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30年后,遇见幸福的自己(1)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18岁后靠自己,你必须懂点经济学》最新章节!
——18岁后要关注民生福利经济学
谁该承担税负
在经济学上“税负归宿”的概念,是指一项税收最终的经济负担者。在这里要指明,它是相对于法定纳税人而言的,因为最终的税收负担者和法定纳税人有时候并不一致。
在经济学家看来,税收会影响市场上价格对资源的调节功能,因为在税收的影响下,企业对生产成本的估计必然发生扭曲。比方说,政府规定,每生产一个面包要向政府交纳1元钱的税,那么最高兴的肯定是生产蛋糕和饼干的企业,因为这实质上是提高了面包的成本,从而使面包在市场上处于相对劣势,很明显这样的税收会扭曲价格的信号功能,打乱市场上已有的均衡状态,从而带来一连串的次级效应。
除此之外,经济学家更担心另一种危险,善良的人们出于好心提出的建议却让穷人们更加潦倒。
我们总有这样的想法,为了使社会更加公平,应该向那些有钱的人收税,然后补贴那些穷人。因此有人提出,应该对高尔夫球具、高档手表、游艇征收奢侈品税,他们认为这些商品是只有少数富人群体才能消费的高档奢侈品,对其征税实际上就是对富人征税,体现了境况好的人应该多纳税的原则,能够起到公平的效果。然而这样的“传统智慧”又一次被经济学家否定,而且经济学家告诉我们,所谓的奢侈品税,往往会让穷人更穷,而对富人则毫发未损。真的是这样吗?
这涉及经济学中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税收归宿。它所要研究的是究竟谁最终承担税收,显然对商品征税会提高商品的价格,而消费者可能会承担一部分税费,同时生产者也有可能需要承担,那么税收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便影响了市场的均衡,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参与者之间又该如何分配?
经济学家们分析说,像游艇这类奢侈品,属于非生活必需品,而且替代产品很多,因此属于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的商品,当这类商品由于税收而价格提高时,富人们会选择其他消费方式,而生产奢侈品的企业却不得不承担需求减少带来的损失,甚至不得不降价或停止生产,最终税收负担都会落在企业的员工身上。
事实也证明了经济学家的预测是正确的。1991年初,美国的有钱人为了逃避税收转而前往邻国巴哈马购买游艇,导致美国度假胜地南佛罗里达的游艇销售量迅速下降90%。令人吃惊的是,包括“奔驰”、“凌志”在内的高级轿车销售量也急剧下降。最初美国国会曾预计“奢侈品税”将每年为国库带来3亿美元的收入,结果第一年仅仅收到了3000万美元,只有预期的1/10,最终,美国政府不得不在1993年取消了这项“亏本”的税种。
经济学家进一步分析说,在市场供给双方中,弹性越小的一方,承担的税负比例也越大。奢侈品的供给弹性不大,但需求弹性较大,因此供给方也就是生产厂商承担了税负。如果对大米、食油这些日常生活品征税则恰恰相反,新增的价格将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相反,如果政府提出对房东收税,大多数人会认为,至少有一部分税收会转嫁到房屋租赁者,但经济学家说房东将是直接的受害者。首先房屋租赁是一个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的市场,因此房租的税收大部分就由房东承担了,而租户也不必担心房东会提高价格,事实上,如果房东能够提高价格并且全部把房子租出去,那么他们早就这样做了。
经济学家的解释是,税收增加引起租房成本提高,而租赁者会降低他们的需求。在需求减少的市场上,房东们不得不接受最高的出价,而当价格维持不变时,房东不得不按原价出租他们的房子。除非所有房东统一退出市场而降低供给。
与税收相对的,是另一种干涉价格的方法:补贴。
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政府担心穷人们买不起房子,于是为穷人提供适用房或者低价租房,政府会提供义务教育和免费医疗制度。同样,针对那些收入低的行业进行补助,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但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甄别出那些真正需要补贴的穷人。
政府对水、电、气的价格补贴,普遍认为是对大众的补贴。但事实并非如此。显然,穷人所拥有的用电设备很少,而富人们则使用众多用电设备,那么,城乡居民中的富裕家庭在补贴的鼓励下会用更多的电。教育补贴似乎也是这样,本意是为了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读得起书。因此必须对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进行补助才能达到政策的真正目的,否则只会加剧社会的不平衡。经济学家托马斯·梅克曾经风趣地说:“出现穷人的原因就是救济,国家想养活多少贫民,就恰好有多少贫民。”
