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回京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重生一品男妻》最新章节!
胡澈没想到自己会在河州一待就是五年。
他在河州当了三年同知,两年知府,这一次被召回京城,也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马车在官道上不紧不慢地小跑,在到了一个分界点的时候,明显颠簸了起来。胡澈没有掀开车帘子,就知道这是过了河州的地界。
这几年来,在官府的主持下,河州全境的官道已经全部都修葺过了,使用的是灰泥,路面平整坚固,每年需要维护的费用也少。其他州郡不是不眼红,可是灰泥的配方属于道门,出钱修整官道的是河州的士绅富商,就连人力也有一多半是老百姓们自发组建的。官府在其中的作用,充其量就是牵个头罢了。
河州这几年来可谓富得流油,连朝廷都想着从河州这只肥羊身上天天搙毛。可是河州呢?就跟修官道一样,技术不是自己的,钱不是自己的,官府就是居中协调,也不好意思收钱。当然河州这些年的税收是多收了不少,但是也就是这些了。
不够?不够去问其它州郡要啊?河州已经交了最多的钱粮,大商其它地方有什么灾祸的,河州官府也捐款捐物,难道朝廷其它州郡的官员,全都是一群只会趴伏在大商这只猛兽上,敲骨吸髓的蠹虫么?朝廷让你们这些官吏执掌一方,不想着回报朝廷,只想着从朝廷身上喝血吃肉的么?
胡澈这些年当的是地方官,可是在京城的威名却不弱,几乎每隔上两三个月,他都要和地方或者京城的官员隔空干上一场。
他要政绩有政绩,要才学有才学,真材实料地让人无从下口,每次都让观战的学子们和一些官吏们暗暗叫好。他骂起人来那叫一个有理有据,通篇不带一个脏字,被骂过的人不懵上个两三天怀疑一下人生,那是缓不过来的。
不过他这些年来,除了要应付外面的人之外,对河州内部也是丝毫不敢放松。在来河州之初,他原本想着自己吃自己的,不去动那些河州的地方势力的饭碗。但是他很快就发现,他本身和地方势力的利益,很多时候并不矛盾。
他可以推广更好的粮种更好的种植方法,在老百姓们更多获利的时候,这些河州的地主们也都纷纷获利。
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而且地方势力得到了好处之后,他们并不介意拿出一部分来做善事,让自己的名声更加好听。
尤其是在他当了河州知府的这两年里,河州官府和地方势力的关系,堪称前所未有的和谐。
白河书院也开始有了一些走出去的学子。他们现在还没有踏上仕途,但是不少谋求了一些官府小吏,官员的幕僚,或者干脆就是在自家的产业中做事。这对白河书院的学子们来说,相当于另外一种形式的游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将自己的所学印证,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有些他们自己能够解决,也有一些无法解决的,会写信到书院来求助。
白河书院在这样层层叠叠的关系网中,影响力也日益扩大,渐渐不再局限于河州一地。
这样的扩张速度,其实无论是相较于他的情报网络,还是林淡的商业网络,都是非常缓慢的速度。白河书院这些年来最终搞砸的研究很多,浪费了难以计数的银钱;但是成功的也不少,可是这些成果并没有全部拿出来,很多都还藏着掖着。
他家蛋蛋说得没错,他还太年轻,甚至于无法做到像上辈子那样年纪轻轻就官居二品;但是放在他面前更重要的是稳,而且他必须得有自己的底牌。
“大先生,马车颠簸,不要看书了。”蔡大头看着胡澈拿着书不放手,忍不住劝说了一句。现在的小孩儿已经不再是当初肉嘟嘟的一个,脸上还是有些肉,不过身板看上去就很扎实。
作为胡澈和林淡迄今为止唯一的学生,他在河州哪怕没有蔡国公府的光环,也是横着走的存在。他近两年也时不时去白河书院念书,年纪小小见识和学问却一点都不差,让书院中那些多少有些自负的学子们个个都咬紧了牙关念书。文无第一,他们认;但是输给不满十岁的小郎,他们的“老脸”还怎么挂得住?
