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古董楼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阴眼哑女》最新章节!
这楼入门还有道总大门,两扇对开,朱红色,但门上原本有两块毛玻璃,现在玻璃碎了,是两个大方洞。可以直接看到里面。
三层台阶,推开朱红色大门,进入大厅。大厅顶上的灯坏了好像有几百年了,别说灯,加天花板上都结了蛛网。
大厅连着条长廊,长廊上有一个个的木门,每个门后有一个房间。
门是暗红色的,有的门大开着,里面的人搬走的似乎很匆忙,屋子里只留下简单破旧的家俱。
屋里对着门有个窗户,窗框都是红色木头。
厕所在走道和大厅相连的拐角部分。
上了台阶的入门处左右手各有一个厨房。
楼梯也在大厅,是全木的,漆着红色油漆,但油漆已经斑驳,露出原木的颜色,连扶手都是木头的。不知道为什么盖楼的人这么偏爱暗红色。
我沿着楼梯上到二楼,二楼结构和一楼一样。
但走道尽头多了一扇窗子,安静得简单不像在城市里,窗子上映出树的影子,我突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再向上接的楼梯是冰冷的青灰色,一阵阵凉气从新盖的部分从楼梯涌出来。
我没有勇气再向上走了,不知道那么胆小的小雪是怎么踏上这层台阶的。
那种害怕的感觉越来越强烈,逼得我快尖叫起来,我转身就向下逃,跳下台阶时一次三阶一起跃了出去,一头撞到一个经过的人身上。
那人是个老太太,她被我撞得向旁边退了一步,惊讶地看着我,又看看旧楼。
“你怎么一个人跑这里来了?大人呢?”
我镇定一下,马上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
眼泪一下涌上来,“奶奶,我的好朋友前几天从这楼上摔下来了,我就是想来看看,人家说人死了会变成鬼,我来看看能不能遇到她。”
老太太一听我说鬼,马上把我拉得离这楼远远的,这才说,“哎呀,这小闺女怎么乱说话。这楼可不能随便乱进。这儿的人都知道。”
“为什么?奶奶你住的离这儿近吗?”
“碰巧的很,我就在这楼旁边住。”
我心里激动得心脏都快炸开了,赶紧很乖地问,“奶奶,我很想念我的好朋友,为什么不能进去看看有没有她的鬼魂?”
“哎呀呀,怎么还说?”奶奶带着我到另一个红砖楼前,我这才意识到,那个旧楼的结构在这条胡同里是独一无二的。
别的也有两层三层的,一来是红砖楼,二来一楼是开放式的长廊,没有台阶,整个长廓扫一眼就尽收眼底。
一楼放着很多花花草草,老太太拿出钥匙打开一扇防盗门,嘴里叹着气,“那孩子,我知道啊,可怜。”
她进门开了灯,屋子很小,家俱也是老旧的,可是很干净,一闻就有人气儿的那种。
“坐那儿。”她指指圆桌,自己竟然去厨房给我冲了杯麦乳精,放桌上。
“以后能不从这儿过就别从这儿过了,特别是那个旧楼。”
“那没人吗?我看还在加盖呀。”
“那加盖的地方矗那十年了,哪还有人再回来呀。”
我呆呆的,这才想起来每次自己从那经过都是用跑的。这次一进去心里太悲伤,没顾上仔细查看和感受那儿的环境。
奶奶有些迟疑,像有什么话没说。我赶紧问,“奶奶,你还知道什么都告诉我呀。”
“我说了怕吓住你,你家人回头来找我。”
“奶奶你说吧,吓不住我。”我赶紧求她。
“那楼闹鬼,大家都说原来的主人没走。一直留在楼里。”
我盯着她,让她说下去。
“那整座楼都是属于一个人的。原来那房子可漂亮了,楼下是个很大的厅和一个大厨房带间佣人房。”
“楼主是个学校的生物教授,要能活到现在得有八十岁了。”
“你别小看这片儿,原来这片是个极其繁华的地段儿,要搁上海,是十里洋场呢,统共只有几座小楼,那个楼是最老的一座了。”
怪不得墙都长苔藓了,还用的那种青砖。
“后来赶上文革,那个男人被整得很惨,哎呀,我都不敢想当时他是怎么挺过来的。他老婆带着儿子跑了。”
“只余这个男人,他从学校出来就守着这小楼一个人过,也没亲戚朋友来往,那时候,这种身份,别人躲都躲不及,谁会往上凑。后来文革结束后,他把一层租出去,自己住二楼。一楼改了改格局。才成了现在的样子。”
“他很少下楼,不知道在楼上捣鼓些什么,听说楼上全是书。”
“再后来,他死啦,躺在书堆里。尸体都烂得流水了才给人发现。好多人感觉晦气都搬走了。”
“哪个楼没死过人,也不能因为死人大家就搬走吧。”我拿出纸笔写下这句话。
“你问到点儿上了。”奶奶很高兴有人和她聊聊从前的事。
