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预兆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明末传奇》最新章节!
三万大军进入到河南汝宁府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中旬,气候变得寒冷,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今年的气候很是奇怪,每日里都是北风呼呼的吹,走在路上让人有些睁不开眼睛,这可苦了行军的军士,只能够咬着牙坚持。
监军高起潜,本来就是怕冷,这个时候就更加的叫苦不迭了,每日都是在马车里面,蜷缩在被窝之中,这无形之中耽误了大军的行程。
一场大雪毫无预兆的下来了。
鹅毛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时间,官道被白雪覆盖,四周看上去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此等的景色,在文人墨客的眼里是绝佳的美景,可是在卢象升和高起潜等人的眼里,就是最为恶劣的状况,大雪不仅仅是影响到行军,还影响到了安营扎寨,要知道三万大军行军,不可能在府州县城池之中居住,只能够在官道两边开阔的地方宿营,大雪让安营扎寨变得很是困难,也让军士遭受到不一般的苦楚。
卢象升指挥的三万大军,除开其中的嫡系五千天雄军,其余两万多人,都是从各地抽调的,包括陕西卫所的军士,这些人的战斗力一般,决不能够算是强悍,而且长时间的拖欠军饷,让这些军士的士气低落,尽管高起潜从京城带来了粮草,可惜并未全部兑现给军士,只是按照比例给军士发放了一定的军饷。
这也是监军的规矩,掌管钱粮,肯定是想着从中得到好处的,要是全部都发给下面的军士了。监军岂不是什么都得不到,再说监军想着掌控军队,若是不能够从钱粮上面做文章,那也是很困难的,毕竟监军平日里没有和军士在一起。人家凭什么听你的。
监军的一贯做法,首先是克扣军饷,其次就是笼络军队之中的高级军官,面对高级军官的时候,给与一定的银子的同时,表示愿意向上面推荐。这就让高级军官很是心动,不自觉的围绕在监军的周围了,如此的做法,自然削弱了主帅的权力。
朝廷甚至是皇上都知道监军的这些做法,他们是支持的。监军如此做,可以削弱主帅的权力,避免主帅出现拥兵自重的情形,历史上这样的教训太多了。
军饷的问题,加上气候的恶劣,让卢象升麾下的三万大军,士气很是低落,见到这样的情形。卢象升很是着急,他好几次和监军高起潜商议,看看是不是给与军士更多的军饷。大战在即,这样的做法能够最大限度的鼓舞士气,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高起潜明白这里面的道理,可他不会干。
卢象升的清高孤傲,在朝廷之中是有着很多传闻的,而且卢象升和太监之间。几乎就没有什么联系,和很多的文官一样。卢象升骨子里看不起太监,高起潜是什么人。什么样的阵势没有见过,在武昌府的时候,他就感觉到了卢象升骨子里的冷漠,如此的情况之下,高起潜怎么可能与卢象升是一条心。
三万大军,除开卢象升麾下的五千天雄军,其余的高级军官,高起潜在很短的时间之内,都笼络过来了,这是他的本事,对此卢象升还不是特别的清楚,应该说到了这个时候,三万大军基本就是高起潜掌控了。
如何作战的方面,卢象升与高起潜之间也存在矛盾,当初从武昌府出发的时候,卢象升的意思是从襄阳直接进入到南阳府,直捣黄龙,高起潜认为应该绕道汝宁府,进入到南阳府,掌握诸多情况之后,对流寇发动进攻。
最终还是高起潜的建议被采纳,到了这个时候,卢象升才猛然醒悟,高起潜来到大军之中的时间不长,可是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已经笼络了军中的参将、副将甚至是游击将军等大部分的军官,这让卢象升很是愤怒,对高起潜就更加的不待见了。
大军抵达信阳州,卢象升和高起潜进入到州城。
信阳州的鸡公山就是红娘子起兵造反的地方,两人进入州城的时候,知州和诸多的官吏小心翼翼,生怕遭遇到责罚。
信阳州州衙,厢房。
厢房外面有军士守候,任何人都不得靠近,参将以上的军官,集中在厢房,这个时候,他们要决定下一步该如何的行动。
