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重生八零之不做圣母》最新章节!
夜里余喜龄起床喝水,刚出房门就听到余奶奶压抑的哭声,和断断续续的说话声,声音压得很低,听不太清楚,想来也只可能是晚上余二婶提的那个事情。
可能是听到外头动静,里屋的声音很快就停了,余喜龄在房门口站了一会,才去倒水。
躺回床上,余喜龄翻来覆去迟迟无法入睡。
余二婶的主意,她一眼就能看穿,目的就是为了这门豆腐手艺,如果她去上学,在余建国极端反对做生意的情况下,交给二婶一家确实是最亲近最合情合理的选择。
余家两兄弟不和,最主要是余建国和余二婶不和,徐招娣和余二叔都是本分没什么主意的人。
关系不和,余二婶想方设法地在她们兄妹面前抹黑挑拨,再加上余建国本身就偏心眼,更是让余二婶找到了机会,说徐招娣重男轻女,余建国偏心眼,甚至偷偷跟说她过她是捡来的。
说得有鼻子有眼,她那时候正是敏感的时候,半信半疑之间也不敢去求证,性格因此变得沉默懦弱没有安全感。
现在想来其实没什么,她巴不得真不是余建国的孩子才好。
乡下从来不缺少各种桃色新闻,真假都有,寡妇门前事非多,但叶听芳是烈士遗孀,大家有什么不会往她身上扯,余建国更是乔志梁救下的,大家也不会多想。
但余二婶!她和徐招娣是嫡亲的妯娌,她四下在乡间邻里传的话,哪个不信?弄得有一段时间人人都跑来问余叶两人的关系,有的时候假的说得多了,也就变成了真的,何况余建国和叶听芳真有那边点儿猫腻,做为枕边人的徐招娣哪里能感觉不到。
后来徐招娣郁结于心,大半是这些人多嘴多舌挑破脓疮的原因,而余二婶则是余建国和叶听芳两个罪魁祸首的帮凶,原本徐招娣可以自欺欺人到最后的。
这也是余喜龄最耿耿于怀的事。
你说余二婶真坏心眼到想把徐招娣气死,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她就是要去说,看到徐招娣脸上痛苦的表情,她心里就高兴、满足。
余喜龄不明白这是什么心理,也不想去明白。
迷迷糊糊想了不知道多久,余喜龄才睡过去,没睡多久就被鞭炮声吵醒,身边余喜安早就起床不见人影。
刚穿好衣服,就听到自家院子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还有余喜安兴奋的尖叫声,余喜龄出屋一看,天还没亮里,村里家家户户已经亮起了灯火,零零碎碎的鞭炮声更是没有停过。
这时候,过年宁愿不办年货,鞭炮是一定要买的,哪怕是最小最便宜的,放鞭炮迎新年祭祖,放了鞭炮那才叫过年。
厨房里,余奶奶已经在准备了团年饭,老人家脸上带着过年的喜气,半点看不出昨天夜里哭过的样子。
余喜龄悄悄松了口气,赶紧进去准备帮忙,结果被余奶奶给拦住,“你爷特意留了挂鞭炮等你放,去放了再来。”
这每年放的鞭炮都是有讲究的,放鞭炮的人一般都是家里顶梁柱之类的人物,且一般是男丁,上辈子活了近四十年,余喜龄都没摸过年三十那根点鞭炮的香。
开始是余建国不让,后来她一个人过年,也没有这些讲究。
能让她放鞭炮,说明余爷爷真的是很看重她。
为了能延长鞭炮燃烧的时间,院子里最便宜的五十响鞭炮已经被长长地摊开,余爷爷捻着长香正笑眯眯地等着她。
引线碰着香头,咝地一声就燃了起来,余喜龄赶紧跳开,笑着去捂余喜安的耳朵。
看着鞭炮炸开的火光,听着喜庆的声响,余喜龄在心里默默许愿,希望喜安平安长大,爷爷奶奶健康长寿,希望一年比一年更好,过去的不好统统让它过去。
等鞭炮放完,余喜龄赶紧进灶屋帮忙去,七八个菜,余奶奶一个人可忙不过来。
“今天过年,咱们高高兴兴过个好年。”年三十过早年,余家的团年饭定在早上这一餐,说是团年饭,也就他们祖孙四人。
余爷爷给她们姐妹一人发了个红包,又摸了摸喜安的头,“咱们喜安要快快长大。”
