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回国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绝境中的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张承天在莫斯科一呆就是近两年,这两年正经的斯大林同志对张承天的态度,从最开始的不耐烦,神奇的转变为了现在的欣赏有加。
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张承天经常在见到苏联官员时赞扬斯大林的精明能干。甚至把苏联运往德国的粮食中扣出了一小部分,以斯大林的名义发放给正勒紧裤腰带的农民。
当然这一切都是张承天做给斯大林看的。张承天甚至从头到尾都没让人帮自己传递消息给斯大林本人。毕竟在苏联,这种事很容易就传到斯大林的耳朵里。
负责苏德合作项目的斯大林,对张承天的善意自然是喜闻乐见。事实上,苏德合作的项目进展也非常顺利。斯大林因此多次在党代会上接受身体越来越差的列宁同志当众赞扬。
反观斯大林未来的竞争对手,他们的运气可就没这么好了。在一次张承天接受列宁会见的时候。张承天指名道姓的提出了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等人在苏联搞小团体,不顾农民死活,办事作风拖沓等等苏联官员的通病。
列宁对于张承天的告状倒是一笑置之,不过当这番话传到斯大林耳中的时候,已经掌管了几乎无限权利的斯大林,当即批给古德里安方圆10公里的坦克培训场地,调给凯塞林20架训练机。
1922年底,在德国的秘密装甲部队与秘密空军训练规范化后。张承天与邦娜在莫斯科举行了一场“红色婚礼”,已经担任苏联总书记的斯大林亲自出席祝贺。由于斯大林的出席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这次婚礼,也被苏联报社大肆报到为苏德蜜月期开始。
12月底的时候,张承天被西克特紧急而秘密的调回德国,应对法国可能存在的一次入侵。临走前,张承天仅和留下的两位德国负责人,古德里安,凯塞林,打了声招呼。又在半夜秘密拜访了苏联总书记斯大林,向斯大林留下与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联手共同对抗托洛茨基的建议后,乘坐飞往柏林的飞机,离开了呆过2年的莫斯科。
回到德国的张承天惊讶的发现,国内的经济已经有了崩溃的迹象。马克已经开始疯狂的贬值,人民开始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而法国方面却不断的催促德国付清沉重的战争赔款!
对于法国的催账,魏玛政府唯一的应对手段就是开足马力印钞票。随着钞票越印越多,而又没有相对应的实体经济支撑,德国很快陷入了恶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已经涨到每月上升200%。而张承天知道,这还远远不是终点,未来的通货膨胀率甚至会达到每月上升2500%。
德国老百姓的工资完全跟不上“通货膨胀”,领工资时还可以吃一个月,睡一觉起来,工资可能就只够买几天的黑面包了。
对于德国的惨状,与张承天在办公室见面后,西克特愤怒的说到:“魏玛政府用2年时间,将德国普通家庭的积蓄全给掏空了,这让德国人民怎么信任他们?德国人民已经开始怀恋德皇时期作为欧洲一霸的德国,那时的德国不是最强,但不像现在如此狼狈。”
深知这段历史无法避免的张承天,现在只能安慰自己这位热爱祖国的老师道:“老师,德皇的时代已经不可能回来了。但是,德意志的历史并不会终结!我们有过神圣罗马时代的第一帝国,经历过脾斯麦时期的第二帝国。未来,我们还会创造更强的第三帝国。即便这个帝国是在这样一种绝境中出生,它仍然将不可阻挡的崛起。”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西克特被张承天的话深深的打动了。在这样一种悲观的背景下,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居然就大胆的预想着未来的新帝国了!
