敢对我指手画脚的祖宗。十天,或十倍,记住了么?”
谢庆命人把瘫软的父子三人搀扶出去。
顾辞这边已把一直在隔壁静候的谢引家四姐妹请过来。
四姐妹刚才听了全程,现在都有些腿软。
谢苒喝口热茶定定神,“郡主,我家账目绝无隐报虚假之处。”谢苒的账用的借贷法,谢庆三兄弟都在铺子里推广过,她学得不错。
顾辞让人把屏风撤掉,笑盈盈地说,“我请几位姐姐过来不是谈账目问题。”
倒是没带面纱露出真容的顾辞让四姐妹结结实实地惊艳了许久,等顾辞在她们的注目下再开口时,明显获得的热情度提高许多。
“我二哥初到琅琊就轻赋减税,蠲免一切苛捐杂税,目前与谢家收的租子差不多,而且家学、蒙学也准备重办,不知道族人们是否愿意去了奴籍,好让孩子们里再出个谷状元?”
谢苒作为姐妹发言人开始提问,“自然是想,不然那些人何苦做黑户。”
“是担心齐民服役?”
“不止如此,出个争水械斗、分界立碑或是厘定田等之事,我爹和强伯都在知州那说得上话。”
“这些是小节。若为齐民,新农具、耕牛等都可以低息使用,还有免费的新稻种、新农书。”
谢苒暗自盘算,谨慎地问,“世子爷会在琅琊待多久?此政能否长久?”
“二哥方及冠,我尚不及豆蔻,族人有生之年,如遇改弦易辙,随时可来寻我。”
“余粮都须粮行经手……”
“这个无妨,必不会让盛强一家独大。”
谢苒郑重道谢,“此事我须回去与家父商量。”
“这是当然,而且我还打算办女学,不知道在琅琊可行否?”
目光最热切、最小也最活泼的谢堇马上插话,“这个好!这个好!”
顾辞被她逗笑了,与她们说起襄原城女学的科目。
亲切友好的交谈氛围没能坚持很久,谢堇无视两个姐姐谢茜和谢萌的怒瞪脚踢手掐,一直用痴迷炽热的目光注视着顾辞,虽然顾辞本人不在意,但羞恼的谢苒匆匆带着几个妹妹告辞了。
***********************
送走谢家姐妹,顾辞请谢庆和萧律过来议事。
第一次看到全国舆图时,顾辞就发现大虞不但地名特别,整个地貌地形和前世也不完全相同,从北到南都算得上河道发达,除了走向和黄河大致相似的黄江,以及长江、珠江三大水系,西北边的河套地区以北还多一条涴江,沿西北的抚顺城、酂邺城南下定武城,经过上京这段就成为玉涴河。涴江的存在压缩了黄江整体的走向和流域,使得黄江一带没有那么多天险和水患。自然,前世的京杭大运河也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从上京经过朔方城笔直向南的通运河,又在定康城的汨湖分成两条,继续南下经广陵城洞庭湖到襄原城的还是叫通运河,从汨湖往东南经过苏扬城、金陵城、琅琊城到安东城的这条叫小南运河,与长江在安东城的入海口连上了。
前朝之所以到了后期那么穷,就是因为在全盛时期花了很多很多钱去修这两条运河,所以经不起不肖子孙的败家,不然再撑到下一个明君出现也不是不可能。
因安东城是海防重镇,所以从前谢家余粮大多通过小南运河运往安东。萧律出家后,定国公世子任磊接手安东军,军粮由朝廷统一调拨,从伏波城、曲阜城、广陵城和风陵城走长江航线运来。所以谢蕴才同意谢强在小南运河位于琅琊城西北角的泊点建了盛强粮行,把琅琊的余粮卖往苏扬城和金陵城。
顾翱上任前,顾辞就借太子的口给他出了主意,当然太子殿下的计划更为周全。先用按册分水、新农书农具、还有办学等举措吸纳一部分黑户家仆自愿入编,再由顾辞出面替谢家申报隐田,逼一部分舍不得自己田地完全并入谢家祖产的人成为齐民,接着以疏浚琅琊到西南方向的风陵城泊湖这段河道的名义征徭役,上疏提请‘官绅一体服役’。然后等朝廷上下吵个够,顾翱为了照顾外祖母家,再提出‘按地服役,纳银抵役’,收到钱了征乞丐流民和官犯死囚去干活就好。反正这类人只要包吃住足矣,工钱便宜得很,还让他们有劳动改造减刑的机会,一举两得。
如果琅琊城试点成功,泊湖往更南边的唐津城、荔南城、颖都城、粤海城到柳陵城一线的河道都可以这么干,连起来可以成为西运河,贯穿小南运河、长江、通运河和珠江四大航线,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才是顾辞最想要的结果。
所以她从来没在乎过盛强粮行如何捞钱,她目标就是在琅琊城西南角这个以后小南运河与西运河衔接的地方把码头和货物仓储中心做起来,东可去安东城出海,西可去珠江入海口粤海城,北经小南运河通往上京。这个中心除了带温控和便于装卸的仓库,还有酒楼、客栈、牙行、特产小店、驿站、医馆,甚至红灯区等一系列完整的城市规划。
到时候盛强粮行还会有人去?
