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 BHIM榴弹炮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雷霆反击》最新章节!
白虎师的火力准备打得很准,而且持续时间很长,似乎具备连续的弹药补给能力,这也显示出其炮兵部队仍然处于第一线坦克群的指挥下;这支部队在失去了指挥部以及正副两名师长后,仍然没有陷入混乱,在经过一夜的攻坚,早上又与王镇北大军交战而遭受巨大挫折后,下辖各支部队的编制竟然基本完整地保存下来,且仍然在统一指挥下。这样的表现,在平均组织能力低下印度陆军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此时,大部分印度军队在追击中,已经处于分崩离析状态,第26步兵师师长的被俘地点,竟然在其部队的20公里外,他本人已经不知道自己的部队在哪里了。整个上午,中巴联军已经歼灭了超过4万人的敌军,而印度军队最后的精华,现在就在贺凡眼前,准备拼命。贺凡的40辆坦克和大约2000名伞兵,将决定这股敌人是否能够逃出去,加入到新德里的防御中,林淮生并没有严令贺凡堵住敌人,但是贺凡并不打算轻易放他们逃走。
新的侦察表明,白虎师剩下的5个装甲团集结在一起,尽管平均每个团只剩下了一个营左右的兵力,但是实力犹存,该师各部队中,又以下辖的炮兵和防空部队保存最为完整,一时间空军也只能实施区域外打击,而远程火力失去无人机指示后,其精度和火力投送大打折扣。
贺凡观察到当面敌人继续延续了23装甲团的方式,他们依旧集中兵力,企图用一个强有力前锋突破的办法,撕破防线,看起来并没有太多的新花样,只是兵力又有所增加。
他下令放弃阵地,向后退却,并呼叫远程火箭炮,在敌人的进攻路线上,发射反坦克导弹,完成4000米宽,纵深500米的巨大雷场,用来阻碍敌人行动速度,这样他可以从容地倒车后退,始终将炮口对准敌人。
发射地雷无需很精确的目标指示,对于攻击正面不宽的敌人,是很好的延迟其行动的办法。一旦敌人减慢速递,或者被迫绕行,他的目的就达到了。贺凡接着要求空军在必要时刻,携带末敏弹布撒器,投入作战,要求立即得到了批准;一上午贺凡要求的各种火力支援都无法完全满足,但是随着白虎师的到来,林淮生变得大方起来,他甚至放任已经溃散的印度第1装甲师从另一个方向逃走,也尽量将炮弹砸到白虎师头上。
敌人坦克在占据了贺凡放弃的阵地后,本想一鼓作气冲破第二道防线,但是看到了前方天空中的爆炸,以及飘飘荡荡的小降落伞,伞下悬挂着小型地雷。这是一种奇怪的战术,地雷只是扔到地面上,甚至还拖着一个显眼的降落伞,根本不具隐蔽性,但是这些地雷的威力却足够炸毁坦克履带;坦克手被迫在雷场前转向,放弃原定计划,向着对手选择的方向前进,还未交战,主动权已经易手。
与此同时, 亚希尼一直在敌人西侧偷偷行动,他没有步兵拖累,可以借助四周被遗弃的村庄,在混乱的战场上实施大范围的机动,这会儿已经绕到了敌人后方。这期间他看到了几架无人机被敌人的导弹击落,他知道如果没有防空部队掩护,坦克就会成为砧板上的肉,所以目前战场上的要害就在于敌人的防空部队。他早就通过观察到了不断升空的敌人导弹,判断出敌人导弹阵地一直在机动,基本还是紧随着前面坦克在行动。
