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牛岛尺(完)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战辽东》最新章节!
【星期五第一弹!求订阅!求订阅!求订阅!重要的事说三遍:)】
今夜无月。
漆黑的夜空宛如一口缀满了无数细碎小钻的大锅,倒扣在大地上;海风习习,轻轻推动海浪拍在岩脚上,发出阵阵涛声,仿佛女孩儿在欢笑。
岩上的小树林和草地,经过太阳一整天的暴晒后,散发出阵阵混合着嫩叶和青草的特有香气;林中蛙声阵阵,仿佛在举行动物界的大合唱,连涛声都遮掩不住。
初夏的夜晚是让人惬意的,更让人惬意的是,那些自认为和文字永远都沾不上边的人,居然有机会认字儿了!
林地边缘的一颗树旁,插满了四支滴着鱼油的大火把,把树上挂着的一块漆得雪白的木板照得透亮,上面用黑炭写了大大两个字——长度。
木板前呈圆弧型散开,密密麻麻全是人头,上百号人却几乎听不到一丝杂音,人们几乎都是伸长了脖子盯着白木板看,仔细记忆这两个字的形状;稍远一点的,为了看清木板上的字,甚至不顾姿势难看,撅着个屁股努力把身子向前倾,也不怕这个姿势保持久了会不会让自己晚上睡觉时浑身酸疼。
前几排的工匠——包括唐吉牛在内的铁匠、木匠们,还有明爷和司徒雄带着的船匠们,甚至福建来的那些造房屋的工匠都来了——还想办法搬了块石头垫屁股底下坐着,腿上则放着一块四周钉了木条的木盘,里面装满了沙子,用树枝在里面学写字。
后面的卷烟工场的女工们可就没准备这些了,只得盘腿坐在草地上,一边看着白木板上的字儿,一边伸手指在草地上划拉着学——这也不怪楚凡,他根本没想到,自己不过说了句,晚上教大伙儿认字儿,居然会涌来这么多人,所以只为工匠们准备的写字板肯定就不够用了。
“长度,简单的说,就是一个物件有多长……比如,我们去买布,跟伙计说,扯三尺的布,这个三尺就是长度……对,长度是用丈、尺、寸来表示的,房梁长三丈五尺,就是说房梁的长度是三丈五尺……跟着我读,长~度~”
楚凡拿着根长树枝,点着那俩大大的字儿耐心地教着。
“长~度~”
底下的上百号人跟着朗读了出来,让楚凡不得不感慨,这个时代的底层人们对文字那种敬若神明的崇拜感,使得他们在有机会学习时,那种专注和热情简直让人感动。
他是被感动了,而站在一旁的孙和斗三人看得目瞪口呆。
教人认字儿还能这么教?
他们,以及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读书人,无论是从私塾开始,还是延请塾师开家学,无不是从《蒙求》、《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这类书开始习字,再大一点便是《千字文》、《声学启蒙》、《千家诗》这些。
所以他们原以为楚凡来教,多半也会从“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或是“人之初,性本善”开始,谁知道这位小师叔做事如此不拘于常理,上来竟是这“长度”!
经过最初的错愕之后,孙和斗立刻反应过来了:本来嘛,教这些工匠认字儿的目的,不就是让他们能看懂图纸,在营造时不用口口相传便能知道零件的大小尺寸,又不是要他们写时文制艺,学那些劳什子干嘛?
果然,楚凡教的汉字都是和工匠日常所用息息相关,“长度”之后便是“宽度”、“高度”、“丈”、“尺”这类词,每一个词他都会细细解说,比如教到宽度时,他提出了不规则物体的“最大宽度”和“最小宽度”,教到“高度”时,他指出了船坞的深度也是高度,从底部算起。
不过教了十个词以后,楚凡换了内容,当楚凡把那个大大的“1”写到白木板上后,张子玉眼睛一下瞪大了。
他对于数学特别痴迷,所以知道阿拉伯数字这种比汉字数字更加简捷方便的计数方式,也听说过泰西有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计算的秘法,却不得其门而入,以致于平日计算时不得不依靠算筹和算盘。
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好奇,所以当他看到楚凡在白木板上写下阿拉伯数字教给这些工匠后,他立刻激动地难以自抑,差点儿没忍住冲上去求教如何用这些阿拉伯数字计算了。
楚凡刚教完十个阿拉伯数字,准备休息一下时,张子玉再忍不住,冲上去对楚凡说道,“小师叔,这泰西计算秘法你知道?一定要教给我!”