继续安慰道西克特,张承天自信的说道:“其实现在的经济危机迟早都会发生,在我们签署凡尔赛条约的那一刻起,危机的种子就已经埋下。正因如此,我才早早的前往苏联,谋求合作。”
说到这里,张承天微笑着挑了下眉毛:“这次回来,我还带来了一份粮食援助协议,出自苏联担任总书记的斯大林。”压低声音的张承天凑到西克特耳边,小声的透露了一个数据。
“200万吨粮食的无偿援助!?”西克特听到具体数据后,吓的手中的笔都掉到了地板上。“他们国内难道就真的有这么丰富的粮产资源吗?”没有去过苏联的西克特惊讶的问到。
“丰富?这个词恐怕并不准确。据我所知,作为苏联粮仓的乌克兰。其人民甚至都吃不饱肚子。不过,没人对乌克兰人的死活在意。就连经我手发放的粮食,也从来都是进的俄罗斯人的口袋。”张承天不屑的答到,在斯大林看来,自己以他的名义发给俄罗斯人粮食是在帮他宣传。可事实上,这已经在挨饿的乌克兰人心中留下了嫉妒与不平等的仇恨种子。
解决了疑惑的西克特,也懒得再对苏联的做法评头论足。他直奔主题的把法国频繁在德国鲁尔区边境调动军队的消息通知了这位学生。西克特很想知道,自己这位一向有先见之明的学生,是不是也提前预料到了这种情况。
当然,西克特真正希望听到的,是张承天心中想的应对措施。西克特要看一看,自己这位弟子,到底配不配的上自己这段时间的支持。为了支持张承天在苏联的工作,西克特在2年间不断顶着鲁登道夫的压力,替张承天隐瞒行踪。以至于鲁登道夫到现在为止,连张承天当初调任运输部的掩护文件都没见过。
“呜”,对于法国占领鲁尔区的历史,张承天是提前知道的。
由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在毗邻鲁尔工业区的莱茵非军事区是没有军队的。因此是战是和,都必须提前决定。否则一旦开战,德国短时间之内都无法向鲁尔成建制的调派军队。
本来,德国“10万陆军”有着打败法国先遣军的能力。但是,用“10万陆军”去前线作战,无异于杀鸡取卵。张承天知道,他们都是未来德国国防军的脊梁骨干。直接用来作战将是极大的浪费,这和自己与西克特的初衷也是违背的。
况且,张承天也不希望把德国国防军的战斗力过早的暴露在世界面前。
那么,唯一可以动用的,就是史蒂夫手下的民间军事组织,党卫军。
现在的党卫军,名义上是属于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的。不过,党内已经呼风唤雨的希特勒对此还一无所知。经过处处掩饰,党卫军的成员们名字,在希特勒眼里不过就是一群普通的党员名字罢了。
把动用党卫军的想法告诉西克特以后,张承天得到的,是西克特看似严厉的质问“党卫军的武器装备大多是一战后淘汰的,他们的训练还远未达到作战要求。战争,不是游戏!而这一次面对的敌人,显然不那么简单。避其锋芒,是一个指挥官最理智的选择。这两年来,难道你已经把我教给你的军事理论都忘干净了吗?”
面对西克特的考验,张承天平静的回答到“老师,政府会不会批准国防军抵抗,你我都心知肚明。既然软弱的政府不愿意承担抵抗的责任,那让属于民间的党卫军抵抗就已经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了。”
“可是你无法确定你那所谓的党卫军,能不能挡住法国的前进。也许,你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西克特不带任何感情的训着张承天,就像他当年第一次给张承天分析战例那样的客观。
张承天也如同第一次听西克特讲课一样,态度公正的做出回答:“有些时候,我们没得选择。德意志的国土,每一寸都不是多余的。没有人有资格从我们这里拿走,即便是号称欧洲第一陆军的法军也不行。”顿了顿,张承天说出了他自幼就刻在骨子里的那句话:“犯我德意志者,虽强必诛!”
西克特终于露出欣慰的目光,这个学生,自己没有收错!
张承天在莫斯科一呆就是近两年,这两年正经的斯大林同志对张承天的态度,从最开始的不耐烦,神奇的转变为了现在的欣赏有加。
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张承天经常在见到苏联官员时赞扬斯大林的精明能干。甚至把苏联运往德国的粮食中扣出了一小部分,以斯大林的名义发放给正勒紧裤腰带的农民。
当然这一切都是张承天做给斯大林看的。张承天甚至从头到尾都没让人帮自己传递消息给斯大林本人。毕竟在苏联,这种事很容易就传到斯大林的耳朵里。
负责苏德合作项目的斯大林,对张承天的善意自然是喜闻乐见。事实上,苏德合作的项目进展也非常顺利。斯大林因此多次在党代会上接受身体越来越差的列宁同志当众赞扬。
反观斯大林未来的竞争对手,他们的运气可就没这么好了。在一次张承天接受列宁会见的时候。张承天指名道姓的提出了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等人在苏联搞小团体,不顾农民死活,办事作风拖沓等等苏联官员的通病。
列宁对于张承天的告状倒是一笑置之,不过当这番话传到斯大林耳中的时候,已经掌管了几乎无限权利的斯大林,当即批给古德里安方圆10公里的坦克培训场地,调给凯塞林20架训练机。
1922年底,在德国的秘密装甲部队与秘密空军训练规范化后。张承天与邦娜在莫斯科举行了一场“红色婚礼”,已经担任苏联总书记的斯大林亲自出席祝贺。由于斯大林的出席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这次婚礼,也被苏联报社大肆报到为苏德蜜月期开始。
12月底的时候,张承天被西克特紧急而秘密的调回德国,应对法国可能存在的一次入侵。临走前,张承天仅和留下的两位德国负责人,古德里安,凯塞林,打了声招呼。又在半夜秘密拜访了苏联总书记斯大林,向斯大林留下与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联手共同对抗托洛茨基的建议后,乘坐飞往柏林的飞机,离开了呆过2年的莫斯科。
回到德国的张承天惊讶的发现,国内的经济已经有了崩溃的迹象。马克已经开始疯狂的贬值,人民开始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而法国方面却不断的催促德国付清沉重的战争赔款!