他派出去的第3连(实际只有一个排)在前方1公里处侦察,找到了敌人的自行火炮部队,和后勤补给线。但是这不是亚希尼想要消灭的目标,在他看来这些火炮单位以及散落战场四周的近程防空炮的价值还不算大,他要的是找打野战防空系统。他判断应该在敌人坦克群后方5至10公里内。
3辆t 84壮起胆子,开出村落,光天化日之下在敌人炮兵阵地后方行动,他们的招数再次得手,忙着开火的印度人没有注意到这些其实是巴基斯坦坦克,只当是被击溃的其他友军部队的坦克,在与一群迎面而来的溃军交错而过之后,连长看到了远处一辆正在向下折叠其雷达准备行军的警戒雷达车,显然就在亚希尼判断的大致位置上,远处还有更多的导弹发射车,敌人装备十分齐备,且数量庞大,似乎是由一个萨姆17和一个萨姆6部队混合而成,外围还有一些步兵战车保护。中国空军投下的卫星制导滑翔炸弹,全部掉在了敌人的行进路线后方,基本都做了无用功。
显然中国人还在用老一套的办法,通过电子侦察机和区域外弹药来偷袭这个机动单位,但是敌人的作战技巧,使得常规的使用卫星制导弹药或者反辐射导弹的方式,总是要慢一拍。
T84连的连长向亚希尼通报了敌情,他描述说,敌人散得很开,几部关键雷达分开了4至5公里,并且机动速度很快。
亚希尼知道自己必须作出艰难的决定,他必须横穿战场,将这个最大的隐患消除。此刻他的兵力已经下降到了16辆战车,一些坦克在刚才的作战中被步兵破坏掉,只能放弃,他自己坐车的外部天线也被打坏,失去了远距离通讯能力,不过无论如何,这样的兵力在敌人后方仍然算是一支极为强劲的力量。
尽管无法接受无人机视频,但是他有本事从战场一隅看破了敌人的整个队形,白虎师将所有能打的坦克集中到了前方,而防空部队和火炮以及步兵战车,都留在后方以一个松散的队形中紧跟,大概是为了提防火箭炮这样散布较大的武器攻击,一旦前方打开突破口,可以想见他们会迅速收拢队形,一起冲出去。敌人的排兵布阵有内在合理性,但是比较混乱,适合他这样的指挥官,带领一支部队见缝插针地进行袭扰;当然如果指挥不当,他的十几辆坦克会迅速地在敌人机群中消耗掉,这次不是用一个营去挑战一个营,而是一个加强连的规模去踢一个师的屁股,而且也没有了黑夜的掩护。
他在电台里向摩拳擦掌的3连连长交代了任务,由他的连先行攻击,务必不要让敌人重要目标跑掉,他强调了攻击的优先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敌人的雷达;3连只有3辆坦克,必须在第一时间消灭最重要目标,萨姆6导弹部队的核心自然是制导雷达,但是山毛榉的每一辆发射车都有照射雷达,很难一次根除,所以只能消灭其警戒雷达压制期整体作战能力
13辆坦克从废墟中驶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他们学着3连的T84那样,列队从敌人炮兵团后方通过,炮口指向敌人,亚希尼仍然抱有从敌人后方溜过去的侥幸心理,没有下令开火。这次当然没有那么容易蒙混过关,这2种中国坦克棱角分明的炮塔,很容易就被战术素养较高的印度炮兵认了出来;亚希尼看到500米外,敌人阵型开始发生了混乱,并不是常见的四散而逃,而是企图掉转车头,将炮口对准自己。
“我们暴露了,各车组选择就近目标,立即开火!”