“那楼早就传说不安生,从他死后越闹越剧烈,原来家家户户都丢东西,不过都是小东西,那时邻里关系很好,不关门也不会有人进去偷。”
“因为不值钱,也就算了,可是自从这个男人死后,二楼空下来,大半夜的,老听到有人在楼上来来回回走动。”
“那个楼是木结构,只有外墙是砖里,地板、门、窗子、楼梯都是木头的。”
“一有人走动,听得特别清楚。”
“后来,有个胆大的男人拿了手电上楼去查看了,大家都在楼梯口等他。过了不到一分钟,男人就下来,说什么也不再上去,死活不说自己在上面看到了什么。”
“过了不到一个星期,男人带着老婆回女方娘家住了,他的房子空下来,租给一户外地人。”
“那户人是卖菜的,眼皮子浅得不行,从那时起邻居们不管去哪都锁门,但丢东西的事还是时有发生,特别是两个公共厨房。”
“晚上,有人听到沉闷的敲击声,还有走来走去的声音,不过只是声音并没有影响到生活,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那为什么房子后来会空下?”要知道阳人的房子最忌讳空着不住人。
“都是因为那个卖菜的。”
原来那个人因为要进货,东西放不下都堆在走廊里,走廊又不宽,放了东西难以通过,大家很有意见。
小贩打起二楼的主意,他问了好几个人,跟本没人管,他很高兴,还说别人都傻,二楼一整层住着不比一楼舒服得多。
上楼一看,二楼还带着完整的家俱。他高兴得像走路捡了个大元宝,把自己的东西都移上去。全家四口都搬到顶上了。
搬上去没多久,他就开始和邻居抱怨,说自己的菜放在上面坏得特别快。
吓得邻居劝他赶快搬下来别在上面住了,他偏不听,然后就发生了惨剧。
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夜里,楼上传出嘶叫声,打斗声,接着只听一声沉闷的钝响,一切归于寂静。
楼下一共住了三户共十口人,三家人联合一起上楼去查看,楼上大厅里传着三具浑身是血的尸体。
是那男人的老婆丈母娘和孩子,妈妈压在孩子身上,好像想保护孩子,丈母娘倒在最后面,三口都倒在离楼梯不远的位置。
应该是当时想往楼下跑,三具尸体后面丢着一柄带血的斧头。
三家人加起来有十口,都胆战心惊,其中两人结伴去派出所报案,因为没有电话,两人冒雨跑出去。
余下几口都不敢动,生怕凶手再发狂跑来出接着砍人。
楼上一时除了电闪雷鸣,听不到一点人声。
这楼入门还有道总大门,两扇对开,朱红色,但门上原本有两块毛玻璃,现在玻璃碎了,是两个大方洞。可以直接看到里面。
三层台阶,推开朱红色大门,进入大厅。大厅顶上的灯坏了好像有几百年了,别说灯,加天花板上都结了蛛网。
大厅连着条长廊,长廊上有一个个的木门,每个门后有一个房间。
门是暗红色的,有的门大开着,里面的人搬走的似乎很匆忙,屋子里只留下简单破旧的家俱。
屋里对着门有个窗户,窗框都是红色木头。
厕所在走道和大厅相连的拐角部分。
上了台阶的入门处左右手各有一个厨房。
楼梯也在大厅,是全木的,漆着红色油漆,但油漆已经斑驳,露出原木的颜色,连扶手都是木头的。不知道为什么盖楼的人这么偏爱暗红色。
我沿着楼梯上到二楼,二楼结构和一楼一样。
但走道尽头多了一扇窗子,安静得简单不像在城市里,窗子上映出树的影子,我突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再向上接的楼梯是冰冷的青灰色,一阵阵凉气从新盖的部分从楼梯涌出来。
我没有勇气再向上走了,不知道那么胆小的小雪是怎么踏上这层台阶的。
那种害怕的感觉越来越强烈,逼得我快尖叫起来,我转身就向下逃,跳下台阶时一次三阶一起跃了出去,一头撞到一个经过的人身上。
那人是个老太太,她被我撞得向旁边退了一步,惊讶地看着我,又看看旧楼。
“你怎么一个人跑这里来了?大人呢?”
我镇定一下,马上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
眼泪一下涌上来,“奶奶,我的好朋友前几天从这楼上摔下来了,我就是想来看看,人家说人死了会变成鬼,我来看看能不能遇到她。”
老太太一听我说鬼,马上把我拉得离这楼远远的,这才说,“哎呀,这小闺女怎么乱说话。这楼可不能随便乱进。这儿的人都知道。”
“为什么?奶奶你住的离这儿近吗?”
“碰巧的很,我就在这楼旁边住。”
我心里激动得心脏都快炸开了,赶紧很乖地问,“奶奶,我很想念我的好朋友,为什么不能进去看看有没有她的鬼魂?”
