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前程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大邺女帝师》最新章节!
只有谢大爷的庶子谢家二郎谢云敬,还有些茫然。
再往西是吐蕃和戎狄人的地盘,受灾流民不会往西走,那就之能往东、南、北三个方向走。
谢老太爷余光瞧着其他族人的表情,手不住的搓了搓腿,道:“六郎的意思是要早做打算?”
谢云初颔首:“六郎以为,若是今岁各地旱灾未能有缓解,瑾容伯父一支也应当在北魏早做打算。”
谢老太爷手指摩挲:“说来听听!”
“圣人有言……民为邦本,所以不论是乱世还是盛世,最要紧的还是人!天灾之后,百姓食不果腹,吃不上饭便会饿死,自然要造反。谢氏应效仿祖宗做法,尽可能多的收容流民,安置他们前往谢氏土地耕种,按收成来收取租子。”
谢瑾容瞧着那身形瘦弱的小郎君,吐字清晰说着这些话,眉尾抬了抬。
这谢氏大宗嫡长孙说的,正是如今父亲让他们北魏谢氏一族做的。
不仅如此……
他们北魏谢氏用粮食,从受灾之地耕种两年,依旧颗粒无收已撑不下去的农民手中,换取了那些农民的土地。
毕竟,天灾总有一天会过去,他们谢氏粮食多,换得起。
等到天灾一过,再召集这些已经没有田地的农民回来耕种土地,成为他们的佃户世代给他们交租,如此积累下去,他们北魏谢氏总有一天会超过大邺谢氏。
谢瑾容端起茶杯,就听到谢云初继续道:“谢氏收取的租子一定要低,如此才能吸引更多流民前来投奔谢氏,谢氏有替朝廷安抚流民之功,又得流民敬爱之心……”
谢云初抿住了唇,只道:“给百姓留一条活路,就是给谢氏留一条退路。”
那个时候,流民被谢氏聚集一地成了气候,就能成为一方百姓……
谢氏救百姓于饥荒,解百姓饿死之困,好生安置,百姓自会怀着感恩之心,将谢氏奉为仁善之家。
届时谢氏一族在当地影响力扩大,官府怕要敬畏谢氏几分。
而……以低租吸引更多流民投奔谢氏,后面做什么不言而喻。
凡是签了卖身契进谢氏的壮年男子,便都可以操练起来,以防乱世到来。
这曾是士族最擅长的事情。
谢瑾容如醍醐灌顶,紧紧攥着茶杯打量起那瘦弱的小郎君来。
“这……便是被纪京辞先生收徒的六郎吧?”谢瑾容将茶杯放在一侧,含笑开口。
谢云初转而向谢瑾容行礼。
“六郎瞧着和去岁变了个样子,身量高了不少,我都认不出了!六郎的文章……父亲同我都瞧了,当真是不错!”谢瑾容笑着摘下腰间玉佩,“小玩意儿,六郎拿去玩吧!”
谢云初连忙上前,恭敬接过,道谢后又恭敬退回谢老太爷身边。
谢瑾容哪里是因谢云初同去年变了个样认不出,分明就是从来没有将这个谢氏大宗嫡长孙放在眼里。
今日……才算是正正经经,知道了为何这次除夕祭祖,谢老太爷在族中确立谢云初嫡长孙的身份。
这孩子,了不得啊!
二郎谢云敬瞧着六弟谢云初,心中生出许多艳羡来。
六郎去了一趟汴京,在汴京闯出了个名头不说,还让父亲对他刮目相看。
如今,连北魏谢氏都看重六郎,当真是出人意料,又让人觉得在情理之中。
这一次“小茶会”,北魏谢氏同宗族里说了今年,北魏陈氏在北魏的各路盘算。
谢氏也定下了,今岁谢氏各路的……大致方向。
也仅仅只是一个模糊的大致。
因大邺谢氏都是聪明人,瞧着今年北魏谢氏只回来了嫡长子,有些话在这“小茶会”上便未说完,说尽……
等着初三送走了这北魏谢氏的嫡长子,他们大邺谢氏众人还有一个“小酒会”,那个时候才会与他们的宗主好好商议。
“小茶会”散了后,谢老太爷将谢云初叫到身边来。
他负手而行,笑着问跟在身边的谢云初:“六郎,今日你瞧出些什么来?”
