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六三零章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冥渊征途》最新章节!
藏龙山就位于宛城西边,那可是金国祖庙的所在之地,金国的创国先祖以及列代君王的祭碑都在藏龙山,现在藏龙山竟然塌了,这已不单是损失多少的问题,而是天大的噩兆啊!
第一个回过神来的是大宗伯刘唐,老头子像弹簧似的腾的一下子站起身,可是刚刚一站起,顿觉得天旋地转,眼前一黑,直挺挺地往后倒去。
刘唐当场被急晕过去,左右的文武大臣们纷纷围拢前,托起昏迷的刘唐,揉前胸,捶后背,连声呼唤道:“大宗伯!大宗伯醒醒,大宗伯醒醒啊!”
在人们好一番呼唤中,刘唐才幽幽转醒,老头子清醒过来后,嘴巴张开,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其他那些大臣们也没好到哪去,一个个如同霜打的茄子,脑袋全搭拉下来。
藏龙山塌了,祖庙没了,这不正是亡国之兆吗?
金国祖庙所在的藏龙山突然倒塌,这让金国下一片恐慌,与此同时,金国谣言四起,有些人说藏龙山是被雷劈塌的,也有人说是被连日来的大雨浇塌的,反正不管是什么原因倒塌,人们一致认为金国的国运似乎就要终结。
一波传言还没散去,另一波传言又起,这个传言就是关于林浩天做的那个梦。
把林浩天做的梦与藏龙山的突然倒塌联系到一起,让人自然而然的想到,金国的国脉正在改变,宛城已非国脉所在,而国脉也已转移到了南方。
百姓们相信金国的国脉正在南移,甚至就连朝中的大臣包括大宗伯刘唐在内也是这样认为的,原本根本不可能会被提到朝议的迁都一事这时候也变成必须的了。
而这一切,都是张辉为林浩天出的主意。
如果说宛城是金国的标志,那么藏龙山无疑就是宛城的标志,只要藏龙山被损毁,人们便会相信金国的国脉已不在宛城。
可偌大的一座藏龙山。怎么可能会赤名其妙的损毁呢?张辉想到了用火药将整座山炸毁。
金国没有火药,但是木国有,林浩天指派张辉为密使,出使木国。正是去拿火药。
张辉从提亚回来,不仅带回来火药,还带回一批懂得如果应用火药的木国人,正是在这些木人的指挥下,张辉派人在藏龙山秘密布置炸药,趁着连日大雨的机会,将藏龙山一举炸毁。
其实,山是自然倒塌还是被炸药炸塌的,若放在现在,很容易判断出来。但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根本没有炸药这个概念,连炸药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又怎么可能会把藏龙山的倒塌和人为联想到一起呢。
总之,藏龙山是塌了。金国国脉转移的传言也被林浩天秘密的散播出去,现在的金国已闹得人心惶惶,不用任何人煽动,百姓们皆已开始认为现在金国应该立刻迁都,顺应国运。
人们相信国脉在向南移,这为林浩天迁都建康一事创造了巨大的便利。随着传言越来越盛,来自于民间迁都的声音也越来越高。这日,林浩天终于在朝堂公开提出迁都一事,迁都的位置就定在建康。
这时候,对于迁都一事,将军府里已不是一片反对声,不过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还是有的。
张鑫看了看左右。跨步出列,对林浩天拱手说道:“大人,我国刚刚吞并赤国,现在就把国都迁到赤地,是不是……太仓促了些。何况,建康原本是赤国都城,是不祥之地啊,还望大人三思。”
另有一些大臣支持张鑫的看法,纷纷进言道:“张大人所言极是,迁都非同小可,关系的国运的昌盛与否,大人可务必要谨慎行事啊!”
他们话音刚落,军师梁云挺身而出,说道:“赤国亡于建康,可以说建康是赤国的死地,可对我国而言,建康恰恰是我国的福地,若说建康是不祥之地,岂不是在拿我国与已亡的赤国相提并论吗?”