这一年,余建国一家没有回来,余二叔一家也没有过来。
事实上一大家子围在一起过年,也经常是有一年没一年的事情,往常基本都是老两口冷冷清清的过,今年能有余喜龄姐妹陪着过年,对老两口来说已经是意外惊喜。
早饭吃完,余爷爷拿着余奶奶准备好的竹篮,领着姐妹两个去给太爷爷太奶奶上坟。
上完坟回家吃过午饭,一家人围在火炉旁边闲话,余喜龄顺便把前两天卖对联的帐理一理。
把纸墨钱,余二叔的工钱,还有那三天吃饭的钱一一扣除,余喜龄仔细点了遍手里的现钱,“一共赚了一百二十块。”
“怎么这么多?”余爷爷不敢置信地看向余喜龄,这可是纯利润。
余喜龄把钱又点了一遍,“纸一块八毛钱一大刀,可以裁九十多副对联,剩下的红纸条写了可以贴堂屋、猪圈,当搭头不要钱,零卖三分钱一张,小对联加福字三毛八一副,大对联加福字六毛八一副……算下来是赚了这么多没错。”
当然这其中还有今年头两年竞争小,她们准备足的原因,像后面摆摊的,收入肯定没有她们的多。
“春联也就卖这三天,明年还不知道怎么样呢。”余喜龄把钱数好大半交给余爷爷。
余奶奶不管事,家里管钱的是余爷爷,不过她从卖豆腐起,就在自己手里留了一部分钱,这也是余爷爷坚持的。
“人得要知足,已经很不错了。”这一百块钱可是巨款,余爷爷仔细把钱收好,脸上浮起喜色,“喜龄,等开了年我就领你奶奶去县里的中医院看看。”
县城里除了个人民医院最有名的就是中医院,余爷爷二十九那天已经去人医院里问过了,医生初六就上班了。
“您和我奶都得检查一下,我想着带喜安也去看看,她太瘦了。”余喜安瘦瘦小小的,余喜龄都养出些肉来了,她还是那么瘦。
她记得上辈子公司有个员工的孩子就是这样,养不起来,去医院检查了才知道是孩子身体里缺什么东西,得对症补,不能瞎补。
余爷爷怜惜地摸摸余喜安的小脑袋,点了点头,“行,你奶和喜安去看,你爷爷身体好着哪,一百斤的担子也能挑得动。”
余喜龄没有多劝,等到了医院余爷爷不想检查也得检查个遍,现在能护着她们姐妹的,也就他们两老了,她希望他们都能健康长寿。
“爸,妈……”余二叔站在门口搓着手,不好意思进屋来,脸上一道又长又红的印子,看着像是被笤帚抽的,也像是被挠的。
余二叔这趟来是为了昨天的事给余爷爷道歉,顺便来送粮油的,“爸,您别怪元珍,她也是为了我和喜荣。”
昨天余爷爷气走了,余二叔的酒也醒了大半,他根本没想去抢侄女的活,但两老的态度很明确,一点也不为他这个儿子考虑,他心里不是不别扭。
别扭归别扭,后来他也想通了,他们当叔婶的惦记侄女的手艺,说出去也丢人,再者他做惯了粗活,做豆腐那活他肯定干不了,瞎惦记啥呢,摊上他哥那样的亲爹,喜龄这孩子已经够可怜了。
他这个二叔没本事顾不了她,那也不能去害她。
后来无论余二婶怎么说,他都闷头不吭声,余二婶拿他没办法,最后只能自己生闷气。
余爷爷看了眼余二叔脸上的红痕,再看了眼他脚边的粮油,轻叹一口气,“我和你妈还能动,这些你都拿回去吧,别跟你媳妇闹意见,她也不容易。”
“爸。”余二叔脸都胀红了,以前每年就算不和余爷爷余奶奶过年,余二叔都是要送粮送油过来的,他要再拿回去,这像什么话。
到底是余二叔的一份孝心,那粮油余爷爷最终还是收下了,心里琢磨着等以后找个什么理由贴补回去。
“喜龄,昨天的事你别吃心,你二婶就是那么个人,嘴巴坏,但是她没坏心。”面对余喜龄,余二叔才是真的躁得慌,本来给帮忙卖对联他就不愿意拿工钱,可他拗不过余二婶,只得收下。
“没事,二叔,我没打算去念书了,豆腐摊子还没稳定我得自己管着,要不你年后来给我帮忙吧。”余喜龄辗转反侧了大半夜,最后还是想通了,让余二叔来帮忙。
不是原谅了余二婶,而是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确实需要一个劳动力来减轻压力,去外头雇人余爷爷肯定不能同意,但二叔应该没问题。
