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川广不可越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绍宋》最新章节!
吕好问吕相公也是辛苦,一把年纪了,在如此暑热的天气下,却因为赵官家装病不得不往来奔波。
不过,吕相公的态度还是很好的,而且对赵官家的政治姿态表示了认可,他也认为应该对御营士卒的家眷进行统一赎回,或者直接强令赦免,因为这样做可以施恩于士卒,鼓舞军心……用他的话说便是,‘几千万的钱帛都撒出去了,没由来因为这种事情再落得不好’。
但是,这位都省首相却反对进行大规模的统一赦免,更反对从律法上一步到位,直接废除人身典卖制度。
“朕大概懂得吕相公某些顾虑。”抱病在登封的赵官家虽然还是少见多余表情,却面色红润,语言顺畅。“几百年的制度和风俗,早已经深入人心,现在国家不是正常状态,骤然改变如此关系重大的律法,反而会徒劳添乱,不如等到局势稳定下来,再细细讨论……只是朕稍微不懂,为何不能对河北流民进行统一赦免?”
“因为战乱已经数载,河北流民卖身之处,多非河南,而是更往南面的淮南、南阳,乃至于东南、荆襄一带。”登封县衙后院花树之下的亭中,吕好问从容做答。“官家,河南这里,经历兵灾,又是官家引御营大军所屯驻之地,事关军事,因此富户豪门多能体谅,便是不能体谅,也不敢更不能产生什么麻烦。而那些地方须是后方,有些人未必知道和体谅朝廷的难处……”
就坐在吕相公对面的赵官家听闻此语,虽然还是面无表情,但之前那种期待感却明显荡然无存。
很显然,他察觉到了吕好问言语中的坦诚,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切实困难……因为按照赵玖那贫乏的认识,这种‘我确实有个花了五贯钱买的妾’之类关乎切身利益的问题,阻力的确一贯巨大。
要是他能做个太平天子,国家安稳,财政富裕,慢慢整理这些东西,或许还行。但是眼下,战争期间,金人的军事威胁始终不断,尤其是朝廷刚刚对东南加了商税,对荆襄加了实物赋,再刺激后方,未免显得极度不合时宜。
而且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且不提,一个让这名穿越者警醒的事情在于,或者说,早在之前无奈选择加税的时候,他就已经敏锐意识到,随着抗金战争的长期化与规模扩大化,阶级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个时候民族国家概念尚未形成,很可能会出现一种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相抵触的情形。
前面需要抗金,所以后方得加税。
后方老百姓苦不堪言,但他们的痛苦来自于朝廷的压榨,对金军的危险是没有切身感受的,所以说不得就要选择造反……对于穿越者而言,这毫无疑问是值得同情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势必又导致前方抗金乏力,逼得那些原本应该用来抗金,甚至应该用来维护后方百姓安泰的军事力量用于镇压内部。
而这,正是那日赵玖专门叫来诸帅臣,当众甩脸的一个缘故所在了。
因为他骨子里始终认为,不管表面原因如何,从基本动机上来讲,底层老百姓的反抗始终是可以理解,乃至于正确的。
除此之外,身为穿越者,赵玖还不得不面对由此引申出来的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他自身的定位。而这件事情,也正是他最近不得不直面的一个疑难问题。
首先,他穿越过来是干嘛的?抛开虚无缥缈的道祖钦定之论,肯定是要好好活着,而好好活着自然是做有意义的事情……那什么又是有意义的事情?
抗金!
这点毋庸置疑。
然后呢,当个好皇帝?
怎么当好皇帝?
把自己融入这个角色中,当一个赵宋皇室的孝子贤孙,前面学光武兴复山河,后面对内做个仁宗一般的‘圣人天子’,对外做个神宗一般的‘进取天子’?
届时国家文化兴盛,一时昭然……想必也能混个比较高的历史评价吧。
毕竟嘛,他‘圣人’起来肯定比宋仁宗要更‘圣人’。
天下大旱,宋仁宗辛苦求雨,路上没找到带水的随从,强忍着不喝,最后果然感动了上天,东京下了一场及时雨,以至于只有京东沂州的老百姓继续遭灾,然后饿得不行,选择了造反杀官抢粮,这是何等圣人?换成自己,肯定背个大水壶,路上还主动分给其他人一点的,说不得就能感动道祖,来个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连京东那边都下几滴雨的!