听闻这话,那些进言的大臣们纷纷吓得一缩脖,默不作声地退回到自己的位置,张鑫亦是脸色微变,斜眼瞄了梁云一眼,心中暗恨,可脸依然挂着笑容,拱手说道:“军师高见,下官受教了。”
“肖大人客气,我也是就事论事,若有失言之处,还请肖大人赤要见怪。”
“嘿嘿!”张鑫低笑了一声,说道:“迁都一事,关系重大,此事,还是由我们金人来决定!”言下之意,梁云是尤人,是外人,虽然现在贵为军师,但迁都这么大的事,他还没资格插嘴。
他这话是对梁云说的,但却把在场所有非金人出身的大臣都给囊括进来,也引起众多非金人出身大臣的不满。
林浩天暗叹口气,这个张鑫,实在是没事找事,专会节外生枝,原本讨论迁都的事,非要和金人不金人的扯关系。
他沉声说道:“在场的都是我金国大臣,都是我金国的栋梁之才,都有资格参与迁都一事的讨论,本帅议事,要和谁商议,不和谁商议,什么时候轮到你肖大人来做决定了?”
张鑫身子一震,急忙跪地,急声说道:“是下官口误,是下官失言。”
林浩天摆摆手,示意他起来退回去,然后环视在场众人,问道:“大家说说,迁都建康,是好还是不好。”
“大人,建康距离宛城何止千里,路途遥远,一旦迁都,想把宛城的物资安全运送到建康都很难啊!”
“百姓的迁移也是个问题!宛城内外的百姓数以百万,全部迁移到建康,要如何安置?”
“还有,大人,建康临水,气候温热潮湿,只怕……只怕我金人过去会很不适应啊!”
听闻众人连珠炮般提出的疑虑,林浩天含笑一一作答,他说道:“我国的百万大军都能抵达赤地,我大金的水军舰队都能通过陆地运送进入建康,运输区区一些物资又有何难?另外,金人确实不太容易合适建康的气候,所以,宛城的百姓就不要迁移到建康了,还留在宛城。我国只需把朝廷搬到建康就好。”
众大臣面面相觑,听起来,大人似乎对迁都一事早有准备了。
肖玄开口问道:“那大王呢?大王同意吗?”
“当然!”像赵禹这么重要的一块砝码,林浩天怎能放心将其留在宛城呢?必须得安置在自己的身边。让自己能就近看管,这样他才会安心。
“迁移之事,大人也应去征询一下大王的意见。”肖玄皱着眉头说道。
林浩天仰面大笑,说道:“我的意见,就是大王的意见,我的决定,也必然会是大王的决定,肖大人是在赤地住得太久了,对朝廷的情况都不太了解了!”
此言一出,在场的大臣们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说是大王。那只不过是大人手心里的傀儡罢了,大人说的话,大王又哪敢不听?
肖玄看着周围嬉笑的大臣们,心里忍不住暗暗叹了口气。他是金人不假,但同样的。他更是大王的子民,他是忠诚于金国、忠诚于林浩天,但他所效忠的最终对象还是大王,这就是肖玄与其他金臣的不同之处。
肖玄没有再继续说什么,他耿直归耿直,但并不是愚钝的人,心里很清楚说什么话只会引起大人反感但不会惹来杀身之祸。说什么话会让自己甚至全家老小立刻人头落地。
见一向最坚持反对迁都的肖玄和张鑫二人都不再说话,林浩天心中暗笑,他深吸口气,振声说道:“若是诸位皆无异议,那么迁都建康之事,就这么定了。我知道。列位当中很多人都把家业置于宛城,一旦迁都,损失不小,对于这一点,我会尽量弥补大家的。”
“下官多谢大人!”众人纷纷跪地叩首。
林浩天站起身形。说道:“诸位回去之后,尽快着手准备,迁都建康一事,必须要及早开始。”
“是!大人!”
经过朝议,林浩天总算是如愿以偿,把迁都建康的事给定了下来,他在心里也长长吁了口气,以后自己住在建康,再向南争战,就变得容易许多,也不用再千里迢迢的长途跋涉了。
在金国朝堂定下迁都一事后,林浩天立刻动身,去往皇宫,拜见大王赵禹。
他不是去征询赵禹的意见,而是去通知赵禹,让他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以后不住宛城,要改住建康。
突然听闻金国要迁都,赵禹感觉很是差异,他问林浩天道:“爱卿,本王在宛城住得很好啊,为何突然要迁都到建康呢?”
