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第四十七章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然后下面没有了》最新章节!
正文已更新, 正常订阅不受防盗影响。 沈巧娘目不转睛地盯着孩子看了一会儿。然后,她猛然意识到了什么,回头看向苏氏。
“好孩子,娘在这里呢。你没有看错……”苏氏把女儿揽在了怀里。沈巧娘的眼泪立刻就出来了。
苏氏忙替女儿擦起了眼泪,安慰她说:“别哭别哭,你现在正坐月子, 这一哭,后半辈子都要跟着不得好。别怕啊,事情都过去了。娘好好地待在你面前,以后咱一家人都好好的, 没什么好怕的了。”
沈巧娘抽泣着说:“只要能见到娘,女儿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钱英和沈德源是多年老友, 他的学问不错, 但比起沈德源的步步高升, 钱英在仕途上就要逊色很多了。他熬了十几年, 至今也不过才将将爬到了六品, 是太常寺里的寺丞。若非沈巧娘和钱松禄有着青梅竹马的情谊,沈德源信自己的老友绝对不会亏待自己的女儿, 沈巧娘怎么可能会低嫁给钱松禄!
沈巧娘刚嫁去钱家时,日子确实过得还不错。
丈夫是青梅竹马, 虽长大后没怎么见面,比起幼年的亲密来是生疏了些, 但总比嫁给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要自在。公爹因她父亲的缘故也看重她, 直接把公中的账本和库房的钥匙交给了她。沈巧娘再三推辞, 推辞不过也就受了。她早听闻钱家的家事不由她婆婆管,见账本和钥匙是公公拿出来的,并没有很诧异。而她那位婆婆虽喜欢叫她立规矩,但新嫁娘都要经历这一遭的,沈巧娘并没觉得委屈。
等沈巧娘怀孕后,事情却接踵而来了。
先是钱母非要把自己身边一位老嬷嬷的孙女送去钱松禄的房里,钱松禄倒是推拒了,可钱母却觉得他这种行为是有了媳妇忘了娘,看着沈巧娘的眼神,恨不得能把沈巧娘吃了。再是,当钱松禄某日从书院回来时,沈巧娘在钱松禄的衣服里发现了一个女人用的精致的荷包。再然后,沈家阖府被抓。
被丈夫冷落,被婆母奚落,这些没有打垮沈巧娘,在公爹的默许下,她一直咬牙为家人奔波。好容易等来了判决,得知母亲、嫂子和弟弟能出狱,沈巧娘终于见到了一丝曙光。结果,在家人出狱的前一天,她去婆母屋里请了安离开后,被人从后面推倒了。没错,她不是自己摔的,是被人推倒的。
生产时,沈巧娘几度觉得自己撑不下去了,她是真的以为自己会死掉。但是,她不甘心啊!若她死了,她肚子里的孩子怎么办!她的家人怎么办!她得活着,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娘家人。
“娘,这里好像不是钱家……”沈巧娘慢慢镇定了情绪,然后发现屋子里的摆设极为陌生。
苏氏猜测,女儿只怕还不知道钱家人想要弄死她这件事。沈巧娘这会儿还在月子里,张太医说她身子太虚,得坐满了双月子才行,还得家人精心照顾着。苏氏本不想把钱家的肮脏事情说出来,好歹拖到沈巧娘做完月子以后再说。但她转念一想,钱英只怕还会领着钱松禄上门,这件事是瞒不住的。
于是,苏氏一面观察着沈巧娘脸上的神色,一面组织着言语把这两天发生的事情说了。
沈巧娘把一只手轻轻地搭在像小猫崽子似的女儿身上。听着苏氏说的话,她脸上起先还有一些神色变化,就渐渐冷静了,说:“原来那不是女儿的幻觉……女儿生产时,确实见到一位夫人气势汹汹地闯进了产房里,但女儿后来晕过去了,便以为是自己发了癔症……没想到竟是安平伯夫人救了女儿。”
“这回真是多亏了她了。”苏氏犹豫了一下,“你心里可有什么打算?”