“哎呀呀,怎么还说?”奶奶带着我到另一个红砖楼前,我这才意识到,那个旧楼的结构在这条胡同里是独一无二的。
别的也有两层三层的,一来是红砖楼,二来一楼是开放式的长廊,没有台阶,整个长廓扫一眼就尽收眼底。
一楼放着很多花花草草,老太太拿出钥匙打开一扇防盗门,嘴里叹着气,“那孩子,我知道啊,可怜。”
她进门开了灯,屋子很小,家俱也是老旧的,可是很干净,一闻就有人气儿的那种。
“坐那儿。”她指指圆桌,自己竟然去厨房给我冲了杯麦乳精,放桌上。
“以后能不从这儿过就别从这儿过了,特别是那个旧楼。”
“那没人吗?我看还在加盖呀。”
“那加盖的地方矗那十年了,哪还有人再回来呀。”
我呆呆的,这才想起来每次自己从那经过都是用跑的。这次一进去心里太悲伤,没顾上仔细查看和感受那儿的环境。
奶奶有些迟疑,像有什么话没说。我赶紧问,“奶奶,你还知道什么都告诉我呀。”
“我说了怕吓住你,你家人回头来找我。”
“奶奶你说吧,吓不住我。”我赶紧求她。
“那楼闹鬼,大家都说原来的主人没走。一直留在楼里。”
我盯着她,让她说下去。
“那整座楼都是属于一个人的。原来那房子可漂亮了,楼下是个很大的厅和一个大厨房带间佣人房。”
“楼主是个学校的生物教授,要能活到现在得有八十岁了。”
“你别小看这片儿,原来这片是个极其繁华的地段儿,要搁上海,是十里洋场呢,统共只有几座小楼,那个楼是最老的一座了。”
怪不得墙都长苔藓了,还用的那种青砖。
“后来赶上文革,那个男人被整得很惨,哎呀,我都不敢想当时他是怎么挺过来的。他老婆带着儿子跑了。”
“只余这个男人,他从学校出来就守着这小楼一个人过,也没亲戚朋友来往,那时候,这种身份,别人躲都躲不及,谁会往上凑。后来文革结束后,他把一层租出去,自己住二楼。一楼改了改格局。才成了现在的样子。”
“他很少下楼,不知道在楼上捣鼓些什么,听说楼上全是书。”
“再后来,他死啦,躺在书堆里。尸体都烂得流水了才给人发现。好多人感觉晦气都搬走了。”
“哪个楼没死过人,也不能因为死人大家就搬走吧。”我拿出纸笔写下这句话。
“你问到点儿上了。”奶奶很高兴有人和她聊聊从前的事。
“那楼早就传说不安生,从他死后越闹越剧烈,原来家家户户都丢东西,不过都是小东西,那时邻里关系很好,不关门也不会有人进去偷。”
“因为不值钱,也就算了,可是自从这个男人死后,二楼空下来,大半夜的,老听到有人在楼上来来回回走动。”
“那个楼是木结构,只有外墙是砖里,地板、门、窗子、楼梯都是木头的。”
“一有人走动,听得特别清楚。”
“后来,有个胆大的男人拿了手电上楼去查看了,大家都在楼梯口等他。过了不到一分钟,男人就下来,说什么也不再上去,死活不说自己在上面看到了什么。”
“过了不到一个星期,男人带着老婆回女方娘家住了,他的房子空下来,租给一户外地人。”
“那户人是卖菜的,眼皮子浅得不行,从那时起邻居们不管去哪都锁门,但丢东西的事还是时有发生,特别是两个公共厨房。”
“晚上,有人听到沉闷的敲击声,还有走来走去的声音,不过只是声音并没有影响到生活,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那为什么房子后来会空下?”要知道阳人的房子最忌讳空着不住人。
“都是因为那个卖菜的。”
原来那个人因为要进货,东西放不下都堆在走廊里,走廊又不宽,放了东西难以通过,大家很有意见。
小贩打起二楼的主意,他问了好几个人,跟本没人管,他很高兴,还说别人都傻,二楼一整层住着不比一楼舒服得多。
上楼一看,二楼还带着完整的家俱。他高兴得像走路捡了个大元宝,把自己的东西都移上去。全家四口都搬到顶上了。
搬上去没多久,他就开始和邻居抱怨,说自己的菜放在上面坏得特别快。
吓得邻居劝他赶快搬下来别在上面住了,他偏不听,然后就发生了惨剧。
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夜里,楼上传出嘶叫声,打斗声,接着只听一声沉闷的钝响,一切归于寂静。
楼下一共住了三户共十口人,三家人联合一起上楼去查看,楼上大厅里传着三具浑身是血的尸体。
是那男人的老婆丈母娘和孩子,妈妈压在孩子身上,好像想保护孩子,丈母娘倒在最后面,三口都倒在离楼梯不远的位置。
应该是当时想往楼下跑,三具尸体后面丢着一柄带血的斧头。
三家人加起来有十口,都胆战心惊,其中两人结伴去派出所报案,因为没有电话,两人冒雨跑出去。
余下几口都不敢动,生怕凶手再发狂跑来出接着砍人。
楼上一时除了电闪雷鸣,听不到一点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