林浩天险些当场笑出声来,金国迁不迁都和你在宛城住得习不习惯毫无关系,赵禹还真把他自己当回事了。
心里这么想的,林浩天嘴当然不会这么说,强忍着笑意,说道:“建康比宛城的气候更好,住在那里,肯定要比住在宛城舒适得多,大王就赶快做好准备!”
赵禹轻轻叹了口气,摸摸面前的桌案,感慨万千地说道:“宛城虽说是严寒之地,但本王在此已住有数载,多少有些感情,现在要迁都,还真有些舍不得呢!”
其实,从内心来说,赵禹对迁都到建康还是很高兴的,毕竟不管怎么说,建康都要比宛城发达许多。
金国的迁都一事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好在现在彭谦和楚连瑜都在建康,可以及时地处理建康那边的事务,并为即将搬迁过来的朝廷做好一切准备。
由于朝廷要搬到建康,这就要求彭谦和楚连瑜得在最短的时间里,于建康城内建造一座王宫。
以前的赤王宫肯定是要留给皇族居住,林浩天的将军府只能另行建造,不过现在金国的国库十分富足,即便再建造一座和赤王宫规模一模一样的王宫亦非难事,只是时间紧了一点。
为了建造将军府,建康城内大动土木,光是被额令搬迁的赤人百姓就有数千户之多,可见其将军府的规模之大。
一座和赤王宫规模几乎完全一致的将军府,在楚连瑜和彭谦轮番的督导之下,只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便修建完工。
里面也装修的异常奢华,不仅摆放有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就连墙壁、柱子、栏杆等处都是镶金挂银,即便是各处花园里用于装饰的假山都是尽量把真山搬运过来。
金国把都城迁移到建康。赤人对此即有期待的心理又隐隐约约感到害怕,他们不知道金国朝廷进入赤地后,对赤地将实施什么样的统治,是宽松的怀柔还是冷酷的铁血。
但大多数的赤人还是抱有乐观的心理。既然金国肯定都于建康,就说明很重视赤地,想把赤地治理好,不太可能会重现不久前的那场血案。
两个半月后,宛城大批的物资已然先一步运送到建康,这时候,林浩天终于下令,举朝南迁。
规模庞大的金国朝廷、金国兵力鼎盛的各中央军团,陆续离开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金都宛城,浩浩荡荡的南下。直奔金国的新都城——建康。
当朝廷离开宛城的那一天,几乎全部的宛城百姓都有出城相送,现场可谓是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边际。
等到林浩天的坐驾驶出南城门,早已聚集在城外的百姓们不约而同地纷纷跪地。有许多百姓当场大哭起来,伤感的情绪很快感染更多的人。
一时之间,哭声四起,悲啼声震天。
如此情景,林浩天在马车里也坐不住了,知道的这是在欢送迁都呢,不知道的还得以为是自己出殡呢!
他向车外的邵林招呼一声。让马车停下来,随后,他从车内走出,举目向四周一瞧,好嘛,除了人他就再没看到别的东西。
“大家不要再哭了!”林浩天深吸口气。提高声音,振声道:“迁都是喜事,大家如此哭哭啼啼,岂不是把喜事变成了丧事?赶快都起来!”
“将军,我们舍不得大人走啊……”有近处的百姓冲着林浩天颤声呼道。边说边向前叩首。
林浩天虽好战,虽连年用兵,让金人死伤无数,甚至出现了青壮人口断层的恐慌,但同样的,他也为当初那个羸弱不堪的金国带来了无的荣耀与强盛,百姓们还是打心眼里爱戴和尊敬林浩天这位统帅,现在金国要举朝南迁,去往数千里之外的建康,可能自己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将军的风采,百姓们是真的发自内心的难过。
听着百姓们的哭诉,那么铁石心肠的林浩天也感到一阵心酸。他从马车跳下来,分开周围众多的侍卫,直接走到百姓们的近前,伸出手来,先把距他最近的几名百姓拉起,接着又向周围的百姓挥手道:“起来、起来,大家都快起来,即便迁都建康,本帅也会时常回宛城看望诸位父老乡亲。”
顿了一下,他轻轻叹了口气,喃喃说道:“本帅又有何德何能,能烦劳这么多的乡亲父老出城远送……”说着话,他倒退半步,拱手冲着前方的百姓们深施一礼。
“扑通!”