楚凡刚点点头,却听南山上锣声响了起来,他只得对张子玉说了声“放心,我肯定教”后,便转向了孙和斗道,“公宰,劳动你一下,继续教这些工匠,就像我刚才那样教,我去看看谁来了。”
把教鞭递给孙和斗后,楚凡匆匆来到了营寨,带上闷蛋儿的护卫分队,径直朝东北角的码头而来。
来到码头后一看,却原来是六大家的船到了,领头的是林三娃的管家江宣景,一个精瘦的南直人。
他这次是给楚凡送制弩工匠以及制弩的原料来的,楚凡看了看火把下陆续下船的那些工匠,和唐吉牛他们三个北京来的工匠比起来,这七八个人看起来更落魄,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身上衣衫也是破破烂烂的。
一问之下楚凡才知道,这是杨天生通过他的官场朋友,从南京弓弩院里弄出来的工匠——比起北京来,南京的这些将作部门更加凄惨,平时没什么活儿不说,还被那些上官们管得死死的,平日里做点儿私活糊口都要分润一大半出去,难怪看上去这么凄惶。
“姑爷,这次随船而来的,还有十张床弩的原料,弩臂都是老木了,装上就能用……弦也是干了很久的牛筋,扎实得很……杨老大说了,先紧着这些用,等他在其他地方收罗到更多原料再运来。”江宣景开口就叫上了姑爷,让楚凡心里暖暖的。
说完江宣景又嘱咐那些工匠,说什么“遇到贵人了,天下再没有比楚凡对工匠更好的了”、“要懂得感激”之类的话,说的那些工匠连连点头,过来要给楚凡磕头却被他拦住了。
码头上正吆喝着往下下床弩原料,楚凡的心却不在这里了,透过漆黑一片的海面,他久久凝视着东方五岛方向。
繁花似锦的番岳山上,那位绿色的小精灵,可还在否?
【星期五第一弹!求订阅!求订阅!求订阅!重要的事说三遍:)】
今夜无月。
漆黑的夜空宛如一口缀满了无数细碎小钻的大锅,倒扣在大地上;海风习习,轻轻推动海浪拍在岩脚上,发出阵阵涛声,仿佛女孩儿在欢笑。
岩上的小树林和草地,经过太阳一整天的暴晒后,散发出阵阵混合着嫩叶和青草的特有香气;林中蛙声阵阵,仿佛在举行动物界的大合唱,连涛声都遮掩不住。
初夏的夜晚是让人惬意的,更让人惬意的是,那些自认为和文字永远都沾不上边的人,居然有机会认字儿了!
林地边缘的一颗树旁,插满了四支滴着鱼油的大火把,把树上挂着的一块漆得雪白的木板照得透亮,上面用黑炭写了大大两个字——长度。
木板前呈圆弧型散开,密密麻麻全是人头,上百号人却几乎听不到一丝杂音,人们几乎都是伸长了脖子盯着白木板看,仔细记忆这两个字的形状;稍远一点的,为了看清木板上的字,甚至不顾姿势难看,撅着个屁股努力把身子向前倾,也不怕这个姿势保持久了会不会让自己晚上睡觉时浑身酸疼。
前几排的工匠——包括唐吉牛在内的铁匠、木匠们,还有明爷和司徒雄带着的船匠们,甚至福建来的那些造房屋的工匠都来了——还想办法搬了块石头垫屁股底下坐着,腿上则放着一块四周钉了木条的木盘,里面装满了沙子,用树枝在里面学写字。
后面的卷烟工场的女工们可就没准备这些了,只得盘腿坐在草地上,一边看着白木板上的字儿,一边伸手指在草地上划拉着学——这也不怪楚凡,他根本没想到,自己不过说了句,晚上教大伙儿认字儿,居然会涌来这么多人,所以只为工匠们准备的写字板肯定就不够用了。
“长度,简单的说,就是一个物件有多长……比如,我们去买布,跟伙计说,扯三尺的布,这个三尺就是长度……对,长度是用丈、尺、寸来表示的,房梁长三丈五尺,就是说房梁的长度是三丈五尺……跟着我读,长~度~”
楚凡拿着根长树枝,点着那俩大大的字儿耐心地教着。
“长~度~”
底下的上百号人跟着朗读了出来,让楚凡不得不感慨,这个时代的底层人们对文字那种敬若神明的崇拜感,使得他们在有机会学习时,那种专注和热情简直让人感动。
他是被感动了,而站在一旁的孙和斗三人看得目瞪口呆。
教人认字儿还能这么教?