产业补贴是国家常用的政策。农业补贴便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资源转移到农业领域,以支持本国农业的发展。美国政府常常每年拨出400亿美元到600亿美元补贴农场主,包括牛奶、小麦、玉米等各种农产品。日本在第二次世界战后50年间迅速工业化,为了不使农民们损失过大,始终采取以国家财政扶持本国农业发展的政策,即使1969年,日本粮食开始剩余后,仍采取对大米实行高价格补贴的政策。
事实上,补贴就是一种逆向的转移支付,这对于调节收入分配,保护特别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理论上说,对相关商品实施限价政策,必然扭曲正常的价格体系,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一般来说,补贴的行业中,企业的资本效率都比较低,正因为效率低所以资本都有流出的趋势,而补贴的目的就是人为地扭转这种趋势,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带来更低的效率。
经济学家提醒你
只要消费,就要纳税,尽管有时候,消费者不是纳税人,但却是税负的埋单者。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如果你要办公司,增值税如何交纳,是必须要了解的。应该注意增值税是针对产品的,而不是公司。只要产品销售了,不管公司是否盈利,就必须要缴纳增值税!
关注失业现象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民生则是人民大众之生计,通俗地讲,就是养家糊口。能继承祖辈基业而无需为温饱奔波的人是少数的,绝大多数人都需要在社会上寻找一个岗位,出卖劳动力换生存。生存是个沉重的话题,要生存我们必须找工作。
就业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也是人民大众非常关心的问题。因为就业问题牵扯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也牵扯了社会的安定团结。所以,就业不论是在经济学教科书里还是在决策层案前都是一个重要课题。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很重视就业,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和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不少国家就业形势极为严峻。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改革进一步深入展开,就业问题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更成为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
在经济学范畴中,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就被认为是失业。失业率是劳动人口里符合“失业条件”者所占的比例,旨在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失业率的计算方法为:
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人口)×100%
实际上,确定确实在找工作的失业人员数量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在找到工作前失业救济金已经过期的那些人的数量。
失业的历史就是工业化的历史。在农村这并不被看做是一个问题,尽管农村劳动力的隐性失业人员几乎没什么事可做,特别是在人口过剩的情况下。
造成失业的原因很多,因此失业的结构与变动情况是观察重点。失业可分为:
(1)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寻找工作或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现象。例如,年轻人在找到自己满意的职业并长期投入之前,常常会更换几次工作;或者由于居住地的变更而更换工作等。摩擦性失业最终的表现形式即求职者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用人单位也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人才,造成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现象。现在好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属于这种情况。
一般来说,增加职业训练计划与提高信息沟通(使失业者能确实掌握就业机会)可降低这方面的失业。
(2)结构性失业:是指市场竞争的结果或者是生产技术改变而造成的失业。例如,新型的计算机产业正在大力招兵买马时,炼钢工人却因为钢铁业的衰落而面临失业;同样,当繁荣的经济特区虚位待人时,而老工业区的许多工人却正在丢掉饭碗。这种因结构性失业而造成的失业者,往往要忍受长时间的失业痛苦,因为钢铁工人很难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培养成计算机程序员。
由此可见,结构性失业通常较摩擦性失业持久,因为结构性失业常表示人员需要再训练或是迁移才能找到工作。
