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双凤镇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怪谈笔记》最新章节!
在他们谈妥了条件,过来的人要回他们自己的船时,文瑜叫住他们,问他们道:“你们知道这里之前下过大暴雨么?”
那其中一人说道:“这是深秋季节,本来是不会有什么大暴雨的。不过最近怪事挺多,前几天上游就下过一场,山洪暴发,所以你们说这里下大暴雨,我们也觉得正常了。不过,我们之前行船时,并没有遇上,可能这场雨下的地方就那么点。”
文瑜便向他打听哪里下过大暴雨。那人伸手一指,说道:“就是前面了!不到二十里远,双凤镇那边。据说特大暴雨冲塌了一个什么古墓,军队包围了那里,不准随便进入,听说还从北京飞来了一群专家教授,在那里忙着挖掘鉴定什么的,招了不少人手帮着挖。人们都传说,那是河神墓,要不怎么会建在黄河边上?农村人都懂,在黄河边上的土地潮湿,死人埋下去是要被白蚁啃吃掉的,只有神才会埋在河边上。”
双凤镇,那不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吗?那死老头,居然没告诉我们这回事。
不过也有可能,是这老头出发之后才下了大雨。但我更宁愿猜想,是这老头担心我们知道是从军队封锁的地方带出来的文物后不敢买,反而搞得他得不到钱。不然的话,就这么点路,我们坐船能到,老头难道不会坐船?我就不信他会走路到西安。
文瑜把我拉在一边,悄声对我说道:“这下估计没什么热闹好看了。军队都包围了,我们看什么?看来我之前果然猜对了,那天看见的大飞机就是从北京来的,所谓的河神墓惊动到了北京方面。”
我听她的语气中透露着失望,就安慰她说:“没事,反正我们本来就只是打算看热闹。不给进也可以打听点道听途说嘛。不是说了吗,他们招收了不少人帮忙挖掘,那些人肯定会大嘴巴,把一些事情捅出来的。就算大的听不到,小的也是能听到的。”
文瑜嗯了一声:“也就只能这样子了。哎,反正来都来了,就当是来游山玩水好了。”
船的速度本来就不快,拖上一条船之后,走得就更慢了。我和文瑜站在船头,注意看着两旁的山,发现走出不到一里地,山上的黄土就是干燥的,也就是说没被雨林。看来那场雨的范围,真的很小,就只是为了遮住龟蛇大战那个现场罢了。这就更证明了,它们两个都不是平常的生物。
一个多小时后,已经是午后时分了,船才到双凤镇。目的地在这里的乘客,包括我们两个,纷纷下船。
下了船之后,我们发现走在街上的人很少,而且绝大多数都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就没几个是壮年人。街上还拉有大红横幅,龙飞凤舞地写着:“招工,18-50岁,土工作业,每天5毛,包吃包住。”
看来之前打听到的情况是对的,考古队在这里招募了不少壮年男子去帮忙挖掘去了。一天五毛,那一个月能拿15块了,在当时来说可是高薪工作,难怪能把人招得那么干净。不过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这项工程一定是非常的大。
文瑜笑着对我说道:“要不我们也跟着去挖掘?正好可以亲眼看看里面什么样。”
我摇头道:“开开玩笑还行,真去的话就算了吧!我们都不是本地人,特别是你,又白又嫩的,一看就不是干苦力的,一定会被怀疑是奸细抓起来。别去讨那个没趣。”
我们在街上走了一阵,发现也没什么好看的,这80年代初的乡镇,呈现给人的就是乱七八糟横过天际的电线和随处可见的电线杆子,古老的楼房,甚至还有些是民国时期建起来的炮楼——不要误会,那是指民国时期的老式碉堡,因为留有枪炮眼,所以叫做炮楼,是地主老财用来保护自己的私人财产的一种碉堡式建筑。那些炮楼外面的灰泥质量并不怎么样,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之后,潮湿的就长满了青苔,干燥的虽然不长青苔,但也斑驳脱落,表面还落着一层黄土,看起来非常的破败。街道也很狭窄而破旧,到处都是黄土,行人一走过去,那些黄土便在午后的阳光下轻舞飞扬。
文瑜怕脏,戴着口罩走路。她随手在街边摸了摸,满手都是黄土。她看着在阳光里快活地飞舞的黄土,感叹道:“在这样的地方,居然还能成为小镇。真是……我去过非洲,那里的小乡镇比这里更加可怕,根本就是尘土飞扬。那里的人在街上卖的东西都不能当场吃的,得带回去用水反复冲洗。可是那地方缺水,水非常贵,还是定量的。照我看啊,这街上的小吃,我也不想品尝。”
