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23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皇家妻》最新章节!
阿殷瞧见临阳郡主的正脸时,着实有些吃惊——
她的容颜依旧,然而面色却苍白得吓人,甚至那双眼睛都憔悴凹陷了进去,黯然无光。从前倨傲跋扈,颐指气使,出入则奴仆成群,珠玉绫罗夺目,而今穿着寻常衣裳,发间虽也簪了金银,然而因为面色灰败丧气,反倒格格不入,愈显颓丧。
四目相对的那一瞬,临阳郡主下意识的往代王妃身旁靠过去。
阿殷远远瞧见,觉其罪有应得,便只微微冷笑,看向陶秉兰,“我们走吧?”
“不打个招呼?”
阿殷瞥向那边,道:“我专程过来,也只是想看看她如今下场。姜家势败大快人心,剩下的便是清算当年的杀母之仇。与她无话可说,何必多留?”
陶秉兰却道:“我有件东西要给她看,再等等。”
那边代王妃似有察觉,回头瞧了阿殷一眼,眼见得囚车已经走远,便同临阳郡主齐往这边行来。
今日代王妃是为送流放的姜家女眷而来,大抵是怕戳她们的眼睛,打扮得也颇素净,身后只有两个丫鬟跟随。她们走近,代王妃面上已无方才的悲伤之态,眼神徐徐扫过三人,最后扎在阿殷身上,“怎么,惦记着过来看看?”
“见过王妃,今日过来,是有事情。”陶秉兰侧身向前护住阿殷,冲代王妃行过礼,旋即自袖中取出个锦袋递给临阳郡主,“父亲托我转呈此物,请郡主过目。”
“什么东西?”临阳郡主眼睁睁看着父兄被斩首,又送家人上了囚车,此时眼中还留着泪痕。她接过那锦袋,摊在掌心瞧了瞧,有些失神,旋即手指微微颤抖着探入袋中摸索,像是有些意外,从中逃出一角帛带,上面沾着陈旧的血渍。她面露茫然,将东西全都掏出来,却是尺许染着血污的帛带,上头血渍像是陈年旧迹,微微发黑。
“这是……”
“是当年旧人遗物。”陶秉兰面色淡漠,伸手将那锦袋血帛夺回,“父亲说,血债血偿。”
血债血偿?阿殷瞧着那段陌生的帛带,心念电转之间,忽然明白过来。
对面临阳郡主面色更差,目光直勾勾的盯着那帛带,直到陶秉兰将其收入袋中,她才微微颤抖起来。像是有些失措,她下意识的握住了代王妃的手臂,片刻后才寻回些微镇定,冷声道:“他说血债血偿,那恩情如何偿还?陶秉兰,这十六年,我待你不薄吧?郡主府中何等尊贵荣耀,你的吃穿用度,莫不是我的恩赐。当初在我脚下摇尾乞怜,如今就翻脸不认人了?”
“恩情?”陶秉兰嗤笑,“若不是为了阿殷,你以为我愿意叫你母亲?若不是当年你强逼父亲入府,你以为谁想吃你的饭?先前皇上欲因当年郡主所为而判重罪,家父恳请赦免,这便算还了你所谓的‘恩情’,往后各走大道,再无干系!”
“你!”临阳郡主未料他说得这样直白,反倒被噎住。
多年习惯使然,临阳郡主气怒之下,便转向阿殷,“你们今日过来,便是为落井下石,得意猖狂?”
“郡主误会了,只是将话说清楚些,谈何落井下石?再说,总归也曾亲戚一场,临行总该瞧瞧,这一路山长水远,还不知相见何期。”阿殷今日穿的还是四品官的绯色官服,因为身姿修长窈窕,加之满头青丝束在冠帽之内,明眸红唇虽无胭脂水粉装点,却因气质洒脱,更显得精神奕奕,挺拔如春竹。
这般姿态,愈发让临阳郡主碍眼。
自三月始,她便没过一天安生日子。先是为寿安公主的事担忧,其后便是突摩被捕,陶靖和离,再往后姜家被查,她被褫夺郡主之位,从云端跌入尘泥。桩桩件件,虽然都有前因,却都是自那翟绍荣被刺之案开始,在突摩被捕后突然爆发,乃至今日姜家男丁被斩,女眷流放。那样多的血,全都与眼前这个陶殷有关——
她踩着姜家的倾塌而官居四品,如今还来这里来耀武扬威!
临阳郡主满腔的伤心不甘与屈辱,皆化作怨恨,看着阿殷那袭官服,恨不得当场撕烂。还有那张脸,与她当年在南郡见到的那个女人那样相似!每回见着,都叫她恨不得拿刀子划花。十数年过去,陶靖还对那个女人念念不忘,甚至今日,还拿了那血帛出来……
数日来诸般情绪交杂,临阳郡主无处发泄,便冲着阿殷走过去。
“你们得意什么?”她目中的怨毒半点都不掩饰,伸手指在阿殷胸前,冷笑道:“无非是贱人生出来的小杂种,以为有定王撑腰就能一步登天?痴心妄想!等着,会有你上刑场的日子!”