刚刚被他拉起的那几名百姓又重新跪倒在地,原本就没站起来的人更不会站起,人们以叩首还礼,现场的哭声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还更高了,更有甚者,直接哭昏在当场。
“大人还是赶快回到车内!这么拖下去,可没时候是个头啊!”张鑫凑到林浩天身边,低声劝道。
被宛城百姓这一哭送,林浩天还真有些舍不得走了,但迁都一事已势在必行,现在可由不得他再反悔。
他把心一横,牙关一咬,转回身,跳上马车,坐到车内。
“大人——”听着车外百姓们一声声的呼唤,林浩天面无表情地闭眼睛。
如果自己以后真的打下一座辽阔的江山,他依然愿意回到宛城,在这里度过自己的下半辈子。他在这个世界是没有根的,但宛城是他起家的地方,他想,宛城应该算是自己的根了。
落叶,终究是要归根的。
迁都可不是行军打仗,拖家带口,杂物也多,其速度比单纯的军队行进要慢得多。宛城到建康,如果是军队行军的话,一个半月就足可以赶到,而这次迁都,却足足走了三月有余。
三月二十,春分,金国朝廷正式入主建康。
这一天,建康的热闹可谓是空前,城外城内,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人,赤地的百姓都不想错过这百年难得一遇的大事件,纷纷赶到建康看热闹,就连许多的金人、木人也都千里迢迢的来到建康。
一路上,彭谦和楚连瑜早已做好安排,当金国朝廷的队伍刚一进建康城门的时候,漫天的花瓣变从城墙上方倾洒下来。
红色的花雨漫天飞舞,与金国将士们头顶的红缨组成一片红色的海洋,其景之美之雄壮,让人仿佛身处于梦境。
“金!金!大金!大金——”此情此景,也感染到长途跋涉的金军,将士们齐声呐喊,高呼着金国的国号,喊声阵阵,一轮强过一轮。
金国将士们的激情澎湃很快也让周围围观的百姓们激动起来,即便是赤人,也有许多跟着高呼金国的国号。
现场那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高呼声让数月来为筹备迁都事务辛苦不堪的上彭谦和楚连瑜二人终于长松口气,提到嗓子眼的心也随之落下去一半。
这样热闹的欢迎场景,应该算是大获成功了吧!
藏龙山就位于宛城西边,那可是金国祖庙的所在之地,金国的创国先祖以及列代君王的祭碑都在藏龙山,现在藏龙山竟然塌了,这已不单是损失多少的问题,而是天大的噩兆啊!
第一个回过神来的是大宗伯刘唐,老头子像弹簧似的腾的一下子站起身,可是刚刚一站起,顿觉得天旋地转,眼前一黑,直挺挺地往后倒去。
刘唐当场被急晕过去,左右的文武大臣们纷纷围拢前,托起昏迷的刘唐,揉前胸,捶后背,连声呼唤道:“大宗伯!大宗伯醒醒,大宗伯醒醒啊!”
在人们好一番呼唤中,刘唐才幽幽转醒,老头子清醒过来后,嘴巴张开,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其他那些大臣们也没好到哪去,一个个如同霜打的茄子,脑袋全搭拉下来。
藏龙山塌了,祖庙没了,这不正是亡国之兆吗?