然后‘进取’起来,也肯定比宋神宗更‘进取’,宋神宗登基后契丹人来讹诈,问遍了老臣,都说契丹人打不过,就准备割地五百里……换成他赵玖肯定只割五十里啊!而且还能把锅砸到大臣头上。
但如此圣人和进取,内心何堪呢?
唯独话还得再绕回来,时代如此,他一人强行维持一个穿越者心态,拒绝融入时代的价值观中,又未免可笑……真那样的话,反而只能落得个离经叛道,被所有人视为商纣夏桀的地步。
更关键的是,一味抵触与对立,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何况是有意义的事情。
“官家。”
花树之下,亭中满是香气,吕好问见到赵玖许久不言,犹豫了片刻,到底是有些不安起来。“官家确实有心想救助这些河北流民?”
赵玖回过神来,微微一笑,却不答反问:“吕相公,朕的父母姐妹兄弟,还有许多亲眷,靖康之变的时候,便都北狩了,你应该知道吧?”
这能不知道吗?吕好问低头不语。
“而自古以来,所谓挟持人质者,当不计人质性命以急攻……这个道理,吕相公也应该明白。”赵玖缓缓而言。“所以,莫要说朕不孝,而是说从道理上,朕本来就该冷淡一些的。所以,当日在亳州明道宫中,朕决心抗金以后,就一直把二圣与北狩诸位亲眷都当成死人了。”
吕好问想起当日落井疑云,沉默片刻,方才感慨相对:“官家确实为难……是臣等操之过急了。”
“这话从何说起?”赵玖面色不变。“朕也没有埋怨你们的意思……你们的想法与做法,也多算是老成谋国的……倒是朕,有时候不免因为年轻而偏狭。”
“臣惭愧。”吕好问到底是起身相对,以作谢罪之态。
“且坐。”赵玖继续感叹道。“刚才吕相公问朕,到底是不是确实有心想救助这些流民,朕当然想救,因为朕自从将北狩亲贵都当成死人后,便隐隐有将这天下万民当做自家亲眷一般的心思,之前被宗忠武当面逼迫发誓,不指天而指民,便是此心了……哪里有见到自家亲人被当成物件典当贩卖而不忧心的?”
“官家仁念。”刚刚坐下的吕好问再度欠身。“倒是臣等,不免又显得有些不识大体了……其实,臣刚才询问官家,便是忽然想到一个折中的法子。”
“且不说此事,朕尚有一个疑问,想今日当面问问吕相公,须知道……吕相公从明道宫起便是御前实际上的首相,咱们君臣风风雨雨的,从八公山到南阳,再到东京,也该坐下来交流一二了。”话到这里,赵玖沉默了片刻,方才轻声呼喊。“吕相公。”
“臣在。”吕好问立在亭中,心中一惊,难得严肃以对。
“当日神宗与文彦博论新法的时候,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对道:‘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赵玖轻描淡写,说起了一桩往日公案。“你怎么看文宽夫的这番话?”
吕好问神色严肃,张口欲言,却又主动停下,明显是在思索。
“事先说好。”赵玖忽然失笑道。“朕知道,神宗皇帝用王舒王来改革未必是真为了百姓,多少有开源揽钱的意思,朕也知道文宽夫这话有点跟神宗皇帝置气的意思,朕更知道,新党那些人做起事来,从士大夫到百姓都‘不悦’……但今日,只有咱们君臣在此,朕只想听听你吕相公就事论事,说说你本人对文宽夫这句话的看法,唯此而已。”
吕好问更加严肃,但却不再犹豫了:“回禀陛下,就事论事,臣以为潞公(文彦博封号)此言失之!”
“怎么讲?”
“潞公此言,非要追溯学理,大约是《孟子》‘巨室之所慕,一国之慕’的言语,然春秋战国以降,孟子至如今已经足足一千四五百年,昔日巨室,便为一国之主体,至于如今,士民百姓俱是一国之主体,何况士大夫渐渐已自百姓中来?”吕好问认真以对。“故此,臣以为,孟子之言,放到今日,本就是天子与百姓共天下之意!至于潞公,或是一时赌气,说了一句蠢话;或是一时愚钝,从根本上便误解了孟子的道理……但总而言之,这话终究不对!臣以为,天子本当与百姓治天下!此方为理之所在!”