“郡主慎言!”阿殷未料她会辱骂冯卿,当即冷了目光。
“慎言?”临阳郡主冷嗤,“纵我如今已除了爵位,依旧是侯门尊贵出身,依旧曾是你们的母亲。她算什么?你又算什么?吃着我郡主府的饭长大,回头却恩将仇报,帮着定王来坑害我父兄姐妹,你这……”跬怒之下,她伸手便想往阿殷身上招呼,未待阿殷出手,旁边冯远道已牢牢将她手臂钳住——
“姜侧妃。”冯远道并未理会临阳郡主,只朝代王妃道:“你要坐视不理吗?”
“姐姐虽与陶靖和离,然而从前也是他们兄妹的嫡母,教训子女,有何不可?”
“是吗?”冯远道本就钳着临阳郡主的手臂,闻言猛然一扭,在轻微的断骨声中,逼出临阳郡主一声痛呼。他是习武之人,战场上杀人斩将全无犹豫,如今愤而出手,更是毫不留情。未等代王妃出言,冯远道就势一推,将临阳郡主推过去,怒道:“陶司马的生母已是亡人,郡主如此出言羞辱,有什么资格教训子女?姜侧妃如此不明事理,是忘了皇上的嘱咐?”
代王妃哪料他竟会为这一对兄妹出手?加之他后半句话提及永初帝,更是一愣。随即听见临阳郡主的痛呼,忙叫丫鬟扶住,想要怒斥对方,便见冯远道和阿殷齐齐朝她怒目,眼神如刀。
这二人跟着定王久了,那眼神儿竟然也带了定王那股子狠厉冷肃劲头,加之各自穿了官服配着腰刀,竟叫代王妃一凛。
这一凛之间,冯远道和陶秉兰、阿殷兄妹已转身离去。
阿殷手指微微颤抖,被陶秉兰轻轻握住。兄妹二人同胎而生,没了临阳郡主的压制,感情比从前亲近许多。陶秉兰压低声音,解释道:“我们不能当众出手。”
“我明白。”阿殷微微咬牙,“等风波过去,必要叫她以命偿还!”
“父亲不会放过她。不过冯将军——”陶秉兰看向冯远道,“代王妃怎么成了姜侧妃?”
“姜家被查抄,皇上判决之后,代王妃心疼家人,数度入宫恳求皇上饶过姜家,惹得皇上盛怒,盛怒之下斥责了代王。随后,代王请罪,上书宗人府,将她降为侧妃。”冯远道能出入随侍在永初帝身边,所知道的更清楚些,哂笑道:“姜家自作孽,代王如今露出自保之态,这之后怕会有好戏看了。”
阿殷哂笑回头,就见代王妃扶着临阳郡主出来,站在门口看向已经空荡的刑场。
明明正是初夏后晌暖热之时,两人却都面色惨淡,如逢秋寒。
*
四月二十三日,陶靖快马加鞭,从南郡赶回了京城。
随后,沉寂已久的季先生府上办了场宴席。季先生在京城久负盛名,虽则如今只是个国子祭酒,然而有响当当的才名摆在那里,依旧得人敬仰。他平常都不声不响,除了跟几个至交往来之外,即便年节也不多设宴席,如今突然要设宴,自是叫人意外。随即便有消息传出,原来他是寻回了失散多年的亲人,具体的却没人说得清楚了。
这一日,阿殷的生母冯卿便换了个身份——
当朝大儒季先生走失的爱女季修,出自书香门第。
季先生更是热泪盈眶,在宴席结束后,特地寻个僻静处,独自坐了一晚,对着故友冯崇遗物追思。他固然认为冯家当年是蒙冤不白,然而这案子隔了二十余年,早已是被尘埃淹没、少为人知的宫廷秘辛。景兴帝在位的那几年,更是着意描补清洗,将宫廷上下打理得干干净净。如今已寻不到当年的半点踪迹,想要重查,已是绝无可能。
往者不可追,好在还有年轻的一辈。
如今冯远道年纪轻轻便官居三品,得皇帝器重,未尝不是永初帝追思往事之故。阿殷兄妹承袭冯家血脉,能够堂堂正正的行走在朝堂上,已足令季先生安慰。
此事尘埃落定,定王便入宫禀报,随即着礼部安排,开始行纳彩之礼。
阿殷倒未被这些繁琐礼仪影响,依旧领着俸禄,每日往定王府去上值。
到得端午前两天,永初帝欲在皇宫北侧的清宁宫设宴,遍邀皇亲国戚及公侯之家,四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极诰命女眷。这其中自然也包括阿殷,她还是生平头一回享受这等待遇,觉得十分新奇,当即跟定王禀报。
彼时定王正跟常荀议事,淡淡瞧了她一眼,“赴宴而已,高兴成这样?”
“卑职这可是头一回受邀赴宴!”阿殷喜悦溢于言表,笑吟吟的看着定王,“殿下能恩准吗?”
