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二十九军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抗战之逐日军刀》最新章节!
当然李汉想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可以说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先不说日本人对察哈尔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择人而噬。
单是察哈尔内部,就已经是派系林立,省内的民团和土匪加起来就有几万人,西北军正规军也有几万人驻扎在察哈尔。
这其中就有还包括威名赫赫的第二十九军,东北义勇军和热河军也有几万人,在这些大鳄面前,李汉连小鱼小虾都算不上。
这不,就在李汉在沽源兴风作浪的期间,在西北军高层的会议上,李汉这个小角色也被提到了。
“主席,最近不知哪里来的一股乱军,冒充五十七军的人在沽源一带大肆抢占地盘,根本不把我们二十九军放在眼里。”
一个肩扛上校军衔的军官,义愤填膺的说道,看他那咬牙切齿的模样,好像上辈子和李汉有仇似的。
这个上校军官正是张彪的二弟,张方,现任察哈尔警备司令部下属部队的一个上校团长
对于李汉使用暴力夺走自己哥哥的地盘,堂而皇之的抄了自己的老家,并且还大张旗鼓的在沽源一带大肆,张方心中大恨。
这次宋哲元召开全军大会,察哈尔警备军也算是二十九军下属的军队,所以也出席了会议。
张方自然是要借着这个机会,找到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去剿灭李汉这股匪军。
本来当初知道大哥被人赶出郭镇时,他当时就想直接带人将李汉给灭了,不过在听张彪说李汉也有一千多人时,他才选择暂时将这口气忍了下来。
张方那个团虽然有两千多人,但是部队又不是他一个人的,没有命令,就把部队拉出去作战。
要是打了胜仗还好,如果因为和李汉作战导致损失过大,那他可受不起这个责任,如果连他垮了,那他们张家可就彻底完了。
当然这不代表张方就愿意这么放过李汉了,正相反,在四营扩张的这段时间,张方一直在西北军中四处活动。
作为一个上校军官,他在二十九军中也算是个中高层,在加上又是地主出身,平日里出手比较大方,因此他和二十九军许多团长甚至是旅长的关系都不错。
去年七月,宋哲元被任命为察哈尔主席同时兼任二十九军军长,可以说从那时起察哈尔就已经是二十九军的地盘了。
李汉明目张胆在沽源搞扩张,的确有些太岁头上动土的意思了。
二十九军内部分高层听说李汉敢在他们的地盘上兴风作浪,同样十分的震怒,再加上张方在其中不断的添油加醋,一些脾气不太好的高层军官们更是直言要命人剿灭李汉这支敢于挑衅二十九军军威的乱军。
但是他们也同样有自己的顾忌,如果李汉是东北义勇军或者热河军的人,又或者就如李汉所说的真的是五十七军派出来的抗日先遣队。
他们消灭了李汉,就等于得罪了李汉背后的势力,为了一个贫困的沽源县,得罪这种拥兵数万的大势力,这样未免太有些得不偿失。
此时二十九军还没有参加长城抗战,人数也只有三万多一点,在国内也还没有什么名气。
要不是因为少帅不争气,接连丢失了东北和热河,二十九军到现在也顶多只能算东北军名下的一个马仔。
就连他们二十九军这个番号,都是少帅给的。因为面对可能涉及东北军时,他们还是心存顾虑的。
当然如果是长城抗战之后,那就的另说了。那时候全国都知道二十九军是一支抗日的军队,是一支用大刀杀的就鬼子哭爹喊娘的英雄部队。
“张方,这种小事,就不要拿到这个会议上来说了,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准备如何对付小鬼子,部队马上就出发了,你不知道吗?”
