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盾牌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重生一品男妻》最新章节!
白正清听小徒孙说是银子,第一反应是给他钱做什么?
要知道他现在吃穿住用全都是林淡打理妥当,就连出门的荷包都有人专门整理好,里面零钱金叶子应有尽有,也有可以给晚辈见面礼的各种小物件。
然后他看清楚了清单上的内容。一个个名字,以及一个个数额。
他刚看完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见胡澈抱着一个小匣子进来。
“先生,您醒了。再过一个时辰就要用饭了,大头去厨房看看有没有什么软和的点心,让人送一点过来。”胡澈一边把匣子放在桌上,一边打发走自己学生。
“嗯。”蔡大头两腿一晃,哒哒哒跑出去。
胡澈在清单上添了一笔:“东坞刘家,送来一百两金子。”他点了点清单上的数字,“先生你睡了一觉就已经有六千两银子了。今天送来的还是府城里的几家,过两天外面听到了风声,应该还会有人再送来。我去看看蛋蛋醒了没,咱们的书院应该可以再完善完善。现在的庄子全部用来盖书院太浪费了,毕竟那么多良田。我再去找找,有没有合适的地方。”
白先生看着自己的学生哒哒哒跑了出去,又看到自己的徒孙带着一个下人哒哒哒跑进来,觉得自己还没睡醒。
他睡一觉就有六千两了,要不他再去睡一觉?
书院到现在,已经不是他们一家人的事情了。对于这样的进展,林淡倒是不意外:“这还是大头呢。其他一些人还没出手。”
“嗯?”其他人不解地看着林淡,等他解释。
蔡大头双手一捧脑袋,又放下来,在榻上靠着暖手捂尽量正襟危坐:“那个不是大头啊。”
林淡一愣,反应过来此大头和彼大头,轻笑两声,摸了摸蔡大头的脑袋,才继续说明:“还有商人们也会闻风而动。”
商人有钱,但是地位着实不高。他们在有了不菲的家资之后,大部分会想尽办法攀附权贵,一来是为了找个后台能够让自己的生意更加稳固,二来也是要提升自己的地位。譬如林淡的同窗蔡聪,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蔡家是自己出了个读书种子。另外有一些商人,也会资助一些窘迫的读书人,甚至会将家中的姑娘嫁给这些读书人。不过能够在科举这么一条路上直接走上仕途的到底是极少数,一朝发达之后翻脸不认人的读书人也不在少数,商人们的投资还是打水漂的居多。
但是直接把钱花在书院上就不一样了。一来书院有名师,学生们成才的几率要高一些;二来书院的生源也多,撇开生源还有先生在。能够在书院当先生的,本身的资源就足够商人们眼热。
就拿林淡来说,他上辈子认识的狐朋狗友不少,但是能和他一起干正经事的,几乎一个都没有。这辈子他几乎都没在书院上过课,仗着自家大哥打下的交情,他认识的几个同窗,撇开董师之外,个个都能当得起良师益友四个字。他和书院的先生们也关系良好,他们对他的帮助也不算少。
这些读书人的能量并不在于他们能拿得出多少钱,关键时刻他们能帮着说上一两句话,比什么都有用。若是他们能写一封信,帮着引荐一些人,那就更加不得了。
虽然这些对于林淡来说并不那么需要,但是对于商人来说,却是几乎盼都盼不来的好事情。
“这样的话,书院用的文房用具、四季衣服被褥应该都有着落了。”林淡胸有成竹,“反正书院给学生们提供的用品,只需要够基本的那些就行,剩下的可以让他们自己来。”若是狠一点,其实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赚取在书院内的开销;但是农工商三个学院的学生另说,书院的学生如果也这么办,恐怕于先生的名头不太好。
世上如自家先生这样豁达开明的大家是少数,还是腐儒穷酸更多一些。
为着眼下这么一件大事,白正清和余道长也都开始据守书房,不断讨论书院的建设和相关内容。
胡澈则是几乎走遍了州府附近,寻找合适的建造书院的地方。
林淡反倒是最清闲的一个,在家里教教学生功课,和京城往来书信,了解一些各方面的筹备工作。具体的事情,他手下的人都已经培养了出来,根本就不需要他亲力亲为。
京城的林胡两家却被他们这样的大动作,给搞得差点懵了。
建书院就不是一件小事,但是建这么一个前所未有的书院,钱财的投入反倒成了最微末的东西,世人的评判都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让士农工商共聚一堂读书?简直……
林永长摸摸老虎皮,叹息:“老夫老了啊。”年轻人就是敢想敢做。
胡家的情况也差不多。胡高旻看了看在他的教导下稳扎稳打的长子,第一次反省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一个家族的掌门人,沉稳是必备的品质;但是胡钧是不是太过沉稳,反倒是失去了进取的空间?