尽管炮塔外的天线被打坏了,不过几公里内车际通话仍然未受影响,他仍然可以很好地指挥部队。
阵地上的两型自行火炮,全都没有驻锄,迅速启动能力较强。尤其印度自产的BHIM155火炮,使用了主战坦克底盘,动力颇为强劲。
这种使用了阿琼坦克底盘以及南非产52倍口径的榴弹炮的自行火炮,因为差能不足,一直只装备了少数独立炮兵营,在历次交战中很少出现,只是在最后时刻,被强加给了21集团军的炮兵旅内,最后又被偏心的斯潘加塞进了白虎师炮兵团,作为编制庞大臃肿的白虎师,下辖的一个师属炮兵营。这种武器在作战中的表现十分有限,不过士兵的勇气确实非同一般,他们当然知道挑战位置占优的坦克是什么下场,但是他们还知道另一件事,即使是99式坦克的厚重装甲,对于155毫米榴弹的直接命中也不可能起作用,如果能够容他们掉转过头来的话……较量将会是比较公平的。
亚希尼的车长们,各个都是老手,自然不会给敌人留下掉头的时间,抢先打出去的穿甲弹从各个方面洞穿敌人薄弱的车体,在自动装弹机运作的间歇,车长们操纵的12.7毫米机枪不停地射击自行火炮上的车长以及侧后薄弱的装甲,不给敌人探头观察的机会。
即使是12,7毫米机枪的火力,也对后部装甲以及紧随自行火炮行动的,美制M548型供弹车,构成极大的威胁。这些装满弹药的履带车辆很容易就会被机枪发射的穿甲爆炸燃烧弹引爆。爆炸威力之大,有时候会掀翻旁边的自行火炮。
本次战争中,美军对印度的许多援助计划,随着战局的急剧恶化而中断,他们生怕昂贵的武器援助会打水漂,但是美军对于印度军队后勤管理以及运输、修理方面的短板,也看得十分清楚的,为了增强印度军队的持久作战能力,专项的援助一直都没有间断过,甚至满世界为印度坦克收集零件,而这些不起眼的陈旧装备,对于斯潘加炮兵的连续打击能力的助益,等同于直接增加了火炮数量。
转眼间,阿瓦迪重型车辆厂1年半的产量,被亚希尼收拾干净。
一辆英制as90自行榴弹炮,在混乱中倒退到了一堆BHIM战车残骸后面,它无法掉转车头,只能偷偷将炮塔转过180°,期间周围战车不停被击中并爆炸,但是唯独没有炮弹飞向他。
车长看清了敌人坦克正在迅速通过,大概有些疏忽了,他指令炮手瞄准最后面的一辆96式坦克开火,交代只打一炮,然后用最快的速度逃离战车,他当然知道自己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炮长跳过了激光测距,直接用最简单的瞄准镜分划线完成了距离估算,400米距离上,他不必考虑太多影响弹道的因素,只是略微太高了炮口,然后果断开火。第2连掉在最后的96式坦克,瞬间被巨大的爆炸吞没。
得手后的印度炮长立即从炮塔侧面的舱口跳出战车,即使跌到破损的履带板伤,摔断了一条腿,他还是拼死向最近的掩护跳过去,与早已经躲在那里的其他车组成员躲到了一起。
硝烟散尽后,96式坦克只剩下了燃烧的底盘,炮塔飞到了100米开外,亚希尼第一时间搜索到目标,指示炮长向着没人的战车开了一炮。
这样的损代价一定是值得的,因为他相信自己正在通过行动,埋葬整个印度。
1.5公里外的第3连同时向敌人防空阵地发起了最后的攻击,他们面临的情况更加险恶,那些装备着30毫米机关炮的bMP2战车,以及35毫米双管炮的自行高射炮,都对坦克构成极大的威胁,但是连长决定完全执行亚希尼的命令,绝不浪费时间攻击这些次要目标,它们实在太多了,多到根本数不清出。
3辆坦克从隐蔽处钻出来,第一时间分散开,向散落在各个方向的主要雷达车冲过去,这些坦克底盘装载的雷达车,可以迅速溜走,所以不能留给它们这样的机会。