赵玖稍显释然,缓缓点头:“说起来,朕记得吕相公乃是道学名家,为何近来少见学术?是因为当了首相,日渐繁忙了吗?”
吕好问愈发严肃起来,倒是恭敬相对:“好教官家知道,臣那日殿中所言,皆是真心,臣早年自恃道学名家,但靖康之中,未免有失节嫌疑,明道宫前后,若非官家落井,身体欠安,几乎有避世求死之心,如何有脸面再做学问?”
赵玖摇头而笑:“幸亏吕相公没走,否则哪来的咱们君臣还于旧都,以至于今日坐而论道?都说道学、道学……道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吕好问心中大动,便想要细细给官家叙述一番,但这个话题太大,且担心说的枯燥会引起官家不满,却又不禁张口结舌,半日方才憋出来一句:
“好教官家知道,道学亦称理学,乃是因多论天地万物之道理而得名,迄今为止,早已经传播极广,只是稍逊新学罢了……”
“道学便是理学?那昔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也是道学吗?”赵玖心中微动,追问不及。
“张横渠自然是道学先贤。”吕好问心下愈发激动,便赶紧做答。“他所创关学本是道学名派,昔日神宗皇帝时,所谓张横渠之关学、二程之洛学、王舒王之新学,便已呈三鼎足之势。”
“新学也是理学吗?”二程的理学赵玖自然知道,但对新学却不免好奇。
“不能算。”吕好问严肃摇头。“理学要讲道德,要穷天理的,而王舒王虽然学贯古今,可他所创新学却只是为了他的新法,多讲功利,在天理与道德上却有所欠缺……”
“朕以为讲功利比讲道德强。”赵玖当即应声。“当然,穷天理还是要的。”
吕好问先是本能一滞,继而却又微微心动。
“那吕相公你又是哪一派?”赵玖继续追问。
“臣……”吕好问愈发严肃,却是稍作整息后才正色回复。“臣是家学,早在臣祖父先申公(吕公著)时,便已经世称吕学了。而所谓吕学,虽有‘致心’之论,兼长佛家之言,但与张横渠的关学相近,也是世人皆知之事……昔日横渠先生入京,关学、洛学、新学三鼎足之事,便是臣祖父先申公一力为之。”
赵玖面色如常,微微颔首:“原来如此,却也可惜……朕常想,王舒王的新学乃是国家根本,不可轻抛,但确实在天理之论上尚有欠缺,无法与道家之无、佛家之空相匹敌,若是道学、新学能共存,岂不正好?可偏偏这些学派之争,好像比宋金两国仇怨还要深,逼得朕只能死守新学!真真不可理会!”
吕好问稍作犹豫,却终究是沉默以对。
“吕相公刚才说有个折中的法子?”赵玖复又回到了之前的议题上。“什么法子?”
“官家虽然不好此时以律法或者谕令逼迫南方富户开释所买河北流民,却可以鼓励南方富户主动释放,并以官爵赏赐其中佼佼者。”吕好问赶紧扔下刚才那阵云里雾里的讨论,直接在亭中相对。“同时,还可以大开恩科以收拢南方人心。”
赵玖不由失笑:“前一条倒也罢了,后一条吕相公莫不是又在欺负朕当日明道宫落井忘了故事?朕便是再糊涂如今也知道了,蔡京主政之时,早已经将科举制度,改成县学、州学、太学三级学制,然后直接在太学取士……如万俟卨、胡闳休皆是太学生,郦琼乃是州学生……想开恩科,是不是要先废掉这三级学制?”