卢象升和高起潜两人早就商议过,但两人的意见没有能够统一,卢象升的意思,大军抵达碗山之后,直接西进,抵达南阳府所属的沁阳,找寻流寇的主力作战,高起潜认为大军要抵达汝宁府城,接着从南阳府所属的舞阳和裕州开始作战,而且高起潜还要求等到山西、河南、四川和湖广等地的大军抵达汝宁府之后,再行展开作战。
卢象升当然不会同意高起潜的安排,他很清楚山西等地卫所军队的战斗力,也知道等待这些军队抵达,怕是还需要半个月以上的时间,等到各路大军抵达之后,还要调整部署,真正开始进攻,怕是需要到开年之后了。
时间耽误越长,流寇在南阳的根基就越稳,到时候作战的难度就越大。
从骨子里来说,卢象升不是特别重视流寇,认为流寇的战斗力不强,可惜高起潜的看法正好相反,认为必须要高度重视流寇,做好一切的安排部署,争取彻底剿灭流寇。
两人的看法,说不清楚谁对谁错,各自都有道理。
可惜作战厮杀本来就是赌博,算计好一切的可能性、胜券在握的战斗厮杀,几乎都是没有的,快速作战以及充足的准备,各自有着优缺点,若是主帅和监军能够团结一致,达成共识,那么什么样的部署都是能够很快落实的。
可惜卢象升与高起潜之间,已经没有融洽的可能性,察觉到高起潜来到大军之中,重点就是笼络人心之后,卢象升已经从骨子里产生了厌恶的感觉,根本不可能缓和关系了。
卢象升就是这样的性格,一辈子都无法做出真正的改变。
商议刚刚开始,争论就再次出现,卢象升和高起潜各自坚持意见,其余的参将、副将和游击将军等等,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做,也不知道该听谁的。
争论持续了一刻钟的时间。
卢象升显然做了更加充足的准备,也知道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高起潜的决定,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高监军,本帅以为,如此争论下去,最终是难以有结果的,今岁的气候恶劣,看起来对大军不利,不过这等恶劣的气候,对于流寇来说,也是不利的,本帅认为大军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尽早的发动进攻,大军抵达碗山之后,本帅带领一万前军,朝着沁阳的方向发动进攻,高监军率领两万的中军,随后接应,若是前军作战顺利,则前军和中军联合起来,朝着南阳府的方向发动进攻,若是进攻受挫,则按照高监军的安排,大军抵达汝宁府城,等待其他大军的到来,最终对流寇发动进攻。”
高起潜愣了一下,他倒是没有想到,卢象升会提出来这样的建议,若是继续反驳,一味的坚持大军必须到汝宁府城,这有些说不过去了,弄的不好会让人觉得他怯战,不敢和流寇正面厮杀。
稍微沉吟了一下,高起潜开口了。
“咱家觉得,卢大人的建议颇有道理,流寇在南阳府作乱,胆大妄为,居然公开挑战朝廷,不能忍受,这山西、四川以及湖广各地的援军,短时间之内难以抵达,河南方面的大军,必须要驻守开封府和洛阳等地,难以抽调大军参与战斗,如此情况之下,作战还是需要谨慎一些,兵者凶险。”
高起潜这几句话,让卢象升的脸色微微变化了,这是什么意思,好像高起潜对作战特别的熟悉一样。
不过卢象升还是没有开口,他等着高起潜说出下面的话语。
“卢大人的安排,咱家是同意的,大军抵达碗山之后,咱家率领中军押后,催促各地大军尽快赶赴河南作战。。。”
决定很快形成,卢象升率领一万大军,抵达沁阳之后,与流寇展开厮杀,高起潜率领两万中军殿后,若是作战顺利,高起潜则率领中军快速跟上,若是作战不顺利,卢象升率领的前军,则朝着碗山的方向撤离,与中军会和。
没有说会想到,作战最终是如此的安排,郑勋睿等人计算的,卢象升能够率领作战的军士,可以达到七万人,有了这么多的军士,不管流寇如何的强悍,都是难以应对的,可如今的实际情况是,卢象升仅仅率领一万大军作战,面对的却是八万的后金鞑子。
这样的安排,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狂妄的,若是郑勋睿,绝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哪怕就是率领郑家军,也不会如此的盲目,这有些过高的估计自身的实力、贬低流寇的实力。
决定做出来之后,一万前军和两万中军很快确定,卢象升率领一万前军,快速朝着碗山的方向而去,高起潜率领的两万中军,还是按照以前的行军速度,朝着碗山而去。(未完待续)
