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坐收渔翁之利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中华大当家》最新章节!
所以说,赵国的大王利用完子悦,打压了国相的势力之后,现在逐渐想要收回政权,若是聪明一些的,更是让姜江浩想起了坐山观虎斗这个词。
现在赵国王座上的那位大王,看着子悦和国相斗得你死我活的,到最后两败俱伤了,他刚好坐收渔翁之利,若真如此,这位大王可当真不容小觑啊!
如果真要是这样,姜江浩首先便想到了清朝的乾隆皇帝。若是这位赵国大王真的有如此重的心思,姜江浩觉得有必要提醒公子悦一下。
不过这管家在这里确实有些碍事儿,而且跟子悦说还不能折磨直白的说,万一这个大王只是单纯的送给他两个美人儿,他也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反倒成了自己挑拨离间了,所以姜江浩还是有些犹豫。
可是血淋淋的历史就在自己的眼前,如今想来都觉得刀光剑影间,生命才是最脆弱的东西。
公子悦见姜江浩好像欲言又止,本想着要听一下姜江浩的意见,可是看见管家还在这里,于是随意的摆了摆手道:
“老齐,你先走吧,有事情我再吩咐你!”
“悦王叔,你。。。。。。”老齐不愿意离开,因为他看见公子悦方才明明是有话想说,确实看见了那个商人之后才闭上了嘴,转而打发他离开,他的心里再度的出现了一丝不爽。
“老齐,没你的事儿,你去忙其他的去吧!”
“是!”老齐心有不甘的转身离去,临走前仍不忘怨毒的看了姜江浩一眼,这一眼被十三清楚的捕捉到了。
十三愤而起身想要去找老齐理论,却被姜江浩以眼神制止,因为姜江浩先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公元一七三五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逝世,乾隆继位,这年他24岁,正值年富力强之际。不过,他的老子临终嘱托里特别交待:“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着配享太庙,以昭恩礼。”一朝天子一朝臣,刚坐上龙椅的弘历,面对着两位前朝老臣,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
鄂尔泰,为满洲镶蓝旗人,任过广西巡抚,云贵总督,雍正朝授保和殿大学士。雍正十年,为首席军机大臣,备受器重。雍正还为皇子时,曾拉拢他作为私党,被断然拒绝,没料想雍正反而对他肃然起敬,并授其重任。
张廷玉,汉人,因授课皇子,得雍正赏识,擢礼部尚书。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并调户部任职,雍正对他十分信任,先后授文渊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以表其辅佐之功。雍正八年,设立军机处,交张廷玉全权规划,厘定制度,订立章程,由于擘画周详,设计完密,深得帝心,倚为股肱。据说,有一次张廷玉告病假,雍正坐卧不安。近侍趋问,他说:“朕连日臂痛,汝等知之否?”众人惊讶不止,他说:“大学士张廷玉患病,非朕臂痛而何?”
乾隆是个强人,强人的特点是他替别人做主,而绝不接受别人替他做主。鄂尔泰比乾隆长34岁,张廷玉比乾隆长38岁,对这两位等于父辈的前朝老臣,乾隆非得接受不可,难怪他会恼火窝心!