沈巧娘垂眸看了孩子一眼,说:“和离吧。但孩子归我,她日后和钱家是没有半点关系的。”想了一想,沈巧娘又说:“判决下来那日,公爹曾在暗中偷偷交给我五百两银子,叫我拿回来帮衬家里。”
沈巧娘这么说,并不是想要为钱家开脱。她只是有一说一。这次产婆被收买了的事情,钱英大概是真不知情的。五百两银子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的。钱英只是个六品小官,并无多少积蓄。但就算钱英对沈家还有一些真心,他的妻儿做错了就是做错了。沈巧娘死里逃生,再也不愿意回钱家了。
苏氏见沈巧娘下定了决心,心里跟着松了一口气。她不怕女儿和离,只怕女儿会想不开。
沈巧娘看着苏氏,眼眶里重新凝聚了泪水,道:“娘,女儿不孝。家中遭此变故,女儿不说帮衬着家里些,反倒是让娘担心。”沈家人的性格里都有一股子强硬,但刚强并不意味着就不会觉得痛苦了。
心里苦,泪就止不住了。
苏氏心口又疼又涩,再次把女儿搂进了怀里。
沈德源和安平伯认识二十多年,和钱英也认识了二十多年。若非这次沈家出事,苏氏一直都觉得女儿的这桩亲事挺好的,倒是儿子沈怡那边,定下的边家二公子是个男人,多多少少总有不如意的地方。谁知道患难见真情,钱家人要害了女儿,边家人却毫不避讳地帮了沈家……这也是世事难料啊!
得知沈巧娘醒了,沈怡特意来屋子里见了见姐姐。
这按说是不应该的,沈巧娘如今还在月子里,都说产房、月子房污秽,家里的男人应当避着点。但沈怡却说,如今最要紧的是一家人都能平安,他心里忧心姐姐,自然要亲眼见一见姐姐才能放心。
见着姐姐那苍白虚弱的样子,沈怡暗暗下定了决心,就算他不能在明面上叫钱家怎么样,但可以在暗中找机会把钱松禄套上麻袋往死里揍一顿!等等,麻袋是何物?难道是用麻布做成的大口袋吗?
沈巧娘还虚弱着,没有精力和沈怡说太多的话。她得知沈怡劫难已过,见沈怡确实健健康康的,而沈怡见到沈巧娘眼神清亮并没有为了钱家的事伤心欲绝,姐弟俩各自在心里点了点头,都放心了。
沈怡又去了厨房里,亲自为姐姐和嫂子煮了药,见她们都把药喝了,才找出纸笔写拜帖。
这拜帖是要送去安平伯府的。沈怡得了苏氏的吩咐,要向他们表达谢意,却不能冒冒失失找上门去,需要提前写好拜帖,等收到了安平伯府的回复,确定了上门的日子后,这才带着谢礼寻上门去。
待在沈怡身边伺候笔墨的是那个叫阿墨的小厮。
如今沈家只剩下了四个下仆,分别是阿墨的奶奶冯嬷嬷,阿墨的爹娘蒋六和六娘子,以及阿墨。阿墨自小跟在沈怡身边,已能认识不少的字。在沈怡提笔写拜帖时,阿墨的眼睛就瞪圆了。等到沈怡一气呵成把拜帖写完,阿墨的眼珠子都要掉在地上了。他本想提醒沈怡,拜帖不该是这么写的,但朝沈怡看去时,却见沈怡一副淡定至极的样子,心里就有些吃不准了。也许主子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呢?
阿墨试探着说:“主子,您瞧这拜帖……”
拜帖摊开放在桌子上,正在等墨干。见阿墨刻意提醒,沈怡便仔细看了看自己写的东西,他左看看又看看,怎么看都觉得满意,道:“我果然是痊愈了,力气都回来了,写字时没有丝毫的凝涩感。”
毛笔字对腕力的要求很高。一般来说,大病一场后写出来的字都会后劲不足、软绵无力。
阿墨继续已经尽了提醒的义务,见沈怡这么说,立刻把心放回到了肚子里。他想,主子果然就是主子,做事都是有讲究的。虽然他不明白主子这拜帖为什么要这么写,但既然主子这么做了,那么他肯定是有这么做的道理的!做下人的,其实是不该说太多的话,他不能仗着主子宽和就自以为是了!
阿墨就把这拜帖送去了安平伯府。
安平伯打开拜帖一看,愣了一下,叫个下人把边静玉找来了。京中每年都会冒出一些新事物来,别以为只有女人喜欢折腾,今个儿半面妆,明个儿就换了梅花妆。其实,读书人有时比女人还折腾!