金国祖庙所在的藏龙山突然倒塌,这让金国下一片恐慌,与此同时,金国谣言四起,有些人说藏龙山是被雷劈塌的,也有人说是被连日来的大雨浇塌的,反正不管是什么原因倒塌,人们一致认为金国的国运似乎就要终结。
一波传言还没散去,另一波传言又起,这个传言就是关于林浩天做的那个梦。
把林浩天做的梦与藏龙山的突然倒塌联系到一起,让人自然而然的想到,金国的国脉正在改变,宛城已非国脉所在,而国脉也已转移到了南方。
百姓们相信金国的国脉正在南移,甚至就连朝中的大臣包括大宗伯刘唐在内也是这样认为的,原本根本不可能会被提到朝议的迁都一事这时候也变成必须的了。
而这一切,都是张辉为林浩天出的主意。
如果说宛城是金国的标志,那么藏龙山无疑就是宛城的标志,只要藏龙山被损毁,人们便会相信金国的国脉已不在宛城。
可偌大的一座藏龙山。怎么可能会赤名其妙的损毁呢?张辉想到了用火药将整座山炸毁。
金国没有火药,但是木国有,林浩天指派张辉为密使,出使木国。正是去拿火药。
张辉从提亚回来,不仅带回来火药,还带回一批懂得如果应用火药的木国人,正是在这些木人的指挥下,张辉派人在藏龙山秘密布置炸药,趁着连日大雨的机会,将藏龙山一举炸毁。
其实,山是自然倒塌还是被炸药炸塌的,若放在现在,很容易判断出来。但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根本没有炸药这个概念,连炸药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又怎么可能会把藏龙山的倒塌和人为联想到一起呢。
总之,藏龙山是塌了。金国国脉转移的传言也被林浩天秘密的散播出去,现在的金国已闹得人心惶惶,不用任何人煽动,百姓们皆已开始认为现在金国应该立刻迁都,顺应国运。
人们相信国脉在向南移,这为林浩天迁都建康一事创造了巨大的便利。随着传言越来越盛,来自于民间迁都的声音也越来越高。这日,林浩天终于在朝堂公开提出迁都一事,迁都的位置就定在建康。
这时候,对于迁都一事,将军府里已不是一片反对声,不过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还是有的。
张鑫看了看左右。跨步出列,对林浩天拱手说道:“大人,我国刚刚吞并赤国,现在就把国都迁到赤地,是不是……太仓促了些。何况,建康原本是赤国都城,是不祥之地啊,还望大人三思。”
另有一些大臣支持张鑫的看法,纷纷进言道:“张大人所言极是,迁都非同小可,关系的国运的昌盛与否,大人可务必要谨慎行事啊!”
他们话音刚落,军师梁云挺身而出,说道:“赤国亡于建康,可以说建康是赤国的死地,可对我国而言,建康恰恰是我国的福地,若说建康是不祥之地,岂不是在拿我国与已亡的赤国相提并论吗?”
听闻这话,那些进言的大臣们纷纷吓得一缩脖,默不作声地退回到自己的位置,张鑫亦是脸色微变,斜眼瞄了梁云一眼,心中暗恨,可脸依然挂着笑容,拱手说道:“军师高见,下官受教了。”
“肖大人客气,我也是就事论事,若有失言之处,还请肖大人赤要见怪。”
“嘿嘿!”张鑫低笑了一声,说道:“迁都一事,关系重大,此事,还是由我们金人来决定!”言下之意,梁云是尤人,是外人,虽然现在贵为军师,但迁都这么大的事,他还没资格插嘴。
他这话是对梁云说的,但却把在场所有非金人出身的大臣都给囊括进来,也引起众多非金人出身大臣的不满。
林浩天暗叹口气,这个张鑫,实在是没事找事,专会节外生枝,原本讨论迁都的事,非要和金人不金人的扯关系。
他沉声说道:“在场的都是我金国大臣,都是我金国的栋梁之才,都有资格参与迁都一事的讨论,本帅议事,要和谁商议,不和谁商议,什么时候轮到你肖大人来做决定了?”
张鑫身子一震,急忙跪地,急声说道:“是下官口误,是下官失言。”
林浩天摆摆手,示意他起来退回去,然后环视在场众人,问道:“大家说说,迁都建康,是好还是不好。”
“大人,建康距离宛城何止千里,路途遥远,一旦迁都,想把宛城的物资安全运送到建康都很难啊!”
“百姓的迁移也是个问题!宛城内外的百姓数以百万,全部迁移到建康,要如何安置?”
“还有,大人,建康临水,气候温热潮湿,只怕……只怕我金人过去会很不适应啊!”
听闻众人连珠炮般提出的疑虑,林浩天含笑一一作答,他说道:“我国的百万大军都能抵达赤地,我大金的水军舰队都能通过陆地运送进入建康,运输区区一些物资又有何难?另外,金人确实不太容易合适建康的气候,所以,宛城的百姓就不要迁移到建康了,还留在宛城。我国只需把朝廷搬到建康就好。”
众大臣面面相觑,听起来,大人似乎对迁都一事早有准备了。
肖玄开口问道:“那大王呢?大王同意吗?”
“当然!”像赵禹这么重要的一块砝码,林浩天怎能放心将其留在宛城呢?必须得安置在自己的身边。让自己能就近看管,这样他才会安心。
“迁移之事,大人也应去征询一下大王的意见。”肖玄皱着眉头说道。
林浩天仰面大笑,说道:“我的意见,就是大王的意见,我的决定,也必然会是大王的决定,肖大人是在赤地住得太久了,对朝廷的情况都不太了解了!”