身材微胖的蓄着这个时代标志性的胡须宋哲元,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神色略带不豫,似乎是责备张方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此时宋哲元哪里还有心思计较李汉这种小角色,他现在的全部心思都在对付日本人的身上。
因为已经完成占领热河行动的日军并不满足现在取得成绩,又开始大规模的进攻长城地段的中国领地,这一下子也威胁到了在西北军中号称五虎上将的宋哲元了。
二十九军不仅在察哈尔有地盘,因为日本人的原因,就算是在京津地区,***中央政府的军队都很少,所以冀东一带地区也大多数都是宋哲元的部队在驻守,可以算的上是他地盘。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的命令也下来,要求宋哲元率部赴北平,准备参加长城抗战。
不过就算在平时,对付李汉这样的角色也用不着他宋哲元来发话,自己大小也算是个老军阀了,亲自对付一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事情传出去有损自己的威名。
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地盘,同时也为了打击小鬼子的嚣张气焰,二十九军正式通电全国,誓死抗战。
很快,宋哲元就率领二十九军主力部队二万多人参加到长城抗战去了。李汉也幸运逃过了这一劫。
日本进攻长城就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样,作为中央政府的***高层也坐不住了,迅速派遣中央军第十七军徐庭瑶部奔赴长城前线参加抗日。
说起徐庭瑶,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他部队中的这些军官,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详了。
比如杜垏明、黄杰、郑洞国、戴安澜、廖耀湘、邱清泉等等,每一个都是民国军史之中可圈可点的人物。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能带出这样一群猛将的人,难道会是一个等闲之辈。
说起来让人唏嘘,正是因为日本人的步步紧逼,才让李汉有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不过李汉可不会感谢日本人,要不是小鬼子,自己和四营的弟兄甚至是整个东北军也不至于沦为丧家之犬。
宋哲元的二十九主力的主力都去抗日了,多伦和沽源又都紧邻刚刚被日军占领的热河。
为了避免引起日军大部队的主意,从热河退入察哈尔的东北军残部和义勇军的主力也都转移到了察南地区,现在多伦这个边关重镇防御部队只有一个几百人的民团在驻守。
二十九军留在察哈尔的部队只有警备司令部下辖的几千人,看守偌大的察哈尔已经是捉襟见肘了,短时间内是顾不上李汉。
李汉安排的工作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王大柱的骑兵们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周围的敌我情况也越来越明确。
由于李汉和手下的连排长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李汉还特意把王威从重机枪连给调了出来,负责督办各地事物。
四营的读书人并不多,也就王威这小子接受了正统的教育。当然他受的教育也是不成功的教育,要不然当年也不会连东北讲武堂都没考上。
沽源县原来的官员倒是大多数都出身大户人家,不说都是秀才一级的,但是读书认字肯定是没问题的,但问题是李汉信不过他们啊。
不光是李汉信不过他们,本地的乡绅大户同样对李汉也没有信心。因为李汉带着四营占据了沽源并没有获得得到省政府的承认,也就是没有大义的名义。
他们现在投入了李汉的队伍,日后要是二十九军回来后,再对他们进行秋后算账,损失一些财产都是轻的,搞不好还会被当成土匪给处理了。
事到如今,抱怨也没有用,也只能让王威一边做一边学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也是这么做的吗,大部分政府官员直接有军转干而来,不是照样把国家治理的蒸蒸日上。
李汉对王威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只要保证沽源不乱就行了。可是王威却不这么想,要做就要把这件事做好。
当年报考东北讲武堂落选,他可是深以为耻。回家后发奋努力了一段时间。
可惜家里条件太差,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最后无奈只得弃笔从戎,到部队中当了个大头兵。