同样被她选为大型物流中转点的还有粤海城、天津港和上京,次一级的是朔方城、定康城,这两处是拿地建房收租,生意让各地官绅去做,她不抢这一块蛋糕。粤海城她打算自己出手,谢庆和谢庞过些时候就会去那边主事买地。上京和天津港军事意义太过重要,她打算把方案给皇帝,让军队去建。朔方城是上京南下的咽喉,让太子出面她出人吧。定康城嘛,如果小哥真和马家姐姐看对眼,可以考虑让马家入股,若两人无缘,建好了廉租给马家,让马家收二道租。所以她对谢强一家根本不放在心上,也没想这么不留情面。可是这些天谢强的三子谢莯打着秀才名号找了顾翂好几次,还送来几个美貌动人的歌姬,并暗示顾辞一个小女孩主事‘名不正言不顺’。顾翂一边和他周旋一边打探了一下谢强家的底细,一早带人去盘库时,把他们家在附近的一个私库也封了。
按谢庞去苏扬城和金陵城打听的消息来看,那里的几家粮行可没吃完盛强的粮。顾辞这么逼谢强拿钱,也是想看看他的手都伸往哪些地方,余下的去了哪里,有走私就斩断,有客源就抢走。说起来东瀛那边不知道是不是分裂时期,若是的话,以后倭寇可是大患,若不是,要不要先占了琉球让他们内乱,别有余力对外?
当然,不管泥轰目前什么状况,如果谢强敢现在走私粮食给东倭,顾辞不介意教他们一家子做人。
***********************
八月桂花正飘香,因补粮补银掏去大半家产的谢强一家,听到三儿媳在风津城的娘家因走私谷粮被满门流放阳关的消息后,彻底萎了。风津城的护军给安东将军任磊的报告里写明谢强有‘相机报讯、揭发检举、大义灭亲’之功,特意在诸城公布于众。任磊派任确来琅琊城和顾翱商议之后,大方地许了文弱的谢莯一个九品排长之职,不日他就要去风津城的安东军驻地报道。谢强夫人哭哭啼啼地掏出自己多年积蓄的嫁妆,又狠狠地出了一把血,把风津城的官衙驻军上上下下打点了一通,弥补他们断了财路的损失,以保障谢莯上任之后的人身安全问题。至于谢莯媳妇因为公公告密害了爹娘兄弟一大家子,和以后要带着儿子独守空闺而生出的怨怼之情,就是不值得在意的小事了。
顾翱的括隐也很顺利,田册户籍上多了数千顷的良田和几千号良民,外加若干不安分的黑户游民被抓来降为罪籍。念在外家有熟人说情的份上,给了这些初犯劳动改造重新做人的机会,农忙时由军士陪着踩水车挖沟通渠,闲了就去给她家妹纸的工地搬砖运土,务必在秋收结束正式开始疏浚河道前都成为熟练工!
顾辞的大型物流中心也打好了地基。琅琊城大部分土地都是她的,包括西边小南运河流经的两岸,北端一小块是盛强粮行用了,余下都是她的物流中心。顾辞在谢强补缴完银粮差额后,发话说要把粮行卖掉,谢强一口气差点提不上来,咬了几天牙,一跺脚,愿意出钱按市价把粮行盘下来。不过顾辞死活不肯卖地,只是和他约定一个非常便宜的租金,写了契二十年不变,才让暴跳如雷的谢强感觉占到了便宜,欣然签约。
两岸一里距离内的其余地方,她都规划好了,东岸连着琅琊城,重点是生活服务区,西岸有修好的水泥路和驿站等,自然做仓库更合适。她要求仓库的墙壁带无烟加热除湿功能,码头要有吊臂、绞盘、推车、回转寿司似的滚盘等机械装置,少用脚夫纤夫等人力,由田老头和谢廉负责完成。因为工程占地过大,大家都以为是壕郡主准备建别院,除了时常有人路过感叹一句好有钱,居然没一个人看出来她的远大目标!
