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骄傲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明末汉之魂》最新章节!
“红旗军”收留人那是有原则的,不可能收留普通妇女。
刘之纶放老百姓回原籍之时,每一个成年人发了十五斤杂粮就打发了,没有人能够赖在城里,因为自四月一日起遵化就再也不是吃大锅饭。
在四月份以前,由于遵化城里粮食充足,也是为了人心安定,城里的老百姓每天都可以两次免费按时领取两碗稀粥和一个炊饼充饥,被守军征用的劳力可以每天吃三顿管饱。
刘之纶发现后金军退兵了,当然不会再养着数万老百姓,此时必须逼着他们自谋出路。
因此他宣布分给老百姓粮食,拿上粮食的人必须立刻出城回家种地去,不肯走的也呆不下去,因为没有了免费食物,马上面临饿肚子的困境。
许多人拿了十五斤杂粮千恩万谢回家了,他们知道成天困在城里不是个事啊!回家伺候土地得到收成才能够有希望。
大多数人走得很急,知道农时不等人,错过了,今年的日子就难挨了。
回家的老百姓一路上还会摘到野菜充饥,十五斤粮食省着吃坚持十几天完全没问题,大部分出城的战争难民都结伴而行,以每天走五十里计算,大多数人都能够赶回家乡。
但不是每一个老百姓都具备回家种地的条件,李三娘子就不敢回家,她家在遵化北,离官道不是很远,房子已经被正蓝旗建奴烧了,她一个人带着才三岁的孩子回家如何生活?
况且谁知道建奴、鞑子会不会再来?
因此她就在遵化南门外等着,等着“红旗军”出城就跟着这支能够带给她活路的队伍。谁知跟她有同样想法的寡妇真的不少,几天下来居然聚集了三百多。
这当然是“红旗军”的所作所为让这些凄惶无助的女子看到了希望,她们选择等待这支仁义之师。
黄汉看着满面风霜的女人们瞧着孩子们懵懂的眼神,回味着李三娘子的话深有感触。来到这个时代就应该有所作为,人心向背真的很重要。
“跟着‘红旗军’有活路。”这是升斗小民给予“红旗军”的信任,此时抛弃这些孤儿寡妇于心何安?
黄汉叫过李三娘子,问她道:“汝刚才说你家男人闭眼前说什么了,本官没听清楚,你再大声说一遍。”
李三娘子哭得泣不成声,她颤抖着声音道:“大人,我家男人临死前嘱咐奴家一定要跟着‘红旗军’,只有跟着‘红旗军’才会有活路。”
这是老百姓的信任,这份信任真的是沉甸甸的,黄汉不禁有些动容,觉得眼角有些湿润。
他大声问身边的袍泽和劳役道:“老百姓说唯有跟着‘红旗军’才有活路,本官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些老百姓了,诸位兄弟你们来告诉本官,该如何处置今天之事?”
随军劳役们同病相怜,他们立刻呼啦啦跪下了,异口同声道:
“求大人收留这些可怜人吧!她们没了男人还带着孩子哪里活得下去。”
宋鹏飞振臂高呼道:“跟着‘红旗军’有活路这话没说错,卑职请求大人留下他们。”
“红旗军”战士们都大声道:“请大人留下这些老百姓,‘红旗军’有饭吃绝不会让他们饿肚子。”
“哇!……”几百妇女感动得受不了,更加哭得起劲儿了。
本性善良的憨子觉得自己受不了落难的孤儿寡妇这份凄惨,觉得眼泪快要掉出来,他可不想被人发现自己掉眼泪。
连忙扯开嗓子大叫道:“愿意跟着‘红旗军’走的立刻擦干眼泪止住啼哭上马车,老子保证所有人都有活路,选择留下哭鼻子的请便,咱们继续上路喽!”