吕好问犹豫了一下,还是勉力建言:“官家,三级学制不公,常为权贵子弟所趁,到了地方上简直就是察举制度一般可笑,臣还是以为恢复到往日科举制上……”
“本朝恩荫官难道少了?”赵玖摇头不止。“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好了,咱俩再折中一下,一分为二,一面先让天下州学生来京,以糊名考试为准,录取一定太学生,太学生再上殿参与殿试,算是大开恩科;然后这次开释赎人比较多的,直接赐予州学生、太学生身份,其中州学生允许直接来参加考试,太学生允许直接上殿,参与殿试……”
言至此处,赵玖若有所思,复又补充言道:“还有军中立了功的读书人,地方上有殊绩的吏员,都可一并仿照此例,赐予州学生或太学生,让他们博个出身……此事可以做战时定例,而今年的便抢在中秋之前处置好,如何?”
吕好问再度犹豫了一下,却终于还是勉强点头:“就按照官家所言,臣回去尽力跟许相公说一说。”
赵玖缓缓颔首。
说完此事,君臣二人终于再次落座于亭中,而且只是饮茶闲谈,不再论多余朝政。
然而,正当二人说一些闲话的时候,一身丝缎常服的杨沂中却忽然从前院而来,而且直到亭前,方才止住步伐,并拱手严肃行礼。
赵玖与吕好问对视一眼,心中各自一沉。
“官家、相公……京东闾太尉军报送至东京枢密院,说是伪齐大举出动,济南府、兖州兵马两路齐出,往东平府而去,青州兵马似乎也往沂州而去。”杨沂中汇报不停。“枢密院猜度,应该是伪齐窥的岳太尉整汰部队,以为得机。而此时,岳太尉应该已经出兵。”
赵玖听到是京东方向的时候就已经彻底放下心来……他担心的是洞庭湖钟相此时发难,还真不在意什么济南。
这倒不是说钟相比刘豫、李成、孔彦舟都要强,实际上按照赵玖的判断和认识,相较于伪齐那些最起码个人能力没得说的汉奸与野心家们,一会勤王一会楚王的钟相基本上算是个庸人,但眼下的情势却决定了钟相一旦造反,他对大局危害反而是最大的,远非早已经明枪明刀摆开阵势的伪齐那边能够相比。
故此,赵玖听完汇报,根本动都不动,只是随意而对:“朕知道了。”
杨沂中也好,吕好问也罢,各自诧异,却也无话可说,于是乎,三人又说了几句细节,便大约定下来,吕好问继续回八陵参与祭祀,而赵官家自归东京坐镇,以安人心。
除此之外,本着锻炼御前班直外加速战速决的心态,赵官家复又派出了杨沂中引御前班直两千,往京东助阵。
就这样,三人议定,赵官家依旧安坐亭中,其余二人却纷纷起身。
然而,吕好问再三犹豫,都到亭外十几步了,反而停住步伐,回身问出了一句话来:“官家以为潞公是个怎么样的臣子?”
赵玖怔了许久,方才醒悟潞公是谁,复又当即失笑:“朕虽然不同意文彦博的观点,却还是以为他道出了眼下实情,指出了问题所在,算是个有本事的实诚人……毕竟嘛,做官的都是士大夫,不让士大夫共天下,又怎么能与百姓共天下?至于吕相公问朕以为文彦博本人如何,朕也可以直接答复,这个人虽然比不上王舒王之勇于任事,知难而上,倒还是可以做宰相的!相对而言,冯京马凉之属,反而不足为道。”
吕好问一言不发,拱手告辞。
当日无言,隔了一日,吕好问辛苦赶路,翻过少室山行至孝义镇,迎上了前来接应的小林学士,将要再往北入八陵所在的山陵之中时,却见有登封知县辛赞亲自作为使者辛苦追来。
“官家归京前所书文字,让我转赠关西胡制置?”满身是汗的吕好问接过卷轴,只是听这辛知县稍作说明,便一时郑重起来。
因为不只是吕好问,便是一旁来接应的小林学士都本能想到了当日赵官家让许相公转赠给张悫张相公的那份文字,可见赵官家这种一物多用的套路,所有人都已经了然于心。
于是乎,吕好问没有任何顾忌,直接打开,然后便与一侧小林学士怔在当场,那辛知县本是个好诗词之人,一时心痒难耐,也大着胆子探头去看,却见到上面只有一首并不识得词牌的小词,而且似乎只有半阙。
正所谓: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西京路。
望旧都,意踌躇。
伤心汉唐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PS:感谢第六十九萌靐焱骉同学了,还是那句话,天气那么好,今天你们宅在家里看比赛了吗?