与炮兵团的情况类似,白虎师的这支防空部队也是由两支原本独立的部队拼凑起来,但是由于装备来源一致,两套导弹的一些系统可以互换,这使得中国空军试图通过打击重要节点来瘫痪整个防空阵地的做法很难奏效。
在低人一愣神的功夫,他们完成了第一步计划,各自找到了重要目标,这些雷达车辆通常都躲在战车环绕的核心区域。身后亚希尼动手的炮声响起时,这边的印度人也如同炸了窝一样,一些步兵战车认出了混进来的巴基斯坦战车,并开始射击。
30毫米机关炮连续不断地击中坦克侧面,考验着每一寸装甲的坚韧。炮塔内侧崩落的碎屑,四处乱飞,印度士兵们发射的火箭弹,拖着尾焰在坦克前后乱窜,坦克被击中只是时间问题。
来不及逃走的一部萨姆6制导雷达,率先被一发125毫米穿甲弹击毁,射击角度非常巧妙,炮弹击穿主要目标后,又将一侧的电源设备击毁。但是疾驰而来的一辆劳拉自行高射炮,用密集的弹幕将得手的T84笼罩住,立即就击毁了发动机,使得坦克停车并燃烧起来,自动灭火装置启动了三次,但是火势太大无法控制,最终有一发炮弹钻进了炮塔引爆了弹药。在坦克被报销前,它已经开火3次,摧毁了阵地上的一辆指挥车和一辆油罐车。
第3连的连长在另一侧面临着同样的猛烈反击,他们面对的,是与以往那些一遇突然攻击就会惊慌失措,甚至一哄而散的敌人不同,这些印度人很善于使用自己的武器,绝非泛泛之辈。
密集的小口径火力很快击毁了坦克座圈内的转向离合器,这使得炮手失去了瞄准能力,但是驾驶员加大马力,向前方的一辆山毛榉发射车撞过去,将其撞翻。印度35毫米高射炮的火力紧随坦克而动,密集的火网将附近弹药车引爆。3连连长与他的车组乘乱逃离坦克,躲到一条灌溉沟渠里。
亚希尼的12辆坦克赶到时,只剩下了一辆失去行走能力的T84还在作战,它没有浪费任何一次射击在那些向他泼洒弹药的战车上,依旧在向仓惶逃遁中的敌人野战防空部队开火。
亚希尼的部队开始横扫眼前不肯退散的敌人,战场上已经散落了大量被击毁的敌人雷达车以及导弹发射车,眼看着敌人的发空火力基本被瓦解掉了。
白虎师的火力准备打得很准,而且持续时间很长,似乎具备连续的弹药补给能力,这也显示出其炮兵部队仍然处于第一线坦克群的指挥下;这支部队在失去了指挥部以及正副两名师长后,仍然没有陷入混乱,在经过一夜的攻坚,早上又与王镇北大军交战而遭受巨大挫折后,下辖各支部队的编制竟然基本完整地保存下来,且仍然在统一指挥下。这样的表现,在平均组织能力低下印度陆军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此时,大部分印度军队在追击中,已经处于分崩离析状态,第26步兵师师长的被俘地点,竟然在其部队的20公里外,他本人已经不知道自己的部队在哪里了。整个上午,中巴联军已经歼灭了超过4万人的敌军,而印度军队最后的精华,现在就在贺凡眼前,准备拼命。贺凡的40辆坦克和大约2000名伞兵,将决定这股敌人是否能够逃出去,加入到新德里的防御中,林淮生并没有严令贺凡堵住敌人,但是贺凡并不打算轻易放他们逃走。
新的侦察表明,白虎师剩下的5个装甲团集结在一起,尽管平均每个团只剩下了一个营左右的兵力,但是实力犹存,该师各部队中,又以下辖的炮兵和防空部队保存最为完整,一时间空军也只能实施区域外打击,而远程火力失去无人机指示后,其精度和火力投送大打折扣。
贺凡观察到当面敌人继续延续了23装甲团的方式,他们依旧集中兵力,企图用一个强有力前锋突破的办法,撕破防线,看起来并没有太多的新花样,只是兵力又有所增加。