之前有阵子,京中很流行用闺怨诗来写拜帖。读书人纷纷写了诗送到大儒门上去,那些诗翻译成大白话说的差不多都是“我这么美,这么贤淑,你倒是看我一眼啊”这意思。想想看吧,头发、胡子都白了的大儒们收到这种诗,虽知道这诗是暗喻,写诗的人是在自荐,但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于是,看着来自沈怡的样式奇特的拜帖,安平伯倒是没觉得沈怡不礼貌、瞎敷衍,反而觉得心中了然,这也许就是最近一些日子刚流行起来的拜帖新样式吧,他是看不懂的,只能叫年轻人来看了。
边静玉很快就来了,恭恭敬敬地对安平伯行了礼,然后用双手从父亲手里接过了拜帖。
聪慧的边二公子打开拜帖一看,也愣了一下。
这拜帖的格式不对啊。别的都先不说,这抬头处的,“@安平伯府”是个什么意思?
吏部大大小小的官员有数十位,就是和沈德源平级的吏部侍郎都还有一人,明明沈德源一直是坚定不移跟着皇上步调走的,为什么偏偏是他被推出来给太子背黑锅了?为什么背黑锅的就不是别人?
这原因就落在沈思身上了。
沈思也算是少年英才,十七中举,二十中进士。他虽不像沈德源当年那样高中探花,但在二甲里头名列前茅,已是相当了不起的了。皇上对于沈德源的印象非常好,觉得沈德源是个能办实事又很有分寸的人,为以示恩宠,特意把沈思提到跟前来考校了一番。沈思从容应对,皇上当时还赞了一句果真是虎父无犬子。因皇上一直非常看重太子,又觉得沈思是个可塑之才,就把沈思安排进了詹事府。
在前朝,詹事掌统府、坊、局之政事,主要职责是辅导、训导太子。但在本朝,太子的地位渐渐拔高,詹事府名义上是奉了皇上的命去辅导太子,其实干的都是太子幕僚的活。也就是说,詹事府的官员基本上可以同等于是东宫属官了。但不论是前朝,还是本朝,若是太子犯错了,第一个被开罪的就是詹事府。当然,如果太子顺利登基成了皇帝,能在第一时间得到重用的往往也是詹事府的官员。
正文已更新, 正常订阅不受防盗影响。 沈巧娘目不转睛地盯着孩子看了一会儿。然后,她猛然意识到了什么,回头看向苏氏。
“好孩子,娘在这里呢。你没有看错……”苏氏把女儿揽在了怀里。沈巧娘的眼泪立刻就出来了。
苏氏忙替女儿擦起了眼泪,安慰她说:“别哭别哭,你现在正坐月子, 这一哭,后半辈子都要跟着不得好。别怕啊,事情都过去了。娘好好地待在你面前,以后咱一家人都好好的, 没什么好怕的了。”
沈巧娘抽泣着说:“只要能见到娘,女儿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钱英和沈德源是多年老友, 他的学问不错, 但比起沈德源的步步高升, 钱英在仕途上就要逊色很多了。他熬了十几年, 至今也不过才将将爬到了六品, 是太常寺里的寺丞。若非沈巧娘和钱松禄有着青梅竹马的情谊,沈德源信自己的老友绝对不会亏待自己的女儿, 沈巧娘怎么可能会低嫁给钱松禄!