(3)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使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的波动而形成的失业。例如,雪糕厂在销售淡季裁减员工,因此而造成的失业者就是季节性失业。
对季节性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应侧重于信息服务,指导他们在淡季以灵活的形式(如非全日制工作)临时就业。
(4)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整个经济周期波动造成劳动力总需求不足产生的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这种失业与经济中周期性波动是一致的。在复苏和繁荣阶段,各厂商争先扩充生产,就业人数普遍增加。在衰退和谷底阶段,由于社会需求不足,前景暗淡,各厂商又纷纷压缩生产,大量裁减雇员,形成令人头疼的失业大军。
例如,你是一家空调生产厂商的职员。随着经济衰退周期的来临,人们的收入减少,买空调的人也就越来越少。这时,你们所生产的空调就会在仓库里越堆越多,老板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直到有一天,老板面色沉重地宣布:为了挨过危机,企业不得不裁员。于是,你就成了周期性失业者。而且你会发现,你周围有很多人都和你一样失业了。
失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不管是在哪个国家,都会有失业者。一般来说,人们都不愿失业,都认为失业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但不少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合理的失业率及其失业现象的存在,是促进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条件之一。
比如说,现在我国大学生失业的现象比较严重,但大学生失业现象对整个社会也并非一无是处,而是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而只有通过自由流动,人力资源才能实现最佳配置,资源利用效率才尽可能地提高。从人力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大学生失业现象是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结果,反过来,也为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扫除了障碍,创造了更充分的条件,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人才储备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失业现象并非完全是人力资源的浪费,相反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人力资源最优配置。
经济学家提醒你
人们都非常害怕失业。但有的时候,失业反倒是另一种机会,因为失业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破坏并不是利润
詹姆斯先生生气了,因为他那粗心的儿子不小心砸破了一扇窗户玻璃。有好几个人,看到这种局面,都不约而同如此这般地安慰这位不幸的店主:“不论发生什么不幸的事,天下总有人会得到好处。人人都得过日子呀,如果玻璃老是不破,要玻璃工干什么呀?”
有一位教授却给大家上了一课:假定这块玻璃值6法郎,这个事故给玻璃工带来了6法郎的生意。这我承认,我绝不会说这不对。这位玻璃工赶来,履行自己的职责,然后拿到6个法郎,在手里掂量掂量,而心里则感激那个莽撞的孩子。这些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
但是,假如你得出结论——人们确实常常得出这样的结论——说打破玻璃是件好事,说这能使资金周转,说由此可以导致整个工业的发展。
请容我大喝一声:“住嘴!你的理论只看到了能看到的一面,而没有考虑看不到的一面。”
看不到的那一面就是,由于詹姆斯在这件事上花了6个法郎,他就不能用这6个法郎办别的事了。你没有看到的是,如果他不用修补这扇窗户,那么,或许就可以换掉自己的旧鞋,或者给自己的书架上再添一本新书。简而言之,如果没有发生这起事故,他就可以用这6法郎干别的事。
让我们把鞋也联系起来,来看看这一事故对它的影响。现在窗户打破了,玻璃工的生意增加了6个法郎,这是我们已经看到的。如果窗户没有破,鞋匠(或别的什么人)就会增加6个法郎的营业额,这是我们看不见的。
而如果在看得见的一面之外——这是积极的事实,也考虑一下看不见的一面——这是消极的事实,那么,我们就会明白,不管窗户是打破还是完好,整个工业,还有全国劳动的总量,都不受影响。
现在,让我们站在詹姆斯先生的角度考虑一下。第一种情况,如果窗户被打破了,他花了6法郎,那么,他从窗户上得到的享受,既不会比从前少,也不会比从前多。
第二种情况,假如窗户没有被打破,他也就可以拿这6个法郎去买鞋,于是,他在继续享用窗户的同时,还可以得到一双鞋。
而由于詹姆斯先生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然可以得出结论,综合起来考虑,对享用和劳动进行一下估计,那么,我们已经丧失了被打破的窗户的价值。