这一嗓子效果特别好,所有的女人都瞧见了憨子这个高人一头膀大腰圆如同山神般的粗壮武官,都吓得不敢哭了,乖乖的带着孩子上车。
添香在马车上伸出双手接过李三娘子怀里抱着的孩子,笑着对她道:“上我们这辆车,放心吧,我们的家主是菩萨心肠,他答应收留你们一定说到做到。”
宋鹏飞道:“‘红旗军’饿死也不劫掠老百姓,乡亲们放心吧,跟着咱们所有人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小宋经常参与统计缴获,知道“红旗军”的家底,也知道师傅胸有大志,收留这些人完全养得起,他当然敢放豪言壮语。
已经连升两级现在拥有卢龙县正八品县丞虚衔的随军主簿郑孝文也被此情此景深深感动,他不失时机大声带头唱起了凯歌: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战士们都齐声高唱“……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建奴兮,觅个封侯。”
战士们人人昂首挺胸,他们是爱民的“红旗军”,他们骄傲!
女人们被憨子吓着了,不敢啼哭,此时拼命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她们偷眼瞧着这些威猛的军人,人人觉得有了靠山终于找到了归宿,以后真的会不愁活路。
随军劳役和他们的家小有三千多,他们亲眼看见了“红旗军”主将和麾下猛士对待老百姓的态度,许多人也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更加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选择,坚定了追随“红旗军”的信心。
黄汉真的不是矫情,他是发自内心愿意给千万汉民活路,此时有了救下这几百妇孺的能力,自然不遗余力,况且以后要谋发展需要有人口这个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数千人马晓行夜宿,人人都能够吃到饱肚子喝到凉开水,整个队伍里渐渐地少了悲悲戚戚,多了欢声笑语。
许多十三四岁的懵懂少年都用无限崇拜的眼光瞧着威猛的“红旗军”战士,他们渴望早日长大从军杀鞑子为自己的亲人报仇雪恨。
六千余人的队伍往丰润县城开拔的路上倒是没有被后金军骚扰,“红旗军”的斥候放出去一二十里,遭遇后金军哨马会毫不犹豫攻击,因此敌军根本做不到探报“红旗军”主力的动向。
“红旗军”收留人那是有原则的,不可能收留普通妇女。
刘之纶放老百姓回原籍之时,每一个成年人发了十五斤杂粮就打发了,没有人能够赖在城里,因为自四月一日起遵化就再也不是吃大锅饭。
在四月份以前,由于遵化城里粮食充足,也是为了人心安定,城里的老百姓每天都可以两次免费按时领取两碗稀粥和一个炊饼充饥,被守军征用的劳力可以每天吃三顿管饱。
刘之纶发现后金军退兵了,当然不会再养着数万老百姓,此时必须逼着他们自谋出路。
因此他宣布分给老百姓粮食,拿上粮食的人必须立刻出城回家种地去,不肯走的也呆不下去,因为没有了免费食物,马上面临饿肚子的困境。
许多人拿了十五斤杂粮千恩万谢回家了,他们知道成天困在城里不是个事啊!回家伺候土地得到收成才能够有希望。
大多数人走得很急,知道农时不等人,错过了,今年的日子就难挨了。
回家的老百姓一路上还会摘到野菜充饥,十五斤粮食省着吃坚持十几天完全没问题,大部分出城的战争难民都结伴而行,以每天走五十里计算,大多数人都能够赶回家乡。
但不是每一个老百姓都具备回家种地的条件,李三娘子就不敢回家,她家在遵化北,离官道不是很远,房子已经被正蓝旗建奴烧了,她一个人带着才三岁的孩子回家如何生活?
况且谁知道建奴、鞑子会不会再来?
因此她就在遵化南门外等着,等着“红旗军”出城就跟着这支能够带给她活路的队伍。谁知跟她有同样想法的寡妇真的不少,几天下来居然聚集了三百多。
这当然是“红旗军”的所作所为让这些凄惶无助的女子看到了希望,她们选择等待这支仁义之师。
黄汉看着满面风霜的女人们瞧着孩子们懵懂的眼神,回味着李三娘子的话深有感触。来到这个时代就应该有所作为,人心向背真的很重要。
“跟着‘红旗军’有活路。”这是升斗小民给予“红旗军”的信任,此时抛弃这些孤儿寡妇于心何安?