沈巧娘刚嫁去钱家时,日子确实过得还不错。
丈夫是青梅竹马, 虽长大后没怎么见面,比起幼年的亲密来是生疏了些, 但总比嫁给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要自在。公爹因她父亲的缘故也看重她, 直接把公中的账本和库房的钥匙交给了她。沈巧娘再三推辞, 推辞不过也就受了。她早听闻钱家的家事不由她婆婆管,见账本和钥匙是公公拿出来的,并没有很诧异。而她那位婆婆虽喜欢叫她立规矩,但新嫁娘都要经历这一遭的,沈巧娘并没觉得委屈。
等沈巧娘怀孕后,事情却接踵而来了。
先是钱母非要把自己身边一位老嬷嬷的孙女送去钱松禄的房里,钱松禄倒是推拒了,可钱母却觉得他这种行为是有了媳妇忘了娘,看着沈巧娘的眼神,恨不得能把沈巧娘吃了。再是,当钱松禄某日从书院回来时,沈巧娘在钱松禄的衣服里发现了一个女人用的精致的荷包。再然后,沈家阖府被抓。
被丈夫冷落,被婆母奚落,这些没有打垮沈巧娘,在公爹的默许下,她一直咬牙为家人奔波。好容易等来了判决,得知母亲、嫂子和弟弟能出狱,沈巧娘终于见到了一丝曙光。结果,在家人出狱的前一天,她去婆母屋里请了安离开后,被人从后面推倒了。没错,她不是自己摔的,是被人推倒的。
生产时,沈巧娘几度觉得自己撑不下去了,她是真的以为自己会死掉。但是,她不甘心啊!若她死了,她肚子里的孩子怎么办!她的家人怎么办!她得活着,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娘家人。
“娘,这里好像不是钱家……”沈巧娘慢慢镇定了情绪,然后发现屋子里的摆设极为陌生。
苏氏猜测,女儿只怕还不知道钱家人想要弄死她这件事。沈巧娘这会儿还在月子里,张太医说她身子太虚,得坐满了双月子才行,还得家人精心照顾着。苏氏本不想把钱家的肮脏事情说出来,好歹拖到沈巧娘做完月子以后再说。但她转念一想,钱英只怕还会领着钱松禄上门,这件事是瞒不住的。
于是,苏氏一面观察着沈巧娘脸上的神色,一面组织着言语把这两天发生的事情说了。
沈巧娘把一只手轻轻地搭在像小猫崽子似的女儿身上。听着苏氏说的话,她脸上起先还有一些神色变化,就渐渐冷静了,说:“原来那不是女儿的幻觉……女儿生产时,确实见到一位夫人气势汹汹地闯进了产房里,但女儿后来晕过去了,便以为是自己发了癔症……没想到竟是安平伯夫人救了女儿。”
“这回真是多亏了她了。”苏氏犹豫了一下,“你心里可有什么打算?”
沈巧娘垂眸看了孩子一眼,说:“和离吧。但孩子归我,她日后和钱家是没有半点关系的。”想了一想,沈巧娘又说:“判决下来那日,公爹曾在暗中偷偷交给我五百两银子,叫我拿回来帮衬家里。”
沈巧娘这么说,并不是想要为钱家开脱。她只是有一说一。这次产婆被收买了的事情,钱英大概是真不知情的。五百两银子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的。钱英只是个六品小官,并无多少积蓄。但就算钱英对沈家还有一些真心,他的妻儿做错了就是做错了。沈巧娘死里逃生,再也不愿意回钱家了。
苏氏见沈巧娘下定了决心,心里跟着松了一口气。她不怕女儿和离,只怕女儿会想不开。
沈巧娘看着苏氏,眼眶里重新凝聚了泪水,道:“娘,女儿不孝。家中遭此变故,女儿不说帮衬着家里些,反倒是让娘担心。”沈家人的性格里都有一股子强硬,但刚强并不意味着就不会觉得痛苦了。
心里苦,泪就止不住了。
苏氏心口又疼又涩,再次把女儿搂进了怀里。
沈德源和安平伯认识二十多年,和钱英也认识了二十多年。若非这次沈家出事,苏氏一直都觉得女儿的这桩亲事挺好的,倒是儿子沈怡那边,定下的边家二公子是个男人,多多少少总有不如意的地方。谁知道患难见真情,钱家人要害了女儿,边家人却毫不避讳地帮了沈家……这也是世事难料啊!
得知沈巧娘醒了,沈怡特意来屋子里见了见姐姐。
这按说是不应该的,沈巧娘如今还在月子里,都说产房、月子房污秽,家里的男人应当避着点。但沈怡却说,如今最要紧的是一家人都能平安,他心里忧心姐姐,自然要亲眼见一见姐姐才能放心。
见着姐姐那苍白虚弱的样子,沈怡暗暗下定了决心,就算他不能在明面上叫钱家怎么样,但可以在暗中找机会把钱松禄套上麻袋往死里揍一顿!等等,麻袋是何物?难道是用麻布做成的大口袋吗?