玛丽苏的人生果然寂寞如雪。
等顾辞准备打包行李离开的时候,头发花白一半的谢强颤巍巍地拄着拐杖前来,强烈要求谢引任代理族长,谢引推辞几次后,在顾辞的授意下,任了族长一职,家主当仁不让的只能是顾辞。
钱富贵今年十三,他爹是顾老太爷的首席马夫,从前管着护国公府的马厩,那时家里日子比现在好过得多。他爹每次见到贵人骑着高头大马来府里,都会叫他两个哥哥去牵马,得的打赏比月钱多多了。可自从大老爷承爵后,上门的人少了,钱爹伺候完顾老太爷的十几匹老马,就回家抱孙子。大哥去城北管个十来亩的小庄子,二哥去了通达货行,他被母亲使了大钱,想办法塞到净屏役,专管收清颐院马房的马粪。
通达货行倒了之后,一家子再没见过二哥夫妻,只留下个三岁小侄子。母亲哭天抹地捶胸顿足,后悔不迭。全家人跟着顾老太爷去了男爵府后,母亲又一次哭天抹地捶胸顿足地后悔不迭。等四夫人把他们一家和许多人家都送到大哥管的庄子上,母亲再一次哭天抹地捶胸顿足地后悔不迭。
庄子上十几间小院子顿时人满为患,还都是没了进项的人家。大哥闷着头吸水烟,谁来找他都不说话。
众人见庄子上没戏,各自散去,次日开始自己找门路赚钱。管方太夫人库房的老涂带着几个年富力壮的儿子去隔壁山头的女婿村里找活,五房十一姑娘的奶娘打算明天和儿子去西市牙行看看有没有人牙子缺人少,她去牵个线赚个打赏。平日里养尊处优跟小姐一样的姐姐丫鬟们都拿起针线,托从前在门房管茶水的老魏带去其他村里卖钱。
富贵也想干些活,可他能干啥呢?
以前往清颐院跑的时候,马房的倒座房里有间小屋子,不当值的哥哥们都会跟着一个叫桤木的小厮认字。据说是郡主安排的活,还给他们每个人准备了三本书和可以擦写的石板炭笔。桤木是郡主身边二等丫鬟甘茗的弟弟,若郡主是个郎君,他说不得就是贴身小厮了。
他跟着桤木断断续续学了两年,小屋里也有一个他的固定座位,现在将将把三字经和千字文认全,说文解字才学了个开头。字写得丑,毛笔没用过,算盘打得也不好,不过找个地方当学徒应该还是可以的吧?
他期期艾艾地把话和父亲大哥说了,钱爹一拍大腿,冲进里屋一边抽打他母亲一边骂,“让你伙着顾三家的做昧良心的事……现在还想着找什么燕大爷!……怎么不把咱老二弄活了?……你看看人家还教你儿子读书识字!……大伢不肯跟你干坏事,你就把他扔这儿……现在还不是得靠他养!……我打死你个黑心肝的蠢妇!”
他想进去看看嚎得异常凄厉惨烈的母亲,但大哥跟山一样挡在门口,他弱弱地又蹲回地上。
第二天,钱爹出去了一趟,带来了桤木和另外几个人,把他和鼻青脸肿还断了右腿的母亲带走了。他和桤木两人坐在崭新的大马车里,桤木对他还是很和善,给他吃很香的点心,喝很好闻的茶水,问他怎么回事,他哭哭啼啼地把昨天的事情说了。桤木安慰他,让他以后继续在清颐院的马房干活。后来他得了一天假,回去葬了他二哥,听大哥说,二哥身上没一块好皮,二嫂更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母亲的断腿没接回来,躺在床上骨瘦如柴,每天就抱着小侄子,双目无神地反复喃喃自语一句话,“娘对不起你,娘不该贪那一百两银子……”
回清颐院后,他默默地想了七八个晚上,终于找到桤木问,是不是那个燕先生害死他二哥?