他下令放弃阵地,向后退却,并呼叫远程火箭炮,在敌人的进攻路线上,发射反坦克导弹,完成4000米宽,纵深500米的巨大雷场,用来阻碍敌人行动速度,这样他可以从容地倒车后退,始终将炮口对准敌人。
发射地雷无需很精确的目标指示,对于攻击正面不宽的敌人,是很好的延迟其行动的办法。一旦敌人减慢速递,或者被迫绕行,他的目的就达到了。贺凡接着要求空军在必要时刻,携带末敏弹布撒器,投入作战,要求立即得到了批准;一上午贺凡要求的各种火力支援都无法完全满足,但是随着白虎师的到来,林淮生变得大方起来,他甚至放任已经溃散的印度第1装甲师从另一个方向逃走,也尽量将炮弹砸到白虎师头上。
敌人坦克在占据了贺凡放弃的阵地后,本想一鼓作气冲破第二道防线,但是看到了前方天空中的爆炸,以及飘飘荡荡的小降落伞,伞下悬挂着小型地雷。这是一种奇怪的战术,地雷只是扔到地面上,甚至还拖着一个显眼的降落伞,根本不具隐蔽性,但是这些地雷的威力却足够炸毁坦克履带;坦克手被迫在雷场前转向,放弃原定计划,向着对手选择的方向前进,还未交战,主动权已经易手。
与此同时, 亚希尼一直在敌人西侧偷偷行动,他没有步兵拖累,可以借助四周被遗弃的村庄,在混乱的战场上实施大范围的机动,这会儿已经绕到了敌人后方。这期间他看到了几架无人机被敌人的导弹击落,他知道如果没有防空部队掩护,坦克就会成为砧板上的肉,所以目前战场上的要害就在于敌人的防空部队。他早就通过观察到了不断升空的敌人导弹,判断出敌人导弹阵地一直在机动,基本还是紧随着前面坦克在行动。
他派出去的第3连(实际只有一个排)在前方1公里处侦察,找到了敌人的自行火炮部队,和后勤补给线。但是这不是亚希尼想要消灭的目标,在他看来这些火炮单位以及散落战场四周的近程防空炮的价值还不算大,他要的是找打野战防空系统。他判断应该在敌人坦克群后方5至10公里内。
3辆t 84壮起胆子,开出村落,光天化日之下在敌人炮兵阵地后方行动,他们的招数再次得手,忙着开火的印度人没有注意到这些其实是巴基斯坦坦克,只当是被击溃的其他友军部队的坦克,在与一群迎面而来的溃军交错而过之后,连长看到了远处一辆正在向下折叠其雷达准备行军的警戒雷达车,显然就在亚希尼判断的大致位置上,远处还有更多的导弹发射车,敌人装备十分齐备,且数量庞大,似乎是由一个萨姆17和一个萨姆6部队混合而成,外围还有一些步兵战车保护。中国空军投下的卫星制导滑翔炸弹,全部掉在了敌人的行进路线后方,基本都做了无用功。
显然中国人还在用老一套的办法,通过电子侦察机和区域外弹药来偷袭这个机动单位,但是敌人的作战技巧,使得常规的使用卫星制导弹药或者反辐射导弹的方式,总是要慢一拍。
T84连的连长向亚希尼通报了敌情,他描述说,敌人散得很开,几部关键雷达分开了4至5公里,并且机动速度很快。
亚希尼知道自己必须作出艰难的决定,他必须横穿战场,将这个最大的隐患消除。此刻他的兵力已经下降到了16辆战车,一些坦克在刚才的作战中被步兵破坏掉,只能放弃,他自己坐车的外部天线也被打坏,失去了远距离通讯能力,不过无论如何,这样的兵力在敌人后方仍然算是一支极为强劲的力量。
尽管无法接受无人机视频,但是他有本事从战场一隅看破了敌人的整个队形,白虎师将所有能打的坦克集中到了前方,而防空部队和火炮以及步兵战车,都留在后方以一个松散的队形中紧跟,大概是为了提防火箭炮这样散布较大的武器攻击,一旦前方打开突破口,可以想见他们会迅速收拢队形,一起冲出去。敌人的排兵布阵有内在合理性,但是比较混乱,适合他这样的指挥官,带领一支部队见缝插针地进行袭扰;当然如果指挥不当,他的十几辆坦克会迅速地在敌人机群中消耗掉,这次不是用一个营去挑战一个营,而是一个加强连的规模去踢一个师的屁股,而且也没有了黑夜的掩护。