对于法国的催账,魏玛政府唯一的应对手段就是开足马力印钞票。随着钞票越印越多,而又没有相对应的实体经济支撑,德国很快陷入了恶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已经涨到每月上升200%。而张承天知道,这还远远不是终点,未来的通货膨胀率甚至会达到每月上升2500%。
德国老百姓的工资完全跟不上“通货膨胀”,领工资时还可以吃一个月,睡一觉起来,工资可能就只够买几天的黑面包了。
对于德国的惨状,与张承天在办公室见面后,西克特愤怒的说到:“魏玛政府用2年时间,将德国普通家庭的积蓄全给掏空了,这让德国人民怎么信任他们?德国人民已经开始怀恋德皇时期作为欧洲一霸的德国,那时的德国不是最强,但不像现在如此狼狈。”
深知这段历史无法避免的张承天,现在只能安慰自己这位热爱祖国的老师道:“老师,德皇的时代已经不可能回来了。但是,德意志的历史并不会终结!我们有过神圣罗马时代的第一帝国,经历过脾斯麦时期的第二帝国。未来,我们还会创造更强的第三帝国。即便这个帝国是在这样一种绝境中出生,它仍然将不可阻挡的崛起。”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西克特被张承天的话深深的打动了。在这样一种悲观的背景下,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居然就大胆的预想着未来的新帝国了!
继续安慰道西克特,张承天自信的说道:“其实现在的经济危机迟早都会发生,在我们签署凡尔赛条约的那一刻起,危机的种子就已经埋下。正因如此,我才早早的前往苏联,谋求合作。”
说到这里,张承天微笑着挑了下眉毛:“这次回来,我还带来了一份粮食援助协议,出自苏联担任总书记的斯大林。”压低声音的张承天凑到西克特耳边,小声的透露了一个数据。
“200万吨粮食的无偿援助!?”西克特听到具体数据后,吓的手中的笔都掉到了地板上。“他们国内难道就真的有这么丰富的粮产资源吗?”没有去过苏联的西克特惊讶的问到。
“丰富?这个词恐怕并不准确。据我所知,作为苏联粮仓的乌克兰。其人民甚至都吃不饱肚子。不过,没人对乌克兰人的死活在意。就连经我手发放的粮食,也从来都是进的俄罗斯人的口袋。”张承天不屑的答到,在斯大林看来,自己以他的名义发给俄罗斯人粮食是在帮他宣传。可事实上,这已经在挨饿的乌克兰人心中留下了嫉妒与不平等的仇恨种子。
解决了疑惑的西克特,也懒得再对苏联的做法评头论足。他直奔主题的把法国频繁在德国鲁尔区边境调动军队的消息通知了这位学生。西克特很想知道,自己这位一向有先见之明的学生,是不是也提前预料到了这种情况。
当然,西克特真正希望听到的,是张承天心中想的应对措施。西克特要看一看,自己这位弟子,到底配不配的上自己这段时间的支持。为了支持张承天在苏联的工作,西克特在2年间不断顶着鲁登道夫的压力,替张承天隐瞒行踪。以至于鲁登道夫到现在为止,连张承天当初调任运输部的掩护文件都没见过。
“呜”,对于法国占领鲁尔区的历史,张承天是提前知道的。
由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在毗邻鲁尔工业区的莱茵非军事区是没有军队的。因此是战是和,都必须提前决定。否则一旦开战,德国短时间之内都无法向鲁尔成建制的调派军队。
本来,德国“10万陆军”有着打败法国先遣军的能力。但是,用“10万陆军”去前线作战,无异于杀鸡取卵。张承天知道,他们都是未来德国国防军的脊梁骨干。直接用来作战将是极大的浪费,这和自己与西克特的初衷也是违背的。
况且,张承天也不希望把德国国防军的战斗力过早的暴露在世界面前。
那么,唯一可以动用的,就是史蒂夫手下的民间军事组织,党卫军。
现在的党卫军,名义上是属于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的。不过,党内已经呼风唤雨的希特勒对此还一无所知。经过处处掩饰,党卫军的成员们名字,在希特勒眼里不过就是一群普通的党员名字罢了。
把动用党卫军的想法告诉西克特以后,张承天得到的,是西克特看似严厉的质问“党卫军的武器装备大多是一战后淘汰的,他们的训练还远未达到作战要求。战争,不是游戏!而这一次面对的敌人,显然不那么简单。避其锋芒,是一个指挥官最理智的选择。这两年来,难道你已经把我教给你的军事理论都忘干净了吗?”
面对西克特的考验,张承天平静的回答到“老师,政府会不会批准国防军抵抗,你我都心知肚明。既然软弱的政府不愿意承担抵抗的责任,那让属于民间的党卫军抵抗就已经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了。”
“可是你无法确定你那所谓的党卫军,能不能挡住法国的前进。也许,你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西克特不带任何感情的训着张承天,就像他当年第一次给张承天分析战例那样的客观。
张承天也如同第一次听西克特讲课一样,态度公正的做出回答:“有些时候,我们没得选择。德意志的国土,每一寸都不是多余的。没有人有资格从我们这里拿走,即便是号称欧洲第一陆军的法军也不行。”顿了顿,张承天说出了他自幼就刻在骨子里的那句话:“犯我德意志者,虽强必诛!”
西克特终于露出欣慰的目光,这个学生,自己没有收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