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成功了(上)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神工》最新章节!
第四百零九章 成功了(上)
王教授匆匆结束了手头的研究赶过来的时候,郭泰来已经只剩下最后的两个分系统装配了。还是二哥随行,带着赶出来的最新的测试系统,随时准备安装到LOTDM上。
比美国人迟了十六年制作的这套系统,按照郭泰来的设计,加工尺寸比美国人那套要大出三分之一,加工重量也相应提升。加工精度略有提升,从美国人那台的二十几个纳米提升到了设计中的十五纳米。
最大的改变就是控制系统了。美国人那款八四年完成的,说句不中听的话,那会的CPU芯片还停留在八位十六位的阶段,和现在比起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控制效率不说,操作起来这边也是固定好工件之后全自动数字控制加工,先进了不知道多少倍。
王教授他们还来得及赶上看到郭泰来最后的装配完工阶段。二哥已经在完成了郭泰来工作室的那批小型机床的控制系统后顺利毕业,但毕业之后他也没有马上找工作离校,而是继续和王教授配合工作,一起研发这套LODTM的操作系统。看二哥这意思,留校的可能性极大。
控制台在隔了两道防振沟三层中空隔热玻璃的另一个房间里,能看到那边的机器操作,但是不会因为这边有人在身体的温度影响到操作间。事实上,从控制台这个房间是无法直接进入操作间的,先要出去两道门,在一个公用的入口这边走另一个通道,走三道门才能进入加工区域。
厂区的一切设计,都是为了让外界的影响降到最低。不管是振动还是温度,都是如此。
这台LODTM设计的是可以加工直径2000毫米,高度六百毫米的工件,这么大的尺寸,光学玻璃的膨胀系数在3.3微米每米左右,也就是说,温度变化一度,直径两米的工件尺寸就要变化6.6微米。而这套系统的设计加工精度是十五纳米,也就是说,每一摄氏度的变化就是加工精度的440倍。这也意味着,加工时的温度变化决不能超过0.002度。
这对于恒温系统的要求,简直是苛刻到了极点。光是这套恒温系统,订制完成就超过了一亿。而且开始加工之前,固定好工件之后,恐怕所有人都得退出加工区域,至少等待十二小时以上,才能开始加工,免得人体停留引起的温度差影响到加工精度。
测试系统已经安装完毕,郭泰来也完成了所有的装配工作。在没有完全考虑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先进行了一次测试加工。这次只是试验功能,而不是试验精度。
以往国内想要加工光学玻璃,就只能用磨的方式。大部分的产业工人,甚至无法想象光学玻璃用车的方式来加工出来,简直不可思议。
测试加工,只是最简单的车削操作,众人紧张的站在控制台的房间里,看着几层中空隔热玻璃后面那台巨大的钻石车床开始加工,炫目的动作即便是郭泰来看着都激动不已。
因为只是试验加工,简单的操作,所以很快就完成。郭泰来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几道门,进入加工区域。虽然郭泰来已经可以远远的看到了加工出来的尺寸,但是还是想要近距离的仔细观察一下加工完成后的工件状态。
试验工件的尺寸并不大,加工数据设定的是整数直径一百毫米,刚刚在操作台房间看的时候,这个数字基本上没什么变化,毕竟是恒定的温度。可当郭泰来等人一进入其中,或者说刚刚打开最后一道门,郭泰来就看到直径的尺寸微微的变化了一个极小的数字。
机床上本身自带的微测量系统也给出了读数,同样略有变化。这种使用激光干涉条纹放大读取长度的测量工具,此刻给出的数据和郭泰来目测到的近乎完全相同。当然,郭泰来比测量系统的读数多了一位,变化的更频繁。
尽管这次只是测试加工过程,而不是测试加工精度,没有经过那么严格的温控前奏,可即便如此,加工出来的那块玻璃圆柱体也足以让王教授惊喜了。第一次不严格的测试加工,几次测量出来的结果就比那款超大幅面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还要高,如果真的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加工,将会是怎样的结果?
第二次测试,就开始进行精度测试了。不过这次测试的时候就不是王教授的团队加上郭泰来这么简单的了,特意到现场来关注的人多了几个。在这个军管严格的厂区内,能进来的都有一定的级别,郭泰来甚至看到了上次技术验证的时候部里的那位官员。
这次加工的是一个凸透镜,严格计算的曲面,由数控全程实现。在开始加工之前,在这些人过来现场观察之前,那块光学玻璃工件已经在加工区域里放置了整整二十个小时。
所有人都到齐,并且被严格的限制移动,只能坐在座位上观看。控制台和加工区域之间还有两道防振沟,但众人走动时候的微小地面震动还是可能会产生影响,所以尽可能的避免这种情况。
等到加工区域的各种状态读数都已经完全正常的时候,在王教授的指挥下,二哥启动了加工流程,精密的钻石车床开始了第一次严格正规的加工操作。
大量的恒温液体覆盖了加工表面,即便是郭泰来也看不清楚此刻的尺寸变化。但是系统的精密读数还是显示在控制台前方的屏幕上,稳定而精准的变化着,一点一点的加工到设定的尺寸。
加工完成,等到所有的恒温液体都流干净,露出加工好的工件本体的时候,郭泰来远远的看着,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加工尺寸完全合格,精度也达到了设计要求。
当工件被小心的挪到测量的房间,继续恒定温度用了数个小时测量出结果之后,王教授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成功了!”超乎寻常意义的大国重器,试验完美成功的时候,王教授的口中却只有这淡淡的三个字。
所有人的脸上都是笑容,但所有人都强行压抑着自己的欢呼,生怕声音一大就会影响到那边的测量结果。但所有人心中此刻都只有三个字,成功了!