沈巧娘还虚弱着,没有精力和沈怡说太多的话。她得知沈怡劫难已过,见沈怡确实健健康康的,而沈怡见到沈巧娘眼神清亮并没有为了钱家的事伤心欲绝,姐弟俩各自在心里点了点头,都放心了。
沈怡又去了厨房里,亲自为姐姐和嫂子煮了药,见她们都把药喝了,才找出纸笔写拜帖。
这拜帖是要送去安平伯府的。沈怡得了苏氏的吩咐,要向他们表达谢意,却不能冒冒失失找上门去,需要提前写好拜帖,等收到了安平伯府的回复,确定了上门的日子后,这才带着谢礼寻上门去。
待在沈怡身边伺候笔墨的是那个叫阿墨的小厮。
如今沈家只剩下了四个下仆,分别是阿墨的奶奶冯嬷嬷,阿墨的爹娘蒋六和六娘子,以及阿墨。阿墨自小跟在沈怡身边,已能认识不少的字。在沈怡提笔写拜帖时,阿墨的眼睛就瞪圆了。等到沈怡一气呵成把拜帖写完,阿墨的眼珠子都要掉在地上了。他本想提醒沈怡,拜帖不该是这么写的,但朝沈怡看去时,却见沈怡一副淡定至极的样子,心里就有些吃不准了。也许主子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呢?
阿墨试探着说:“主子,您瞧这拜帖……”
拜帖摊开放在桌子上,正在等墨干。见阿墨刻意提醒,沈怡便仔细看了看自己写的东西,他左看看又看看,怎么看都觉得满意,道:“我果然是痊愈了,力气都回来了,写字时没有丝毫的凝涩感。”
毛笔字对腕力的要求很高。一般来说,大病一场后写出来的字都会后劲不足、软绵无力。
阿墨继续已经尽了提醒的义务,见沈怡这么说,立刻把心放回到了肚子里。他想,主子果然就是主子,做事都是有讲究的。虽然他不明白主子这拜帖为什么要这么写,但既然主子这么做了,那么他肯定是有这么做的道理的!做下人的,其实是不该说太多的话,他不能仗着主子宽和就自以为是了!
阿墨就把这拜帖送去了安平伯府。
安平伯打开拜帖一看,愣了一下,叫个下人把边静玉找来了。京中每年都会冒出一些新事物来,别以为只有女人喜欢折腾,今个儿半面妆,明个儿就换了梅花妆。其实,读书人有时比女人还折腾!
之前有阵子,京中很流行用闺怨诗来写拜帖。读书人纷纷写了诗送到大儒门上去,那些诗翻译成大白话说的差不多都是“我这么美,这么贤淑,你倒是看我一眼啊”这意思。想想看吧,头发、胡子都白了的大儒们收到这种诗,虽知道这诗是暗喻,写诗的人是在自荐,但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于是,看着来自沈怡的样式奇特的拜帖,安平伯倒是没觉得沈怡不礼貌、瞎敷衍,反而觉得心中了然,这也许就是最近一些日子刚流行起来的拜帖新样式吧,他是看不懂的,只能叫年轻人来看了。
边静玉很快就来了,恭恭敬敬地对安平伯行了礼,然后用双手从父亲手里接过了拜帖。
聪慧的边二公子打开拜帖一看,也愣了一下。
这拜帖的格式不对啊。别的都先不说,这抬头处的,“@安平伯府”是个什么意思?
吏部大大小小的官员有数十位,就是和沈德源平级的吏部侍郎都还有一人,明明沈德源一直是坚定不移跟着皇上步调走的,为什么偏偏是他被推出来给太子背黑锅了?为什么背黑锅的就不是别人?
这原因就落在沈思身上了。
沈思也算是少年英才,十七中举,二十中进士。他虽不像沈德源当年那样高中探花,但在二甲里头名列前茅,已是相当了不起的了。皇上对于沈德源的印象非常好,觉得沈德源是个能办实事又很有分寸的人,为以示恩宠,特意把沈思提到跟前来考校了一番。沈思从容应对,皇上当时还赞了一句果真是虎父无犬子。因皇上一直非常看重太子,又觉得沈思是个可塑之才,就把沈思安排进了詹事府。
在前朝,詹事掌统府、坊、局之政事,主要职责是辅导、训导太子。但在本朝,太子的地位渐渐拔高,詹事府名义上是奉了皇上的命去辅导太子,其实干的都是太子幕僚的活。也就是说,詹事府的官员基本上可以同等于是东宫属官了。但不论是前朝,还是本朝,若是太子犯错了,第一个被开罪的就是詹事府。当然,如果太子顺利登基成了皇帝,能在第一时间得到重用的往往也是詹事府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