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改吧(上)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神工》最新章节!
第七百五十一章 改吧(上)
刘阳震撼莫名的离开了,郭泰来也总算是清闲下来,等着刘上校那边决定的同时,也开始着手撰写新的医学论文。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论文七月份写完给杨教授等人批改,八月份刊发,正好能赶上九月份之前改教科书,多好玩?
要写的是未来的一篇医学论文,伴随一种新发现和新技术。
这个被未来研究人员命名为“间质”的新器官,存在于皮肤表层下方,用来连接动脉、静脉、肌肉筋膜、肠道、肺等五脏六腑及泌尿系统等等所有器官和组织,被研究人员称为“液体流动的高速公路”。间质约占身体体积的20%,可能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比皮肤还大。
人体中含有大量液体。其中一大半存在于细胞中,还有一部分存在于心脏、血管、淋巴结和淋巴管中间,剩余的则是所谓的间质。承载这些间质液体的网络组织,是一个独立的器官。并且,可能是人体中最大的器官。
这一发现不仅将重塑医学界对人体的理解,还可以帮助解释癌症的扩散。
某些中医研究人员后期也开始研究这种间质器官和中医经脉的关系,并有一些简单的结论。当然,郭泰来也把这些结论写了另一篇论文,毕竟郭泰来自己也是靠着针灸打天下的,多多少少的也要进行一番研究。
尽管间质在人体中广泛存在,但它在解剖学研究中一直被忽视。这项发现借助了一种叫做共焦激光显微内镜(pCLE)的探测技术。传统技术下,组织在显微镜下分析之前,需要被脱水并切成薄片。然而,pCLE使科学家能够检查活体组织,使间质的结构保持可见。
于是,这种共焦激光显微内镜作为一种全新的探测技术,也形成了一篇技术论文。当然,郭泰来已经在之前的准备工作中将这个设备制作了出来,并且申请了全球专利。
一共三篇论文,在之前陆续有零星准备的情况下,郭泰来用了十天的时间完成了所有的论文最后的撰写工作。然后将论文发给了自己的指导老师杨教授。这款郭泰来亲手制作的pCLE的设备也打包了一台,送到了水木大学医学院。
接到郭泰来的电话通知,杨教授打开邮箱,一口气将三篇论文看完。抢先过瘾之后,才把郑院长他们再次叫了过来,然后给他们分享。
“哈哈哈哈!”看完论文,郑院长哈哈大笑:“这还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吗?不需要的话,直接推荐发出去吧!我们水木大学医学院的论文,要再次改写人体解剖学的教科书了!哈哈哈哈!”
郭泰来现在是以水木大学医学院的学生身份发表论文,所以论文的发表单位就是水木大学医学院,天经地义,毫无问题。连续两年发现人体新器官,更改两次人体解剖学的教科书,这绝对是新世纪绝无仅有的壮举。而且这种共焦激光显微内镜的探测技术明显对于医学界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这些,全都是以水木大学医学院作为发表单位的。这下子,医学院想默默无闻都不可能了。
“还写什么推荐?”杨教授也是笑:“小郭现在自己已经是几个顶刊的常客了,他自己的名气就是品牌,何必还要我们几个老帮菜推荐呢?”