他在电台里向摩拳擦掌的3连连长交代了任务,由他的连先行攻击,务必不要让敌人重要目标跑掉,他强调了攻击的优先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敌人的雷达;3连只有3辆坦克,必须在第一时间消灭最重要目标,萨姆6导弹部队的核心自然是制导雷达,但是山毛榉的每一辆发射车都有照射雷达,很难一次根除,所以只能消灭其警戒雷达压制期整体作战能力
13辆坦克从废墟中驶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他们学着3连的T84那样,列队从敌人炮兵团后方通过,炮口指向敌人,亚希尼仍然抱有从敌人后方溜过去的侥幸心理,没有下令开火。这次当然没有那么容易蒙混过关,这2种中国坦克棱角分明的炮塔,很容易就被战术素养较高的印度炮兵认了出来;亚希尼看到500米外,敌人阵型开始发生了混乱,并不是常见的四散而逃,而是企图掉转车头,将炮口对准自己。
“我们暴露了,各车组选择就近目标,立即开火!”
尽管炮塔外的天线被打坏了,不过几公里内车际通话仍然未受影响,他仍然可以很好地指挥部队。
阵地上的两型自行火炮,全都没有驻锄,迅速启动能力较强。尤其印度自产的BHIM155火炮,使用了主战坦克底盘,动力颇为强劲。
这种使用了阿琼坦克底盘以及南非产52倍口径的榴弹炮的自行火炮,因为差能不足,一直只装备了少数独立炮兵营,在历次交战中很少出现,只是在最后时刻,被强加给了21集团军的炮兵旅内,最后又被偏心的斯潘加塞进了白虎师炮兵团,作为编制庞大臃肿的白虎师,下辖的一个师属炮兵营。这种武器在作战中的表现十分有限,不过士兵的勇气确实非同一般,他们当然知道挑战位置占优的坦克是什么下场,但是他们还知道另一件事,即使是99式坦克的厚重装甲,对于155毫米榴弹的直接命中也不可能起作用,如果能够容他们掉转过头来的话……较量将会是比较公平的。
亚希尼的车长们,各个都是老手,自然不会给敌人留下掉头的时间,抢先打出去的穿甲弹从各个方面洞穿敌人薄弱的车体,在自动装弹机运作的间歇,车长们操纵的12.7毫米机枪不停地射击自行火炮上的车长以及侧后薄弱的装甲,不给敌人探头观察的机会。
即使是12,7毫米机枪的火力,也对后部装甲以及紧随自行火炮行动的,美制M548型供弹车,构成极大的威胁。这些装满弹药的履带车辆很容易就会被机枪发射的穿甲爆炸燃烧弹引爆。爆炸威力之大,有时候会掀翻旁边的自行火炮。
本次战争中,美军对印度的许多援助计划,随着战局的急剧恶化而中断,他们生怕昂贵的武器援助会打水漂,但是美军对于印度军队后勤管理以及运输、修理方面的短板,也看得十分清楚的,为了增强印度军队的持久作战能力,专项的援助一直都没有间断过,甚至满世界为印度坦克收集零件,而这些不起眼的陈旧装备,对于斯潘加炮兵的连续打击能力的助益,等同于直接增加了火炮数量。
转眼间,阿瓦迪重型车辆厂1年半的产量,被亚希尼收拾干净。
一辆英制as90自行榴弹炮,在混乱中倒退到了一堆BHIM战车残骸后面,它无法掉转车头,只能偷偷将炮塔转过180°,期间周围战车不停被击中并爆炸,但是唯独没有炮弹飞向他。