这一次,胡澈被召回京城,蔡大头就跟在他身边。这一趟过去,以胡澈得知的消息,恐怕是不会再回河州了,可是诏令上没有讲,他只能轻车上路,正好蔡大头也能回京省亲,只是林淡没能陪在他身边。
胡澈本来就没有在看,书本不过是习惯性地抓在手上罢了,听到学生劝阻,直接就收了起来:“好。”
这几年胡澈的脾气看上去好了很多,愈发沉稳,气质也愈发温和。譬如现在他身上没有穿官服,看上去就像是普通的读书人一样,没有半点所谓的官威。
不多时,马车停了下来。车夫掀起一点车帘子,说道:“老爷,驿站到了。”
胡澈就带着蔡大头下车,前面驿馆的人已经等候在那儿。驿丞一张跟抹了一层灰似的老脸上堆满了笑容,三步并两步地赶过来:“胡大人,许久不见,您看着愈发精神了!”
胡澈这几年来,一年总要路过沿途的驿馆两三次。他又是如今大大的红人,虽然不在天子近前,但是谁都知道他的前途不可限量。别说是一个小小的驿丞,就是一些差不多品级手上却没有多大实权的官员,面对他也有不少逢迎谄媚。
不过胡澈颇有点荣辱不惊的样子。让许多等着看他骄狂自傲的人,全都非常失望。
胡澈属于典型的少年得志,却比大多数四十多岁的官员都能沉得住气,哪怕是在认定了捞钱的河州,竟然也能稳扎稳打,短短几年时间,河州上缴的税收比起往年来翻了一倍多。要知道这可是河州啊!又不是什么穷乡僻壤。原本河州上缴的税收就能在大商各州郡中稳稳高居前三,现在直接就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别说是后面倒数的三位,就是第二第三名的税收,相比之下那也是没眼看。
而且同为前三的几个知府更加尴尬。河州鱼米之乡,他们所在的州郡也不差。不像那些倒数的,本身环境就恶劣,这才没办法。大家条件都差不多,凭什么河州能上缴那么多钱,他们只能缴纳一半,甚至一半还不到呢?
最糟心的是,原本不上不下的吴州也起来了。种了几年的油桐树开始成熟,桐油产量飞速上涨,不仅解决了朝廷桐油短少的问题,还给当地老百姓们带来了实惠。而且吴州原本就有书院,出过不少大家。当初林和颂当知府的时候,还把官员经常去书院讲学的风气给带了起来。
老百姓们一有钱,自然就开始让子弟们去读书识字。吴州这些年出的学子也越来越多。听说吴州书院最近和白河书院搭上了线,准备也弄个什么农学院之类的。
白河书院的农学院现在大商朝廷上下眼睛都快热出红眼病来了。河州的税收怎么上去的?不能说全都是因为粮食增产上去的,但是粮食增产是第一步,而且还是惠及全州百姓的最关键的一步。
要不是六部阁老连同皇帝皇子在内,全都没有动静,其他人简直能把白河书院农学院的成员都给生撕了……不对,是生吞了……也不对,反正是得把这些个香馍馍给抢到自己的食盆里!
至于他们的院长是个连童生都没考出来的纨绔?这重要么?一点都不重要!