不不不,他不应该这么想。家族之所以是家族,那必然要相辅相成。稳妥之中进取,才是家族长盛不衰之道。
两位大家长并没有思考太久。不过半个月之后,白正清要在河州开办书院看,并且还会首次设立四个学院的事情,就已经传遍了全天下。
虽然书院是私人设立,但是这么影响重大的事情,官府也不可能视而不见。
最起码要都拿着这件事情,作为自己晋升资本的王知府,就不会坐视,早就写好了奏折,只待书院奠基就要递上去邀功。
然而他没想到自己还没等来奠基,就先等来了一个坑,还恨不得把自己给埋了的大坑!
把农工商这样内容放到书院里,还提高到了和书院同等的高度,简直就是闻所未闻!说出去也不怕唾沫星子给喷死!可是他钱也出了,书院找到的那块地还是他代表官府捐赠给书院的,他这个领头人是当定了。
胡澈还是一副笑眯眯好脾气的样子,要不是一身官服在身,看着倒更像是京城的贵公子:“下官知道还是王大人气度非凡远见卓识,眼光决不能和那些短视鼠辈相提并论。书院如此运作,说是功在千秋,一点都不为过。”
王知府死鱼眼看着胡澈。这小子论年纪能给自己当儿子,自家蠢小子还傻兮兮的一个,果然姓胡的都是狐狸?书院这么运作,其中的好处,他怎么会看不出来?怎么说他也是户部尚书的儿子。
户部说得好听是主管天下钱粮,但是户部碰上一些强硬派,那就没好果子吃。可是大商如今国库空虚,上一年的税收上来,今年的钱还没花呢,填旧账就已经差不多了。
一个书院的经营,他本以为收入也就是学生的束脩,但是胡澈给他的东西上,束脩只占据极少的一部分,后期盈利的内容,他也当了多少年的地方官,看得出来可行性非常高。
如果将来天下真的多一些会自己赚钱,而不是整天想着找朝廷要钱的官吏,积少成多之下,大商将来应该也不至于如此窘迫吧?
王知府一不小心想得远了一些,面前的问题还是天下读书人的唾沫星子。书院建在河州,他这个河州知府是怎么都躲不掉的,既然如此那还不如一条道走下去!他活了四十多岁,怕过谁来着?!
胡澈嘴角一勾。很好,现在户部也站在他们一边了。
这件事情说和朝廷没关系,那是因为这个书院建好了也不过是个民间组织。但要是说有关系,书院教出来的学生,讲来必定是为大商做事的;真要说下去,他们还全都是大商的百姓官员,倒也真的不能算得那么清楚。
王知府这样的门庭里出来的人,又做到了这个位置,眼界还是有的。当然,他更清楚现在自己的形象,根本就是一块树立在一群腐儒面前的盾牌!
他不过是想从小狐狸嘴巴里抢一块饼吃,结果饼子拿在手上,还得铜皮铁骨才能啃得下口!他竟然一时间不知道自己是赔了还是赚了。
“你回去写一封折子,同老夫一起署名递上去。”
胡澈拱手:“是,下官这就去写折子。”
在京城,读书人中间最近最热的话题,就是关于河州新书院。真真假假或褒或贬的说了一堆,但是相关的几家人嘴巴都跟蚌壳一样紧闭,根本谈听不出什么来。
四皇子倒是比别人知道得多一些,毕竟他是林永长的学生,讲课之余问上一句半句是可以的。
林永长只能大略讲了讲:“具体的老臣也不太清楚,这几天该有折子递上来,到时候殿下就清楚了。”
四皇子只是听到一鳞半爪就激动了起来,只恨现在他的地位尴尬,不好多说,更加不好多做什么,只是下定决心,等折子递上来之后,就要给自己未来的左膀右臂撑腰。
如果可行,这样的书院何妨在京城也开办一所?