“端午那日你随常荀出去,有事。”定王端坐在书案后面,手里翻着才发下来的文书。
看这样子,又是安排她随常荀出去办事了。阿殷略微失望,拱手道:“卑职遵命。”
她是个尽忠职守的下属,即便礼部那边已经在议亲了,然而在其位谋其政,她在这王府右司马的位子上坐一日,自然要竭力办事。定王这厢有安排,她也不能废了公事……既然是有安排,那就应命办事好了。
拖着沉重的双腿没走两步,忽听后面常荀噗嗤笑出声来。
阿殷诧异回首,就见常荀笑得双肩微抖,定王靠在椅背上,亦含笑望着她。
“殿下说的有事,便是让你随我去赴宴——”常荀拊掌而笑,指着阿殷乐不可支,“你以为是做什么呢?这垂头丧气的样子,哈哈哈……”
“殿下!”阿殷双目圆睁,未料他也会做此无聊举动。
定王伸手取过茶杯徐徐喝了,目光落在阿殷身上,仿佛她便是杯中清茶似的。他面上一本正经,眼底却浮着笑意,“你是头回受邀,焉能不去。既然高兴,准你初四休沐,好生准备。”
这显然就是打趣她了。
阿殷不乐意叫他们得逞,便也学了他的样子,一本正经的拱手道:“卑职多谢殿下,这对卑职而言是大事,索性初三那日也准休沐如何?反正府里最近无事……”她压低了声音,嘀咕道:“殿下和常司马有此闲心吓唬人,卑职也该抽空偷懒。”
“怎么不说这会儿就回府去准备?”定王忍笑站起身来,招呼常荀跟着,却带了阿殷去后头池边钓鱼。
——他近来像是越来越喜欢钓鱼了。
*
清宁宫在皇城北侧,与上林苑相接,选了开阔平缓的地势,修建了成片宫殿,又引水而入,依傍北侧山势,是永初帝颇喜爱的宴会场所。此时正值盛夏,满宫树木阴翳清亮,五株极高的老槐树围着的空地上搭建了丈高的台子,上头不必搭凉棚,便是天然的避暑佳处。
高台之下,则是绵延的茵茵绿草,不远处有水蜿蜒流过,疏阔明朗。
永初帝携皇后、众妃坐在高台,左侧是诸位王爷公主及其子嗣,右侧则是公主郡主。再往下,诸王公大臣携着有诰命的女眷分左右入座,每人面前一张矮案,围着中间一片空地——那是给宫里的乐工舞姬留着的。
再往后,则安排了其余官员,同样是没人跟前一张矮案,只是因品级不同,往后延续排着,到阿殷这四品小官时,离那高台已有数丈距离,若非皇上有意抬高声音,便连那边的动静都听不见。
这并不妨碍阿殷的欢喜。
今日随侍定王的差事依旧由蔡高担当,阿殷同常荀着官服过去,途中倒碰见不少熟人。
常荀是惯于参加这种宴会的,先往前面去跟他父兄招呼过,继而回到后头的座位上,盘膝坐定。待得上头永初帝宣布开眼,那边歌舞声起,便侧头问旁边的阿殷,“那日期待此宴,这会儿感觉如何?”
“幸亏今儿天气不热。”阿殷跟常荀的交情还算不错,当即感叹出来,仰头瞧着天上不时飘过的浮云,稍稍凑过去些,“若是像昨天那般晴朗无云,坐在这儿半个时辰就得换层皮。不过还是很新奇,你瞧前头,除了皇亲和诸位诰命,这文武官员里哪有一个女的?从前是当侍卫站在外围,如今坐在这儿观歌舞,虽然看不齐全,却也格外不同。”
“四品的女官,咱们定王府是独一份。”常荀惯爱打趣她,酌酒入腹,“不过这儿离得远,倒能稍微自在些,像我父亲坐在最前面,虽能将歌舞看得更清,却要时刻小心应答,那才叫一个辛苦。来,陶司马,咱们先喝两个。”
阿殷当即举杯,“干了?”
“干了!”常荀一饮而尽。
这头两位司马悠闲自在,高台之侧的定王就没那么安闲了。
今日他是随着永初帝从宫里直接过来,因为恰好与皇后及众妃同行,中间便抽空跟谨妃问安。谨妃当时因身子尚未痊愈,脚步有些虚浮,扶着儿子的手臂走得微慢,比旁人落下几步后,靠过来低声道:“皇上欲给你赐婚,高相的千金,先想想。”
这提醒的声音短促低沉,除了定王,别无旁人知晓,定王当时便明白了谨妃言下之意。
自十七岁开始,五六年间他曾数度被议及亲事,然而每次谨妃提及,用词都是“皇后欲赐婚”,而今日,却说是皇上要赐婚。
这两者可是截然不同。
皇后的张罗他可以不当回事,然而皇上若是开口,那便是考虑了朝堂局势。姜家才被斩除,皇上要清了景兴余党,要让朝纲稳固,臣子愿意为他办事,近来便有不少需要倚仗宰相之处。他将高相之女赐婚给她,莫不是也打了这般主意?
可为何会是在这众目睽睽的宴席上?皇上就不怕他会像从前那样决然推辞?还是说,皇上料定他愿意体贴父皇心意,借着群臣在场,要挟他点头答应?