一路紧赶慢赶,胡澈就带着一个车夫一个学生,三个人就这么到了京城,低调得一点都不像是一州知府。马车虽然结实耐用,到底也用了几年,看上去到底有些陈旧,车身上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装饰之类,拉车的马看着也普普通通,到了蔡国公府前,直接就在门口被拦住了。
今天值守门房的大约是个什么暂代的小厮,他去年过年的时候没回来,距离上次回府已经过了两年。小孩子变化快,小厮根本就没认出自家小少爷,倒是认出了胡澈,一连声地道歉,还要热情地把人迎进屋子里去。
胡澈本来回来是应该先回自家门的,不过这会儿既然已经到了这里,那就干脆先见一见老国公:“大头,来和大先生一起去看看你祖父。”
小厮本来笑成一朵花的脸,听到胡澈对蔡大头的称呼,立刻就诚惶诚恐起来。胡澈是稀客,还是主人家特意交代过的,自然应该热情招待;可是蔡大头那可是再正经不过的自家主人,却被他冷落在一旁……小厮都不敢再往下想,白着脸对着蔡大头讨饶。
蔡大头也不至于为了这点事情计较,说了一句就轻轻放过了。他有些担心自家祖父的身体。
一般人总会人为武人比常人的身体要好得多,如果武人习武时候考究,也没有受到过什么严重的伤势的话,那确实如此。
但是他们蔡家人却全都是在战场中拼杀过来的。他祖父当然也是尸山血海中立起来的。年轻的时候或许没什么,年纪大了气血不足的毛病就格外严重。
他拿了钱出来,让分立出来自成一院的医学院,专门设了一个项目,就是研究这一种病症,不过进度缓慢……
他自幼就跟着爹娘在保城关,后来又一直跟着大先生和二先生,要说他和祖父有多么深的感情,那肯定不至于;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他崇拜自己的祖父。
想到去年他竟然没有回京,蔡大头深觉自己不孝,一时间竟然有些踟蹰:“大先生?”
胡澈穿着一身普通的布衣,表情已经温和:“走吧。”
“是,大先生。”
京城的天气要比河州凉一些。蔡国公府也不是一个知府衙门能够比的,走进来就觉得似乎连天空都要空阔得多。
胡澈微微眯了眯眼睛,像是例行一样和老国公聊了两句,很快就告辞了,就像是单纯送学生回家的先生一样。
老国公的身体还行,并没有蔡大头想象中的虚弱,等胡澈的背影消失后,看着自己的孙子,问了几句话,又让他直接在厅里比划了两下,点了点头,让管家带着孙子下去安顿。
“胡家的小狐狸,这就成精了啊。”
胡澈没想到自己会在河州一待就是五年。
他在河州当了三年同知,两年知府,这一次被召回京城,也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马车在官道上不紧不慢地小跑,在到了一个分界点的时候,明显颠簸了起来。胡澈没有掀开车帘子,就知道这是过了河州的地界。
这几年来,在官府的主持下,河州全境的官道已经全部都修葺过了,使用的是灰泥,路面平整坚固,每年需要维护的费用也少。其他州郡不是不眼红,可是灰泥的配方属于道门,出钱修整官道的是河州的士绅富商,就连人力也有一多半是老百姓们自发组建的。官府在其中的作用,充其量就是牵个头罢了。
河州这几年来可谓富得流油,连朝廷都想着从河州这只肥羊身上天天搙毛。可是河州呢?就跟修官道一样,技术不是自己的,钱不是自己的,官府就是居中协调,也不好意思收钱。当然河州这些年的税收是多收了不少,但是也就是这些了。
不够?不够去问其它州郡要啊?河州已经交了最多的钱粮,大商其它地方有什么灾祸的,河州官府也捐款捐物,难道朝廷其它州郡的官员,全都是一群只会趴伏在大商这只猛兽上,敲骨吸髓的蠹虫么?朝廷让你们这些官吏执掌一方,不想着回报朝廷,只想着从朝廷身上喝血吃肉的么?