桤木斟酌着说,“那个燕先生曾经对国公爷不利,具体的我也不清楚,没人晓得他的真实情况,只知道牵扯宫里的人。”
他说自己知道燕先生住哪里,把桤木惊呆了。
那次他不过是送完马粪,看见母亲从二哥干活的铺子里出来,和顾三婶子一起往西市走。他偷偷跟上,想着若看到上次那个鲁班锁,就直接拿了去让母亲付钱。母亲一向爱面子,肯定不会在顾三嫂子面前抠门,一定会给他买下的!
结果眼见她们钻进小巷子里没了踪影,他只好等在外头,直到天擦黑,才看见母亲一个人从身后那条巷子的一间柴门小屋里出来。而顾三婶子半个时辰后从小巷子原路走出。
桤木严肃地盯了他一会,带着他去找了穿着飞鱼服的七爷。过了许多日子之后,桤木带他去了郡主和太子办的一个新学堂,里面请来了工巧阁的大师傅教各种卯榫木工,他犹如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第一次亲手雕出来的竹雕,他送给了钱爹。听大嫂和大侄女闲聊,钱爹哭了一晚上。
再过了许多许多日子之后,桤木把他领到一口没封上的薄皮棺材前,里面躺着两具尸体,说这就是燕先生和他在宫里的弟弟,想帮其他皇子篡位,利用了二老爷,他母亲和二哥一家帮忙二老爷给燕先生传话,才引来一场滔天大祸。
如果不是他告诉七爷燕先生在哪里,他们差点就杀了郡主。
两个死有余辜的垃圾!
***********************
钱富贵一家被撵到庄子上时,顾辞正在死磕琅琊谢家的族谱和账目,只在给任家兄弟送行时露了一面,其余时间伏案疾书,连给太子准备生日礼物都顾不上。
萧谢两家的祖业是她来安东和琅琊的最主要目的,两家嫡系都没什么人了,但是还有大批产业和一些出了五服再五服的旁系。
萧律束发后,太后已经把萧家家主之位给了他,现在萧律又把产业交到她手上,几个当地的旁系族老血脉已远,自然不会也不敢有异议。谢家是谢公义之后,家主原是谢相,谢才卿的嫡长子,生了大郎谢弘、四郎谢弦和九郎谢弛,同胞弟弟谢栋有二郎谢弨和五郎谢弡,庶弟谢枰是三郎谢弢和六郎谢弥的父亲。
谢弛继任家主后,谢家产业分别给了两个女儿谢茭和谢蕴。谢茭那部分作为陪嫁,在谢蕴的见证下,由萧律做主并入东宫。袁懿在拜萧律为师时,就把这些东西再交给萧律和谢庆代为打理,现在当然也落到顾辞手里。谢蕴那部分一直在顾尧手上,大虞好爹爹秉承‘挣钱是儿子的事,花老子的钱是宝贝女儿的事’这一原则,也交给顾辞。
所以说,萧谢两家产业不管是铺子还是田庄,哪怕是祭田都在顾辞名下,两家族人只是在给她打工而已。
不过谢家情况更复杂些,有两支旁系在琅琊城生活。一支现在的族老叫谢引,他的祖父谢讱卿可算是谢才卿那辈的庶出堂弟,已两代单传,他爹谢棋是独子,他也是独子,没有纳妾,前头生了四个女儿,两个双胞胎儿子才四岁。另一支的族老作为琅琊城谢家的代理族长,名叫谢强,他爹谢林,他爷爷谢钟,往上得数到谢裒才和琅琊谢家在五服之内。只是因他们世代居于此处,三个儿子都已成年,才能隐隐有执牛耳之势。知道顾辞这次冲着厘清田产和出息而来,他自有自己的小九九。
谢庆作为谢家大管事,所有铺子都是他在管,谢庞是谢庆的二弟,管理族谱、祖宅和祭田,谢廉是三弟,负责打理琅琊城的分店,与田老头最近对着纺纱机折腾得不亦乐乎。查起这些账来轻松愉快,没什么大问题。
田庄是委托萧大管事在安东的庄头每年帮忙收租,这里面可操作的空间就比较大了。顾辞重点交代甘茗带着文武全才的几十个女兵开始查近五年田庄出产的账目,最要紧的是,还要拿出这些年的县志,做好节略,了解年景和赋税情况。