第四百零九章 成功了(上)
王教授匆匆结束了手头的研究赶过来的时候,郭泰来已经只剩下最后的两个分系统装配了。还是二哥随行,带着赶出来的最新的测试系统,随时准备安装到LOTDM上。
比美国人迟了十六年制作的这套系统,按照郭泰来的设计,加工尺寸比美国人那套要大出三分之一,加工重量也相应提升。加工精度略有提升,从美国人那台的二十几个纳米提升到了设计中的十五纳米。
最大的改变就是控制系统了。美国人那款八四年完成的,说句不中听的话,那会的CPU芯片还停留在八位十六位的阶段,和现在比起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控制效率不说,操作起来这边也是固定好工件之后全自动数字控制加工,先进了不知道多少倍。
王教授他们还来得及赶上看到郭泰来最后的装配完工阶段。二哥已经在完成了郭泰来工作室的那批小型机床的控制系统后顺利毕业,但毕业之后他也没有马上找工作离校,而是继续和王教授配合工作,一起研发这套LODTM的操作系统。看二哥这意思,留校的可能性极大。
控制台在隔了两道防振沟三层中空隔热玻璃的另一个房间里,能看到那边的机器操作,但是不会因为这边有人在身体的温度影响到操作间。事实上,从控制台这个房间是无法直接进入操作间的,先要出去两道门,在一个公用的入口这边走另一个通道,走三道门才能进入加工区域。
厂区的一切设计,都是为了让外界的影响降到最低。不管是振动还是温度,都是如此。
这台LODTM设计的是可以加工直径2000毫米,高度六百毫米的工件,这么大的尺寸,光学玻璃的膨胀系数在3.3微米每米左右,也就是说,温度变化一度,直径两米的工件尺寸就要变化6.6微米。而这套系统的设计加工精度是十五纳米,也就是说,每一摄氏度的变化就是加工精度的440倍。这也意味着,加工时的温度变化决不能超过0.002度。
这对于恒温系统的要求,简直是苛刻到了极点。光是这套恒温系统,订制完成就超过了一亿。而且开始加工之前,固定好工件之后,恐怕所有人都得退出加工区域,至少等待十二小时以上,才能开始加工,免得人体停留引起的温度差影响到加工精度。
测试系统已经安装完毕,郭泰来也完成了所有的装配工作。在没有完全考虑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先进行了一次测试加工。这次只是试验功能,而不是试验精度。
以往国内想要加工光学玻璃,就只能用磨的方式。大部分的产业工人,甚至无法想象光学玻璃用车的方式来加工出来,简直不可思议。
测试加工,只是最简单的车削操作,众人紧张的站在控制台的房间里,看着几层中空隔热玻璃后面那台巨大的钻石车床开始加工,炫目的动作即便是郭泰来看着都激动不已。
因为只是试验加工,简单的操作,所以很快就完成。郭泰来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几道门,进入加工区域。虽然郭泰来已经可以远远的看到了加工出来的尺寸,但是还是想要近距离的仔细观察一下加工完成后的工件状态。
试验工件的尺寸并不大,加工数据设定的是整数直径一百毫米,刚刚在操作台房间看的时候,这个数字基本上没什么变化,毕竟是恒定的温度。可当郭泰来等人一进入其中,或者说刚刚打开最后一道门,郭泰来就看到直径的尺寸微微的变化了一个极小的数字。
机床上本身自带的微测量系统也给出了读数,同样略有变化。这种使用激光干涉条纹放大读取长度的测量工具,此刻给出的数据和郭泰来目测到的近乎完全相同。当然,郭泰来比测量系统的读数多了一位,变化的更频繁。
尽管这次只是测试加工过程,而不是测试加工精度,没有经过那么严格的温控前奏,可即便如此,加工出来的那块玻璃圆柱体也足以让王教授惊喜了。第一次不严格的测试加工,几次测量出来的结果就比那款超大幅面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还要高,如果真的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加工,将会是怎样的结果?
第二次测试,就开始进行精度测试了。不过这次测试的时候就不是王教授的团队加上郭泰来这么简单的了,特意到现场来关注的人多了几个。在这个军管严格的厂区内,能进来的都有一定的级别,郭泰来甚至看到了上次技术验证的时候部里的那位官员。
这次加工的是一个凸透镜,严格计算的曲面,由数控全程实现。在开始加工之前,在这些人过来现场观察之前,那块光学玻璃工件已经在加工区域里放置了整整二十个小时。
所有人都到齐,并且被严格的限制移动,只能坐在座位上观看。控制台和加工区域之间还有两道防振沟,但众人走动时候的微小地面震动还是可能会产生影响,所以尽可能的避免这种情况。
等到加工区域的各种状态读数都已经完全正常的时候,在王教授的指挥下,二哥启动了加工流程,精密的钻石车床开始了第一次严格正规的加工操作。
大量的恒温液体覆盖了加工表面,即便是郭泰来也看不清楚此刻的尺寸变化。但是系统的精密读数还是显示在控制台前方的屏幕上,稳定而精准的变化着,一点一点的加工到设定的尺寸。
加工完成,等到所有的恒温液体都流干净,露出加工好的工件本体的时候,郭泰来远远的看着,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加工尺寸完全合格,精度也达到了设计要求。
当工件被小心的挪到测量的房间,继续恒定温度用了数个小时测量出结果之后,王教授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成功了!”超乎寻常意义的大国重器,试验完美成功的时候,王教授的口中却只有这淡淡的三个字。
所有人的脸上都是笑容,但所有人都强行压抑着自己的欢呼,生怕声音一大就会影响到那边的测量结果。但所有人心中此刻都只有三个字,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