胡澈这些年当的是地方官,可是在京城的威名却不弱,几乎每隔上两三个月,他都要和地方或者京城的官员隔空干上一场。
他要政绩有政绩,要才学有才学,真材实料地让人无从下口,每次都让观战的学子们和一些官吏们暗暗叫好。他骂起人来那叫一个有理有据,通篇不带一个脏字,被骂过的人不懵上个两三天怀疑一下人生,那是缓不过来的。
不过他这些年来,除了要应付外面的人之外,对河州内部也是丝毫不敢放松。在来河州之初,他原本想着自己吃自己的,不去动那些河州的地方势力的饭碗。但是他很快就发现,他本身和地方势力的利益,很多时候并不矛盾。
他可以推广更好的粮种更好的种植方法,在老百姓们更多获利的时候,这些河州的地主们也都纷纷获利。
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而且地方势力得到了好处之后,他们并不介意拿出一部分来做善事,让自己的名声更加好听。
尤其是在他当了河州知府的这两年里,河州官府和地方势力的关系,堪称前所未有的和谐。
白河书院也开始有了一些走出去的学子。他们现在还没有踏上仕途,但是不少谋求了一些官府小吏,官员的幕僚,或者干脆就是在自家的产业中做事。这对白河书院的学子们来说,相当于另外一种形式的游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将自己的所学印证,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有些他们自己能够解决,也有一些无法解决的,会写信到书院来求助。
白河书院在这样层层叠叠的关系网中,影响力也日益扩大,渐渐不再局限于河州一地。
这样的扩张速度,其实无论是相较于他的情报网络,还是林淡的商业网络,都是非常缓慢的速度。白河书院这些年来最终搞砸的研究很多,浪费了难以计数的银钱;但是成功的也不少,可是这些成果并没有全部拿出来,很多都还藏着掖着。
他家蛋蛋说得没错,他还太年轻,甚至于无法做到像上辈子那样年纪轻轻就官居二品;但是放在他面前更重要的是稳,而且他必须得有自己的底牌。
“大先生,马车颠簸,不要看书了。”蔡大头看着胡澈拿着书不放手,忍不住劝说了一句。现在的小孩儿已经不再是当初肉嘟嘟的一个,脸上还是有些肉,不过身板看上去就很扎实。
作为胡澈和林淡迄今为止唯一的学生,他在河州哪怕没有蔡国公府的光环,也是横着走的存在。他近两年也时不时去白河书院念书,年纪小小见识和学问却一点都不差,让书院中那些多少有些自负的学子们个个都咬紧了牙关念书。文无第一,他们认;但是输给不满十岁的小郎,他们的“老脸”还怎么挂得住?
这一次,胡澈被召回京城,蔡大头就跟在他身边。这一趟过去,以胡澈得知的消息,恐怕是不会再回河州了,可是诏令上没有讲,他只能轻车上路,正好蔡大头也能回京省亲,只是林淡没能陪在他身边。
胡澈本来就没有在看,书本不过是习惯性地抓在手上罢了,听到学生劝阻,直接就收了起来:“好。”
这几年胡澈的脾气看上去好了很多,愈发沉稳,气质也愈发温和。譬如现在他身上没有穿官服,看上去就像是普通的读书人一样,没有半点所谓的官威。
不多时,马车停了下来。车夫掀起一点车帘子,说道:“老爷,驿站到了。”
胡澈就带着蔡大头下车,前面驿馆的人已经等候在那儿。驿丞一张跟抹了一层灰似的老脸上堆满了笑容,三步并两步地赶过来:“胡大人,许久不见,您看着愈发精神了!”
胡澈这几年来,一年总要路过沿途的驿馆两三次。他又是如今大大的红人,虽然不在天子近前,但是谁都知道他的前途不可限量。别说是一个小小的驿丞,就是一些差不多品级手上却没有多大实权的官员,面对他也有不少逢迎谄媚。
不过胡澈颇有点荣辱不惊的样子。让许多等着看他骄狂自傲的人,全都非常失望。
胡澈属于典型的少年得志,却比大多数四十多岁的官员都能沉得住气,哪怕是在认定了捞钱的河州,竟然也能稳扎稳打,短短几年时间,河州上缴的税收比起往年来翻了一倍多。要知道这可是河州啊!又不是什么穷乡僻壤。原本河州上缴的税收就能在大商各州郡中稳稳高居前三,现在直接就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别说是后面倒数的三位,就是第二第三名的税收,相比之下那也是没眼看。
而且同为前三的几个知府更加尴尬。河州鱼米之乡,他们所在的州郡也不差。不像那些倒数的,本身环境就恶劣,这才没办法。大家条件都差不多,凭什么河州能上缴那么多钱,他们只能缴纳一半,甚至一半还不到呢?