三万大军进入到河南汝宁府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中旬,气候变得寒冷,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今年的气候很是奇怪,每日里都是北风呼呼的吹,走在路上让人有些睁不开眼睛,这可苦了行军的军士,只能够咬着牙坚持。
监军高起潜,本来就是怕冷,这个时候就更加的叫苦不迭了,每日都是在马车里面,蜷缩在被窝之中,这无形之中耽误了大军的行程。
一场大雪毫无预兆的下来了。
鹅毛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时间,官道被白雪覆盖,四周看上去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此等的景色,在文人墨客的眼里是绝佳的美景,可是在卢象升和高起潜等人的眼里,就是最为恶劣的状况,大雪不仅仅是影响到行军,还影响到了安营扎寨,要知道三万大军行军,不可能在府州县城池之中居住,只能够在官道两边开阔的地方宿营,大雪让安营扎寨变得很是困难,也让军士遭受到不一般的苦楚。
卢象升指挥的三万大军,除开其中的嫡系五千天雄军,其余两万多人,都是从各地抽调的,包括陕西卫所的军士,这些人的战斗力一般,决不能够算是强悍,而且长时间的拖欠军饷,让这些军士的士气低落,尽管高起潜从京城带来了粮草,可惜并未全部兑现给军士,只是按照比例给军士发放了一定的军饷。
这也是监军的规矩,掌管钱粮,肯定是想着从中得到好处的,要是全部都发给下面的军士了。监军岂不是什么都得不到,再说监军想着掌控军队,若是不能够从钱粮上面做文章,那也是很困难的,毕竟监军平日里没有和军士在一起。人家凭什么听你的。
监军的一贯做法,首先是克扣军饷,其次就是笼络军队之中的高级军官,面对高级军官的时候,给与一定的银子的同时,表示愿意向上面推荐。这就让高级军官很是心动,不自觉的围绕在监军的周围了,如此的做法,自然削弱了主帅的权力。
朝廷甚至是皇上都知道监军的这些做法,他们是支持的。监军如此做,可以削弱主帅的权力,避免主帅出现拥兵自重的情形,历史上这样的教训太多了。
军饷的问题,加上气候的恶劣,让卢象升麾下的三万大军,士气很是低落,见到这样的情形。卢象升很是着急,他好几次和监军高起潜商议,看看是不是给与军士更多的军饷。大战在即,这样的做法能够最大限度的鼓舞士气,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高起潜明白这里面的道理,可他不会干。
卢象升的清高孤傲,在朝廷之中是有着很多传闻的,而且卢象升和太监之间。几乎就没有什么联系,和很多的文官一样。卢象升骨子里看不起太监,高起潜是什么人。什么样的阵势没有见过,在武昌府的时候,他就感觉到了卢象升骨子里的冷漠,如此的情况之下,高起潜怎么可能与卢象升是一条心。
三万大军,除开卢象升麾下的五千天雄军,其余的高级军官,高起潜在很短的时间之内,都笼络过来了,这是他的本事,对此卢象升还不是特别的清楚,应该说到了这个时候,三万大军基本就是高起潜掌控了。
如何作战的方面,卢象升与高起潜之间也存在矛盾,当初从武昌府出发的时候,卢象升的意思是从襄阳直接进入到南阳府,直捣黄龙,高起潜认为应该绕道汝宁府,进入到南阳府,掌握诸多情况之后,对流寇发动进攻。
最终还是高起潜的建议被采纳,到了这个时候,卢象升才猛然醒悟,高起潜来到大军之中的时间不长,可是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已经笼络了军中的参将、副将甚至是游击将军等大部分的军官,这让卢象升很是愤怒,对高起潜就更加的不待见了。
大军抵达信阳州,卢象升和高起潜进入到州城。
信阳州的鸡公山就是红娘子起兵造反的地方,两人进入州城的时候,知州和诸多的官吏小心翼翼,生怕遭遇到责罚。
信阳州州衙,厢房。
厢房外面有军士守候,任何人都不得靠近,参将以上的军官,集中在厢房,这个时候,他们要决定下一步该如何的行动。
卢象升和高起潜两人早就商议过,但两人的意见没有能够统一,卢象升的意思,大军抵达碗山之后,直接西进,抵达南阳府所属的沁阳,找寻流寇的主力作战,高起潜认为大军要抵达汝宁府城,接着从南阳府所属的舞阳和裕州开始作战,而且高起潜还要求等到山西、河南、四川和湖广等地的大军抵达汝宁府之后,再行展开作战。