白正清听小徒孙说是银子,第一反应是给他钱做什么?
要知道他现在吃穿住用全都是林淡打理妥当,就连出门的荷包都有人专门整理好,里面零钱金叶子应有尽有,也有可以给晚辈见面礼的各种小物件。
然后他看清楚了清单上的内容。一个个名字,以及一个个数额。
他刚看完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见胡澈抱着一个小匣子进来。
“先生,您醒了。再过一个时辰就要用饭了,大头去厨房看看有没有什么软和的点心,让人送一点过来。”胡澈一边把匣子放在桌上,一边打发走自己学生。
“嗯。”蔡大头两腿一晃,哒哒哒跑出去。
胡澈在清单上添了一笔:“东坞刘家,送来一百两金子。”他点了点清单上的数字,“先生你睡了一觉就已经有六千两银子了。今天送来的还是府城里的几家,过两天外面听到了风声,应该还会有人再送来。我去看看蛋蛋醒了没,咱们的书院应该可以再完善完善。现在的庄子全部用来盖书院太浪费了,毕竟那么多良田。我再去找找,有没有合适的地方。”
白先生看着自己的学生哒哒哒跑了出去,又看到自己的徒孙带着一个下人哒哒哒跑进来,觉得自己还没睡醒。
他睡一觉就有六千两了,要不他再去睡一觉?
书院到现在,已经不是他们一家人的事情了。对于这样的进展,林淡倒是不意外:“这还是大头呢。其他一些人还没出手。”
“嗯?”其他人不解地看着林淡,等他解释。
蔡大头双手一捧脑袋,又放下来,在榻上靠着暖手捂尽量正襟危坐:“那个不是大头啊。”
林淡一愣,反应过来此大头和彼大头,轻笑两声,摸了摸蔡大头的脑袋,才继续说明:“还有商人们也会闻风而动。”
商人有钱,但是地位着实不高。他们在有了不菲的家资之后,大部分会想尽办法攀附权贵,一来是为了找个后台能够让自己的生意更加稳固,二来也是要提升自己的地位。譬如林淡的同窗蔡聪,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蔡家是自己出了个读书种子。另外有一些商人,也会资助一些窘迫的读书人,甚至会将家中的姑娘嫁给这些读书人。不过能够在科举这么一条路上直接走上仕途的到底是极少数,一朝发达之后翻脸不认人的读书人也不在少数,商人们的投资还是打水漂的居多。
但是直接把钱花在书院上就不一样了。一来书院有名师,学生们成才的几率要高一些;二来书院的生源也多,撇开生源还有先生在。能够在书院当先生的,本身的资源就足够商人们眼热。
就拿林淡来说,他上辈子认识的狐朋狗友不少,但是能和他一起干正经事的,几乎一个都没有。这辈子他几乎都没在书院上过课,仗着自家大哥打下的交情,他认识的几个同窗,撇开董师之外,个个都能当得起良师益友四个字。他和书院的先生们也关系良好,他们对他的帮助也不算少。
这些读书人的能量并不在于他们能拿得出多少钱,关键时刻他们能帮着说上一两句话,比什么都有用。若是他们能写一封信,帮着引荐一些人,那就更加不得了。
虽然这些对于林淡来说并不那么需要,但是对于商人来说,却是几乎盼都盼不来的好事情。
“这样的话,书院用的文房用具、四季衣服被褥应该都有着落了。”林淡胸有成竹,“反正书院给学生们提供的用品,只需要够基本的那些就行,剩下的可以让他们自己来。”若是狠一点,其实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赚取在书院内的开销;但是农工商三个学院的学生另说,书院的学生如果也这么办,恐怕于先生的名头不太好。
世上如自家先生这样豁达开明的大家是少数,还是腐儒穷酸更多一些。
为着眼下这么一件大事,白正清和余道长也都开始据守书房,不断讨论书院的建设和相关内容。
胡澈则是几乎走遍了州府附近,寻找合适的建造书院的地方。
林淡反倒是最清闲的一个,在家里教教学生功课,和京城往来书信,了解一些各方面的筹备工作。具体的事情,他手下的人都已经培养了出来,根本就不需要他亲力亲为。
京城的林胡两家却被他们这样的大动作,给搞得差点懵了。
建书院就不是一件小事,但是建这么一个前所未有的书院,钱财的投入反倒成了最微末的东西,世人的评判都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让士农工商共聚一堂读书?简直……
林永长摸摸老虎皮,叹息:“老夫老了啊。”年轻人就是敢想敢做。
胡家的情况也差不多。胡高旻看了看在他的教导下稳扎稳打的长子,第一次反省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一个家族的掌门人,沉稳是必备的品质;但是胡钧是不是太过沉稳,反倒是失去了进取的空间?