至于田庄上专门统一买卖粮食的盛强粮行,顾辞自己来查账。
***********************
小满当日,谢强与谢引等人来谢家祖宅面见顾辞。
谢引带着长女谢苒上门,据说她打算盘是一绝。谢强带的是两个个儿子,长子谢苇管理盛强粮行,次子谢芃管理庄务。
初次见面,顾辞很客气,没带幂篱,只蒙了面纱,由谢庆陪着,在花厅接待他们,甘茗和明秀站在她身后。
寒暄让茶,几人开始介绍自己的情况。
谢引管的除了老祖宗分给谢讱卿的那部分田地,另外一部分是纯粹依靠族田谋生的族人们自己的田地。百年传承的谢家,自然也有大把隐田,几个族人手里的小田一拢,凑成一块大的,放谢相名下,免税免役,也算谢相为家做贡献了。
谢强这边管的田地更杂些,只有很小部分是他们这一支祖传的土地,更多的是附近小老百姓为了借谢家的光,捧着田自愿或被迫纳到谢家名下,混同久了就并入谢家的田里,自己作为庄头或是当了家仆,再去雇佃农干活,这些人就是黑户。
州府的田册里只登记谢家祭田和开国时划分的自有田地,这些别人家的隐田并不包括在内,谢强和谢引各自有另一本小账记着。
顾辞为了给她二哥开好土地税的头,括隐是万里长城第一步,定然要弄清楚这本私账,想办法在不损佃农和小民利益的情况下,纳入州府的田册。
其实现在朝廷赋税并不重,而且琅琊城因为护国公府和太子的关系,也没几个官员敢给这些族人派过重的徭役或额外附加苛捐杂税。所以按理说,庄头给佃农留够口粮和粮种,剩下的都是顾辞的粮食。但因为谢强当年说服谢蕴建了盛强粮行,多余的粮食通过粮行卖掉,到顾辞手里的只是银钱账目。这些年来,想也知道,谢强和粮行不会干净。顾辞算完粮行的账,再和田庄几年的出产一比较,心里大概有数了。
原本谢相的规定是‘田在人在’,谁的田进了谢家,谁就签了身契,做这块地的庄头。
这里还要插播一下已经淡出众人视线的谷状元家中情况。他家祖上本是琅琊城郊的乡绅,也有不少田地,奈何子孙不成器染上赌,到他爹手里就只剩下二十来亩了。自己不会种,佃农又都靠谢家吃饭,他们这一小块地请不来人,家里揭不开锅。眼看宝贝独子是个基因突变的读书种子,谷娘心一横,在城门口拦住了回来探亲的谢蕴,求了个恩典,田并入谢家,但夫妻俩不签卖身契不入奴籍,立个契做雇工。这样他们在府册上还属于被征税和要服役的齐民,不影响儿子科举。征民伕去修堤筑坝时,老夫妻没躲过去,遇上暴雨溃堤意外身亡。谢蕴知道后,让谢庆特意来关注下修堤之事,顺便给谷状元送了些银子照顾一下,送去谢家家学和琅琊府学读书,才有他后来的金榜题名。
可惜谢蕴的好意给留在琅琊的族人们开了个不好的先河,为了躲徭役和赋税,许多人再投过来的时候,他们既不让人签卖身契当家仆,也不入府册做个在编齐民,妥妥地拖家带口当黑户。小民们也不傻,需要服苦役的就是他们这些‘良民’,奴籍官籍都不在服役之列,哪怕是匠籍服役,也是比他们轻松安逸许多的技术工种。世家豪门税低又无力役,背有靠山孩子们出路也广,比土里刨食好多了,何乐而不为?若家里没有出第二个谷状元的命,是不是良民,还真不重要。
顾辞刚对着谢引提起身契问题,谢强就插话,“郡主恐怕不知道,一地有一地的风俗,琅琊周边的农庄,基本都认谢家这块牌子。历任父母官礼待有加,世子爷上任之初,还特意拜了宗祠。这也是先祖遗泽。”
顾辞盯着他,“强公的意思是,我二哥礼遇谢家,是冲着在座几位的面子?”
谢强尴尬一笑,“郡主说笑了。入乡随俗是为惯例。”
“您是在警告我?”