谢云初垂眸道:“北魏谢氏,如今在北魏有了自己的根基。”
话再说难听些,如今陈郡谢氏的宗主是谢老太爷这样有名望的鸿儒,所以去了北魏那一脉的谢氏子孙,还会在谢老太爷活着的时候回来祭祖。
等到谢老太爷没了,谢二爷坐上宗主的位置,谢氏大宗逐渐没落下去,北魏谢氏也是嫡支出身,想来就会以陈郡谢氏大宗自居。
甚至召集族人去北魏也说不准。
谢老太爷听到谢云初只将话说了一半,忍不住笑开来,心里是真的高兴:“祖父就知道,瞒不过你!”
谢云初道:“不过,对族人来说,只要宗族越来越好,就是北魏谢氏……也会依赖宗族,若是宗族带着谢氏重回辉煌,北魏谢氏毕竟与我们血脉同宗,即便不回大邺,但只要是宗族需要,他们也必定肝脑涂地。”
“你这话,说到硍节儿上了!”谢老太爷高兴的一把拉住孙子的手,拎着自己衣裳下摆走上台阶,“所以……六郎啊!祖父的希望,都在你身上!”
谢老太爷用力捏了捏谢云初的手,眼眶发红,牵着自己的孙子走:“你太祖父,将这偌大的谢氏交到了祖父的手里,盼着祖父能让谢氏重回乌衣巷时的辉煌,祖父筹谋了一辈子,可惜……质期有限,寿数天定,半分不由人!”
谢云初明白谢老太爷此人……
他在乎谢氏的前程,在乎大邺的前程,胜过在乎一切。
甚至,胜过他的性命。
“六郎啊,你知道……今日你那一番话,让祖父在你的身上看到了什么吗?”谢老太爷笑着问。
谢云初一怔,未反应过来。
谢老太爷拍了拍谢云初的手,紧攥着不肯松开:“祖父,在你的身上,看到了对百姓的怜悯之心,这个心胸……可不是所有士族都有的!你那句……给百姓留一条活路,就是给谢氏留一条退路,其实是在点北魏谢氏,你早就知道北魏谢氏用粮食换百姓土地之事,是吗?”
------题外话------
开始科考入仕了!
只有谢大爷的庶子谢家二郎谢云敬,还有些茫然。
再往西是吐蕃和戎狄人的地盘,受灾流民不会往西走,那就之能往东、南、北三个方向走。
谢老太爷余光瞧着其他族人的表情,手不住的搓了搓腿,道:“六郎的意思是要早做打算?”
谢云初颔首:“六郎以为,若是今岁各地旱灾未能有缓解,瑾容伯父一支也应当在北魏早做打算。”
谢老太爷手指摩挲:“说来听听!”
“圣人有言……民为邦本,所以不论是乱世还是盛世,最要紧的还是人!天灾之后,百姓食不果腹,吃不上饭便会饿死,自然要造反。谢氏应效仿祖宗做法,尽可能多的收容流民,安置他们前往谢氏土地耕种,按收成来收取租子。”
谢瑾容瞧着那身形瘦弱的小郎君,吐字清晰说着这些话,眉尾抬了抬。
这谢氏大宗嫡长孙说的,正是如今父亲让他们北魏谢氏一族做的。
不仅如此……
他们北魏谢氏用粮食,从受灾之地耕种两年,依旧颗粒无收已撑不下去的农民手中,换取了那些农民的土地。
毕竟,天灾总有一天会过去,他们谢氏粮食多,换得起。
等到天灾一过,再召集这些已经没有田地的农民回来耕种土地,成为他们的佃户世代给他们交租,如此积累下去,他们北魏谢氏总有一天会超过大邺谢氏。
谢瑾容端起茶杯,就听到谢云初继续道:“谢氏收取的租子一定要低,如此才能吸引更多流民前来投奔谢氏,谢氏有替朝廷安抚流民之功,又得流民敬爱之心……”
谢云初抿住了唇,只道:“给百姓留一条活路,就是给谢氏留一条退路。”
那个时候,流民被谢氏聚集一地成了气候,就能成为一方百姓……
谢氏救百姓于饥荒,解百姓饿死之困,好生安置,百姓自会怀着感恩之心,将谢氏奉为仁善之家。
届时谢氏一族在当地影响力扩大,官府怕要敬畏谢氏几分。
而……以低租吸引更多流民投奔谢氏,后面做什么不言而喻。
凡是签了卖身契进谢氏的壮年男子,便都可以操练起来,以防乱世到来。
这曾是士族最擅长的事情。
谢瑾容如醍醐灌顶,紧紧攥着茶杯打量起那瘦弱的小郎君来。
“这……便是被纪京辞先生收徒的六郎吧?”谢瑾容将茶杯放在一侧,含笑开口。
谢云初转而向谢瑾容行礼。
“六郎瞧着和去岁变了个样子,身量高了不少,我都认不出了!六郎的文章……父亲同我都瞧了,当真是不错!”谢瑾容笑着摘下腰间玉佩,“小玩意儿,六郎拿去玩吧!”