吕好问吕相公也是辛苦,一把年纪了,在如此暑热的天气下,却因为赵官家装病不得不往来奔波。
不过,吕相公的态度还是很好的,而且对赵官家的政治姿态表示了认可,他也认为应该对御营士卒的家眷进行统一赎回,或者直接强令赦免,因为这样做可以施恩于士卒,鼓舞军心……用他的话说便是,‘几千万的钱帛都撒出去了,没由来因为这种事情再落得不好’。
但是,这位都省首相却反对进行大规模的统一赦免,更反对从律法上一步到位,直接废除人身典卖制度。
“朕大概懂得吕相公某些顾虑。”抱病在登封的赵官家虽然还是少见多余表情,却面色红润,语言顺畅。“几百年的制度和风俗,早已经深入人心,现在国家不是正常状态,骤然改变如此关系重大的律法,反而会徒劳添乱,不如等到局势稳定下来,再细细讨论……只是朕稍微不懂,为何不能对河北流民进行统一赦免?”
“因为战乱已经数载,河北流民卖身之处,多非河南,而是更往南面的淮南、南阳,乃至于东南、荆襄一带。”登封县衙后院花树之下的亭中,吕好问从容做答。“官家,河南这里,经历兵灾,又是官家引御营大军所屯驻之地,事关军事,因此富户豪门多能体谅,便是不能体谅,也不敢更不能产生什么麻烦。而那些地方须是后方,有些人未必知道和体谅朝廷的难处……”
就坐在吕相公对面的赵官家听闻此语,虽然还是面无表情,但之前那种期待感却明显荡然无存。
很显然,他察觉到了吕好问言语中的坦诚,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切实困难……因为按照赵玖那贫乏的认识,这种‘我确实有个花了五贯钱买的妾’之类关乎切身利益的问题,阻力的确一贯巨大。
要是他能做个太平天子,国家安稳,财政富裕,慢慢整理这些东西,或许还行。但是眼下,战争期间,金人的军事威胁始终不断,尤其是朝廷刚刚对东南加了商税,对荆襄加了实物赋,再刺激后方,未免显得极度不合时宜。
而且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且不提,一个让这名穿越者警醒的事情在于,或者说,早在之前无奈选择加税的时候,他就已经敏锐意识到,随着抗金战争的长期化与规模扩大化,阶级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个时候民族国家概念尚未形成,很可能会出现一种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相抵触的情形。
前面需要抗金,所以后方得加税。
后方老百姓苦不堪言,但他们的痛苦来自于朝廷的压榨,对金军的危险是没有切身感受的,所以说不得就要选择造反……对于穿越者而言,这毫无疑问是值得同情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势必又导致前方抗金乏力,逼得那些原本应该用来抗金,甚至应该用来维护后方百姓安泰的军事力量用于镇压内部。
而这,正是那日赵玖专门叫来诸帅臣,当众甩脸的一个缘故所在了。
因为他骨子里始终认为,不管表面原因如何,从基本动机上来讲,底层老百姓的反抗始终是可以理解,乃至于正确的。
除此之外,身为穿越者,赵玖还不得不面对由此引申出来的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他自身的定位。而这件事情,也正是他最近不得不直面的一个疑难问题。
首先,他穿越过来是干嘛的?抛开虚无缥缈的道祖钦定之论,肯定是要好好活着,而好好活着自然是做有意义的事情……那什么又是有意义的事情?
抗金!
这点毋庸置疑。
然后呢,当个好皇帝?
怎么当好皇帝?
把自己融入这个角色中,当一个赵宋皇室的孝子贤孙,前面学光武兴复山河,后面对内做个仁宗一般的‘圣人天子’,对外做个神宗一般的‘进取天子’?
届时国家文化兴盛,一时昭然……想必也能混个比较高的历史评价吧。
毕竟嘛,他‘圣人’起来肯定比宋仁宗要更‘圣人’。
天下大旱,宋仁宗辛苦求雨,路上没找到带水的随从,强忍着不喝,最后果然感动了上天,东京下了一场及时雨,以至于只有京东沂州的老百姓继续遭灾,然后饿得不行,选择了造反杀官抢粮,这是何等圣人?换成自己,肯定背个大水壶,路上还主动分给其他人一点的,说不得就能感动道祖,来个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连京东那边都下几滴雨的!