“别别别,你那活我干不来,我出了初五就得去县城干活,年前和老板说好了的。”也怪他没事先跟余二婶说明白,县城那里还约了活,怎么可能留在乡下做豆腐。
余奶奶本来一直沉默地听着,这会赶紧拉着余二叔的手劝他,做豆腐再累也是在家里,去外头工钱不多还要受气吃苦,还是留在家里好。
不过余二叔如果能这么容易劝得动,当年就不会留在乡下不去参军了,余奶奶没有办法,只叮嘱余二叔,“这事你还是回去跟你媳妇商量商量。”
送完东西把事情说开,余二叔就赶紧走了,余奶奶怕余二叔闷着不说,为难地看了眼余喜龄,最后踮着脚小跑着跟了过去。
“你奶奶她老糊涂了。”余爷爷无奈地叹了口气,这老婆子怎么就是说不通呢。
你就是要劝,也得背着人再去劝,当着喜龄的面,让这孩子怎么想。
他们二儿子是个老实人,但二儿媳妇可不是,想到她昨天说的那些话,余爷爷心里原本的打算通通打消,也绝了劝余喜龄的心思,却没想到喜龄自己提出来让她二叔帮忙。
余爷爷心里很欣慰,对余二叔却是更恨铁不成钢,如果他能管得住他媳妇,他舍下老脸帮着说两句话又有什么关系。
“我奶这也是人之常情,她心里明白的。”余喜龄不觉得有什么,老人的想法很容易理解,手指还各有长短,人心自然也有偏爱,余奶奶这都算不上偏心,一般父母大多有这种“劫富济贫”的习惯。
过得好的帮扶一下过得不好的,在她们看来,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件事余奶奶从头至尾也没有干预过什么,是她自己先松的口,“奶奶要是能劝动二叔就好了,明年杨叔那里要的货肯定不能少,还有乡镇府的货,我一个人忙不来。”
余爷爷无奈地叹气,“你二叔跟你爸一样,一根筋,认定了的事,你二婶也无可奈何,没事,忙不过来还有爷呢。”
余奶奶有没有劝动余二叔,余喜龄不知道,不过她没想到竟然会在村里遇着乔志梁和……魏敢?
夜里余喜龄起床喝水,刚出房门就听到余奶奶压抑的哭声,和断断续续的说话声,声音压得很低,听不太清楚,想来也只可能是晚上余二婶提的那个事情。
可能是听到外头动静,里屋的声音很快就停了,余喜龄在房门口站了一会,才去倒水。
躺回床上,余喜龄翻来覆去迟迟无法入睡。
余二婶的主意,她一眼就能看穿,目的就是为了这门豆腐手艺,如果她去上学,在余建国极端反对做生意的情况下,交给二婶一家确实是最亲近最合情合理的选择。
余家两兄弟不和,最主要是余建国和余二婶不和,徐招娣和余二叔都是本分没什么主意的人。
关系不和,余二婶想方设法地在她们兄妹面前抹黑挑拨,再加上余建国本身就偏心眼,更是让余二婶找到了机会,说徐招娣重男轻女,余建国偏心眼,甚至偷偷跟说她过她是捡来的。
说得有鼻子有眼,她那时候正是敏感的时候,半信半疑之间也不敢去求证,性格因此变得沉默懦弱没有安全感。
现在想来其实没什么,她巴不得真不是余建国的孩子才好。
乡下从来不缺少各种桃色新闻,真假都有,寡妇门前事非多,但叶听芳是烈士遗孀,大家有什么不会往她身上扯,余建国更是乔志梁救下的,大家也不会多想。
但余二婶!她和徐招娣是嫡亲的妯娌,她四下在乡间邻里传的话,哪个不信?弄得有一段时间人人都跑来问余叶两人的关系,有的时候假的说得多了,也就变成了真的,何况余建国和叶听芳真有那边点儿猫腻,做为枕边人的徐招娣哪里能感觉不到。
后来徐招娣郁结于心,大半是这些人多嘴多舌挑破脓疮的原因,而余二婶则是余建国和叶听芳两个罪魁祸首的帮凶,原本徐招娣可以自欺欺人到最后的。
这也是余喜龄最耿耿于怀的事。
你说余二婶真坏心眼到想把徐招娣气死,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她就是要去说,看到徐招娣脸上痛苦的表情,她心里就高兴、满足。
余喜龄不明白这是什么心理,也不想去明白。