黄汉叫过李三娘子,问她道:“汝刚才说你家男人闭眼前说什么了,本官没听清楚,你再大声说一遍。”
李三娘子哭得泣不成声,她颤抖着声音道:“大人,我家男人临死前嘱咐奴家一定要跟着‘红旗军’,只有跟着‘红旗军’才会有活路。”
这是老百姓的信任,这份信任真的是沉甸甸的,黄汉不禁有些动容,觉得眼角有些湿润。
他大声问身边的袍泽和劳役道:“老百姓说唯有跟着‘红旗军’才有活路,本官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些老百姓了,诸位兄弟你们来告诉本官,该如何处置今天之事?”
随军劳役们同病相怜,他们立刻呼啦啦跪下了,异口同声道:
“求大人收留这些可怜人吧!她们没了男人还带着孩子哪里活得下去。”
宋鹏飞振臂高呼道:“跟着‘红旗军’有活路这话没说错,卑职请求大人留下他们。”
“红旗军”战士们都大声道:“请大人留下这些老百姓,‘红旗军’有饭吃绝不会让他们饿肚子。”
“哇!……”几百妇女感动得受不了,更加哭得起劲儿了。
本性善良的憨子觉得自己受不了落难的孤儿寡妇这份凄惨,觉得眼泪快要掉出来,他可不想被人发现自己掉眼泪。
连忙扯开嗓子大叫道:“愿意跟着‘红旗军’走的立刻擦干眼泪止住啼哭上马车,老子保证所有人都有活路,选择留下哭鼻子的请便,咱们继续上路喽!”
这一嗓子效果特别好,所有的女人都瞧见了憨子这个高人一头膀大腰圆如同山神般的粗壮武官,都吓得不敢哭了,乖乖的带着孩子上车。
添香在马车上伸出双手接过李三娘子怀里抱着的孩子,笑着对她道:“上我们这辆车,放心吧,我们的家主是菩萨心肠,他答应收留你们一定说到做到。”
宋鹏飞道:“‘红旗军’饿死也不劫掠老百姓,乡亲们放心吧,跟着咱们所有人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小宋经常参与统计缴获,知道“红旗军”的家底,也知道师傅胸有大志,收留这些人完全养得起,他当然敢放豪言壮语。
已经连升两级现在拥有卢龙县正八品县丞虚衔的随军主簿郑孝文也被此情此景深深感动,他不失时机大声带头唱起了凯歌: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战士们都齐声高唱“……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建奴兮,觅个封侯。”
战士们人人昂首挺胸,他们是爱民的“红旗军”,他们骄傲!
女人们被憨子吓着了,不敢啼哭,此时拼命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她们偷眼瞧着这些威猛的军人,人人觉得有了靠山终于找到了归宿,以后真的会不愁活路。
随军劳役和他们的家小有三千多,他们亲眼看见了“红旗军”主将和麾下猛士对待老百姓的态度,许多人也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更加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选择,坚定了追随“红旗军”的信心。
黄汉真的不是矫情,他是发自内心愿意给千万汉民活路,此时有了救下这几百妇孺的能力,自然不遗余力,况且以后要谋发展需要有人口这个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数千人马晓行夜宿,人人都能够吃到饱肚子喝到凉开水,整个队伍里渐渐地少了悲悲戚戚,多了欢声笑语。
许多十三四岁的懵懂少年都用无限崇拜的眼光瞧着威猛的“红旗军”战士,他们渴望早日长大从军杀鞑子为自己的亲人报仇雪恨。
六千余人的队伍往丰润县城开拔的路上倒是没有被后金军骚扰,“红旗军”的斥候放出去一二十里,遭遇后金军哨马会毫不犹豫攻击,因此敌军根本做不到探报“红旗军”主力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