定王端坐在案后,目光扫过斜对面的女眷,果然见到了那位高夫人,以及高妘。
目光随意扫上高台,在谨妃身上停留片刻,瞧母妃没什么不适,定王便看向皇后。那边厢皇后竟然也在看他,两处目光相接,皇后竟然迅速避开了!她身为嫡母,持着金册金印的正宫娘娘,居然避开他这个庶子的目光?
这事必定是她在背后挑唆父皇!定王已是笃定。
只是她究竟在打什么主意?将高相推给定王府,对于东宫而言,绝非好事。
心中思量不定,定王也无心去看台下歌舞,只闷头酌酒慢喝。抬目看向那场中舞姬,还是惯常的脂粉堆砌,无甚新奇之处。倒是……目光越过群臣,扫向末尾,便在其中瞧见了熟悉的两张面孔。那头阿殷和常荀似都无心观舞,虽是正襟危坐之态,然而不时侧头说话,显然是两人正在说什么趣事。
云影漂浮而过,那绿荫忽明忽暗,她的面容在晴日里分外清晰。
“玄素?”旁边太子碰碰他的胳膊,“听说礼部已经往陶家去提亲,你倒真吃起窝边草来了?”
“那是我养出来的,难道吃不得?”定王迅速回神,挑眉回道。
太子呵呵笑了笑,“吃得,吃得。”
上首永初帝亦瞧见他兄弟私语,趁着歌舞暂歇的空隙,问道:“在说什么?这么高兴。”
“回父皇,儿臣方才跟玄素说,礼部如今往陶家去提亲,那陶姑娘是他府上的右司马,算起来是吃窝边草。”太子笑吟吟的睇定王一眼,“玄素说那本事他养的草,有何吃不得。儿臣觉得玄素平常不苟言笑,如今开始议亲,说话倒有趣起来。”
“俗话说以柔克刚,玄素惯常冷清,如今这样才对。”皇后接过话茬,笑望谨妃,“这样才是正理,也免得谨妃妹妹担忧。”
对面的金城公主闻言微诧,“定王兄居然要议亲了?这可是稀奇事情,是哪家的姑娘?”
“是羽林郎将陶靖的女儿,他府上如今的右司马。”皇后道。
金城公主便笑道:“那可该恭喜定王兄了!”
“不过这回娶的是侧妃,玄素府上终究缺个正妃,皇上——”皇后本就生得雍容,经那袭明黄衣袍衬托,更显尊贵端方,“臣妾倒是看重了个姑娘,出身品貌都配得上玄素,不如好事成双,皇上亲自下旨再赐一门婚事?玄素孤单了这些年,也该娶妻成家,早些给皇室添个皇孙了。”
“是该娶个正妃添皇孙。”永初帝颔首,“是哪家姑娘?”
“便是高相府上的千金,容貌出众,品行端正,性情也好,当得起正妃的位子。”
永初帝闻言,面上便见笑意,“高晟出自淮南世家,这些年办事勤恳,尽忠职守,他一双儿子也履立功劳,确实该当封赏。玄素——”他将目光投向定王,续道:“你府上确实得添个正妃,这些年阖宫家宴,每回都是你独自前来,皇后和谨妃见了,总要为你的亲事挂心。高相的千金出身贵重,品貌也好,朕便今日赐婚,再与高晟结个亲家。”
皇上的亲家那可是旁人难以企及的福气,高晟闻言,当即行至那矮案跟前,“微臣惶恐。”
他语虽惶恐,却并没什么惶恐之态,甚至仿佛早已有此预料。
定王的目光迅速扫过高晟,起身踱出,端端正正的站在元靖帝跟前,拱手道:“回父皇,儿臣……”
“玄素,这是双喜临门的好事。”永初帝一看他又要出口拒绝,立马截住了,“朕知道你的性情,这些年是闲散惯了,不愿受拘束。可你瞧瞧左右,太子和玄英都有儿有女,就连玄夷都到了该娶亲的年纪,你还要拖着大事,叫人操心?皇后眼光向来极好,高相为国劳碌,他的千金也是品貌出众,堪为皇家儿媳。朕也有意娶他做儿媳,早日给朕添个乖巧的皇孙。”
他的语声缓缓落下,虽则说的是喜事,却如千钧重担压在定王肩上。
定王当然知道永初帝言下之意。对高相的器重拉拢自不必说,他通篇未提阿殷这个侧妃,无非是告诉他,皇家长幼嫡庶有序,定王府上的嫡长子只能由正妃来生,他也只认这个皇孙。
可凭什么?
定王的目光自那繁复华美的软毯慢慢往上挪,扫过那袭明黄龙袍上张牙舞爪的金龙,最终与永初帝四目相对。
“儿臣素性愚鲁,怕有负高姑娘之品貌。”他清晰的看见永初帝面上笑意凝固,那双眼睛中堆起浓浓的不悦。当着众臣不给皇帝情面,定王甚至能预料到永初帝拍案大怒的情形,却并未有半点犹豫,在永初帝开口打断他之前,便屈膝跪地,“儿臣辞谢皇恩!”