然后‘进取’起来,也肯定比宋神宗更‘进取’,宋神宗登基后契丹人来讹诈,问遍了老臣,都说契丹人打不过,就准备割地五百里……换成他赵玖肯定只割五十里啊!而且还能把锅砸到大臣头上。
但如此圣人和进取,内心何堪呢?
唯独话还得再绕回来,时代如此,他一人强行维持一个穿越者心态,拒绝融入时代的价值观中,又未免可笑……真那样的话,反而只能落得个离经叛道,被所有人视为商纣夏桀的地步。
更关键的是,一味抵触与对立,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何况是有意义的事情。
“官家。”
花树之下,亭中满是香气,吕好问见到赵玖许久不言,犹豫了片刻,到底是有些不安起来。“官家确实有心想救助这些河北流民?”
赵玖回过神来,微微一笑,却不答反问:“吕相公,朕的父母姐妹兄弟,还有许多亲眷,靖康之变的时候,便都北狩了,你应该知道吧?”
这能不知道吗?吕好问低头不语。
“而自古以来,所谓挟持人质者,当不计人质性命以急攻……这个道理,吕相公也应该明白。”赵玖缓缓而言。“所以,莫要说朕不孝,而是说从道理上,朕本来就该冷淡一些的。所以,当日在亳州明道宫中,朕决心抗金以后,就一直把二圣与北狩诸位亲眷都当成死人了。”
吕好问想起当日落井疑云,沉默片刻,方才感慨相对:“官家确实为难……是臣等操之过急了。”
“这话从何说起?”赵玖面色不变。“朕也没有埋怨你们的意思……你们的想法与做法,也多算是老成谋国的……倒是朕,有时候不免因为年轻而偏狭。”
“臣惭愧。”吕好问到底是起身相对,以作谢罪之态。
“且坐。”赵玖继续感叹道。“刚才吕相公问朕,到底是不是确实有心想救助这些流民,朕当然想救,因为朕自从将北狩亲贵都当成死人后,便隐隐有将这天下万民当做自家亲眷一般的心思,之前被宗忠武当面逼迫发誓,不指天而指民,便是此心了……哪里有见到自家亲人被当成物件典当贩卖而不忧心的?”
“官家仁念。”刚刚坐下的吕好问再度欠身。“倒是臣等,不免又显得有些不识大体了……其实,臣刚才询问官家,便是忽然想到一个折中的法子。”
“且不说此事,朕尚有一个疑问,想今日当面问问吕相公,须知道……吕相公从明道宫起便是御前实际上的首相,咱们君臣风风雨雨的,从八公山到南阳,再到东京,也该坐下来交流一二了。”话到这里,赵玖沉默了片刻,方才轻声呼喊。“吕相公。”
“臣在。”吕好问立在亭中,心中一惊,难得严肃以对。
“当日神宗与文彦博论新法的时候,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对道:‘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赵玖轻描淡写,说起了一桩往日公案。“你怎么看文宽夫的这番话?”
吕好问神色严肃,张口欲言,却又主动停下,明显是在思索。
“事先说好。”赵玖忽然失笑道。“朕知道,神宗皇帝用王舒王来改革未必是真为了百姓,多少有开源揽钱的意思,朕也知道文宽夫这话有点跟神宗皇帝置气的意思,朕更知道,新党那些人做起事来,从士大夫到百姓都‘不悦’……但今日,只有咱们君臣在此,朕只想听听你吕相公就事论事,说说你本人对文宽夫这句话的看法,唯此而已。”
吕好问更加严肃,但却不再犹豫了:“回禀陛下,就事论事,臣以为潞公(文彦博封号)此言失之!”
“怎么讲?”
“潞公此言,非要追溯学理,大约是《孟子》‘巨室之所慕,一国之慕’的言语,然春秋战国以降,孟子至如今已经足足一千四五百年,昔日巨室,便为一国之主体,至于如今,士民百姓俱是一国之主体,何况士大夫渐渐已自百姓中来?”吕好问认真以对。“故此,臣以为,孟子之言,放到今日,本就是天子与百姓共天下之意!至于潞公,或是一时赌气,说了一句蠢话;或是一时愚钝,从根本上便误解了孟子的道理……但总而言之,这话终究不对!臣以为,天子本当与百姓治天下!此方为理之所在!”