由于在船上耽误了,我们都没吃午饭,走了好大一阵才找到一家干净的小餐馆,门口写着“冷气开放,宴席小炒,丰俭由人,欢迎光临”。这是80年代常见的小餐馆的招徕顾客的广告,词儿虽然不出彩,但可说非常有效。
走进去之后,一个脸上皮肤虽然有些粗糙但眉目还算可人的小姑娘便迎了上来,甜甜地招呼我们入座点菜,殷勤地为我们擦座椅斟茶。我快速环扫了一眼饭店里,见到虽然不是饭点,但在一个靠窗的地方还有一桌人在喝酒,看打扮并不是店里的员工,那就是顾客了。
这种小餐馆也不会有什么过人的菜肴,我们随意点了几个,文瑜先进卫生间漱口去了。之前在船上的遭遇,不好好洗漱一番,她是吃不下东西的。我也想漱口,不过还得等文瑜出来,就坐在座位上冷眼旁观那桌客人,越看越觉得有些眼熟。瞧那身段,圆圆胖胖的,脸色白里透红与众不同,这可不像是本地人。
那桌客人也就是三个,一个大胖子坐在主位,一个小后生打横相陪。大胖子对面坐着一个乡农模样的人,穿的衣服有些破旧,还打着不少补丁。再一听他们说话,巧了,原来就是之前在西安遇到的那两个穿中山装想收老农手里的调羹的,不过现在他们没穿中山装,看来是为了不引人注目。他娘的,这种大腹便便脸色红润的人,一看就与众不同,就算穿得叫花子一样,那也是被人一眼就看出来不一样的。身段如此特出,想乔装改扮也没办法。
这个大胖子肯定是知道了这里在开挖,索性跑这里来收家伙了。这胆子确实不是一般的肥,也不怕公安直接抓个当场。
只不知这家伙这回想要收的又是什么宝贝?
我竖起耳朵偷听,隐约听得那个乡农用一口浓重的陕西腔说道:“老板,你这个价钱也太低了吧,额不卖。额可是冒了很大的危险才跟你接头的,你就出200,加价也就加到250,你这不是蒙额么?”
我心下暗笑。他要不蒙人,能吃得这么胖么?收东西的时候往死里压低价,卖出去的时候就拼命抬高价,这本来就是奸商致富的不二法门。这里面的门道,我虽然不太懂,但也知道,买卖古玩的奸商下乡收东西时,卖出去往往是几十倍的价钱,简直就是赚翻了天。不过他们这行也有危险,要是被公安抓到,少说也是几十年。或许就是因为风险高,所以才拼命捞吧!
在他们谈妥了条件,过来的人要回他们自己的船时,文瑜叫住他们,问他们道:“你们知道这里之前下过大暴雨么?”
那其中一人说道:“这是深秋季节,本来是不会有什么大暴雨的。不过最近怪事挺多,前几天上游就下过一场,山洪暴发,所以你们说这里下大暴雨,我们也觉得正常了。不过,我们之前行船时,并没有遇上,可能这场雨下的地方就那么点。”
文瑜便向他打听哪里下过大暴雨。那人伸手一指,说道:“就是前面了!不到二十里远,双凤镇那边。据说特大暴雨冲塌了一个什么古墓,军队包围了那里,不准随便进入,听说还从北京飞来了一群专家教授,在那里忙着挖掘鉴定什么的,招了不少人手帮着挖。人们都传说,那是河神墓,要不怎么会建在黄河边上?农村人都懂,在黄河边上的土地潮湿,死人埋下去是要被白蚁啃吃掉的,只有神才会埋在河边上。”
双凤镇,那不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吗?那死老头,居然没告诉我们这回事。
不过也有可能,是这老头出发之后才下了大雨。但我更宁愿猜想,是这老头担心我们知道是从军队封锁的地方带出来的文物后不敢买,反而搞得他得不到钱。不然的话,就这么点路,我们坐船能到,老头难道不会坐船?我就不信他会走路到西安。
文瑜把我拉在一边,悄声对我说道:“这下估计没什么热闹好看了。军队都包围了,我们看什么?看来我之前果然猜对了,那天看见的大飞机就是从北京来的,所谓的河神墓惊动到了北京方面。”
我听她的语气中透露着失望,就安慰她说:“没事,反正我们本来就只是打算看热闹。不给进也可以打听点道听途说嘛。不是说了吗,他们招收了不少人帮忙挖掘,那些人肯定会大嘴巴,把一些事情捅出来的。就算大的听不到,小的也是能听到的。”
文瑜嗯了一声:“也就只能这样子了。哎,反正来都来了,就当是来游山玩水好了。”
船的速度本来就不快,拖上一条船之后,走得就更慢了。我和文瑜站在船头,注意看着两旁的山,发现走出不到一里地,山上的黄土就是干燥的,也就是说没被雨林。看来那场雨的范围,真的很小,就只是为了遮住龟蛇大战那个现场罢了。这就更证明了,它们两个都不是平常的生物。