阿殷瞧见临阳郡主的正脸时,着实有些吃惊——
她的容颜依旧,然而面色却苍白得吓人,甚至那双眼睛都憔悴凹陷了进去,黯然无光。从前倨傲跋扈,颐指气使,出入则奴仆成群,珠玉绫罗夺目,而今穿着寻常衣裳,发间虽也簪了金银,然而因为面色灰败丧气,反倒格格不入,愈显颓丧。
四目相对的那一瞬,临阳郡主下意识的往代王妃身旁靠过去。
阿殷远远瞧见,觉其罪有应得,便只微微冷笑,看向陶秉兰,“我们走吧?”
“不打个招呼?”
阿殷瞥向那边,道:“我专程过来,也只是想看看她如今下场。姜家势败大快人心,剩下的便是清算当年的杀母之仇。与她无话可说,何必多留?”
陶秉兰却道:“我有件东西要给她看,再等等。”
那边代王妃似有察觉,回头瞧了阿殷一眼,眼见得囚车已经走远,便同临阳郡主齐往这边行来。
今日代王妃是为送流放的姜家女眷而来,大抵是怕戳她们的眼睛,打扮得也颇素净,身后只有两个丫鬟跟随。她们走近,代王妃面上已无方才的悲伤之态,眼神徐徐扫过三人,最后扎在阿殷身上,“怎么,惦记着过来看看?”
“见过王妃,今日过来,是有事情。”陶秉兰侧身向前护住阿殷,冲代王妃行过礼,旋即自袖中取出个锦袋递给临阳郡主,“父亲托我转呈此物,请郡主过目。”
“什么东西?”临阳郡主眼睁睁看着父兄被斩首,又送家人上了囚车,此时眼中还留着泪痕。她接过那锦袋,摊在掌心瞧了瞧,有些失神,旋即手指微微颤抖着探入袋中摸索,像是有些意外,从中逃出一角帛带,上面沾着陈旧的血渍。她面露茫然,将东西全都掏出来,却是尺许染着血污的帛带,上头血渍像是陈年旧迹,微微发黑。
“这是……”
“是当年旧人遗物。”陶秉兰面色淡漠,伸手将那锦袋血帛夺回,“父亲说,血债血偿。”
血债血偿?阿殷瞧着那段陌生的帛带,心念电转之间,忽然明白过来。
对面临阳郡主面色更差,目光直勾勾的盯着那帛带,直到陶秉兰将其收入袋中,她才微微颤抖起来。像是有些失措,她下意识的握住了代王妃的手臂,片刻后才寻回些微镇定,冷声道:“他说血债血偿,那恩情如何偿还?陶秉兰,这十六年,我待你不薄吧?郡主府中何等尊贵荣耀,你的吃穿用度,莫不是我的恩赐。当初在我脚下摇尾乞怜,如今就翻脸不认人了?”
“恩情?”陶秉兰嗤笑,“若不是为了阿殷,你以为我愿意叫你母亲?若不是当年你强逼父亲入府,你以为谁想吃你的饭?先前皇上欲因当年郡主所为而判重罪,家父恳请赦免,这便算还了你所谓的‘恩情’,往后各走大道,再无干系!”
“你!”临阳郡主未料他说得这样直白,反倒被噎住。
多年习惯使然,临阳郡主气怒之下,便转向阿殷,“你们今日过来,便是为落井下石,得意猖狂?”
“郡主误会了,只是将话说清楚些,谈何落井下石?再说,总归也曾亲戚一场,临行总该瞧瞧,这一路山长水远,还不知相见何期。”阿殷今日穿的还是四品官的绯色官服,因为身姿修长窈窕,加之满头青丝束在冠帽之内,明眸红唇虽无胭脂水粉装点,却因气质洒脱,更显得精神奕奕,挺拔如春竹。
这般姿态,愈发让临阳郡主碍眼。
自三月始,她便没过一天安生日子。先是为寿安公主的事担忧,其后便是突摩被捕,陶靖和离,再往后姜家被查,她被褫夺郡主之位,从云端跌入尘泥。桩桩件件,虽然都有前因,却都是自那翟绍荣被刺之案开始,在突摩被捕后突然爆发,乃至今日姜家男丁被斩,女眷流放。那样多的血,全都与眼前这个陶殷有关——
她踩着姜家的倾塌而官居四品,如今还来这里来耀武扬威!
临阳郡主满腔的伤心不甘与屈辱,皆化作怨恨,看着阿殷那袭官服,恨不得当场撕烂。还有那张脸,与她当年在南郡见到的那个女人那样相似!每回见着,都叫她恨不得拿刀子划花。十数年过去,陶靖还对那个女人念念不忘,甚至今日,还拿了那血帛出来……
数日来诸般情绪交杂,临阳郡主无处发泄,便冲着阿殷走过去。
“你们得意什么?”她目中的怨毒半点都不掩饰,伸手指在阿殷胸前,冷笑道:“无非是贱人生出来的小杂种,以为有定王撑腰就能一步登天?痴心妄想!等着,会有你上刑场的日子!”