这次李汉把这个任务交给他,王威觉得表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的军事才能并不是特别突出,特别是这一年来,战争不断,尽管部队的战士换了几茬,但是几个主要的军官基本上保留了下来,并且逐渐在战争中成长起来了。
看到以前的老兄弟一个个都有着向抗日悍将的方向发展的趋势,王威当然也不甘示弱,不过他想再往军中发展。
连李汉也才是个营长,自己现在已经是连长了,暂时是没有什么升级的希望了。
可是想要发展并不一定得到在部队中,以前一直没有四营自己的地盘,所以也不需要文职干部。
现在不同了,大小四营也占了一个县的地盘,而且这个县的一切事务都有李汉掌管,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的要准备一些行政人员。
原来的政府部门的人肯定也是要留着用,但是营长和他们之间互不信任,所以必须要有自己人坐镇。
可是就四营这个情况,本身并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再加上他们也没什么名气,想要别人主动投奔那更不可能。
作为四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王威觉得自己必须要带个好头,将沽源打造成四营的坚实的后盾,觉不能辜负了营长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悉心栽培。
当然李汉想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可以说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先不说日本人对察哈尔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择人而噬。
单是察哈尔内部,就已经是派系林立,省内的民团和土匪加起来就有几万人,西北军正规军也有几万人驻扎在察哈尔。
这其中就有还包括威名赫赫的第二十九军,东北义勇军和热河军也有几万人,在这些大鳄面前,李汉连小鱼小虾都算不上。
这不,就在李汉在沽源兴风作浪的期间,在西北军高层的会议上,李汉这个小角色也被提到了。
“主席,最近不知哪里来的一股乱军,冒充五十七军的人在沽源一带大肆抢占地盘,根本不把我们二十九军放在眼里。”
一个肩扛上校军衔的军官,义愤填膺的说道,看他那咬牙切齿的模样,好像上辈子和李汉有仇似的。
这个上校军官正是张彪的二弟,张方,现任察哈尔警备司令部下属部队的一个上校团长
对于李汉使用暴力夺走自己哥哥的地盘,堂而皇之的抄了自己的老家,并且还大张旗鼓的在沽源一带大肆,张方心中大恨。
这次宋哲元召开全军大会,察哈尔警备军也算是二十九军下属的军队,所以也出席了会议。
张方自然是要借着这个机会,找到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去剿灭李汉这股匪军。
本来当初知道大哥被人赶出郭镇时,他当时就想直接带人将李汉给灭了,不过在听张彪说李汉也有一千多人时,他才选择暂时将这口气忍了下来。
张方那个团虽然有两千多人,但是部队又不是他一个人的,没有命令,就把部队拉出去作战。
要是打了胜仗还好,如果因为和李汉作战导致损失过大,那他可受不起这个责任,如果连他垮了,那他们张家可就彻底完了。
当然这不代表张方就愿意这么放过李汉了,正相反,在四营扩张的这段时间,张方一直在西北军中四处活动。
作为一个上校军官,他在二十九军中也算是个中高层,在加上又是地主出身,平日里出手比较大方,因此他和二十九军许多团长甚至是旅长的关系都不错。
去年七月,宋哲元被任命为察哈尔主席同时兼任二十九军军长,可以说从那时起察哈尔就已经是二十九军的地盘了。
李汉明目张胆在沽源搞扩张,的确有些太岁头上动土的意思了。
二十九军内部分高层听说李汉敢在他们的地盘上兴风作浪,同样十分的震怒,再加上张方在其中不断的添油加醋,一些脾气不太好的高层军官们更是直言要命人剿灭李汉这支敢于挑衅二十九军军威的乱军。
但是他们也同样有自己的顾忌,如果李汉是东北义勇军或者热河军的人,又或者就如李汉所说的真的是五十七军派出来的抗日先遣队。
他们消灭了李汉,就等于得罪了李汉背后的势力,为了一个贫困的沽源县,得罪这种拥兵数万的大势力,这样未免太有些得不偿失。
此时二十九军还没有参加长城抗战,人数也只有三万多一点,在国内也还没有什么名气。
要不是因为少帅不争气,接连丢失了东北和热河,二十九军到现在也顶多只能算东北军名下的一个马仔。
就连他们二十九军这个番号,都是少帅给的。因为面对可能涉及东北军时,他们还是心存顾虑的。
当然如果是长城抗战之后,那就的另说了。那时候全国都知道二十九军是一支抗日的军队,是一支用大刀杀的就鬼子哭爹喊娘的英雄部队。
“张方,这种小事,就不要拿到这个会议上来说了,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准备如何对付小鬼子,部队马上就出发了,你不知道吗?”
