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次要价值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帝国风云》最新章节!
马歇尔在战略立场上的妥协,使得美军从西南太平洋战场撤军变得更加困难。
说得直接一点,在麦克阿瑟的坚持下,除非美军遭受不可弥补的损失,已经丧失了继续守卫澳大利亚的能力,不然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没有理由下令从西南太平洋撤退,美军也就得在这里战斗下去。
在舰队决战中被击败,就可以看成是不可承受的损失。
有趣的是,这反而促成尼米兹采取较为积极的立场,即认为斯普鲁恩斯应该主动寻找中国舰队决战。
尼米兹的立场,毫无疑问的影响了斯普鲁恩斯,也影响了哈尔西。
在离开布里斯班之前,斯普鲁恩斯就从哈尔西那里接到了命令,即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击败中国舰队。
当时,哈尔西还暗示斯普鲁恩斯,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冒险行动。
只是,斯普鲁恩斯没有立即明白哈尔西的意思。在他看来,罗斯福肯定不会考虑任何与撤军有关的建议,最多只会采纳尼米兹的战略主张,即在确实无法守住澳洲的情况下,把舰队调回夏威夷群岛。
结果就是,斯普鲁恩斯认为应该尽可能的保存舰队实力。
当然,斯普鲁恩斯的理解也没有错。
罗斯福确实需要一个放弃西南太平洋战场的理由,但是美国海军更加需要一支完整、健全的舰队。
直到八月二十六日,也就是第31舰队已经在塔斯曼海活动两天之后,斯普鲁恩斯才收到了尼米兹发来的电报。在这份电报中。尼米兹提到了一个模棱两可的问题,即斯普鲁恩斯得尽其所能的找到中国舰队,但是同样得尽一切能力保护好手里的战舰,至少得保住那两艘舰队航母。
这下,斯普鲁恩斯迷惑了。
要知道,这两点要求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找到中国舰队,就得与中国舰队决战。也就不可能保全战舰。要想保全舰队,就得尽可能的避开中国舰队,避免与之决战,也就不可能找到中国舰队。
费了好大的尽,斯普鲁恩斯才算明白了尼米兹的意思。
当然,这也不能责怪尼米兹。
尼米兹直接下达命令的话,说得严重一点就已经犯了叛国罪。即便说得轻一点,也是消极怠战。也就是说,任何想要对付尼米兹、或者是想让尼米兹下课的将军,都可以拿这道命令说事。
如此一来,尼米兹就只能设法暗示斯普鲁恩斯。
所幸的是,斯普鲁恩斯总算弄明白了尼米兹的意思。
关键只有一点,即尼米兹只提到找到中国舰队,却没有提到与中国舰队决战,更没有要求斯普鲁恩斯一定要击败中国舰队。
搞明白尼米兹的意图之后,斯普鲁恩斯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当天晚上。斯普鲁恩斯就把第31舰队拆分成了两支航母战斗群,即两艘舰队航母为一支战斗群,六艘小型航母为一支战斗群。此外,尼米兹还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部署,即只为两艘舰队航母各安排了一艘护航的重巡洋舰,保留了四艘轻巡洋舰与四艘驱逐舰。然后把其他所有的护航战舰都分配给了六艘小型航母。结果就是。掩护六艘小型航母的力量要比掩护两艘舰队航母的力量强大得多。当时,第31舰队里总共有八艘重巡洋舰、十二艘轻巡洋舰与十六艘驱逐舰!