此言一出,在场的大臣们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说是大王。那只不过是大人手心里的傀儡罢了,大人说的话,大王又哪敢不听?
肖玄看着周围嬉笑的大臣们,心里忍不住暗暗叹了口气。他是金人不假,但同样的。他更是大王的子民,他是忠诚于金国、忠诚于林浩天,但他所效忠的最终对象还是大王,这就是肖玄与其他金臣的不同之处。
肖玄没有再继续说什么,他耿直归耿直,但并不是愚钝的人,心里很清楚说什么话只会引起大人反感但不会惹来杀身之祸。说什么话会让自己甚至全家老小立刻人头落地。
见一向最坚持反对迁都的肖玄和张鑫二人都不再说话,林浩天心中暗笑,他深吸口气,振声说道:“若是诸位皆无异议,那么迁都建康之事,就这么定了。我知道。列位当中很多人都把家业置于宛城,一旦迁都,损失不小,对于这一点,我会尽量弥补大家的。”
“下官多谢大人!”众人纷纷跪地叩首。
林浩天站起身形。说道:“诸位回去之后,尽快着手准备,迁都建康一事,必须要及早开始。”
“是!大人!”
经过朝议,林浩天总算是如愿以偿,把迁都建康的事给定了下来,他在心里也长长吁了口气,以后自己住在建康,再向南争战,就变得容易许多,也不用再千里迢迢的长途跋涉了。
在金国朝堂定下迁都一事后,林浩天立刻动身,去往皇宫,拜见大王赵禹。
他不是去征询赵禹的意见,而是去通知赵禹,让他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以后不住宛城,要改住建康。
突然听闻金国要迁都,赵禹感觉很是差异,他问林浩天道:“爱卿,本王在宛城住得很好啊,为何突然要迁都到建康呢?”
林浩天险些当场笑出声来,金国迁不迁都和你在宛城住得习不习惯毫无关系,赵禹还真把他自己当回事了。
心里这么想的,林浩天嘴当然不会这么说,强忍着笑意,说道:“建康比宛城的气候更好,住在那里,肯定要比住在宛城舒适得多,大王就赶快做好准备!”
赵禹轻轻叹了口气,摸摸面前的桌案,感慨万千地说道:“宛城虽说是严寒之地,但本王在此已住有数载,多少有些感情,现在要迁都,还真有些舍不得呢!”
其实,从内心来说,赵禹对迁都到建康还是很高兴的,毕竟不管怎么说,建康都要比宛城发达许多。
金国的迁都一事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好在现在彭谦和楚连瑜都在建康,可以及时地处理建康那边的事务,并为即将搬迁过来的朝廷做好一切准备。
由于朝廷要搬到建康,这就要求彭谦和楚连瑜得在最短的时间里,于建康城内建造一座王宫。
以前的赤王宫肯定是要留给皇族居住,林浩天的将军府只能另行建造,不过现在金国的国库十分富足,即便再建造一座和赤王宫规模一模一样的王宫亦非难事,只是时间紧了一点。
为了建造将军府,建康城内大动土木,光是被额令搬迁的赤人百姓就有数千户之多,可见其将军府的规模之大。
一座和赤王宫规模几乎完全一致的将军府,在楚连瑜和彭谦轮番的督导之下,只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便修建完工。
里面也装修的异常奢华,不仅摆放有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就连墙壁、柱子、栏杆等处都是镶金挂银,即便是各处花园里用于装饰的假山都是尽量把真山搬运过来。
金国把都城迁移到建康。赤人对此即有期待的心理又隐隐约约感到害怕,他们不知道金国朝廷进入赤地后,对赤地将实施什么样的统治,是宽松的怀柔还是冷酷的铁血。
但大多数的赤人还是抱有乐观的心理。既然金国肯定都于建康,就说明很重视赤地,想把赤地治理好,不太可能会重现不久前的那场血案。
两个半月后,宛城大批的物资已然先一步运送到建康,这时候,林浩天终于下令,举朝南迁。
规模庞大的金国朝廷、金国兵力鼎盛的各中央军团,陆续离开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金都宛城,浩浩荡荡的南下。直奔金国的新都城——建康。
当朝廷离开宛城的那一天,几乎全部的宛城百姓都有出城相送,现场可谓是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边际。
等到林浩天的坐驾驶出南城门,早已聚集在城外的百姓们不约而同地纷纷跪地。有许多百姓当场大哭起来,伤感的情绪很快感染更多的人。
一时之间,哭声四起,悲啼声震天。
如此情景,林浩天在马车里也坐不住了,知道的这是在欢送迁都呢,不知道的还得以为是自己出殡呢!