“郡主慎言!”阿殷未料她会辱骂冯卿,当即冷了目光。
“慎言?”临阳郡主冷嗤,“纵我如今已除了爵位,依旧是侯门尊贵出身,依旧曾是你们的母亲。她算什么?你又算什么?吃着我郡主府的饭长大,回头却恩将仇报,帮着定王来坑害我父兄姐妹,你这……”跬怒之下,她伸手便想往阿殷身上招呼,未待阿殷出手,旁边冯远道已牢牢将她手臂钳住——
“姜侧妃。”冯远道并未理会临阳郡主,只朝代王妃道:“你要坐视不理吗?”
“姐姐虽与陶靖和离,然而从前也是他们兄妹的嫡母,教训子女,有何不可?”
“是吗?”冯远道本就钳着临阳郡主的手臂,闻言猛然一扭,在轻微的断骨声中,逼出临阳郡主一声痛呼。他是习武之人,战场上杀人斩将全无犹豫,如今愤而出手,更是毫不留情。未等代王妃出言,冯远道就势一推,将临阳郡主推过去,怒道:“陶司马的生母已是亡人,郡主如此出言羞辱,有什么资格教训子女?姜侧妃如此不明事理,是忘了皇上的嘱咐?”
代王妃哪料他竟会为这一对兄妹出手?加之他后半句话提及永初帝,更是一愣。随即听见临阳郡主的痛呼,忙叫丫鬟扶住,想要怒斥对方,便见冯远道和阿殷齐齐朝她怒目,眼神如刀。
这二人跟着定王久了,那眼神儿竟然也带了定王那股子狠厉冷肃劲头,加之各自穿了官服配着腰刀,竟叫代王妃一凛。
这一凛之间,冯远道和陶秉兰、阿殷兄妹已转身离去。
阿殷手指微微颤抖,被陶秉兰轻轻握住。兄妹二人同胎而生,没了临阳郡主的压制,感情比从前亲近许多。陶秉兰压低声音,解释道:“我们不能当众出手。”
“我明白。”阿殷微微咬牙,“等风波过去,必要叫她以命偿还!”
“父亲不会放过她。不过冯将军——”陶秉兰看向冯远道,“代王妃怎么成了姜侧妃?”
“姜家被查抄,皇上判决之后,代王妃心疼家人,数度入宫恳求皇上饶过姜家,惹得皇上盛怒,盛怒之下斥责了代王。随后,代王请罪,上书宗人府,将她降为侧妃。”冯远道能出入随侍在永初帝身边,所知道的更清楚些,哂笑道:“姜家自作孽,代王如今露出自保之态,这之后怕会有好戏看了。”
阿殷哂笑回头,就见代王妃扶着临阳郡主出来,站在门口看向已经空荡的刑场。
明明正是初夏后晌暖热之时,两人却都面色惨淡,如逢秋寒。
*
四月二十三日,陶靖快马加鞭,从南郡赶回了京城。
随后,沉寂已久的季先生府上办了场宴席。季先生在京城久负盛名,虽则如今只是个国子祭酒,然而有响当当的才名摆在那里,依旧得人敬仰。他平常都不声不响,除了跟几个至交往来之外,即便年节也不多设宴席,如今突然要设宴,自是叫人意外。随即便有消息传出,原来他是寻回了失散多年的亲人,具体的却没人说得清楚了。
这一日,阿殷的生母冯卿便换了个身份——
当朝大儒季先生走失的爱女季修,出自书香门第。
季先生更是热泪盈眶,在宴席结束后,特地寻个僻静处,独自坐了一晚,对着故友冯崇遗物追思。他固然认为冯家当年是蒙冤不白,然而这案子隔了二十余年,早已是被尘埃淹没、少为人知的宫廷秘辛。景兴帝在位的那几年,更是着意描补清洗,将宫廷上下打理得干干净净。如今已寻不到当年的半点踪迹,想要重查,已是绝无可能。
往者不可追,好在还有年轻的一辈。
如今冯远道年纪轻轻便官居三品,得皇帝器重,未尝不是永初帝追思往事之故。阿殷兄妹承袭冯家血脉,能够堂堂正正的行走在朝堂上,已足令季先生安慰。
此事尘埃落定,定王便入宫禀报,随即着礼部安排,开始行纳彩之礼。
阿殷倒未被这些繁琐礼仪影响,依旧领着俸禄,每日往定王府去上值。
到得端午前两天,永初帝欲在皇宫北侧的清宁宫设宴,遍邀皇亲国戚及公侯之家,四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极诰命女眷。这其中自然也包括阿殷,她还是生平头一回享受这等待遇,觉得十分新奇,当即跟定王禀报。
彼时定王正跟常荀议事,淡淡瞧了她一眼,“赴宴而已,高兴成这样?”
“卑职这可是头一回受邀赴宴!”阿殷喜悦溢于言表,笑吟吟的看着定王,“殿下能恩准吗?”