做出这一部署之后,斯普鲁恩斯就让两支航母战斗群分道扬镳了。
按照他的部署,由六艘小型航母为核心的第二航母战斗群直接前往新喀里多尼亚西北海域寻找中国舰队。并且设法偷袭中国舰队。由两艘舰队航母为核心的第一航母战斗群则由他亲自率领前往新喀里多尼亚南部海域。
这一部署,非常直观的反映出了斯普鲁恩斯的意图。
说直接一点。在斯普鲁恩斯的安排下,第二航母战斗群就是牺牲品,其价值就是达到尼米兹提出的第一个条件。
虽然在美国海军中,特别是在珊瑚海大海战之后,小型航母顶起了半边天,做出的贡献丝毫不亚于舰队航母。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沦陷之前,美军小型航母的活动频率比舰队航母高得多。在伦内尔岛海战之后,小型航母成为了美军唯一可用、或者说是敢用的海上航空作战平台。但是与舰队航母相比,小型航母依然是可以牺牲的战舰。除了美国正在大批量的建造小型航母与护航航母之外,还与美军对小型航母的价值认识与使用方式有关。简单的说,美军并不在乎这些小型航母。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
当时,美国海军的小型航母分为两种,一是在轻巡洋舰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二是按照商船标准建造的。习惯上,一般把前者称为小型航母,把后者称为护航航母,而这两种航母的用途也有所差别。大战初期,美国海军的小型航母主要在太平洋战场上活动,主要价值就是填补舰队航母不足所造成的力量空缺。护航航母则主要在大西洋上活动,主要价值是对付敌人的潜艇。
问题是,美国海军对此并没有清楚认识,至少美国高层没有这方面的认识。
要知道,这两种航母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小型航母的基础是战舰,而且也是按照战舰的标准建造的。护航航母的基础是商船,也就是按照民用船只的标准建造。可见,在基本规格上两种战舰都截然不同。
由此,也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相对而言,护航航母的建造工程要简单得多。在实现了量产化之后,美国平均每个月最多能建造十艘护航航母。在整个大战期间,美国平均每月建造了四艘护航航母。可以说,护航航母是一种非常廉价的战舰。
显然,护航航母是可以牺牲的战舰。
问题是,小型航母则不同。
整个大战期间,美国只建造了不到四十艘小型航母,平均每月不到一艘,小型航母的总建造量仅相当于护航航母的五分之一。
在使用价值上,小型航母能够顶替舰队航母执行一些作战任务,而护航航母唯一的价值就是反潜。
由此可见,小型航母实际上是不应该牺牲掉的。
别的不说,当时第31舰队的六艘小型航母搭载了近两百架舰载机,比两艘舰队航母搭载的舰载机多了近六十架。
也就是说,六艘小型航母的航空作战能力超过了两艘舰队航母。
如果按照出动与回收舰载机的能力计算,两艘小型航母就顶得上一艘舰队航母,而小型航母唯一的欠缺机是无法搭载笨重的鱼雷攻击机,只能搭载战斗机与俯冲轰炸机,攻击手段较为单一。
战后,就有人认为,美军不重视小型航母是输掉太平洋战争的主要原因之一。
很多战史学家多认为,如果伦内尔岛海战延迟三个月爆发,那么这场海战的结果有可能截然不同。这就是,在六艘小型航母补充到位之后,加上“企业”号归队,第三舰队将拥有三艘舰队航母与十艘小型航母,合理编排的话,美军能够组建三支都具有一定攻击能力的航母战斗群,在航空作战能力上与中国海军的第五舰队不相上下,至少有一半的把握在海战中击败中国舰队。
不管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至少有一点得承认,小型航母在得到合理使用之后,能够发挥出很大的价值。
可以说,在这方面,中国海军的做法就是正面教材。
这就是,在舰队航母充足的情况下,中国海军一直把小型航母当成主要的支援力量,极大的限度的降低了舰队航母的作战负担。到了一九四三年,特别是一九四三年的下半年到一九四四年的上半年,在舰队航母不够用的情况下,中国海军用一些性能较为突出的小型航母单独组成航母战斗群,有效弥补了舰队航母不足造成的力量空缺,并且在舰队作战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事实上,在一九四四年之前,中美海军都没有足够多的舰队航母。
