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纸上人》最新章节!
她花了一天的时间给每个人写了回信,回信都很简单,只是寥寥几句话,但也都送上了祝福。
而那个叫郑童飞的读者,雪兰有些犹豫,不知道该如何回复。
最后她把自己的一个书签寄过去了。
这书签是她来到北平后留下的,一枚梧桐叶。
她把树叶夹在一本书里,干后表上糨子,做成了书签。
她在信纸上写道:“它从我眼前落下,我看到了它,捡起了它,把它漂流到你的手中,今后它会漂流到何方,我不得而知,只感念这份特殊的缘分,愿没有色彩的地方也能触摸到真实,雪后山岚留笔。”
终于积攒了几万字的存稿,雪兰终于可以舒舒服服过个大年了。
虽然雪兰能赚不少钱,可李氏依然非常节俭,她只给两个女儿裁了缎子,买了新棉花做棉袄,她自己还穿着旧衣服,让她自己也做一身,却说什么也不肯。反而买了一大堆鸡鸭鱼肉回家,说要祭拜刘家祖先……
她说:“我们虽然离开了刘家,但你们都是刘家的血脉,祭拜一下祖宗,他们来年保佑咱们平安无事,身体健康。”
真是败给她了。
年三十这天晚上,听着外面的鞭炮声,三个人坐在炉子旁守岁。
李氏忽然说起了自己的事。
“我刚记事的时候,就被我爹卖了,卖给了戏班子,印象里是娘病了,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后来我叫老爷娶回家当了姨太太,那时候还托人去找过他们呢,结果……家里早没人了。我本以为自己就是个孤苦的命,没想到还有你们两个小闺女,有你们俩,我这辈子也就知足了。”
“娘,别难受,等将来我和妹妹都成家生了孩子,家人就多了,过年也就热闹了。”三姐握着她的手说。
“嗯,我等着这天呢。”李氏感慨地说,“这半年来过得颠簸,要是以前,我是万万想不到自己能带着你们出来过日子的,多亏我生了两个好女儿。”
守到天亮的时候,她们吃了饺子,正打算上床睡觉,谁知有人来敲门拜年了。
先是几个邻居,然后是周慧和许编辑。
许编辑还顺便要走了雪兰的稿子。
“我就知道你这里能拿到稿子。”许编辑笑着说。
周慧偷偷告诉雪兰:“作者过年都忙,基本不怎么写,报纸都快开天窗了,还拿转载文章充数呢。”
当然人家许编辑也不是专门来收稿子的,他还给雪兰和三姐一人一个红包呢。
年初十的时候,雪兰她们上了街,决定逛逛京城。
来到北平有段时间了,大部分时间都在为生计奔波,还整天担惊受怕,根本没有好好看看这里。她们早想出来逛逛了,毕竟是皇帝老爷住的地方呢。
雪兰问李氏和三姐想去哪里。
李氏没有意见,只说:“你们爱去哪儿就去哪儿,我跟着你们。”
三姐说:“那咱们去看看皇宫。”
雪兰说:“皇宫有啥好看的,你又进不去,光能看看大门口。”
“那也是皇宫啊,你在这里没见过皇宫,也好意思说住在北平。”三姐道。
那好,三个人穿戴好了,去看皇宫大门。
皇宫的大门坐落在不知道哪条街上。
北平太大了,她们出去后直接坐上黄包车想去皇宫。
弄得人家拉车的小伙子喊了声:“奶奶哟,我倒是愿意挣这些钱,不过我跑到半路就得累趴下,不如你们坐汽车去吧。”
三个人尴尬的从拉车小伙子那里问明白了,然后坐了汽车,又坐黄包车,这才终于到了皇宫门口。
皇宫大门紧闭,但确实是巍峨啊,这么高的墙,得有好几层楼高。
三个人站在下面仰头望,一直感慨,真高啊,真大啊,好厉害啊。
不过就是站在一堆做买卖的小贩中间,好像有点土老帽进城的感觉。
门口卖菜的、卖鸡鸭的、杀猪的、买糖葫芦的……果然是旅游胜地啊,商业就是兴隆。
她们在一个馄饨摊坐了,边吃边聊天。
李氏很认真地问:“皇宫里还有皇帝吗?老佛爷死的时候不是立了个小皇帝吗?他还住在里面吗?”