虽然,历史的经验告诉他,他的祖父康熙登上大位后,处心积虑,搞掉了碍手碍脚的前朝老臣鳌拜;他的父亲雍正登基以后,马上就出重拳,将前朝老臣年羹尧,打入十八层地狱。现在,轮到他主政,却似乎拿这两位强行安排的左膀右臂无可奈何。但乾隆还是横下一条心,要干掉他俩,“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中国人窝里斗的劣根性,根深蒂固,积习难除,两位老臣在雍正朝就互不相能,到乾隆朝,更针锋相对。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大小官员逐一排队。鄂尔泰树大根深,其追随者为封疆大吏,为地方督抚,为带兵将帅,为满族要员。
因曾“节制滇南七载,一时智勇之士多出幕下”,所以,执掌内阁以后,更获雍正帝的眷注恩渥,授首席军机大臣一职,权倾天下。于是,在他周围,形成一个以满臣为中坚,包括一部分汉臣在内的政治集团,主要成员有庄亲王允禄、军机大臣海望、湖广总督迈柱、河道总督高斌、工部尚书史贻直、巡抚鄂昌、总督张广泗、学政胡中藻等,人称鄂党。
张廷玉长期经营,其拥护者为府院高层,为六部长官,为文化名流,为门生子弟。尤其张氏一门登仕者达十九人,其弟廷璐、廷璩,其子若霭、若澄、若淳均为朝中高官,可谓显赫世家,顶戴满门。
张著文自诩:“近日桐人之受国恩登仕籍者,甲于天下”,“自先父端而下,三世入翰林者凡九人,同祖者二人,是廷玉一门受圣朝恩至深至厚。”如此广通的关系网,如此深厚的软实力,自然是朝中举足轻重的政治组合,人称张党。
鄂尔泰与张廷玉壁垒分明,不相水火。一直等着两位老先生,出格、犯规、惹事、闯祸,有个什么闪失,好来收拾他们的乾隆于是通过一系列的案件:一,乾隆元年,鄂党张广泗、张党张照,先后出兵贵州的相互攻讦案;二,乾隆六年,鄂党仲永檀、张党张照,泄密受贿彼此揭老底案;三,乾隆十三年,处死鄂党张广泗兵败金川案;四,乾隆十五年,张廷玉姻亲涉及吕留良文字狱被罚巨款案,以及发动朝臣攻击张廷玉不当配享案;五,乾隆二十年,胡中藻的《坚摩生诗抄》文字狱案发,因系鄂尔泰门生,虽死也遭清算案终于将他俩修理得体无完肤而离开人世。
应该说,乾隆前期的治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两位辅导员,可两位老人家没料到“鹬蚌相争”的得利渔夫。
多年以后,乾隆笑谈这两位老臣的不识时务、不知进退时,以调侃的口吻说:“朕初年,鄂尔泰、张廷玉亦未免故智未忘耳!”这话显然说得有点阴,有点损这种挥鞭驱使的主宰语气,这种完全在其掌控之中,跳不出掌心的从容口吻,姜江浩对乾隆的本来面目,由此可窥见一斑。
姜江浩千不愿万不想的,他真的不愿意公子悦之后要面临了对手会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大概去掉年份后有利用其他国家的历史编凑在一起,把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真实故事告诉了一旁愁眉不展的公子悦。
“姜老板,你的意思是,我和国相就是这相互争斗的两个人?!”公子悦的声音透着紧张,因为他方才的想法居然和姜江浩如今讲的故事如出一辙。
“非也!非也!我只是给你讲故事罢了,给你们增加一点其他国家的历史知识,让你们轻松轻松。”
不过话说回来,嬴政差不多也要开始收复七国了才对呀!姜江浩心里不住的思量着。
赵国是战国时期实力仅次于秦国的国家。有一大批军事将领,如武灵王、廉颇、赵奢、李牧、庞煖等,尤以廉颇、李牧最为著名,其才能亦不在白起、王翦之下;军队也有数十万精锐之师;赵国因连年同秦作战,百姓也十分熟悉军事。但其君主多为无能之辈,对奸佞之臣言听计从,长平之战战死四十五万,精锐尽失,即便再有千百个廉颇和李牧,最后也难逃灭亡。
若是姜江浩没有记错,那就是今年的事情,今年嬴政三十六岁,也就是秦嬴政二十五年,历史上王翦之子名将王贲率军在攻灭燕赵残余势力后,破代,俘代王嘉。赵彻底灭亡。
如今来了赵国,并没有遇到什么代王嘉。历史上的赵代王嘉,名为赵嘉,是中国战国时期赵国最后的君主,赵幽缪王之兄,后为代王。
如今的赵国,离这个身份最为接近也就是公子悦了,因为赵国王室除了大王与先在的子悦,其余的早已分崩离析,死的死、失的失,早就已经不在了。
“子悦,你究竟是怎么想的?!你应该知道,秦迎他不会只在洛邑城里待着。”姜江浩说的语重心长,但是公子悦确实心惊肉跳。
这姜江浩怎么知道嬴政的想法?!
“姜老板,你。。。。。。”公子悦问的比较犹豫。
姜江浩的回答显然是大方了许多。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现在的情况也是,你说呢?!”
既如此,公子悦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毕竟他和姜江浩同在一条叫做嬴政的船上。
“主上之前传了消息,不日便起兵前来邯郸,但是我有一点不明,我不明白为何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了,主上却让你过来了,这么乱的世道,两军交战刀剑无眼的,他居然不担心你会有个什么损伤?!”
姜江浩听此言,反倒是一阵苦笑:嬴政,你这究竟是何苦呀?!