——18岁后要关注民生福利经济学
谁该承担税负
在经济学上“税负归宿”的概念,是指一项税收最终的经济负担者。在这里要指明,它是相对于法定纳税人而言的,因为最终的税收负担者和法定纳税人有时候并不一致。
在经济学家看来,税收会影响市场上价格对资源的调节功能,因为在税收的影响下,企业对生产成本的估计必然发生扭曲。比方说,政府规定,每生产一个面包要向政府交纳1元钱的税,那么最高兴的肯定是生产蛋糕和饼干的企业,因为这实质上是提高了面包的成本,从而使面包在市场上处于相对劣势,很明显这样的税收会扭曲价格的信号功能,打乱市场上已有的均衡状态,从而带来一连串的次级效应。
除此之外,经济学家更担心另一种危险,善良的人们出于好心提出的建议却让穷人们更加潦倒。
我们总有这样的想法,为了使社会更加公平,应该向那些有钱的人收税,然后补贴那些穷人。因此有人提出,应该对高尔夫球具、高档手表、游艇征收奢侈品税,他们认为这些商品是只有少数富人群体才能消费的高档奢侈品,对其征税实际上就是对富人征税,体现了境况好的人应该多纳税的原则,能够起到公平的效果。然而这样的“传统智慧”又一次被经济学家否定,而且经济学家告诉我们,所谓的奢侈品税,往往会让穷人更穷,而对富人则毫发未损。真的是这样吗?
这涉及经济学中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税收归宿。它所要研究的是究竟谁最终承担税收,显然对商品征税会提高商品的价格,而消费者可能会承担一部分税费,同时生产者也有可能需要承担,那么税收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便影响了市场的均衡,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参与者之间又该如何分配?
经济学家们分析说,像游艇这类奢侈品,属于非生活必需品,而且替代产品很多,因此属于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的商品,当这类商品由于税收而价格提高时,富人们会选择其他消费方式,而生产奢侈品的企业却不得不承担需求减少带来的损失,甚至不得不降价或停止生产,最终税收负担都会落在企业的员工身上。
事实也证明了经济学家的预测是正确的。1991年初,美国的有钱人为了逃避税收转而前往邻国巴哈马购买游艇,导致美国度假胜地南佛罗里达的游艇销售量迅速下降90%。令人吃惊的是,包括“奔驰”、“凌志”在内的高级轿车销售量也急剧下降。最初美国国会曾预计“奢侈品税”将每年为国库带来3亿美元的收入,结果第一年仅仅收到了3000万美元,只有预期的1/10,最终,美国政府不得不在1993年取消了这项“亏本”的税种。
经济学家进一步分析说,在市场供给双方中,弹性越小的一方,承担的税负比例也越大。奢侈品的供给弹性不大,但需求弹性较大,因此供给方也就是生产厂商承担了税负。如果对大米、食油这些日常生活品征税则恰恰相反,新增的价格将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相反,如果政府提出对房东收税,大多数人会认为,至少有一部分税收会转嫁到房屋租赁者,但经济学家说房东将是直接的受害者。首先房屋租赁是一个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的市场,因此房租的税收大部分就由房东承担了,而租户也不必担心房东会提高价格,事实上,如果房东能够提高价格并且全部把房子租出去,那么他们早就这样做了。
经济学家的解释是,税收增加引起租房成本提高,而租赁者会降低他们的需求。在需求减少的市场上,房东们不得不接受最高的出价,而当价格维持不变时,房东不得不按原价出租他们的房子。除非所有房东统一退出市场而降低供给。
与税收相对的,是另一种干涉价格的方法:补贴。
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政府担心穷人们买不起房子,于是为穷人提供适用房或者低价租房,政府会提供义务教育和免费医疗制度。同样,针对那些收入低的行业进行补助,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但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甄别出那些真正需要补贴的穷人。
政府对水、电、气的价格补贴,普遍认为是对大众的补贴。但事实并非如此。显然,穷人所拥有的用电设备很少,而富人们则使用众多用电设备,那么,城乡居民中的富裕家庭在补贴的鼓励下会用更多的电。教育补贴似乎也是这样,本意是为了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读得起书。因此必须对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进行补助才能达到政策的真正目的,否则只会加剧社会的不平衡。经济学家托马斯·梅克曾经风趣地说:“出现穷人的原因就是救济,国家想养活多少贫民,就恰好有多少贫民。”
产业补贴是国家常用的政策。农业补贴便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资源转移到农业领域,以支持本国农业的发展。美国政府常常每年拨出400亿美元到600亿美元补贴农场主,包括牛奶、小麦、玉米等各种农产品。日本在第二次世界战后50年间迅速工业化,为了不使农民们损失过大,始终采取以国家财政扶持本国农业发展的政策,即使1969年,日本粮食开始剩余后,仍采取对大米实行高价格补贴的政策。