“听说这里已经改成博物馆了。”三姐道,“现在没有皇帝,只有总统了。”
李氏叹道:“哎,真可怜,那可是皇上呢,这年头真乱啊。”
“娘,你不懂,这叫反对封建,反对帝制,提倡自由民主、人人平等,人人都能当皇帝。”三姐说。
“人人都能当皇帝,那不早乱了。”
雪兰心想,李氏说的还挺有道理,她天天看报纸,知道现在的大总统是曹总统,直、奉、浙、皖一直在打仗,今天你打打我,明天我打打他,可不是早乱了吗。
但雪兰知道北平是个好地方,虽然在未来的日子里会几经磨难,掌管这里的人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始终没有动过枪炮。几百年的古城一直得以保存,真要感叹是个宝地呢,难怪首都总是立在这里。
雪兰正趴在碗里吃馄饨的时候,李氏忽然碰了碰她,急切地说:“五姐,你快看,你快看。”
雪兰抬头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她叫她看什么。
“快看,那个是洋人吧,长得真怪,和猴子似的。”李氏兴奋地低声吆喝。
皇城门口的人看到外国人已经不会大惊小怪了,不过李氏这样的妇女,显然没见过黑头发黑眼睛以外的人,三姐也好奇地巴望着。
雪兰注意到有个穿着西装的华夏人跟在洋人身边,他们搬了个照相机,正在照相。
忽然有个小贩推着小推车从他们身后路过,可能是不小心碰了他们一下。
穿西装的人忽然就大喝道:“干什么呢你!找死是不是!”
那小贩惊慌的站在旁边,像是吓坏了。
“滚滚滚!”那人不耐烦地说。
然后他用英文对那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说:“真是受不了,一回来这里就如同来到了中世纪。”
接着他也一直在贬低华夏人、华夏国,口气颇为鄙视,最后他说:“等我移民到了英国,再也不回这鬼地方了。”
雪兰用筷子扒拉着碗里的馄饨,忽然就吃不下去了。
如果在一百年之后的时代,有人敢当街说这种话,就把他录下来,放到网上表扬表扬,保证叫他永远都不敢在这鬼地方露面了。
但是你现在却不能说人家什么。
都道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可是华夏如今四分五裂,外国人霸占着国家的矿产、铁路等经济命脉,一个不知道是阿猫阿狗的洋人走在华夏街面上,都能像大老爷一样高人一等。会说英文的高级知识分子,不说学好了知识回报国家,却以身为一个华夏人为耻。可人们能上去谴责他吗?国弱民卑,徒逞口舌之利,无可奈何。
要知道这年头外国留学生是非常吃香的,据说大学里聘请教授,都专门聘请留过洋的知识分子,其中以去过日本留学的人最为吃香,他们一个月的工资就要有一两百块大洋,可谓是当今社会上工资最高的白领了。就是因为国家提倡教育兴国,希望用优厚的报酬让懂知识、懂先进文化的人留下,好好教育学生们,让华夏的下一代不再受人欺负。哪怕是我们后代鄙视的各大军阀,你恨人家争权夺利也好,骂人家当土皇帝也好,人家也是倾力支持国家教育事业的。而这么大的华夏,其中八成的人都是大字不识的老百姓,靠天吃饭靠地养,想想都觉得愁人。
心情郁闷之下,也不想到处乱逛了,早早回了家,结果看到周慧正等在家门口。
“先生,喜事,喜事。”她兴奋地说:“您看到今天《长虹》的评论了吗?有人在报纸上给《燃秦》写了推荐。”
《长虹》是一份专门转载的报纸,总是从各处网罗优秀的文章转载,还有一个版面专门介绍外国文学和国内优秀的散文、小说著作。
像《京郊晚报》这样的报纸,上面连载的长篇小说由于题材特殊,一般是不可能被推荐的。但《燃秦》不一样,里面比较干净,没有任何色|情描写,主要抓住历史人物和剧情发展,是以文章精彩之处在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而不在于‘以色侍人’。