迷迷糊糊想了不知道多久,余喜龄才睡过去,没睡多久就被鞭炮声吵醒,身边余喜安早就起床不见人影。
刚穿好衣服,就听到自家院子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还有余喜安兴奋的尖叫声,余喜龄出屋一看,天还没亮里,村里家家户户已经亮起了灯火,零零碎碎的鞭炮声更是没有停过。
这时候,过年宁愿不办年货,鞭炮是一定要买的,哪怕是最小最便宜的,放鞭炮迎新年祭祖,放了鞭炮那才叫过年。
厨房里,余奶奶已经在准备了团年饭,老人家脸上带着过年的喜气,半点看不出昨天夜里哭过的样子。
余喜龄悄悄松了口气,赶紧进去准备帮忙,结果被余奶奶给拦住,“你爷特意留了挂鞭炮等你放,去放了再来。”
这每年放的鞭炮都是有讲究的,放鞭炮的人一般都是家里顶梁柱之类的人物,且一般是男丁,上辈子活了近四十年,余喜龄都没摸过年三十那根点鞭炮的香。
开始是余建国不让,后来她一个人过年,也没有这些讲究。
能让她放鞭炮,说明余爷爷真的是很看重她。
为了能延长鞭炮燃烧的时间,院子里最便宜的五十响鞭炮已经被长长地摊开,余爷爷捻着长香正笑眯眯地等着她。
引线碰着香头,咝地一声就燃了起来,余喜龄赶紧跳开,笑着去捂余喜安的耳朵。
看着鞭炮炸开的火光,听着喜庆的声响,余喜龄在心里默默许愿,希望喜安平安长大,爷爷奶奶健康长寿,希望一年比一年更好,过去的不好统统让它过去。
等鞭炮放完,余喜龄赶紧进灶屋帮忙去,七八个菜,余奶奶一个人可忙不过来。
“今天过年,咱们高高兴兴过个好年。”年三十过早年,余家的团年饭定在早上这一餐,说是团年饭,也就他们祖孙四人。
余爷爷给她们姐妹一人发了个红包,又摸了摸喜安的头,“咱们喜安要快快长大。”
这一年,余建国一家没有回来,余二叔一家也没有过来。
事实上一大家子围在一起过年,也经常是有一年没一年的事情,往常基本都是老两口冷冷清清的过,今年能有余喜龄姐妹陪着过年,对老两口来说已经是意外惊喜。
早饭吃完,余爷爷拿着余奶奶准备好的竹篮,领着姐妹两个去给太爷爷太奶奶上坟。
上完坟回家吃过午饭,一家人围在火炉旁边闲话,余喜龄顺便把前两天卖对联的帐理一理。
把纸墨钱,余二叔的工钱,还有那三天吃饭的钱一一扣除,余喜龄仔细点了遍手里的现钱,“一共赚了一百二十块。”
“怎么这么多?”余爷爷不敢置信地看向余喜龄,这可是纯利润。
余喜龄把钱又点了一遍,“纸一块八毛钱一大刀,可以裁九十多副对联,剩下的红纸条写了可以贴堂屋、猪圈,当搭头不要钱,零卖三分钱一张,小对联加福字三毛八一副,大对联加福字六毛八一副……算下来是赚了这么多没错。”
当然这其中还有今年头两年竞争小,她们准备足的原因,像后面摆摊的,收入肯定没有她们的多。
“春联也就卖这三天,明年还不知道怎么样呢。”余喜龄把钱数好大半交给余爷爷。
余奶奶不管事,家里管钱的是余爷爷,不过她从卖豆腐起,就在自己手里留了一部分钱,这也是余爷爷坚持的。
“人得要知足,已经很不错了。”这一百块钱可是巨款,余爷爷仔细把钱收好,脸上浮起喜色,“喜龄,等开了年我就领你奶奶去县里的中医院看看。”
县城里除了个人民医院最有名的就是中医院,余爷爷二十九那天已经去人医院里问过了,医生初六就上班了。
“您和我奶都得检查一下,我想着带喜安也去看看,她太瘦了。”余喜安瘦瘦小小的,余喜龄都养出些肉来了,她还是那么瘦。
她记得上辈子公司有个员工的孩子就是这样,养不起来,去医院检查了才知道是孩子身体里缺什么东西,得对症补,不能瞎补。
余爷爷怜惜地摸摸余喜安的小脑袋,点了点头,“行,你奶和喜安去看,你爷爷身体好着哪,一百斤的担子也能挑得动。”
余喜龄没有多劝,等到了医院余爷爷不想检查也得检查个遍,现在能护着她们姐妹的,也就他们两老了,她希望他们都能健康长寿。