事实上,补贴就是一种逆向的转移支付,这对于调节收入分配,保护特别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理论上说,对相关商品实施限价政策,必然扭曲正常的价格体系,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一般来说,补贴的行业中,企业的资本效率都比较低,正因为效率低所以资本都有流出的趋势,而补贴的目的就是人为地扭转这种趋势,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带来更低的效率。
经济学家提醒你
只要消费,就要纳税,尽管有时候,消费者不是纳税人,但却是税负的埋单者。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如果你要办公司,增值税如何交纳,是必须要了解的。应该注意增值税是针对产品的,而不是公司。只要产品销售了,不管公司是否盈利,就必须要缴纳增值税!
关注失业现象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民生则是人民大众之生计,通俗地讲,就是养家糊口。能继承祖辈基业而无需为温饱奔波的人是少数的,绝大多数人都需要在社会上寻找一个岗位,出卖劳动力换生存。生存是个沉重的话题,要生存我们必须找工作。
就业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也是人民大众非常关心的问题。因为就业问题牵扯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也牵扯了社会的安定团结。所以,就业不论是在经济学教科书里还是在决策层案前都是一个重要课题。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很重视就业,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和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不少国家就业形势极为严峻。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改革进一步深入展开,就业问题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更成为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
在经济学范畴中,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就被认为是失业。失业率是劳动人口里符合“失业条件”者所占的比例,旨在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失业率的计算方法为:
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人口)×100%
实际上,确定确实在找工作的失业人员数量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在找到工作前失业救济金已经过期的那些人的数量。
失业的历史就是工业化的历史。在农村这并不被看做是一个问题,尽管农村劳动力的隐性失业人员几乎没什么事可做,特别是在人口过剩的情况下。
造成失业的原因很多,因此失业的结构与变动情况是观察重点。失业可分为:
(1)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寻找工作或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现象。例如,年轻人在找到自己满意的职业并长期投入之前,常常会更换几次工作;或者由于居住地的变更而更换工作等。摩擦性失业最终的表现形式即求职者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用人单位也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人才,造成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现象。现在好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属于这种情况。
一般来说,增加职业训练计划与提高信息沟通(使失业者能确实掌握就业机会)可降低这方面的失业。
(2)结构性失业:是指市场竞争的结果或者是生产技术改变而造成的失业。例如,新型的计算机产业正在大力招兵买马时,炼钢工人却因为钢铁业的衰落而面临失业;同样,当繁荣的经济特区虚位待人时,而老工业区的许多工人却正在丢掉饭碗。这种因结构性失业而造成的失业者,往往要忍受长时间的失业痛苦,因为钢铁工人很难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培养成计算机程序员。
由此可见,结构性失业通常较摩擦性失业持久,因为结构性失业常表示人员需要再训练或是迁移才能找到工作。
(3)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使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的波动而形成的失业。例如,雪糕厂在销售淡季裁减员工,因此而造成的失业者就是季节性失业。