最糟心的是,原本不上不下的吴州也起来了。种了几年的油桐树开始成熟,桐油产量飞速上涨,不仅解决了朝廷桐油短少的问题,还给当地老百姓们带来了实惠。而且吴州原本就有书院,出过不少大家。当初林和颂当知府的时候,还把官员经常去书院讲学的风气给带了起来。
老百姓们一有钱,自然就开始让子弟们去读书识字。吴州这些年出的学子也越来越多。听说吴州书院最近和白河书院搭上了线,准备也弄个什么农学院之类的。
白河书院的农学院现在大商朝廷上下眼睛都快热出红眼病来了。河州的税收怎么上去的?不能说全都是因为粮食增产上去的,但是粮食增产是第一步,而且还是惠及全州百姓的最关键的一步。
要不是六部阁老连同皇帝皇子在内,全都没有动静,其他人简直能把白河书院农学院的成员都给生撕了……不对,是生吞了……也不对,反正是得把这些个香馍馍给抢到自己的食盆里!
至于他们的院长是个连童生都没考出来的纨绔?这重要么?一点都不重要!
一路紧赶慢赶,胡澈就带着一个车夫一个学生,三个人就这么到了京城,低调得一点都不像是一州知府。马车虽然结实耐用,到底也用了几年,看上去到底有些陈旧,车身上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装饰之类,拉车的马看着也普普通通,到了蔡国公府前,直接就在门口被拦住了。
今天值守门房的大约是个什么暂代的小厮,他去年过年的时候没回来,距离上次回府已经过了两年。小孩子变化快,小厮根本就没认出自家小少爷,倒是认出了胡澈,一连声地道歉,还要热情地把人迎进屋子里去。
胡澈本来回来是应该先回自家门的,不过这会儿既然已经到了这里,那就干脆先见一见老国公:“大头,来和大先生一起去看看你祖父。”
小厮本来笑成一朵花的脸,听到胡澈对蔡大头的称呼,立刻就诚惶诚恐起来。胡澈是稀客,还是主人家特意交代过的,自然应该热情招待;可是蔡大头那可是再正经不过的自家主人,却被他冷落在一旁……小厮都不敢再往下想,白着脸对着蔡大头讨饶。
蔡大头也不至于为了这点事情计较,说了一句就轻轻放过了。他有些担心自家祖父的身体。
一般人总会人为武人比常人的身体要好得多,如果武人习武时候考究,也没有受到过什么严重的伤势的话,那确实如此。
但是他们蔡家人却全都是在战场中拼杀过来的。他祖父当然也是尸山血海中立起来的。年轻的时候或许没什么,年纪大了气血不足的毛病就格外严重。
他拿了钱出来,让分立出来自成一院的医学院,专门设了一个项目,就是研究这一种病症,不过进度缓慢……
他自幼就跟着爹娘在保城关,后来又一直跟着大先生和二先生,要说他和祖父有多么深的感情,那肯定不至于;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他崇拜自己的祖父。
想到去年他竟然没有回京,蔡大头深觉自己不孝,一时间竟然有些踟蹰:“大先生?”
胡澈穿着一身普通的布衣,表情已经温和:“走吧。”
“是,大先生。”
京城的天气要比河州凉一些。蔡国公府也不是一个知府衙门能够比的,走进来就觉得似乎连天空都要空阔得多。
胡澈微微眯了眯眼睛,像是例行一样和老国公聊了两句,很快就告辞了,就像是单纯送学生回家的先生一样。
老国公的身体还行,并没有蔡大头想象中的虚弱,等胡澈的背影消失后,看着自己的孙子,问了几句话,又让他直接在厅里比划了两下,点了点头,让管家带着孙子下去安顿。
“胡家的小狐狸,这就成精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