“爸,妈……”余二叔站在门口搓着手,不好意思进屋来,脸上一道又长又红的印子,看着像是被笤帚抽的,也像是被挠的。
余二叔这趟来是为了昨天的事给余爷爷道歉,顺便来送粮油的,“爸,您别怪元珍,她也是为了我和喜荣。”
昨天余爷爷气走了,余二叔的酒也醒了大半,他根本没想去抢侄女的活,但两老的态度很明确,一点也不为他这个儿子考虑,他心里不是不别扭。
别扭归别扭,后来他也想通了,他们当叔婶的惦记侄女的手艺,说出去也丢人,再者他做惯了粗活,做豆腐那活他肯定干不了,瞎惦记啥呢,摊上他哥那样的亲爹,喜龄这孩子已经够可怜了。
他这个二叔没本事顾不了她,那也不能去害她。
后来无论余二婶怎么说,他都闷头不吭声,余二婶拿他没办法,最后只能自己生闷气。
余爷爷看了眼余二叔脸上的红痕,再看了眼他脚边的粮油,轻叹一口气,“我和你妈还能动,这些你都拿回去吧,别跟你媳妇闹意见,她也不容易。”
“爸。”余二叔脸都胀红了,以前每年就算不和余爷爷余奶奶过年,余二叔都是要送粮送油过来的,他要再拿回去,这像什么话。
到底是余二叔的一份孝心,那粮油余爷爷最终还是收下了,心里琢磨着等以后找个什么理由贴补回去。
“喜龄,昨天的事你别吃心,你二婶就是那么个人,嘴巴坏,但是她没坏心。”面对余喜龄,余二叔才是真的躁得慌,本来给帮忙卖对联他就不愿意拿工钱,可他拗不过余二婶,只得收下。
“没事,二叔,我没打算去念书了,豆腐摊子还没稳定我得自己管着,要不你年后来给我帮忙吧。”余喜龄辗转反侧了大半夜,最后还是想通了,让余二叔来帮忙。
不是原谅了余二婶,而是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确实需要一个劳动力来减轻压力,去外头雇人余爷爷肯定不能同意,但二叔应该没问题。
“别别别,你那活我干不来,我出了初五就得去县城干活,年前和老板说好了的。”也怪他没事先跟余二婶说明白,县城那里还约了活,怎么可能留在乡下做豆腐。
余奶奶本来一直沉默地听着,这会赶紧拉着余二叔的手劝他,做豆腐再累也是在家里,去外头工钱不多还要受气吃苦,还是留在家里好。
不过余二叔如果能这么容易劝得动,当年就不会留在乡下不去参军了,余奶奶没有办法,只叮嘱余二叔,“这事你还是回去跟你媳妇商量商量。”
送完东西把事情说开,余二叔就赶紧走了,余奶奶怕余二叔闷着不说,为难地看了眼余喜龄,最后踮着脚小跑着跟了过去。
“你奶奶她老糊涂了。”余爷爷无奈地叹了口气,这老婆子怎么就是说不通呢。
你就是要劝,也得背着人再去劝,当着喜龄的面,让这孩子怎么想。
他们二儿子是个老实人,但二儿媳妇可不是,想到她昨天说的那些话,余爷爷心里原本的打算通通打消,也绝了劝余喜龄的心思,却没想到喜龄自己提出来让她二叔帮忙。
余爷爷心里很欣慰,对余二叔却是更恨铁不成钢,如果他能管得住他媳妇,他舍下老脸帮着说两句话又有什么关系。
“我奶这也是人之常情,她心里明白的。”余喜龄不觉得有什么,老人的想法很容易理解,手指还各有长短,人心自然也有偏爱,余奶奶这都算不上偏心,一般父母大多有这种“劫富济贫”的习惯。
过得好的帮扶一下过得不好的,在她们看来,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件事余奶奶从头至尾也没有干预过什么,是她自己先松的口,“奶奶要是能劝动二叔就好了,明年杨叔那里要的货肯定不能少,还有乡镇府的货,我一个人忙不来。”
余爷爷无奈地叹气,“你二叔跟你爸一样,一根筋,认定了的事,你二婶也无可奈何,没事,忙不过来还有爷呢。”
余奶奶有没有劝动余二叔,余喜龄不知道,不过她没想到竟然会在村里遇着乔志梁和……魏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