一个多小时后,已经是午后时分了,船才到双凤镇。目的地在这里的乘客,包括我们两个,纷纷下船。
下了船之后,我们发现走在街上的人很少,而且绝大多数都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就没几个是壮年人。街上还拉有大红横幅,龙飞凤舞地写着:“招工,18-50岁,土工作业,每天5毛,包吃包住。”
看来之前打听到的情况是对的,考古队在这里招募了不少壮年男子去帮忙挖掘去了。一天五毛,那一个月能拿15块了,在当时来说可是高薪工作,难怪能把人招得那么干净。不过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这项工程一定是非常的大。
文瑜笑着对我说道:“要不我们也跟着去挖掘?正好可以亲眼看看里面什么样。”
我摇头道:“开开玩笑还行,真去的话就算了吧!我们都不是本地人,特别是你,又白又嫩的,一看就不是干苦力的,一定会被怀疑是奸细抓起来。别去讨那个没趣。”
我们在街上走了一阵,发现也没什么好看的,这80年代初的乡镇,呈现给人的就是乱七八糟横过天际的电线和随处可见的电线杆子,古老的楼房,甚至还有些是民国时期建起来的炮楼——不要误会,那是指民国时期的老式碉堡,因为留有枪炮眼,所以叫做炮楼,是地主老财用来保护自己的私人财产的一种碉堡式建筑。那些炮楼外面的灰泥质量并不怎么样,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之后,潮湿的就长满了青苔,干燥的虽然不长青苔,但也斑驳脱落,表面还落着一层黄土,看起来非常的破败。街道也很狭窄而破旧,到处都是黄土,行人一走过去,那些黄土便在午后的阳光下轻舞飞扬。
文瑜怕脏,戴着口罩走路。她随手在街边摸了摸,满手都是黄土。她看着在阳光里快活地飞舞的黄土,感叹道:“在这样的地方,居然还能成为小镇。真是……我去过非洲,那里的小乡镇比这里更加可怕,根本就是尘土飞扬。那里的人在街上卖的东西都不能当场吃的,得带回去用水反复冲洗。可是那地方缺水,水非常贵,还是定量的。照我看啊,这街上的小吃,我也不想品尝。”
由于在船上耽误了,我们都没吃午饭,走了好大一阵才找到一家干净的小餐馆,门口写着“冷气开放,宴席小炒,丰俭由人,欢迎光临”。这是80年代常见的小餐馆的招徕顾客的广告,词儿虽然不出彩,但可说非常有效。
走进去之后,一个脸上皮肤虽然有些粗糙但眉目还算可人的小姑娘便迎了上来,甜甜地招呼我们入座点菜,殷勤地为我们擦座椅斟茶。我快速环扫了一眼饭店里,见到虽然不是饭点,但在一个靠窗的地方还有一桌人在喝酒,看打扮并不是店里的员工,那就是顾客了。
这种小餐馆也不会有什么过人的菜肴,我们随意点了几个,文瑜先进卫生间漱口去了。之前在船上的遭遇,不好好洗漱一番,她是吃不下东西的。我也想漱口,不过还得等文瑜出来,就坐在座位上冷眼旁观那桌客人,越看越觉得有些眼熟。瞧那身段,圆圆胖胖的,脸色白里透红与众不同,这可不像是本地人。
那桌客人也就是三个,一个大胖子坐在主位,一个小后生打横相陪。大胖子对面坐着一个乡农模样的人,穿的衣服有些破旧,还打着不少补丁。再一听他们说话,巧了,原来就是之前在西安遇到的那两个穿中山装想收老农手里的调羹的,不过现在他们没穿中山装,看来是为了不引人注目。他娘的,这种大腹便便脸色红润的人,一看就与众不同,就算穿得叫花子一样,那也是被人一眼就看出来不一样的。身段如此特出,想乔装改扮也没办法。
这个大胖子肯定是知道了这里在开挖,索性跑这里来收家伙了。这胆子确实不是一般的肥,也不怕公安直接抓个当场。
只不知这家伙这回想要收的又是什么宝贝?
我竖起耳朵偷听,隐约听得那个乡农用一口浓重的陕西腔说道:“老板,你这个价钱也太低了吧,额不卖。额可是冒了很大的危险才跟你接头的,你就出200,加价也就加到250,你这不是蒙额么?”
我心下暗笑。他要不蒙人,能吃得这么胖么?收东西的时候往死里压低价,卖出去的时候就拼命抬高价,这本来就是奸商致富的不二法门。这里面的门道,我虽然不太懂,但也知道,买卖古玩的奸商下乡收东西时,卖出去往往是几十倍的价钱,简直就是赚翻了天。不过他们这行也有危险,要是被公安抓到,少说也是几十年。或许就是因为风险高,所以才拼命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