也许后世人觉得穿越小说早就被写烂了,根本没法看了,可是想一想你看的第一篇穿越小说,那时候的激动心情是溢于言表的吧。
所以《燃秦》虽然发表的地点不怎么样,可奈何故事情节格外吸引人呢,结果被正规报刊拿出来当精品书籍推荐了。
她花了一天的时间给每个人写了回信,回信都很简单,只是寥寥几句话,但也都送上了祝福。
而那个叫郑童飞的读者,雪兰有些犹豫,不知道该如何回复。
最后她把自己的一个书签寄过去了。
这书签是她来到北平后留下的,一枚梧桐叶。
她把树叶夹在一本书里,干后表上糨子,做成了书签。
她在信纸上写道:“它从我眼前落下,我看到了它,捡起了它,把它漂流到你的手中,今后它会漂流到何方,我不得而知,只感念这份特殊的缘分,愿没有色彩的地方也能触摸到真实,雪后山岚留笔。”
终于积攒了几万字的存稿,雪兰终于可以舒舒服服过个大年了。
虽然雪兰能赚不少钱,可李氏依然非常节俭,她只给两个女儿裁了缎子,买了新棉花做棉袄,她自己还穿着旧衣服,让她自己也做一身,却说什么也不肯。反而买了一大堆鸡鸭鱼肉回家,说要祭拜刘家祖先……
她说:“我们虽然离开了刘家,但你们都是刘家的血脉,祭拜一下祖宗,他们来年保佑咱们平安无事,身体健康。”
真是败给她了。
年三十这天晚上,听着外面的鞭炮声,三个人坐在炉子旁守岁。
李氏忽然说起了自己的事。
“我刚记事的时候,就被我爹卖了,卖给了戏班子,印象里是娘病了,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后来我叫老爷娶回家当了姨太太,那时候还托人去找过他们呢,结果……家里早没人了。我本以为自己就是个孤苦的命,没想到还有你们两个小闺女,有你们俩,我这辈子也就知足了。”
“娘,别难受,等将来我和妹妹都成家生了孩子,家人就多了,过年也就热闹了。”三姐握着她的手说。
“嗯,我等着这天呢。”李氏感慨地说,“这半年来过得颠簸,要是以前,我是万万想不到自己能带着你们出来过日子的,多亏我生了两个好女儿。”
守到天亮的时候,她们吃了饺子,正打算上床睡觉,谁知有人来敲门拜年了。
先是几个邻居,然后是周慧和许编辑。
许编辑还顺便要走了雪兰的稿子。
“我就知道你这里能拿到稿子。”许编辑笑着说。
周慧偷偷告诉雪兰:“作者过年都忙,基本不怎么写,报纸都快开天窗了,还拿转载文章充数呢。”
当然人家许编辑也不是专门来收稿子的,他还给雪兰和三姐一人一个红包呢。
年初十的时候,雪兰她们上了街,决定逛逛京城。
来到北平有段时间了,大部分时间都在为生计奔波,还整天担惊受怕,根本没有好好看看这里。她们早想出来逛逛了,毕竟是皇帝老爷住的地方呢。
雪兰问李氏和三姐想去哪里。
李氏没有意见,只说:“你们爱去哪儿就去哪儿,我跟着你们。”
三姐说:“那咱们去看看皇宫。”
雪兰说:“皇宫有啥好看的,你又进不去,光能看看大门口。”
“那也是皇宫啊,你在这里没见过皇宫,也好意思说住在北平。”三姐道。
那好,三个人穿戴好了,去看皇宫大门。
皇宫的大门坐落在不知道哪条街上。
北平太大了,她们出去后直接坐上黄包车想去皇宫。
弄得人家拉车的小伙子喊了声:“奶奶哟,我倒是愿意挣这些钱,不过我跑到半路就得累趴下,不如你们坐汽车去吧。”
三个人尴尬的从拉车小伙子那里问明白了,然后坐了汽车,又坐黄包车,这才终于到了皇宫门口。
皇宫大门紧闭,但确实是巍峨啊,这么高的墙,得有好几层楼高。
三个人站在下面仰头望,一直感慨,真高啊,真大啊,好厉害啊。
不过就是站在一堆做买卖的小贩中间,好像有点土老帽进城的感觉。
门口卖菜的、卖鸡鸭的、杀猪的、买糖葫芦的……果然是旅游胜地啊,商业就是兴隆。
她们在一个馄饨摊坐了,边吃边聊天。
李氏很认真地问:“皇宫里还有皇帝吗?老佛爷死的时候不是立了个小皇帝吗?他还住在里面吗?”