所以说,赵国的大王利用完子悦,打压了国相的势力之后,现在逐渐想要收回政权,若是聪明一些的,更是让姜江浩想起了坐山观虎斗这个词。
现在赵国王座上的那位大王,看着子悦和国相斗得你死我活的,到最后两败俱伤了,他刚好坐收渔翁之利,若真如此,这位大王可当真不容小觑啊!
如果真要是这样,姜江浩首先便想到了清朝的乾隆皇帝。若是这位赵国大王真的有如此重的心思,姜江浩觉得有必要提醒公子悦一下。
不过这管家在这里确实有些碍事儿,而且跟子悦说还不能折磨直白的说,万一这个大王只是单纯的送给他两个美人儿,他也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反倒成了自己挑拨离间了,所以姜江浩还是有些犹豫。
可是血淋淋的历史就在自己的眼前,如今想来都觉得刀光剑影间,生命才是最脆弱的东西。
公子悦见姜江浩好像欲言又止,本想着要听一下姜江浩的意见,可是看见管家还在这里,于是随意的摆了摆手道:
“老齐,你先走吧,有事情我再吩咐你!”
“悦王叔,你。。。。。。”老齐不愿意离开,因为他看见公子悦方才明明是有话想说,确实看见了那个商人之后才闭上了嘴,转而打发他离开,他的心里再度的出现了一丝不爽。
“老齐,没你的事儿,你去忙其他的去吧!”
“是!”老齐心有不甘的转身离去,临走前仍不忘怨毒的看了姜江浩一眼,这一眼被十三清楚的捕捉到了。
十三愤而起身想要去找老齐理论,却被姜江浩以眼神制止,因为姜江浩先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公元一七三五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逝世,乾隆继位,这年他24岁,正值年富力强之际。不过,他的老子临终嘱托里特别交待:“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着配享太庙,以昭恩礼。”一朝天子一朝臣,刚坐上龙椅的弘历,面对着两位前朝老臣,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
鄂尔泰,为满洲镶蓝旗人,任过广西巡抚,云贵总督,雍正朝授保和殿大学士。雍正十年,为首席军机大臣,备受器重。雍正还为皇子时,曾拉拢他作为私党,被断然拒绝,没料想雍正反而对他肃然起敬,并授其重任。
张廷玉,汉人,因授课皇子,得雍正赏识,擢礼部尚书。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并调户部任职,雍正对他十分信任,先后授文渊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以表其辅佐之功。雍正八年,设立军机处,交张廷玉全权规划,厘定制度,订立章程,由于擘画周详,设计完密,深得帝心,倚为股肱。据说,有一次张廷玉告病假,雍正坐卧不安。近侍趋问,他说:“朕连日臂痛,汝等知之否?”众人惊讶不止,他说:“大学士张廷玉患病,非朕臂痛而何?”
乾隆是个强人,强人的特点是他替别人做主,而绝不接受别人替他做主。鄂尔泰比乾隆长34岁,张廷玉比乾隆长38岁,对这两位等于父辈的前朝老臣,乾隆非得接受不可,难怪他会恼火窝心!