新人要发表顶刊肯定是困难重重的,但是已经发表过好几篇重磅论文的郭泰来,怎么可能还会被当成是没什么名气的新人来处理呢?正如杨教授所说,郭泰来的名字已经是品牌,只要署名发表过去,三大顶刊的编辑都会认真处理,绝不会马马虎虎的直接扔进垃圾箱。
当然,三篇论文质量肯定不一样,所以发表的刊物也不同。探测技术是有设备专利的,还是发表到之前纳米微针和静电纺丝技术常发的那个医疗设备专刊上。发现新器官这篇,《自然》或者《科学》或者《细胞》三大顶刊都可以,随便挑。至于新器官在中医针灸当中的用途探究这一篇,可能暂时只能先发在国内的刊物上。也好,之前郭泰来也没有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过,正好刷一个存在感。
院长和几个教授简单的一碰头,大家就商定好了三篇论文的去向。会不会发表?会不会被退稿?这已经不是问题了。郭泰来的论文质量很高,你家不要有的是刊物要。
“加上这三篇,小郭的论文有几篇了?”郑院长多问了一句。
“我算算。”杨教授掰着手指头开始计算起来:“已经发表的,低温冷疗,睡眠舱,纳米微针,骨间质血管,这是四篇了。还有一篇静电纺丝,只需要临床数据填充就可以发表,又一篇。再加上这三篇,八篇。”
“单从论文数量上来说,八篇论文也足够毕业了吧?”郑院长随口说道。
“从质量上也够了。”杨教授接口笑道:“NSC三大顶刊两篇了,其中一篇完全可以做为学位论文答辩了。”
“那就安排一下,等那篇静电纺丝的临床数据完成论文发表之后,琢磨着给小郭明年春季或者夏季毕业答辩吧!”郑院长也是苦笑:“你也知道,不知道多少人打招呼想要让小郭早点毕业拿到学位了。”
“行!”杨教授也不矫情,反正他现在作为郭泰来的指导老师,除了是纳米微针的学术权威专家之外,恐怕接下来还是静电纺丝技术的权威专家,这么好的弟子不让毕业?开什么玩笑?何况,正如郑院长所说,打招呼的人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了。能拖两年半到三年,医学院也是到了极限了。
“我们这边没问题,还得问问小郭自己的意思。”杨教授虽然自己答应了,但并没有替郭泰来做决定:“小郭要是自己不想毕业,我们可没办法强迫他。这方面,院长你得和那些人说好,别他们工作做不到赖在我们头上。”
“那是自然!”郑院长当然不是那么容易被甩锅的,闻言立刻点头道:“还是以小郭自己的意思为主。这段时间,我们还是先研究一下那个共焦激光显微内镜吧,临床上也可以试用一下。”
第七百五十一章 改吧(上)
刘阳震撼莫名的离开了,郭泰来也总算是清闲下来,等着刘上校那边决定的同时,也开始着手撰写新的医学论文。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论文七月份写完给杨教授等人批改,八月份刊发,正好能赶上九月份之前改教科书,多好玩?
要写的是未来的一篇医学论文,伴随一种新发现和新技术。
这个被未来研究人员命名为“间质”的新器官,存在于皮肤表层下方,用来连接动脉、静脉、肌肉筋膜、肠道、肺等五脏六腑及泌尿系统等等所有器官和组织,被研究人员称为“液体流动的高速公路”。间质约占身体体积的20%,可能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比皮肤还大。
人体中含有大量液体。其中一大半存在于细胞中,还有一部分存在于心脏、血管、淋巴结和淋巴管中间,剩余的则是所谓的间质。承载这些间质液体的网络组织,是一个独立的器官。并且,可能是人体中最大的器官。
这一发现不仅将重塑医学界对人体的理解,还可以帮助解释癌症的扩散。
某些中医研究人员后期也开始研究这种间质器官和中医经脉的关系,并有一些简单的结论。当然,郭泰来也把这些结论写了另一篇论文,毕竟郭泰来自己也是靠着针灸打天下的,多多少少的也要进行一番研究。
尽管间质在人体中广泛存在,但它在解剖学研究中一直被忽视。这项发现借助了一种叫做共焦激光显微内镜(pCLE)的探测技术。传统技术下,组织在显微镜下分析之前,需要被脱水并切成薄片。然而,pCLE使科学家能够检查活体组织,使间质的结构保持可见。
于是,这种共焦激光显微内镜作为一种全新的探测技术,也形成了一篇技术论文。当然,郭泰来已经在之前的准备工作中将这个设备制作了出来,并且申请了全球专利。
一共三篇论文,在之前陆续有零星准备的情况下,郭泰来用了十天的时间完成了所有的论文最后的撰写工作。然后将论文发给了自己的指导老师杨教授。这款郭泰来亲手制作的pCLE的设备也打包了一台,送到了水木大学医学院。
接到郭泰来的电话通知,杨教授打开邮箱,一口气将三篇论文看完。抢先过瘾之后,才把郑院长他们再次叫了过来,然后给他们分享。
“哈哈哈哈!”看完论文,郑院长哈哈大笑:“这还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吗?不需要的话,直接推荐发出去吧!我们水木大学医学院的论文,要再次改写人体解剖学的教科书了!哈哈哈哈!”