他向车外的邵林招呼一声。让马车停下来,随后,他从车内走出,举目向四周一瞧,好嘛,除了人他就再没看到别的东西。
“大家不要再哭了!”林浩天深吸口气。提高声音,振声道:“迁都是喜事,大家如此哭哭啼啼,岂不是把喜事变成了丧事?赶快都起来!”
“将军,我们舍不得大人走啊……”有近处的百姓冲着林浩天颤声呼道。边说边向前叩首。
林浩天虽好战,虽连年用兵,让金人死伤无数,甚至出现了青壮人口断层的恐慌,但同样的,他也为当初那个羸弱不堪的金国带来了无的荣耀与强盛,百姓们还是打心眼里爱戴和尊敬林浩天这位统帅,现在金国要举朝南迁,去往数千里之外的建康,可能自己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将军的风采,百姓们是真的发自内心的难过。
听着百姓们的哭诉,那么铁石心肠的林浩天也感到一阵心酸。他从马车跳下来,分开周围众多的侍卫,直接走到百姓们的近前,伸出手来,先把距他最近的几名百姓拉起,接着又向周围的百姓挥手道:“起来、起来,大家都快起来,即便迁都建康,本帅也会时常回宛城看望诸位父老乡亲。”
顿了一下,他轻轻叹了口气,喃喃说道:“本帅又有何德何能,能烦劳这么多的乡亲父老出城远送……”说着话,他倒退半步,拱手冲着前方的百姓们深施一礼。
“扑通!”
刚刚被他拉起的那几名百姓又重新跪倒在地,原本就没站起来的人更不会站起,人们以叩首还礼,现场的哭声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还更高了,更有甚者,直接哭昏在当场。
“大人还是赶快回到车内!这么拖下去,可没时候是个头啊!”张鑫凑到林浩天身边,低声劝道。
被宛城百姓这一哭送,林浩天还真有些舍不得走了,但迁都一事已势在必行,现在可由不得他再反悔。
他把心一横,牙关一咬,转回身,跳上马车,坐到车内。
“大人——”听着车外百姓们一声声的呼唤,林浩天面无表情地闭眼睛。
如果自己以后真的打下一座辽阔的江山,他依然愿意回到宛城,在这里度过自己的下半辈子。他在这个世界是没有根的,但宛城是他起家的地方,他想,宛城应该算是自己的根了。
落叶,终究是要归根的。
迁都可不是行军打仗,拖家带口,杂物也多,其速度比单纯的军队行进要慢得多。宛城到建康,如果是军队行军的话,一个半月就足可以赶到,而这次迁都,却足足走了三月有余。
三月二十,春分,金国朝廷正式入主建康。
这一天,建康的热闹可谓是空前,城外城内,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人,赤地的百姓都不想错过这百年难得一遇的大事件,纷纷赶到建康看热闹,就连许多的金人、木人也都千里迢迢的来到建康。
一路上,彭谦和楚连瑜早已做好安排,当金国朝廷的队伍刚一进建康城门的时候,漫天的花瓣变从城墙上方倾洒下来。
红色的花雨漫天飞舞,与金国将士们头顶的红缨组成一片红色的海洋,其景之美之雄壮,让人仿佛身处于梦境。
“金!金!大金!大金——”此情此景,也感染到长途跋涉的金军,将士们齐声呐喊,高呼着金国的国号,喊声阵阵,一轮强过一轮。
金国将士们的激情澎湃很快也让周围围观的百姓们激动起来,即便是赤人,也有许多跟着高呼金国的国号。
现场那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高呼声让数月来为筹备迁都事务辛苦不堪的上彭谦和楚连瑜二人终于长松口气,提到嗓子眼的心也随之落下去一半。
这样热闹的欢迎场景,应该算是大获成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