“端午那日你随常荀出去,有事。”定王端坐在书案后面,手里翻着才发下来的文书。
看这样子,又是安排她随常荀出去办事了。阿殷略微失望,拱手道:“卑职遵命。”
她是个尽忠职守的下属,即便礼部那边已经在议亲了,然而在其位谋其政,她在这王府右司马的位子上坐一日,自然要竭力办事。定王这厢有安排,她也不能废了公事……既然是有安排,那就应命办事好了。
拖着沉重的双腿没走两步,忽听后面常荀噗嗤笑出声来。
阿殷诧异回首,就见常荀笑得双肩微抖,定王靠在椅背上,亦含笑望着她。
“殿下说的有事,便是让你随我去赴宴——”常荀拊掌而笑,指着阿殷乐不可支,“你以为是做什么呢?这垂头丧气的样子,哈哈哈……”
“殿下!”阿殷双目圆睁,未料他也会做此无聊举动。
定王伸手取过茶杯徐徐喝了,目光落在阿殷身上,仿佛她便是杯中清茶似的。他面上一本正经,眼底却浮着笑意,“你是头回受邀,焉能不去。既然高兴,准你初四休沐,好生准备。”
这显然就是打趣她了。
阿殷不乐意叫他们得逞,便也学了他的样子,一本正经的拱手道:“卑职多谢殿下,这对卑职而言是大事,索性初三那日也准休沐如何?反正府里最近无事……”她压低了声音,嘀咕道:“殿下和常司马有此闲心吓唬人,卑职也该抽空偷懒。”
“怎么不说这会儿就回府去准备?”定王忍笑站起身来,招呼常荀跟着,却带了阿殷去后头池边钓鱼。
——他近来像是越来越喜欢钓鱼了。
*
清宁宫在皇城北侧,与上林苑相接,选了开阔平缓的地势,修建了成片宫殿,又引水而入,依傍北侧山势,是永初帝颇喜爱的宴会场所。此时正值盛夏,满宫树木阴翳清亮,五株极高的老槐树围着的空地上搭建了丈高的台子,上头不必搭凉棚,便是天然的避暑佳处。
高台之下,则是绵延的茵茵绿草,不远处有水蜿蜒流过,疏阔明朗。
永初帝携皇后、众妃坐在高台,左侧是诸位王爷公主及其子嗣,右侧则是公主郡主。再往下,诸王公大臣携着有诰命的女眷分左右入座,每人面前一张矮案,围着中间一片空地——那是给宫里的乐工舞姬留着的。
再往后,则安排了其余官员,同样是没人跟前一张矮案,只是因品级不同,往后延续排着,到阿殷这四品小官时,离那高台已有数丈距离,若非皇上有意抬高声音,便连那边的动静都听不见。
这并不妨碍阿殷的欢喜。
今日随侍定王的差事依旧由蔡高担当,阿殷同常荀着官服过去,途中倒碰见不少熟人。
常荀是惯于参加这种宴会的,先往前面去跟他父兄招呼过,继而回到后头的座位上,盘膝坐定。待得上头永初帝宣布开眼,那边歌舞声起,便侧头问旁边的阿殷,“那日期待此宴,这会儿感觉如何?”
“幸亏今儿天气不热。”阿殷跟常荀的交情还算不错,当即感叹出来,仰头瞧着天上不时飘过的浮云,稍稍凑过去些,“若是像昨天那般晴朗无云,坐在这儿半个时辰就得换层皮。不过还是很新奇,你瞧前头,除了皇亲和诸位诰命,这文武官员里哪有一个女的?从前是当侍卫站在外围,如今坐在这儿观歌舞,虽然看不齐全,却也格外不同。”
“四品的女官,咱们定王府是独一份。”常荀惯爱打趣她,酌酒入腹,“不过这儿离得远,倒能稍微自在些,像我父亲坐在最前面,虽能将歌舞看得更清,却要时刻小心应答,那才叫一个辛苦。来,陶司马,咱们先喝两个。”
阿殷当即举杯,“干了?”
“干了!”常荀一饮而尽。
这头两位司马悠闲自在,高台之侧的定王就没那么安闲了。
今日他是随着永初帝从宫里直接过来,因为恰好与皇后及众妃同行,中间便抽空跟谨妃问安。谨妃当时因身子尚未痊愈,脚步有些虚浮,扶着儿子的手臂走得微慢,比旁人落下几步后,靠过来低声道:“皇上欲给你赐婚,高相的千金,先想想。”
这提醒的声音短促低沉,除了定王,别无旁人知晓,定王当时便明白了谨妃言下之意。
自十七岁开始,五六年间他曾数度被议及亲事,然而每次谨妃提及,用词都是“皇后欲赐婚”,而今日,却说是皇上要赐婚。
这两者可是截然不同。
皇后的张罗他可以不当回事,然而皇上若是开口,那便是考虑了朝堂局势。姜家才被斩除,皇上要清了景兴余党,要让朝纲稳固,臣子愿意为他办事,近来便有不少需要倚仗宰相之处。他将高相之女赐婚给她,莫不是也打了这般主意?
可为何会是在这众目睽睽的宴席上?皇上就不怕他会像从前那样决然推辞?还是说,皇上料定他愿意体贴父皇心意,借着群臣在场,要挟他点头答应?