谢云初连忙上前,恭敬接过,道谢后又恭敬退回谢老太爷身边。
谢瑾容哪里是因谢云初同去年变了个样认不出,分明就是从来没有将这个谢氏大宗嫡长孙放在眼里。
今日……才算是正正经经,知道了为何这次除夕祭祖,谢老太爷在族中确立谢云初嫡长孙的身份。
这孩子,了不得啊!
二郎谢云敬瞧着六弟谢云初,心中生出许多艳羡来。
六郎去了一趟汴京,在汴京闯出了个名头不说,还让父亲对他刮目相看。
如今,连北魏谢氏都看重六郎,当真是出人意料,又让人觉得在情理之中。
这一次“小茶会”,北魏谢氏同宗族里说了今年,北魏陈氏在北魏的各路盘算。
谢氏也定下了,今岁谢氏各路的……大致方向。
也仅仅只是一个模糊的大致。
因大邺谢氏都是聪明人,瞧着今年北魏谢氏只回来了嫡长子,有些话在这“小茶会”上便未说完,说尽……
等着初三送走了这北魏谢氏的嫡长子,他们大邺谢氏众人还有一个“小酒会”,那个时候才会与他们的宗主好好商议。
“小茶会”散了后,谢老太爷将谢云初叫到身边来。
他负手而行,笑着问跟在身边的谢云初:“六郎,今日你瞧出些什么来?”
谢云初垂眸道:“北魏谢氏,如今在北魏有了自己的根基。”
话再说难听些,如今陈郡谢氏的宗主是谢老太爷这样有名望的鸿儒,所以去了北魏那一脉的谢氏子孙,还会在谢老太爷活着的时候回来祭祖。
等到谢老太爷没了,谢二爷坐上宗主的位置,谢氏大宗逐渐没落下去,北魏谢氏也是嫡支出身,想来就会以陈郡谢氏大宗自居。
甚至召集族人去北魏也说不准。
谢老太爷听到谢云初只将话说了一半,忍不住笑开来,心里是真的高兴:“祖父就知道,瞒不过你!”
谢云初道:“不过,对族人来说,只要宗族越来越好,就是北魏谢氏……也会依赖宗族,若是宗族带着谢氏重回辉煌,北魏谢氏毕竟与我们血脉同宗,即便不回大邺,但只要是宗族需要,他们也必定肝脑涂地。”
“你这话,说到硍节儿上了!”谢老太爷高兴的一把拉住孙子的手,拎着自己衣裳下摆走上台阶,“所以……六郎啊!祖父的希望,都在你身上!”
谢老太爷用力捏了捏谢云初的手,眼眶发红,牵着自己的孙子走:“你太祖父,将这偌大的谢氏交到了祖父的手里,盼着祖父能让谢氏重回乌衣巷时的辉煌,祖父筹谋了一辈子,可惜……质期有限,寿数天定,半分不由人!”
谢云初明白谢老太爷此人……
他在乎谢氏的前程,在乎大邺的前程,胜过在乎一切。
甚至,胜过他的性命。
“六郎啊,你知道……今日你那一番话,让祖父在你的身上看到了什么吗?”谢老太爷笑着问。
谢云初一怔,未反应过来。
谢老太爷拍了拍谢云初的手,紧攥着不肯松开:“祖父,在你的身上,看到了对百姓的怜悯之心,这个心胸……可不是所有士族都有的!你那句……给百姓留一条活路,就是给谢氏留一条退路,其实是在点北魏谢氏,你早就知道北魏谢氏用粮食换百姓土地之事,是吗?”
------题外话------
开始科考入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