“听说这里已经改成博物馆了。”三姐道,“现在没有皇帝,只有总统了。”
李氏叹道:“哎,真可怜,那可是皇上呢,这年头真乱啊。”
“娘,你不懂,这叫反对封建,反对帝制,提倡自由民主、人人平等,人人都能当皇帝。”三姐说。
“人人都能当皇帝,那不早乱了。”
雪兰心想,李氏说的还挺有道理,她天天看报纸,知道现在的大总统是曹总统,直、奉、浙、皖一直在打仗,今天你打打我,明天我打打他,可不是早乱了吗。
但雪兰知道北平是个好地方,虽然在未来的日子里会几经磨难,掌管这里的人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始终没有动过枪炮。几百年的古城一直得以保存,真要感叹是个宝地呢,难怪首都总是立在这里。
雪兰正趴在碗里吃馄饨的时候,李氏忽然碰了碰她,急切地说:“五姐,你快看,你快看。”
雪兰抬头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她叫她看什么。
“快看,那个是洋人吧,长得真怪,和猴子似的。”李氏兴奋地低声吆喝。
皇城门口的人看到外国人已经不会大惊小怪了,不过李氏这样的妇女,显然没见过黑头发黑眼睛以外的人,三姐也好奇地巴望着。
雪兰注意到有个穿着西装的华夏人跟在洋人身边,他们搬了个照相机,正在照相。
忽然有个小贩推着小推车从他们身后路过,可能是不小心碰了他们一下。
穿西装的人忽然就大喝道:“干什么呢你!找死是不是!”
那小贩惊慌的站在旁边,像是吓坏了。
“滚滚滚!”那人不耐烦地说。
然后他用英文对那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说:“真是受不了,一回来这里就如同来到了中世纪。”
接着他也一直在贬低华夏人、华夏国,口气颇为鄙视,最后他说:“等我移民到了英国,再也不回这鬼地方了。”
雪兰用筷子扒拉着碗里的馄饨,忽然就吃不下去了。
如果在一百年之后的时代,有人敢当街说这种话,就把他录下来,放到网上表扬表扬,保证叫他永远都不敢在这鬼地方露面了。
但是你现在却不能说人家什么。
都道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可是华夏如今四分五裂,外国人霸占着国家的矿产、铁路等经济命脉,一个不知道是阿猫阿狗的洋人走在华夏街面上,都能像大老爷一样高人一等。会说英文的高级知识分子,不说学好了知识回报国家,却以身为一个华夏人为耻。可人们能上去谴责他吗?国弱民卑,徒逞口舌之利,无可奈何。
要知道这年头外国留学生是非常吃香的,据说大学里聘请教授,都专门聘请留过洋的知识分子,其中以去过日本留学的人最为吃香,他们一个月的工资就要有一两百块大洋,可谓是当今社会上工资最高的白领了。就是因为国家提倡教育兴国,希望用优厚的报酬让懂知识、懂先进文化的人留下,好好教育学生们,让华夏的下一代不再受人欺负。哪怕是我们后代鄙视的各大军阀,你恨人家争权夺利也好,骂人家当土皇帝也好,人家也是倾力支持国家教育事业的。而这么大的华夏,其中八成的人都是大字不识的老百姓,靠天吃饭靠地养,想想都觉得愁人。
心情郁闷之下,也不想到处乱逛了,早早回了家,结果看到周慧正等在家门口。
“先生,喜事,喜事。”她兴奋地说:“您看到今天《长虹》的评论了吗?有人在报纸上给《燃秦》写了推荐。”
《长虹》是一份专门转载的报纸,总是从各处网罗优秀的文章转载,还有一个版面专门介绍外国文学和国内优秀的散文、小说著作。
像《京郊晚报》这样的报纸,上面连载的长篇小说由于题材特殊,一般是不可能被推荐的。但《燃秦》不一样,里面比较干净,没有任何色|情描写,主要抓住历史人物和剧情发展,是以文章精彩之处在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而不在于‘以色侍人’。
也许后世人觉得穿越小说早就被写烂了,根本没法看了,可是想一想你看的第一篇穿越小说,那时候的激动心情是溢于言表的吧。
所以《燃秦》虽然发表的地点不怎么样,可奈何故事情节格外吸引人呢,结果被正规报刊拿出来当精品书籍推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