谢苇马上打圆场,“郡主言重,我父亲只是为人耿直,并无恶意。”
顾辞不看他,只对谢强说,“既然如此,明日一早请强公带上田庄和粮行账目来对账。琅琊的惯例如何我不关心,我的惯例是,第一,账目问题假一罚十;第二,若不想和我打交道,谢家也不会留人。各位慢走不送。”
言罢,顾辞仪态万方转身离去,堂上所有丫鬟侍卫均福身同声道,“恭送郡主。”
这齐刷刷地一拜,把堂上初次见顾辞的几人均吓出一背冷汗,这才真切感觉到,刚才那个华服雪貌的小姑娘是当朝最受宠的稀世明珠,不是普通闺阁千金这么简单。
谢庆不看谢强青白相交的脸色,对着谢引和善地说,“郡主深得太后和皇上的宠爱,虽年幼却也不容小觑,还请诸位仔细思量。”
谢苇愤愤不平地咕哝,“郡主也不能以势压人吧。”
与谢苇向来不对付的谢苒反驳道,“人若行得正坐得直,谁能压得下?”
谢庆笑容变淡,“按理,郡主是嫡公主仪制,须大礼参拜。今日以家礼待诸位,已是礼贤下士。”
谢强一家悻悻离去。
***********************
第二日谢强再带谢苇和谢芃来时,被带到正堂喝了一肚子水。顾辞姗姗来迟,隔着一座山水象牙屏风与他们见面。
明秀捧着县志节略和田庄出产账目,甘茗拿着粮行明细账,开始发问。
“世宗二十七年庄子上的总产出比去年少了五千石,何故?”
谢芃镇定回答,“那年有涝,虽然补种了一季粳稻,但还是减产二成到三成。”
“县志说的是谷雨前大涝,夏收水稻确实比上一年减了三成半,但下半年风调雨顺,苞米的产出为何还少三成?”
谢芃有些迟疑地说,“那,那批苞米,的种受了潮,影响了收成。”
甘茗立刻补上,“但粮行下半年的收入与为何上一年同样时间内的收入是持平的?多卖了什么粮?”
谢苇感觉额头冷汗冒出来了,有点结巴,“把,陈谷,卖了一部分……”
“去年风调雨顺,出产的比前年遭灾的多了二成,为何粮行收入和前年没有变化?”
谢苇这次答的很顺,“并未尽数卖掉。”
明秀步步紧逼,“那就是说,现在库里的存粮应该是今年收的一万八千石和去年剩下的?”
谢苇点点头,喝了一大口茶。
顾辞这时才慢悠悠地开口,“强公还想继续对账么?”
谢强傲气得很,“某随郡主之意。”
顾辞看了谢庆一眼,谢庆还没发话,明秀拿着甘茗带人算出来的历年总账目,一个箭步走到谢强面前,“请强公过目,确认无误,请三位签收,一式三份。”还贴心地递上算盘纸笔。
谢强绷着脸看过一遍,和两个儿子一起签字画押。
明秀留给他们一份,另外两份拿回来,安静地袖手做布景板。
谢庆无奈地看着顾辞,顾辞笑得眉眼生花,“甘霖,去看看小哥和甘菊盘好粮仓的存粮存银没?”
屏风外的父子三人如遭雷击。
顾辞再次慢悠悠地开口,“强公确定还想继续对账么?假一罚十噢!”
谢强这次是真的慌神了,“郡,郡主,粮仓尚有余粮没入库……”
“需要几天?”
“什,什么,几天?”
“看一眼你刚才签字的存粮数和银钱余额。几天?”
“……”
一阵死一般的静谧。
谢强狠狠闭了一下血红的双眼,咬牙道,“请郡主宽限一月。”
“十天。”
“郡主!”
“是你在求我。”顾辞的声音一直很柔婉动听,娇嫩如莺鹂,还带有特别的软糯慵懒。
谢强抖着嘴唇无言以对。
“我来琅琊,是希望尽力而为,让谢家以后更好,不堕先祖英名。可不是来找个敢对我指手画脚的祖宗。十天,或十倍,记住了么?”
谢庆命人把瘫软的父子三人搀扶出去。
顾辞这边已把一直在隔壁静候的谢引家四姐妹请过来。
四姐妹刚才听了全程,现在都有些腿软。
谢苒喝口热茶定定神,“郡主,我家账目绝无隐报虚假之处。”谢苒的账用的借贷法,谢庆三兄弟都在铺子里推广过,她学得不错。
顾辞让人把屏风撤掉,笑盈盈地说,“我请几位姐姐过来不是谈账目问题。”
倒是没带面纱露出真容的顾辞让四姐妹结结实实地惊艳了许久,等顾辞在她们的注目下再开口时,明显获得的热情度提高许多。
“我二哥初到琅琊就轻赋减税,蠲免一切苛捐杂税,目前与谢家收的租子差不多,而且家学、蒙学也准备重办,不知道族人们是否愿意去了奴籍,好让孩子们里再出个谷状元?”