在小型航母的认识与使用上的差别,对中美海军的实力对比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当然,在战术层面上,也不能说斯普鲁恩斯大错特错。
从斯普鲁恩斯的编排来看,他至少已经认识到,很有必要让小型航母组成单独的航母战斗群。其实,在伦内尔岛海战期间,斯普鲁恩斯就有了这样的认识,也确实这么做了,只是没有收到太好的效果。
在战术上,斯普鲁恩斯最大的错误,还是在战局的判断上。
当时,斯普鲁恩斯让六艘小型航母北上,前往新喀里多尼亚西北海域。可见,斯普鲁恩斯断定中国舰队会直接南下进入塔斯曼海。问题是,在此之前,斯普鲁恩斯对战局的判断却完全相反,即他认为中国舰队会主动寻找美军舰队决战,也就不可能如此直接,很有可能会选择绕过新喀里多尼亚。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斯普鲁恩斯在做出这一安排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到了如何让主力安然撤离战场。也就是说,如果小型航母战斗群在北面遭遇了中国舰队,那么两艘舰队航母就有足够的时间撤回去。
问题是,怎么打,根本就不是由斯普鲁恩斯决定的。(未完待续……RQ
马歇尔在战略立场上的妥协,使得美军从西南太平洋战场撤军变得更加困难。
说得直接一点,在麦克阿瑟的坚持下,除非美军遭受不可弥补的损失,已经丧失了继续守卫澳大利亚的能力,不然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没有理由下令从西南太平洋撤退,美军也就得在这里战斗下去。
在舰队决战中被击败,就可以看成是不可承受的损失。
有趣的是,这反而促成尼米兹采取较为积极的立场,即认为斯普鲁恩斯应该主动寻找中国舰队决战。
尼米兹的立场,毫无疑问的影响了斯普鲁恩斯,也影响了哈尔西。
在离开布里斯班之前,斯普鲁恩斯就从哈尔西那里接到了命令,即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击败中国舰队。
当时,哈尔西还暗示斯普鲁恩斯,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冒险行动。
只是,斯普鲁恩斯没有立即明白哈尔西的意思。在他看来,罗斯福肯定不会考虑任何与撤军有关的建议,最多只会采纳尼米兹的战略主张,即在确实无法守住澳洲的情况下,把舰队调回夏威夷群岛。
结果就是,斯普鲁恩斯认为应该尽可能的保存舰队实力。
当然,斯普鲁恩斯的理解也没有错。
罗斯福确实需要一个放弃西南太平洋战场的理由,但是美国海军更加需要一支完整、健全的舰队。
直到八月二十六日,也就是第31舰队已经在塔斯曼海活动两天之后,斯普鲁恩斯才收到了尼米兹发来的电报。在这份电报中。尼米兹提到了一个模棱两可的问题,即斯普鲁恩斯得尽其所能的找到中国舰队,但是同样得尽一切能力保护好手里的战舰,至少得保住那两艘舰队航母。
这下,斯普鲁恩斯迷惑了。
要知道,这两点要求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找到中国舰队,就得与中国舰队决战。也就不可能保全战舰。要想保全舰队,就得尽可能的避开中国舰队,避免与之决战,也就不可能找到中国舰队。
费了好大的尽,斯普鲁恩斯才算明白了尼米兹的意思。
当然,这也不能责怪尼米兹。
尼米兹直接下达命令的话,说得严重一点就已经犯了叛国罪。即便说得轻一点,也是消极怠战。也就是说,任何想要对付尼米兹、或者是想让尼米兹下课的将军,都可以拿这道命令说事。
如此一来,尼米兹就只能设法暗示斯普鲁恩斯。
所幸的是,斯普鲁恩斯总算弄明白了尼米兹的意思。
关键只有一点,即尼米兹只提到找到中国舰队,却没有提到与中国舰队决战,更没有要求斯普鲁恩斯一定要击败中国舰队。
搞明白尼米兹的意图之后,斯普鲁恩斯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当天晚上。斯普鲁恩斯就把第31舰队拆分成了两支航母战斗群,即两艘舰队航母为一支战斗群,六艘小型航母为一支战斗群。此外,尼米兹还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部署,即只为两艘舰队航母各安排了一艘护航的重巡洋舰,保留了四艘轻巡洋舰与四艘驱逐舰。然后把其他所有的护航战舰都分配给了六艘小型航母。结果就是。掩护六艘小型航母的力量要比掩护两艘舰队航母的力量强大得多。当时,第31舰队里总共有八艘重巡洋舰、十二艘轻巡洋舰与十六艘驱逐舰!