不不不,他不应该这么想。家族之所以是家族,那必然要相辅相成。稳妥之中进取,才是家族长盛不衰之道。
两位大家长并没有思考太久。不过半个月之后,白正清要在河州开办书院看,并且还会首次设立四个学院的事情,就已经传遍了全天下。
虽然书院是私人设立,但是这么影响重大的事情,官府也不可能视而不见。
最起码要都拿着这件事情,作为自己晋升资本的王知府,就不会坐视,早就写好了奏折,只待书院奠基就要递上去邀功。
然而他没想到自己还没等来奠基,就先等来了一个坑,还恨不得把自己给埋了的大坑!
把农工商这样内容放到书院里,还提高到了和书院同等的高度,简直就是闻所未闻!说出去也不怕唾沫星子给喷死!可是他钱也出了,书院找到的那块地还是他代表官府捐赠给书院的,他这个领头人是当定了。
胡澈还是一副笑眯眯好脾气的样子,要不是一身官服在身,看着倒更像是京城的贵公子:“下官知道还是王大人气度非凡远见卓识,眼光决不能和那些短视鼠辈相提并论。书院如此运作,说是功在千秋,一点都不为过。”
王知府死鱼眼看着胡澈。这小子论年纪能给自己当儿子,自家蠢小子还傻兮兮的一个,果然姓胡的都是狐狸?书院这么运作,其中的好处,他怎么会看不出来?怎么说他也是户部尚书的儿子。
户部说得好听是主管天下钱粮,但是户部碰上一些强硬派,那就没好果子吃。可是大商如今国库空虚,上一年的税收上来,今年的钱还没花呢,填旧账就已经差不多了。
一个书院的经营,他本以为收入也就是学生的束脩,但是胡澈给他的东西上,束脩只占据极少的一部分,后期盈利的内容,他也当了多少年的地方官,看得出来可行性非常高。
如果将来天下真的多一些会自己赚钱,而不是整天想着找朝廷要钱的官吏,积少成多之下,大商将来应该也不至于如此窘迫吧?
王知府一不小心想得远了一些,面前的问题还是天下读书人的唾沫星子。书院建在河州,他这个河州知府是怎么都躲不掉的,既然如此那还不如一条道走下去!他活了四十多岁,怕过谁来着?!
胡澈嘴角一勾。很好,现在户部也站在他们一边了。
这件事情说和朝廷没关系,那是因为这个书院建好了也不过是个民间组织。但要是说有关系,书院教出来的学生,讲来必定是为大商做事的;真要说下去,他们还全都是大商的百姓官员,倒也真的不能算得那么清楚。
王知府这样的门庭里出来的人,又做到了这个位置,眼界还是有的。当然,他更清楚现在自己的形象,根本就是一块树立在一群腐儒面前的盾牌!
他不过是想从小狐狸嘴巴里抢一块饼吃,结果饼子拿在手上,还得铜皮铁骨才能啃得下口!他竟然一时间不知道自己是赔了还是赚了。
“你回去写一封折子,同老夫一起署名递上去。”
胡澈拱手:“是,下官这就去写折子。”
在京城,读书人中间最近最热的话题,就是关于河州新书院。真真假假或褒或贬的说了一堆,但是相关的几家人嘴巴都跟蚌壳一样紧闭,根本谈听不出什么来。
四皇子倒是比别人知道得多一些,毕竟他是林永长的学生,讲课之余问上一句半句是可以的。
林永长只能大略讲了讲:“具体的老臣也不太清楚,这几天该有折子递上来,到时候殿下就清楚了。”
四皇子只是听到一鳞半爪就激动了起来,只恨现在他的地位尴尬,不好多说,更加不好多做什么,只是下定决心,等折子递上来之后,就要给自己未来的左膀右臂撑腰。
如果可行,这样的书院何妨在京城也开办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