谢苒作为姐妹发言人开始提问,“自然是想,不然那些人何苦做黑户。”
“是担心齐民服役?”
“不止如此,出个争水械斗、分界立碑或是厘定田等之事,我爹和强伯都在知州那说得上话。”
“这些是小节。若为齐民,新农具、耕牛等都可以低息使用,还有免费的新稻种、新农书。”
谢苒暗自盘算,谨慎地问,“世子爷会在琅琊待多久?此政能否长久?”
“二哥方及冠,我尚不及豆蔻,族人有生之年,如遇改弦易辙,随时可来寻我。”
“余粮都须粮行经手……”
“这个无妨,必不会让盛强一家独大。”
谢苒郑重道谢,“此事我须回去与家父商量。”
“这是当然,而且我还打算办女学,不知道在琅琊可行否?”
目光最热切、最小也最活泼的谢堇马上插话,“这个好!这个好!”
顾辞被她逗笑了,与她们说起襄原城女学的科目。
亲切友好的交谈氛围没能坚持很久,谢堇无视两个姐姐谢茜和谢萌的怒瞪脚踢手掐,一直用痴迷炽热的目光注视着顾辞,虽然顾辞本人不在意,但羞恼的谢苒匆匆带着几个妹妹告辞了。
***********************
送走谢家姐妹,顾辞请谢庆和萧律过来议事。
第一次看到全国舆图时,顾辞就发现大虞不但地名特别,整个地貌地形和前世也不完全相同,从北到南都算得上河道发达,除了走向和黄河大致相似的黄江,以及长江、珠江三大水系,西北边的河套地区以北还多一条涴江,沿西北的抚顺城、酂邺城南下定武城,经过上京这段就成为玉涴河。涴江的存在压缩了黄江整体的走向和流域,使得黄江一带没有那么多天险和水患。自然,前世的京杭大运河也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从上京经过朔方城笔直向南的通运河,又在定康城的汨湖分成两条,继续南下经广陵城洞庭湖到襄原城的还是叫通运河,从汨湖往东南经过苏扬城、金陵城、琅琊城到安东城的这条叫小南运河,与长江在安东城的入海口连上了。
前朝之所以到了后期那么穷,就是因为在全盛时期花了很多很多钱去修这两条运河,所以经不起不肖子孙的败家,不然再撑到下一个明君出现也不是不可能。
因安东城是海防重镇,所以从前谢家余粮大多通过小南运河运往安东。萧律出家后,定国公世子任磊接手安东军,军粮由朝廷统一调拨,从伏波城、曲阜城、广陵城和风陵城走长江航线运来。所以谢蕴才同意谢强在小南运河位于琅琊城西北角的泊点建了盛强粮行,把琅琊的余粮卖往苏扬城和金陵城。
顾翱上任前,顾辞就借太子的口给他出了主意,当然太子殿下的计划更为周全。先用按册分水、新农书农具、还有办学等举措吸纳一部分黑户家仆自愿入编,再由顾辞出面替谢家申报隐田,逼一部分舍不得自己田地完全并入谢家祖产的人成为齐民,接着以疏浚琅琊到西南方向的风陵城泊湖这段河道的名义征徭役,上疏提请‘官绅一体服役’。然后等朝廷上下吵个够,顾翱为了照顾外祖母家,再提出‘按地服役,纳银抵役’,收到钱了征乞丐流民和官犯死囚去干活就好。反正这类人只要包吃住足矣,工钱便宜得很,还让他们有劳动改造减刑的机会,一举两得。
如果琅琊城试点成功,泊湖往更南边的唐津城、荔南城、颖都城、粤海城到柳陵城一线的河道都可以这么干,连起来可以成为西运河,贯穿小南运河、长江、通运河和珠江四大航线,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才是顾辞最想要的结果。
所以她从来没在乎过盛强粮行如何捞钱,她目标就是在琅琊城西南角这个以后小南运河与西运河衔接的地方把码头和货物仓储中心做起来,东可去安东城出海,西可去珠江入海口粤海城,北经小南运河通往上京。这个中心除了带温控和便于装卸的仓库,还有酒楼、客栈、牙行、特产小店、驿站、医馆,甚至红灯区等一系列完整的城市规划。
到时候盛强粮行还会有人去?