做出这一部署之后,斯普鲁恩斯就让两支航母战斗群分道扬镳了。
按照他的部署,由六艘小型航母为核心的第二航母战斗群直接前往新喀里多尼亚西北海域寻找中国舰队。并且设法偷袭中国舰队。由两艘舰队航母为核心的第一航母战斗群则由他亲自率领前往新喀里多尼亚南部海域。
这一部署,非常直观的反映出了斯普鲁恩斯的意图。
说直接一点。在斯普鲁恩斯的安排下,第二航母战斗群就是牺牲品,其价值就是达到尼米兹提出的第一个条件。
虽然在美国海军中,特别是在珊瑚海大海战之后,小型航母顶起了半边天,做出的贡献丝毫不亚于舰队航母。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沦陷之前,美军小型航母的活动频率比舰队航母高得多。在伦内尔岛海战之后,小型航母成为了美军唯一可用、或者说是敢用的海上航空作战平台。但是与舰队航母相比,小型航母依然是可以牺牲的战舰。除了美国正在大批量的建造小型航母与护航航母之外,还与美军对小型航母的价值认识与使用方式有关。简单的说,美军并不在乎这些小型航母。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
当时,美国海军的小型航母分为两种,一是在轻巡洋舰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二是按照商船标准建造的。习惯上,一般把前者称为小型航母,把后者称为护航航母,而这两种航母的用途也有所差别。大战初期,美国海军的小型航母主要在太平洋战场上活动,主要价值就是填补舰队航母不足所造成的力量空缺。护航航母则主要在大西洋上活动,主要价值是对付敌人的潜艇。
问题是,美国海军对此并没有清楚认识,至少美国高层没有这方面的认识。
要知道,这两种航母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小型航母的基础是战舰,而且也是按照战舰的标准建造的。护航航母的基础是商船,也就是按照民用船只的标准建造。可见,在基本规格上两种战舰都截然不同。
由此,也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相对而言,护航航母的建造工程要简单得多。在实现了量产化之后,美国平均每个月最多能建造十艘护航航母。在整个大战期间,美国平均每月建造了四艘护航航母。可以说,护航航母是一种非常廉价的战舰。
显然,护航航母是可以牺牲的战舰。
问题是,小型航母则不同。
整个大战期间,美国只建造了不到四十艘小型航母,平均每月不到一艘,小型航母的总建造量仅相当于护航航母的五分之一。
在使用价值上,小型航母能够顶替舰队航母执行一些作战任务,而护航航母唯一的价值就是反潜。
由此可见,小型航母实际上是不应该牺牲掉的。
别的不说,当时第31舰队的六艘小型航母搭载了近两百架舰载机,比两艘舰队航母搭载的舰载机多了近六十架。
也就是说,六艘小型航母的航空作战能力超过了两艘舰队航母。
如果按照出动与回收舰载机的能力计算,两艘小型航母就顶得上一艘舰队航母,而小型航母唯一的欠缺机是无法搭载笨重的鱼雷攻击机,只能搭载战斗机与俯冲轰炸机,攻击手段较为单一。
战后,就有人认为,美军不重视小型航母是输掉太平洋战争的主要原因之一。
很多战史学家多认为,如果伦内尔岛海战延迟三个月爆发,那么这场海战的结果有可能截然不同。这就是,在六艘小型航母补充到位之后,加上“企业”号归队,第三舰队将拥有三艘舰队航母与十艘小型航母,合理编排的话,美军能够组建三支都具有一定攻击能力的航母战斗群,在航空作战能力上与中国海军的第五舰队不相上下,至少有一半的把握在海战中击败中国舰队。
不管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至少有一点得承认,小型航母在得到合理使用之后,能够发挥出很大的价值。
可以说,在这方面,中国海军的做法就是正面教材。
这就是,在舰队航母充足的情况下,中国海军一直把小型航母当成主要的支援力量,极大的限度的降低了舰队航母的作战负担。到了一九四三年,特别是一九四三年的下半年到一九四四年的上半年,在舰队航母不够用的情况下,中国海军用一些性能较为突出的小型航母单独组成航母战斗群,有效弥补了舰队航母不足造成的力量空缺,并且在舰队作战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事实上,在一九四四年之前,中美海军都没有足够多的舰队航母。
在小型航母的认识与使用上的差别,对中美海军的实力对比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当然,在战术层面上,也不能说斯普鲁恩斯大错特错。
从斯普鲁恩斯的编排来看,他至少已经认识到,很有必要让小型航母组成单独的航母战斗群。其实,在伦内尔岛海战期间,斯普鲁恩斯就有了这样的认识,也确实这么做了,只是没有收到太好的效果。
在战术上,斯普鲁恩斯最大的错误,还是在战局的判断上。
当时,斯普鲁恩斯让六艘小型航母北上,前往新喀里多尼亚西北海域。可见,斯普鲁恩斯断定中国舰队会直接南下进入塔斯曼海。问题是,在此之前,斯普鲁恩斯对战局的判断却完全相反,即他认为中国舰队会主动寻找美军舰队决战,也就不可能如此直接,很有可能会选择绕过新喀里多尼亚。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斯普鲁恩斯在做出这一安排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到了如何让主力安然撤离战场。也就是说,如果小型航母战斗群在北面遭遇了中国舰队,那么两艘舰队航母就有足够的时间撤回去。
问题是,怎么打,根本就不是由斯普鲁恩斯决定的。(未完待续……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