他们,以及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读书人,无论是从私塾开始,还是延请塾师开家学,无不是从《蒙求》、《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这类书开始习字,再大一点便是《千字文》、《声学启蒙》、《千家诗》这些。
所以他们原以为楚凡来教,多半也会从“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或是“人之初,性本善”开始,谁知道这位小师叔做事如此不拘于常理,上来竟是这“长度”!
经过最初的错愕之后,孙和斗立刻反应过来了:本来嘛,教这些工匠认字儿的目的,不就是让他们能看懂图纸,在营造时不用口口相传便能知道零件的大小尺寸,又不是要他们写时文制艺,学那些劳什子干嘛?
果然,楚凡教的汉字都是和工匠日常所用息息相关,“长度”之后便是“宽度”、“高度”、“丈”、“尺”这类词,每一个词他都会细细解说,比如教到宽度时,他提出了不规则物体的“最大宽度”和“最小宽度”,教到“高度”时,他指出了船坞的深度也是高度,从底部算起。
不过教了十个词以后,楚凡换了内容,当楚凡把那个大大的“1”写到白木板上后,张子玉眼睛一下瞪大了。
他对于数学特别痴迷,所以知道阿拉伯数字这种比汉字数字更加简捷方便的计数方式,也听说过泰西有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计算的秘法,却不得其门而入,以致于平日计算时不得不依靠算筹和算盘。
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好奇,所以当他看到楚凡在白木板上写下阿拉伯数字教给这些工匠后,他立刻激动地难以自抑,差点儿没忍住冲上去求教如何用这些阿拉伯数字计算了。
楚凡刚教完十个阿拉伯数字,准备休息一下时,张子玉再忍不住,冲上去对楚凡说道,“小师叔,这泰西计算秘法你知道?一定要教给我!”
楚凡刚点点头,却听南山上锣声响了起来,他只得对张子玉说了声“放心,我肯定教”后,便转向了孙和斗道,“公宰,劳动你一下,继续教这些工匠,就像我刚才那样教,我去看看谁来了。”
把教鞭递给孙和斗后,楚凡匆匆来到了营寨,带上闷蛋儿的护卫分队,径直朝东北角的码头而来。
来到码头后一看,却原来是六大家的船到了,领头的是林三娃的管家江宣景,一个精瘦的南直人。
他这次是给楚凡送制弩工匠以及制弩的原料来的,楚凡看了看火把下陆续下船的那些工匠,和唐吉牛他们三个北京来的工匠比起来,这七八个人看起来更落魄,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身上衣衫也是破破烂烂的。
一问之下楚凡才知道,这是杨天生通过他的官场朋友,从南京弓弩院里弄出来的工匠——比起北京来,南京的这些将作部门更加凄惨,平时没什么活儿不说,还被那些上官们管得死死的,平日里做点儿私活糊口都要分润一大半出去,难怪看上去这么凄惶。
“姑爷,这次随船而来的,还有十张床弩的原料,弩臂都是老木了,装上就能用……弦也是干了很久的牛筋,扎实得很……杨老大说了,先紧着这些用,等他在其他地方收罗到更多原料再运来。”江宣景开口就叫上了姑爷,让楚凡心里暖暖的。
说完江宣景又嘱咐那些工匠,说什么“遇到贵人了,天下再没有比楚凡对工匠更好的了”、“要懂得感激”之类的话,说的那些工匠连连点头,过来要给楚凡磕头却被他拦住了。
码头上正吆喝着往下下床弩原料,楚凡的心却不在这里了,透过漆黑一片的海面,他久久凝视着东方五岛方向。
繁花似锦的番岳山上,那位绿色的小精灵,可还在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