赵玖稍显释然,缓缓点头:“说起来,朕记得吕相公乃是道学名家,为何近来少见学术?是因为当了首相,日渐繁忙了吗?”
吕好问愈发严肃起来,倒是恭敬相对:“好教官家知道,臣那日殿中所言,皆是真心,臣早年自恃道学名家,但靖康之中,未免有失节嫌疑,明道宫前后,若非官家落井,身体欠安,几乎有避世求死之心,如何有脸面再做学问?”
赵玖摇头而笑:“幸亏吕相公没走,否则哪来的咱们君臣还于旧都,以至于今日坐而论道?都说道学、道学……道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吕好问心中大动,便想要细细给官家叙述一番,但这个话题太大,且担心说的枯燥会引起官家不满,却又不禁张口结舌,半日方才憋出来一句:
“好教官家知道,道学亦称理学,乃是因多论天地万物之道理而得名,迄今为止,早已经传播极广,只是稍逊新学罢了……”
“道学便是理学?那昔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也是道学吗?”赵玖心中微动,追问不及。
“张横渠自然是道学先贤。”吕好问心下愈发激动,便赶紧做答。“他所创关学本是道学名派,昔日神宗皇帝时,所谓张横渠之关学、二程之洛学、王舒王之新学,便已呈三鼎足之势。”
“新学也是理学吗?”二程的理学赵玖自然知道,但对新学却不免好奇。
“不能算。”吕好问严肃摇头。“理学要讲道德,要穷天理的,而王舒王虽然学贯古今,可他所创新学却只是为了他的新法,多讲功利,在天理与道德上却有所欠缺……”
“朕以为讲功利比讲道德强。”赵玖当即应声。“当然,穷天理还是要的。”
吕好问先是本能一滞,继而却又微微心动。
“那吕相公你又是哪一派?”赵玖继续追问。
“臣……”吕好问愈发严肃,却是稍作整息后才正色回复。“臣是家学,早在臣祖父先申公(吕公著)时,便已经世称吕学了。而所谓吕学,虽有‘致心’之论,兼长佛家之言,但与张横渠的关学相近,也是世人皆知之事……昔日横渠先生入京,关学、洛学、新学三鼎足之事,便是臣祖父先申公一力为之。”
赵玖面色如常,微微颔首:“原来如此,却也可惜……朕常想,王舒王的新学乃是国家根本,不可轻抛,但确实在天理之论上尚有欠缺,无法与道家之无、佛家之空相匹敌,若是道学、新学能共存,岂不正好?可偏偏这些学派之争,好像比宋金两国仇怨还要深,逼得朕只能死守新学!真真不可理会!”
吕好问稍作犹豫,却终究是沉默以对。
“吕相公刚才说有个折中的法子?”赵玖复又回到了之前的议题上。“什么法子?”
“官家虽然不好此时以律法或者谕令逼迫南方富户开释所买河北流民,却可以鼓励南方富户主动释放,并以官爵赏赐其中佼佼者。”吕好问赶紧扔下刚才那阵云里雾里的讨论,直接在亭中相对。“同时,还可以大开恩科以收拢南方人心。”
赵玖不由失笑:“前一条倒也罢了,后一条吕相公莫不是又在欺负朕当日明道宫落井忘了故事?朕便是再糊涂如今也知道了,蔡京主政之时,早已经将科举制度,改成县学、州学、太学三级学制,然后直接在太学取士……如万俟卨、胡闳休皆是太学生,郦琼乃是州学生……想开恩科,是不是要先废掉这三级学制?”