郭泰来现在是以水木大学医学院的学生身份发表论文,所以论文的发表单位就是水木大学医学院,天经地义,毫无问题。连续两年发现人体新器官,更改两次人体解剖学的教科书,这绝对是新世纪绝无仅有的壮举。而且这种共焦激光显微内镜的探测技术明显对于医学界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这些,全都是以水木大学医学院作为发表单位的。这下子,医学院想默默无闻都不可能了。
“还写什么推荐?”杨教授也是笑:“小郭现在自己已经是几个顶刊的常客了,他自己的名气就是品牌,何必还要我们几个老帮菜推荐呢?”
新人要发表顶刊肯定是困难重重的,但是已经发表过好几篇重磅论文的郭泰来,怎么可能还会被当成是没什么名气的新人来处理呢?正如杨教授所说,郭泰来的名字已经是品牌,只要署名发表过去,三大顶刊的编辑都会认真处理,绝不会马马虎虎的直接扔进垃圾箱。
当然,三篇论文质量肯定不一样,所以发表的刊物也不同。探测技术是有设备专利的,还是发表到之前纳米微针和静电纺丝技术常发的那个医疗设备专刊上。发现新器官这篇,《自然》或者《科学》或者《细胞》三大顶刊都可以,随便挑。至于新器官在中医针灸当中的用途探究这一篇,可能暂时只能先发在国内的刊物上。也好,之前郭泰来也没有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过,正好刷一个存在感。
院长和几个教授简单的一碰头,大家就商定好了三篇论文的去向。会不会发表?会不会被退稿?这已经不是问题了。郭泰来的论文质量很高,你家不要有的是刊物要。
“加上这三篇,小郭的论文有几篇了?”郑院长多问了一句。
“我算算。”杨教授掰着手指头开始计算起来:“已经发表的,低温冷疗,睡眠舱,纳米微针,骨间质血管,这是四篇了。还有一篇静电纺丝,只需要临床数据填充就可以发表,又一篇。再加上这三篇,八篇。”
“单从论文数量上来说,八篇论文也足够毕业了吧?”郑院长随口说道。
“从质量上也够了。”杨教授接口笑道:“NSC三大顶刊两篇了,其中一篇完全可以做为学位论文答辩了。”
“那就安排一下,等那篇静电纺丝的临床数据完成论文发表之后,琢磨着给小郭明年春季或者夏季毕业答辩吧!”郑院长也是苦笑:“你也知道,不知道多少人打招呼想要让小郭早点毕业拿到学位了。”
“行!”杨教授也不矫情,反正他现在作为郭泰来的指导老师,除了是纳米微针的学术权威专家之外,恐怕接下来还是静电纺丝技术的权威专家,这么好的弟子不让毕业?开什么玩笑?何况,正如郑院长所说,打招呼的人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了。能拖两年半到三年,医学院也是到了极限了。
“我们这边没问题,还得问问小郭自己的意思。”杨教授虽然自己答应了,但并没有替郭泰来做决定:“小郭要是自己不想毕业,我们可没办法强迫他。这方面,院长你得和那些人说好,别他们工作做不到赖在我们头上。”
“那是自然!”郑院长当然不是那么容易被甩锅的,闻言立刻点头道:“还是以小郭自己的意思为主。这段时间,我们还是先研究一下那个共焦激光显微内镜吧,临床上也可以试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