同样被她选为大型物流中转点的还有粤海城、天津港和上京,次一级的是朔方城、定康城,这两处是拿地建房收租,生意让各地官绅去做,她不抢这一块蛋糕。粤海城她打算自己出手,谢庆和谢庞过些时候就会去那边主事买地。上京和天津港军事意义太过重要,她打算把方案给皇帝,让军队去建。朔方城是上京南下的咽喉,让太子出面她出人吧。定康城嘛,如果小哥真和马家姐姐看对眼,可以考虑让马家入股,若两人无缘,建好了廉租给马家,让马家收二道租。所以她对谢强一家根本不放在心上,也没想这么不留情面。可是这些天谢强的三子谢莯打着秀才名号找了顾翂好几次,还送来几个美貌动人的歌姬,并暗示顾辞一个小女孩主事‘名不正言不顺’。顾翂一边和他周旋一边打探了一下谢强家的底细,一早带人去盘库时,把他们家在附近的一个私库也封了。
按谢庞去苏扬城和金陵城打听的消息来看,那里的几家粮行可没吃完盛强的粮。顾辞这么逼谢强拿钱,也是想看看他的手都伸往哪些地方,余下的去了哪里,有走私就斩断,有客源就抢走。说起来东瀛那边不知道是不是分裂时期,若是的话,以后倭寇可是大患,若不是,要不要先占了琉球让他们内乱,别有余力对外?
当然,不管泥轰目前什么状况,如果谢强敢现在走私粮食给东倭,顾辞不介意教他们一家子做人。
***********************
八月桂花正飘香,因补粮补银掏去大半家产的谢强一家,听到三儿媳在风津城的娘家因走私谷粮被满门流放阳关的消息后,彻底萎了。风津城的护军给安东将军任磊的报告里写明谢强有‘相机报讯、揭发检举、大义灭亲’之功,特意在诸城公布于众。任磊派任确来琅琊城和顾翱商议之后,大方地许了文弱的谢莯一个九品排长之职,不日他就要去风津城的安东军驻地报道。谢强夫人哭哭啼啼地掏出自己多年积蓄的嫁妆,又狠狠地出了一把血,把风津城的官衙驻军上上下下打点了一通,弥补他们断了财路的损失,以保障谢莯上任之后的人身安全问题。至于谢莯媳妇因为公公告密害了爹娘兄弟一大家子,和以后要带着儿子独守空闺而生出的怨怼之情,就是不值得在意的小事了。
顾翱的括隐也很顺利,田册户籍上多了数千顷的良田和几千号良民,外加若干不安分的黑户游民被抓来降为罪籍。念在外家有熟人说情的份上,给了这些初犯劳动改造重新做人的机会,农忙时由军士陪着踩水车挖沟通渠,闲了就去给她家妹纸的工地搬砖运土,务必在秋收结束正式开始疏浚河道前都成为熟练工!
顾辞的大型物流中心也打好了地基。琅琊城大部分土地都是她的,包括西边小南运河流经的两岸,北端一小块是盛强粮行用了,余下都是她的物流中心。顾辞在谢强补缴完银粮差额后,发话说要把粮行卖掉,谢强一口气差点提不上来,咬了几天牙,一跺脚,愿意出钱按市价把粮行盘下来。不过顾辞死活不肯卖地,只是和他约定一个非常便宜的租金,写了契二十年不变,才让暴跳如雷的谢强感觉占到了便宜,欣然签约。
两岸一里距离内的其余地方,她都规划好了,东岸连着琅琊城,重点是生活服务区,西岸有修好的水泥路和驿站等,自然做仓库更合适。她要求仓库的墙壁带无烟加热除湿功能,码头要有吊臂、绞盘、推车、回转寿司似的滚盘等机械装置,少用脚夫纤夫等人力,由田老头和谢廉负责完成。因为工程占地过大,大家都以为是壕郡主准备建别院,除了时常有人路过感叹一句好有钱,居然没一个人看出来她的远大目标!
玛丽苏的人生果然寂寞如雪。
等顾辞准备打包行李离开的时候,头发花白一半的谢强颤巍巍地拄着拐杖前来,强烈要求谢引任代理族长,谢引推辞几次后,在顾辞的授意下,任了族长一职,家主当仁不让的只能是顾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