对季节性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应侧重于信息服务,指导他们在淡季以灵活的形式(如非全日制工作)临时就业。
(4)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整个经济周期波动造成劳动力总需求不足产生的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这种失业与经济中周期性波动是一致的。在复苏和繁荣阶段,各厂商争先扩充生产,就业人数普遍增加。在衰退和谷底阶段,由于社会需求不足,前景暗淡,各厂商又纷纷压缩生产,大量裁减雇员,形成令人头疼的失业大军。
例如,你是一家空调生产厂商的职员。随着经济衰退周期的来临,人们的收入减少,买空调的人也就越来越少。这时,你们所生产的空调就会在仓库里越堆越多,老板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直到有一天,老板面色沉重地宣布:为了挨过危机,企业不得不裁员。于是,你就成了周期性失业者。而且你会发现,你周围有很多人都和你一样失业了。
失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不管是在哪个国家,都会有失业者。一般来说,人们都不愿失业,都认为失业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但不少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合理的失业率及其失业现象的存在,是促进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条件之一。
比如说,现在我国大学生失业的现象比较严重,但大学生失业现象对整个社会也并非一无是处,而是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而只有通过自由流动,人力资源才能实现最佳配置,资源利用效率才尽可能地提高。从人力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大学生失业现象是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结果,反过来,也为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扫除了障碍,创造了更充分的条件,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人才储备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失业现象并非完全是人力资源的浪费,相反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人力资源最优配置。
经济学家提醒你
人们都非常害怕失业。但有的时候,失业反倒是另一种机会,因为失业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破坏并不是利润
詹姆斯先生生气了,因为他那粗心的儿子不小心砸破了一扇窗户玻璃。有好几个人,看到这种局面,都不约而同如此这般地安慰这位不幸的店主:“不论发生什么不幸的事,天下总有人会得到好处。人人都得过日子呀,如果玻璃老是不破,要玻璃工干什么呀?”
有一位教授却给大家上了一课:假定这块玻璃值6法郎,这个事故给玻璃工带来了6法郎的生意。这我承认,我绝不会说这不对。这位玻璃工赶来,履行自己的职责,然后拿到6个法郎,在手里掂量掂量,而心里则感激那个莽撞的孩子。这些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
但是,假如你得出结论——人们确实常常得出这样的结论——说打破玻璃是件好事,说这能使资金周转,说由此可以导致整个工业的发展。
请容我大喝一声:“住嘴!你的理论只看到了能看到的一面,而没有考虑看不到的一面。”
看不到的那一面就是,由于詹姆斯在这件事上花了6个法郎,他就不能用这6个法郎办别的事了。你没有看到的是,如果他不用修补这扇窗户,那么,或许就可以换掉自己的旧鞋,或者给自己的书架上再添一本新书。简而言之,如果没有发生这起事故,他就可以用这6法郎干别的事。
让我们把鞋也联系起来,来看看这一事故对它的影响。现在窗户打破了,玻璃工的生意增加了6个法郎,这是我们已经看到的。如果窗户没有破,鞋匠(或别的什么人)就会增加6个法郎的营业额,这是我们看不见的。
而如果在看得见的一面之外——这是积极的事实,也考虑一下看不见的一面——这是消极的事实,那么,我们就会明白,不管窗户是打破还是完好,整个工业,还有全国劳动的总量,都不受影响。
现在,让我们站在詹姆斯先生的角度考虑一下。第一种情况,如果窗户被打破了,他花了6法郎,那么,他从窗户上得到的享受,既不会比从前少,也不会比从前多。
第二种情况,假如窗户没有被打破,他也就可以拿这6个法郎去买鞋,于是,他在继续享用窗户的同时,还可以得到一双鞋。
而由于詹姆斯先生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然可以得出结论,综合起来考虑,对享用和劳动进行一下估计,那么,我们已经丧失了被打破的窗户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