车长看清了敌人坦克正在迅速通过,大概有些疏忽了,他指令炮手瞄准最后面的一辆96式坦克开火,交代只打一炮,然后用最快的速度逃离战车,他当然知道自己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炮长跳过了激光测距,直接用最简单的瞄准镜分划线完成了距离估算,400米距离上,他不必考虑太多影响弹道的因素,只是略微太高了炮口,然后果断开火。第2连掉在最后的96式坦克,瞬间被巨大的爆炸吞没。
得手后的印度炮长立即从炮塔侧面的舱口跳出战车,即使跌到破损的履带板伤,摔断了一条腿,他还是拼死向最近的掩护跳过去,与早已经躲在那里的其他车组成员躲到了一起。
硝烟散尽后,96式坦克只剩下了燃烧的底盘,炮塔飞到了100米开外,亚希尼第一时间搜索到目标,指示炮长向着没人的战车开了一炮。
这样的损代价一定是值得的,因为他相信自己正在通过行动,埋葬整个印度。
1.5公里外的第3连同时向敌人防空阵地发起了最后的攻击,他们面临的情况更加险恶,那些装备着30毫米机关炮的bMP2战车,以及35毫米双管炮的自行高射炮,都对坦克构成极大的威胁,但是连长决定完全执行亚希尼的命令,绝不浪费时间攻击这些次要目标,它们实在太多了,多到根本数不清出。
3辆坦克从隐蔽处钻出来,第一时间分散开,向散落在各个方向的主要雷达车冲过去,这些坦克底盘装载的雷达车,可以迅速溜走,所以不能留给它们这样的机会。
与炮兵团的情况类似,白虎师的这支防空部队也是由两支原本独立的部队拼凑起来,但是由于装备来源一致,两套导弹的一些系统可以互换,这使得中国空军试图通过打击重要节点来瘫痪整个防空阵地的做法很难奏效。
在低人一愣神的功夫,他们完成了第一步计划,各自找到了重要目标,这些雷达车辆通常都躲在战车环绕的核心区域。身后亚希尼动手的炮声响起时,这边的印度人也如同炸了窝一样,一些步兵战车认出了混进来的巴基斯坦战车,并开始射击。
30毫米机关炮连续不断地击中坦克侧面,考验着每一寸装甲的坚韧。炮塔内侧崩落的碎屑,四处乱飞,印度士兵们发射的火箭弹,拖着尾焰在坦克前后乱窜,坦克被击中只是时间问题。
来不及逃走的一部萨姆6制导雷达,率先被一发125毫米穿甲弹击毁,射击角度非常巧妙,炮弹击穿主要目标后,又将一侧的电源设备击毁。但是疾驰而来的一辆劳拉自行高射炮,用密集的弹幕将得手的T84笼罩住,立即就击毁了发动机,使得坦克停车并燃烧起来,自动灭火装置启动了三次,但是火势太大无法控制,最终有一发炮弹钻进了炮塔引爆了弹药。在坦克被报销前,它已经开火3次,摧毁了阵地上的一辆指挥车和一辆油罐车。
第3连的连长在另一侧面临着同样的猛烈反击,他们面对的,是与以往那些一遇突然攻击就会惊慌失措,甚至一哄而散的敌人不同,这些印度人很善于使用自己的武器,绝非泛泛之辈。
密集的小口径火力很快击毁了坦克座圈内的转向离合器,这使得炮手失去了瞄准能力,但是驾驶员加大马力,向前方的一辆山毛榉发射车撞过去,将其撞翻。印度35毫米高射炮的火力紧随坦克而动,密集的火网将附近弹药车引爆。3连连长与他的车组乘乱逃离坦克,躲到一条灌溉沟渠里。
亚希尼的12辆坦克赶到时,只剩下了一辆失去行走能力的T84还在作战,它没有浪费任何一次射击在那些向他泼洒弹药的战车上,依旧在向仓惶逃遁中的敌人野战防空部队开火。
亚希尼的部队开始横扫眼前不肯退散的敌人,战场上已经散落了大量被击毁的敌人雷达车以及导弹发射车,眼看着敌人的发空火力基本被瓦解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