虽然,历史的经验告诉他,他的祖父康熙登上大位后,处心积虑,搞掉了碍手碍脚的前朝老臣鳌拜;他的父亲雍正登基以后,马上就出重拳,将前朝老臣年羹尧,打入十八层地狱。现在,轮到他主政,却似乎拿这两位强行安排的左膀右臂无可奈何。但乾隆还是横下一条心,要干掉他俩,“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中国人窝里斗的劣根性,根深蒂固,积习难除,两位老臣在雍正朝就互不相能,到乾隆朝,更针锋相对。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大小官员逐一排队。鄂尔泰树大根深,其追随者为封疆大吏,为地方督抚,为带兵将帅,为满族要员。
因曾“节制滇南七载,一时智勇之士多出幕下”,所以,执掌内阁以后,更获雍正帝的眷注恩渥,授首席军机大臣一职,权倾天下。于是,在他周围,形成一个以满臣为中坚,包括一部分汉臣在内的政治集团,主要成员有庄亲王允禄、军机大臣海望、湖广总督迈柱、河道总督高斌、工部尚书史贻直、巡抚鄂昌、总督张广泗、学政胡中藻等,人称鄂党。
张廷玉长期经营,其拥护者为府院高层,为六部长官,为文化名流,为门生子弟。尤其张氏一门登仕者达十九人,其弟廷璐、廷璩,其子若霭、若澄、若淳均为朝中高官,可谓显赫世家,顶戴满门。
张著文自诩:“近日桐人之受国恩登仕籍者,甲于天下”,“自先父端而下,三世入翰林者凡九人,同祖者二人,是廷玉一门受圣朝恩至深至厚。”如此广通的关系网,如此深厚的软实力,自然是朝中举足轻重的政治组合,人称张党。
鄂尔泰与张廷玉壁垒分明,不相水火。一直等着两位老先生,出格、犯规、惹事、闯祸,有个什么闪失,好来收拾他们的乾隆于是通过一系列的案件:一,乾隆元年,鄂党张广泗、张党张照,先后出兵贵州的相互攻讦案;二,乾隆六年,鄂党仲永檀、张党张照,泄密受贿彼此揭老底案;三,乾隆十三年,处死鄂党张广泗兵败金川案;四,乾隆十五年,张廷玉姻亲涉及吕留良文字狱被罚巨款案,以及发动朝臣攻击张廷玉不当配享案;五,乾隆二十年,胡中藻的《坚摩生诗抄》文字狱案发,因系鄂尔泰门生,虽死也遭清算案终于将他俩修理得体无完肤而离开人世。
应该说,乾隆前期的治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两位辅导员,可两位老人家没料到“鹬蚌相争”的得利渔夫。
多年以后,乾隆笑谈这两位老臣的不识时务、不知进退时,以调侃的口吻说:“朕初年,鄂尔泰、张廷玉亦未免故智未忘耳!”这话显然说得有点阴,有点损这种挥鞭驱使的主宰语气,这种完全在其掌控之中,跳不出掌心的从容口吻,姜江浩对乾隆的本来面目,由此可窥见一斑。
姜江浩千不愿万不想的,他真的不愿意公子悦之后要面临了对手会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大概去掉年份后有利用其他国家的历史编凑在一起,把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真实故事告诉了一旁愁眉不展的公子悦。
“姜老板,你的意思是,我和国相就是这相互争斗的两个人?!”公子悦的声音透着紧张,因为他方才的想法居然和姜江浩如今讲的故事如出一辙。
“非也!非也!我只是给你讲故事罢了,给你们增加一点其他国家的历史知识,让你们轻松轻松。”
不过话说回来,嬴政差不多也要开始收复七国了才对呀!姜江浩心里不住的思量着。
赵国是战国时期实力仅次于秦国的国家。有一大批军事将领,如武灵王、廉颇、赵奢、李牧、庞煖等,尤以廉颇、李牧最为著名,其才能亦不在白起、王翦之下;军队也有数十万精锐之师;赵国因连年同秦作战,百姓也十分熟悉军事。但其君主多为无能之辈,对奸佞之臣言听计从,长平之战战死四十五万,精锐尽失,即便再有千百个廉颇和李牧,最后也难逃灭亡。
若是姜江浩没有记错,那就是今年的事情,今年嬴政三十六岁,也就是秦嬴政二十五年,历史上王翦之子名将王贲率军在攻灭燕赵残余势力后,破代,俘代王嘉。赵彻底灭亡。
如今来了赵国,并没有遇到什么代王嘉。历史上的赵代王嘉,名为赵嘉,是中国战国时期赵国最后的君主,赵幽缪王之兄,后为代王。
如今的赵国,离这个身份最为接近也就是公子悦了,因为赵国王室除了大王与先在的子悦,其余的早已分崩离析,死的死、失的失,早就已经不在了。
“子悦,你究竟是怎么想的?!你应该知道,秦迎他不会只在洛邑城里待着。”姜江浩说的语重心长,但是公子悦确实心惊肉跳。
这姜江浩怎么知道嬴政的想法?!
“姜老板,你。。。。。。”公子悦问的比较犹豫。
姜江浩的回答显然是大方了许多。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现在的情况也是,你说呢?!”
既如此,公子悦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毕竟他和姜江浩同在一条叫做嬴政的船上。
“主上之前传了消息,不日便起兵前来邯郸,但是我有一点不明,我不明白为何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了,主上却让你过来了,这么乱的世道,两军交战刀剑无眼的,他居然不担心你会有个什么损伤?!”
姜江浩听此言,反倒是一阵苦笑:嬴政,你这究竟是何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