卢象升当然不会同意高起潜的安排,他很清楚山西等地卫所军队的战斗力,也知道等待这些军队抵达,怕是还需要半个月以上的时间,等到各路大军抵达之后,还要调整部署,真正开始进攻,怕是需要到开年之后了。
时间耽误越长,流寇在南阳的根基就越稳,到时候作战的难度就越大。
从骨子里来说,卢象升不是特别重视流寇,认为流寇的战斗力不强,可惜高起潜的看法正好相反,认为必须要高度重视流寇,做好一切的安排部署,争取彻底剿灭流寇。
两人的看法,说不清楚谁对谁错,各自都有道理。
可惜作战厮杀本来就是赌博,算计好一切的可能性、胜券在握的战斗厮杀,几乎都是没有的,快速作战以及充足的准备,各自有着优缺点,若是主帅和监军能够团结一致,达成共识,那么什么样的部署都是能够很快落实的。
可惜卢象升与高起潜之间,已经没有融洽的可能性,察觉到高起潜来到大军之中,重点就是笼络人心之后,卢象升已经从骨子里产生了厌恶的感觉,根本不可能缓和关系了。
卢象升就是这样的性格,一辈子都无法做出真正的改变。
商议刚刚开始,争论就再次出现,卢象升和高起潜各自坚持意见,其余的参将、副将和游击将军等等,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做,也不知道该听谁的。
争论持续了一刻钟的时间。
卢象升显然做了更加充足的准备,也知道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高起潜的决定,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高监军,本帅以为,如此争论下去,最终是难以有结果的,今岁的气候恶劣,看起来对大军不利,不过这等恶劣的气候,对于流寇来说,也是不利的,本帅认为大军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尽早的发动进攻,大军抵达碗山之后,本帅带领一万前军,朝着沁阳的方向发动进攻,高监军率领两万的中军,随后接应,若是前军作战顺利,则前军和中军联合起来,朝着南阳府的方向发动进攻,若是进攻受挫,则按照高监军的安排,大军抵达汝宁府城,等待其他大军的到来,最终对流寇发动进攻。”
高起潜愣了一下,他倒是没有想到,卢象升会提出来这样的建议,若是继续反驳,一味的坚持大军必须到汝宁府城,这有些说不过去了,弄的不好会让人觉得他怯战,不敢和流寇正面厮杀。
稍微沉吟了一下,高起潜开口了。
“咱家觉得,卢大人的建议颇有道理,流寇在南阳府作乱,胆大妄为,居然公开挑战朝廷,不能忍受,这山西、四川以及湖广各地的援军,短时间之内难以抵达,河南方面的大军,必须要驻守开封府和洛阳等地,难以抽调大军参与战斗,如此情况之下,作战还是需要谨慎一些,兵者凶险。”
高起潜这几句话,让卢象升的脸色微微变化了,这是什么意思,好像高起潜对作战特别的熟悉一样。
不过卢象升还是没有开口,他等着高起潜说出下面的话语。
“卢大人的安排,咱家是同意的,大军抵达碗山之后,咱家率领中军押后,催促各地大军尽快赶赴河南作战。。。”
决定很快形成,卢象升率领一万大军,抵达沁阳之后,与流寇展开厮杀,高起潜率领两万中军殿后,若是作战顺利,高起潜则率领中军快速跟上,若是作战不顺利,卢象升率领的前军,则朝着碗山的方向撤离,与中军会和。
没有说会想到,作战最终是如此的安排,郑勋睿等人计算的,卢象升能够率领作战的军士,可以达到七万人,有了这么多的军士,不管流寇如何的强悍,都是难以应对的,可如今的实际情况是,卢象升仅仅率领一万大军作战,面对的却是八万的后金鞑子。
这样的安排,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狂妄的,若是郑勋睿,绝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哪怕就是率领郑家军,也不会如此的盲目,这有些过高的估计自身的实力、贬低流寇的实力。
决定做出来之后,一万前军和两万中军很快确定,卢象升率领一万前军,快速朝着碗山的方向而去,高起潜率领的两万中军,还是按照以前的行军速度,朝着碗山而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