定王端坐在案后,目光扫过斜对面的女眷,果然见到了那位高夫人,以及高妘。
目光随意扫上高台,在谨妃身上停留片刻,瞧母妃没什么不适,定王便看向皇后。那边厢皇后竟然也在看他,两处目光相接,皇后竟然迅速避开了!她身为嫡母,持着金册金印的正宫娘娘,居然避开他这个庶子的目光?
这事必定是她在背后挑唆父皇!定王已是笃定。
只是她究竟在打什么主意?将高相推给定王府,对于东宫而言,绝非好事。
心中思量不定,定王也无心去看台下歌舞,只闷头酌酒慢喝。抬目看向那场中舞姬,还是惯常的脂粉堆砌,无甚新奇之处。倒是……目光越过群臣,扫向末尾,便在其中瞧见了熟悉的两张面孔。那头阿殷和常荀似都无心观舞,虽是正襟危坐之态,然而不时侧头说话,显然是两人正在说什么趣事。
云影漂浮而过,那绿荫忽明忽暗,她的面容在晴日里分外清晰。
“玄素?”旁边太子碰碰他的胳膊,“听说礼部已经往陶家去提亲,你倒真吃起窝边草来了?”
“那是我养出来的,难道吃不得?”定王迅速回神,挑眉回道。
太子呵呵笑了笑,“吃得,吃得。”
上首永初帝亦瞧见他兄弟私语,趁着歌舞暂歇的空隙,问道:“在说什么?这么高兴。”
“回父皇,儿臣方才跟玄素说,礼部如今往陶家去提亲,那陶姑娘是他府上的右司马,算起来是吃窝边草。”太子笑吟吟的睇定王一眼,“玄素说那本事他养的草,有何吃不得。儿臣觉得玄素平常不苟言笑,如今开始议亲,说话倒有趣起来。”
“俗话说以柔克刚,玄素惯常冷清,如今这样才对。”皇后接过话茬,笑望谨妃,“这样才是正理,也免得谨妃妹妹担忧。”
对面的金城公主闻言微诧,“定王兄居然要议亲了?这可是稀奇事情,是哪家的姑娘?”
“是羽林郎将陶靖的女儿,他府上如今的右司马。”皇后道。
金城公主便笑道:“那可该恭喜定王兄了!”
“不过这回娶的是侧妃,玄素府上终究缺个正妃,皇上——”皇后本就生得雍容,经那袭明黄衣袍衬托,更显尊贵端方,“臣妾倒是看重了个姑娘,出身品貌都配得上玄素,不如好事成双,皇上亲自下旨再赐一门婚事?玄素孤单了这些年,也该娶妻成家,早些给皇室添个皇孙了。”
“是该娶个正妃添皇孙。”永初帝颔首,“是哪家姑娘?”
“便是高相府上的千金,容貌出众,品行端正,性情也好,当得起正妃的位子。”
永初帝闻言,面上便见笑意,“高晟出自淮南世家,这些年办事勤恳,尽忠职守,他一双儿子也履立功劳,确实该当封赏。玄素——”他将目光投向定王,续道:“你府上确实得添个正妃,这些年阖宫家宴,每回都是你独自前来,皇后和谨妃见了,总要为你的亲事挂心。高相的千金出身贵重,品貌也好,朕便今日赐婚,再与高晟结个亲家。”
皇上的亲家那可是旁人难以企及的福气,高晟闻言,当即行至那矮案跟前,“微臣惶恐。”
他语虽惶恐,却并没什么惶恐之态,甚至仿佛早已有此预料。
定王的目光迅速扫过高晟,起身踱出,端端正正的站在元靖帝跟前,拱手道:“回父皇,儿臣……”
“玄素,这是双喜临门的好事。”永初帝一看他又要出口拒绝,立马截住了,“朕知道你的性情,这些年是闲散惯了,不愿受拘束。可你瞧瞧左右,太子和玄英都有儿有女,就连玄夷都到了该娶亲的年纪,你还要拖着大事,叫人操心?皇后眼光向来极好,高相为国劳碌,他的千金也是品貌出众,堪为皇家儿媳。朕也有意娶他做儿媳,早日给朕添个乖巧的皇孙。”
他的语声缓缓落下,虽则说的是喜事,却如千钧重担压在定王肩上。
定王当然知道永初帝言下之意。对高相的器重拉拢自不必说,他通篇未提阿殷这个侧妃,无非是告诉他,皇家长幼嫡庶有序,定王府上的嫡长子只能由正妃来生,他也只认这个皇孙。
可凭什么?
定王的目光自那繁复华美的软毯慢慢往上挪,扫过那袭明黄龙袍上张牙舞爪的金龙,最终与永初帝四目相对。
“儿臣素性愚鲁,怕有负高姑娘之品貌。”他清晰的看见永初帝面上笑意凝固,那双眼睛中堆起浓浓的不悦。当着众臣不给皇帝情面,定王甚至能预料到永初帝拍案大怒的情形,却并未有半点犹豫,在永初帝开口打断他之前,便屈膝跪地,“儿臣辞谢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