吕好问犹豫了一下,还是勉力建言:“官家,三级学制不公,常为权贵子弟所趁,到了地方上简直就是察举制度一般可笑,臣还是以为恢复到往日科举制上……”
“本朝恩荫官难道少了?”赵玖摇头不止。“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好了,咱俩再折中一下,一分为二,一面先让天下州学生来京,以糊名考试为准,录取一定太学生,太学生再上殿参与殿试,算是大开恩科;然后这次开释赎人比较多的,直接赐予州学生、太学生身份,其中州学生允许直接来参加考试,太学生允许直接上殿,参与殿试……”
言至此处,赵玖若有所思,复又补充言道:“还有军中立了功的读书人,地方上有殊绩的吏员,都可一并仿照此例,赐予州学生或太学生,让他们博个出身……此事可以做战时定例,而今年的便抢在中秋之前处置好,如何?”
吕好问再度犹豫了一下,却终于还是勉强点头:“就按照官家所言,臣回去尽力跟许相公说一说。”
赵玖缓缓颔首。
说完此事,君臣二人终于再次落座于亭中,而且只是饮茶闲谈,不再论多余朝政。
然而,正当二人说一些闲话的时候,一身丝缎常服的杨沂中却忽然从前院而来,而且直到亭前,方才止住步伐,并拱手严肃行礼。
赵玖与吕好问对视一眼,心中各自一沉。
“官家、相公……京东闾太尉军报送至东京枢密院,说是伪齐大举出动,济南府、兖州兵马两路齐出,往东平府而去,青州兵马似乎也往沂州而去。”杨沂中汇报不停。“枢密院猜度,应该是伪齐窥的岳太尉整汰部队,以为得机。而此时,岳太尉应该已经出兵。”
赵玖听到是京东方向的时候就已经彻底放下心来……他担心的是洞庭湖钟相此时发难,还真不在意什么济南。
这倒不是说钟相比刘豫、李成、孔彦舟都要强,实际上按照赵玖的判断和认识,相较于伪齐那些最起码个人能力没得说的汉奸与野心家们,一会勤王一会楚王的钟相基本上算是个庸人,但眼下的情势却决定了钟相一旦造反,他对大局危害反而是最大的,远非早已经明枪明刀摆开阵势的伪齐那边能够相比。
故此,赵玖听完汇报,根本动都不动,只是随意而对:“朕知道了。”
杨沂中也好,吕好问也罢,各自诧异,却也无话可说,于是乎,三人又说了几句细节,便大约定下来,吕好问继续回八陵参与祭祀,而赵官家自归东京坐镇,以安人心。
除此之外,本着锻炼御前班直外加速战速决的心态,赵官家复又派出了杨沂中引御前班直两千,往京东助阵。
就这样,三人议定,赵官家依旧安坐亭中,其余二人却纷纷起身。
然而,吕好问再三犹豫,都到亭外十几步了,反而停住步伐,回身问出了一句话来:“官家以为潞公是个怎么样的臣子?”
赵玖怔了许久,方才醒悟潞公是谁,复又当即失笑:“朕虽然不同意文彦博的观点,却还是以为他道出了眼下实情,指出了问题所在,算是个有本事的实诚人……毕竟嘛,做官的都是士大夫,不让士大夫共天下,又怎么能与百姓共天下?至于吕相公问朕以为文彦博本人如何,朕也可以直接答复,这个人虽然比不上王舒王之勇于任事,知难而上,倒还是可以做宰相的!相对而言,冯京马凉之属,反而不足为道。”
吕好问一言不发,拱手告辞。
当日无言,隔了一日,吕好问辛苦赶路,翻过少室山行至孝义镇,迎上了前来接应的小林学士,将要再往北入八陵所在的山陵之中时,却见有登封知县辛赞亲自作为使者辛苦追来。
“官家归京前所书文字,让我转赠关西胡制置?”满身是汗的吕好问接过卷轴,只是听这辛知县稍作说明,便一时郑重起来。
因为不只是吕好问,便是一旁来接应的小林学士都本能想到了当日赵官家让许相公转赠给张悫张相公的那份文字,可见赵官家这种一物多用的套路,所有人都已经了然于心。
于是乎,吕好问没有任何顾忌,直接打开,然后便与一侧小林学士怔在当场,那辛知县本是个好诗词之人,一时心痒难耐,也大着胆子探头去看,却见到上面只有一首并不识得词牌的小词,而且似乎只有半阙。
正所谓: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西京路。
望旧都,意踌躇。
伤心汉唐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PS:感谢第六十九萌靐焱骉同学了,还是那句话,天气那么好,今天你们宅在家里看比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