身材微胖的蓄着这个时代标志性的胡须宋哲元,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神色略带不豫,似乎是责备张方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此时宋哲元哪里还有心思计较李汉这种小角色,他现在的全部心思都在对付日本人的身上。
因为已经完成占领热河行动的日军并不满足现在取得成绩,又开始大规模的进攻长城地段的中国领地,这一下子也威胁到了在西北军中号称五虎上将的宋哲元了。
二十九军不仅在察哈尔有地盘,因为日本人的原因,就算是在京津地区,***中央政府的军队都很少,所以冀东一带地区也大多数都是宋哲元的部队在驻守,可以算的上是他地盘。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的命令也下来,要求宋哲元率部赴北平,准备参加长城抗战。
不过就算在平时,对付李汉这样的角色也用不着他宋哲元来发话,自己大小也算是个老军阀了,亲自对付一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事情传出去有损自己的威名。
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地盘,同时也为了打击小鬼子的嚣张气焰,二十九军正式通电全国,誓死抗战。
很快,宋哲元就率领二十九军主力部队二万多人参加到长城抗战去了。李汉也幸运逃过了这一劫。
日本进攻长城就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样,作为中央政府的***高层也坐不住了,迅速派遣中央军第十七军徐庭瑶部奔赴长城前线参加抗日。
说起徐庭瑶,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他部队中的这些军官,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详了。
比如杜垏明、黄杰、郑洞国、戴安澜、廖耀湘、邱清泉等等,每一个都是民国军史之中可圈可点的人物。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能带出这样一群猛将的人,难道会是一个等闲之辈。
说起来让人唏嘘,正是因为日本人的步步紧逼,才让李汉有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不过李汉可不会感谢日本人,要不是小鬼子,自己和四营的弟兄甚至是整个东北军也不至于沦为丧家之犬。
宋哲元的二十九主力的主力都去抗日了,多伦和沽源又都紧邻刚刚被日军占领的热河。
为了避免引起日军大部队的主意,从热河退入察哈尔的东北军残部和义勇军的主力也都转移到了察南地区,现在多伦这个边关重镇防御部队只有一个几百人的民团在驻守。
二十九军留在察哈尔的部队只有警备司令部下辖的几千人,看守偌大的察哈尔已经是捉襟见肘了,短时间内是顾不上李汉。
李汉安排的工作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王大柱的骑兵们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周围的敌我情况也越来越明确。
由于李汉和手下的连排长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李汉还特意把王威从重机枪连给调了出来,负责督办各地事物。
四营的读书人并不多,也就王威这小子接受了正统的教育。当然他受的教育也是不成功的教育,要不然当年也不会连东北讲武堂都没考上。
沽源县原来的官员倒是大多数都出身大户人家,不说都是秀才一级的,但是读书认字肯定是没问题的,但问题是李汉信不过他们啊。
不光是李汉信不过他们,本地的乡绅大户同样对李汉也没有信心。因为李汉带着四营占据了沽源并没有获得得到省政府的承认,也就是没有大义的名义。
他们现在投入了李汉的队伍,日后要是二十九军回来后,再对他们进行秋后算账,损失一些财产都是轻的,搞不好还会被当成土匪给处理了。
事到如今,抱怨也没有用,也只能让王威一边做一边学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也是这么做的吗,大部分政府官员直接有军转干而来,不是照样把国家治理的蒸蒸日上。
李汉对王威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只要保证沽源不乱就行了。可是王威却不这么想,要做就要把这件事做好。
当年报考东北讲武堂落选,他可是深以为耻。回家后发奋努力了一段时间。
可惜家里条件太差,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最后无奈只得弃笔从戎,到部队中当了个大头兵。
这次李汉把这个任务交给他,王威觉得表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的军事才能并不是特别突出,特别是这一年来,战争不断,尽管部队的战士换了几茬,但是几个主要的军官基本上保留了下来,并且逐渐在战争中成长起来了。
看到以前的老兄弟一个个都有着向抗日悍将的方向发展的趋势,王威当然也不甘示弱,不过他想再往军中发展。
连李汉也才是个营长,自己现在已经是连长了,暂时是没有什么升级的希望了。
可是想要发展并不一定得到在部队中,以前一直没有四营自己的地盘,所以也不需要文职干部。
现在不同了,大小四营也占了一个县的地盘,而且这个县的一切事务都有李汉掌管,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的要准备一些行政人员。
原来的政府部门的人肯定也是要留着用,但是营长和他们之间互不信任,所以必须要有自己人坐镇。
可是就四营这个情况,本身并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再加上他们也没什么名气,想要别人主动投奔那更不可能。
作为四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王威觉得自己必须要带个好头,将沽源打造成四营的坚实的后盾,觉不能辜负了营长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悉心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