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八。为李儒晋辩论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穿越平行世界之战争重启》最新章节!
赵元申和孙庆元这两人,一个是狡猾如狐,一个是人老成精,皇帝才说了几句话,这两人就听出了味道,心下是立马大惊,都在心里暗暗骂李儒晋这个小混蛋,却又都在转动脑筋,想着方法为李儒晋开脱。
两人都受过李儒晋的恩惠,而且恩惠不少,也都清楚李儒晋对大文帝国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同样大文帝国的崛起也需要李儒晋这种人才,为大文帝国保驾护航。
于情于理,为大文帝国着想,这两人都要想方设法改变皇帝对李儒晋的印象,也清楚皇帝想要的不过是李儒晋对他一个人的忠心。如果不趁这个机会为李儒晋开脱,坏了皇帝对李儒晋的印象,两人之间出现了隔阂,那对大文帝国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两人暗暗的交流了一下眼神,心里有数后,赵元申作为主攻手,孙庆元辅助,毕竟赵元申是皇帝的堂弟,有一层亲戚关系在里面,说话要随意一点,哪怕话说的重一点也无所谓。
赵元申把话再肚子里过一遍,心里有了想法,既然皇帝那李儒晋大闹医保处这件事情来说事,那我就利用这件事来为李儒晋开脱,而最好的借口就是李儒晋的年纪,这家伙还小,实在不行不是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吗。年纪不是问题,我们说他几岁就几岁。
想到这,赵元申开火了他开口对皇帝道:“不知陛下对李儒晋大闹医保处这件事有何看法?”
皇帝不疑有他,毫不迟疑的答道:“鲁莽、冲动,做事不经过大闹,完全是一个小孩子才会做出的举动。稍微有点头脑的人,在他的位置上都不会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只要他稍稍动动嘴,自然会有人帮他把事情办妥。”
赵元申听皇帝这么一说,心里乐开了花,不用自己勾引,皇帝自动就顺着杆子爬上来了。但他没有顺着这个话题往下说,这里只不过是打下了一个伏笔。
然后他又开始谈论李儒晋的家世,李儒晋一家系出将门。他爷爷是大文帝国的军人,他老爸也是帝国的军人,李儒晋的本身现在也是帝国的军人,一家三代都是帝国的军人,他的忠诚性还用想吗?
但也正是因为军人世家出身,所以,他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头脑简单,热血、冲动,一个帝国的爵爷都能光着膀子去和人家干架,他的情商可想而知了,典型的高智商,低情商。
皇帝听赵元申这么一说,在想想李儒晋这小子,嗯,确实有点傻不愣登的,想到这,大文帝国的皇帝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来。赵元申一看皇帝的脸色,心里有数,自己的一番说教有效果了。
这个时候可是趁热打铁的好机会,再来点悲情的。
赵元申接着道:“李儒晋是个苦孩子,他父亲为国捐躯是时候他好像才十四、五岁吧?”这话却是冲着孙庆元说的,孙庆元也立刻会意,接着赵元申的话茬子就往下说了。
“可不是吗,我记得对李儒晋的调差报告上有过记录,李儒晋的父亲是在四年前牺牲的,为了掩护师部撤退时牺牲的,一个营全员战死,他父亲当时是营长。”
讲到这,孙庆元还十分动情的淌了眼泪,整个大殿的气氛都悲切了起来。
“那个时候李儒晋应该才十四岁吧?”赵元申问道。
“嗯,就在那一年,李儒晋的爷爷也悲伤过度,旧伤复发,也过世了。”
“啊,一年之内,家里过世了两名男丁?”这个却是皇帝发出的。
“是啊,李儒晋的老妈拉扯着三个孩子,一个可怜的寡妇,这日子刻是怎么过来的哟!”
帝国皇帝懵了,关于李儒晋的调查报告,他也看过,当时并不重视他,所以看的也就比较潦草,再加上这些事,有的根本就没有记在报告上,今天,他才是第一次听说。
皇帝不由得对李儒晋升起了一股同情心,他没想到李儒晋有这么悲惨的过去,叹了口气,说道:“难为李儒晋的老妈了,幸亏李儒晋这孩子没长歪。”
“谁说不是啊,在那种环境下,李儒晋没有长歪也真是不容易啊!还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真是难得啊!就是缺少点教育,到现在做事还那么莽撞。动手比动脑子快!”
孙庆元接着往里加鸡血,一锅汤都快熬烂了。
孙庆元往里加鸡血,赵元申就忙着加柴火,今天,这两人是不吧这皇帝给煮烂了,他两是不会甘心的。
“你不要说,自从李儒晋崭露头角,这大文帝国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啊!发明了新式的枪支,武装了大文帝国的士兵,接力棒计划不敢说解救大文帝国于危难之中,但可以说解救大文帝国于水火之中吧?”
“嗯,不错,你说这小子的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那么绝的点子他都能想的出来?”
悲情牌打完了,开始为李儒晋数功绩了。
这时,皇帝也咂摸出味来了,这两人,尽在为李儒晋打掩护啊!!!把我当傻小子转呢?这时在这忽悠我啊!!
但仔细一想,这两个家伙所说的都没错,自己这么长时间来,李儒晋的所做所为,都让自己拿他当一个成年人来看待,所以自己对他有所不满,但归根结底,李儒晋只是一名没到二十的大孩子,连婚都还没有结。自己有点操之过急。
赵元申和孙庆元见皇帝沉默了,知道自己说的话起作用了,但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还在等皇帝的反应。
帝国的皇帝还是有担当的,过了一会,皇帝想通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站了起来,双手一拱,向赵元申和孙庆元道:“今日对谢二为我开解,解开我心中的魔怔。是我操之过急了。”
赵元申和孙庆元见到皇帝这个态度,也放下心来,也连忙拱手道:“皇帝英明!”
三人又重新坐下,讨论的中心依然是李儒晋,但这次就和刚才不一样了,更多是是讨论如何拉拢李儒晋,如何让李儒晋迅速的成长起来,为皇家效力。
皇帝和赵元申及孙庆元也从医保处事件看出来了,李儒晋这小子极为重情义,他和小姑姑已经十几年未见了,但看到小姑姑遭殃受罪,能够被气的大闹医保处。
最后还是赵元申为李儒晋做了个总结,这家伙就是个看家狗,惹了他可以,惹了他家人,他是会拼命的。对大文帝国也是这样,在印尼,看到华裔被杀害,他能屠百万猴子为过世的华裔报仇就可以看出。
李儒晋看不得家人受罪,更看不得华人受罪,是个十足的大汉民族主义者。
赵元申和孙庆元这两人,一个是狡猾如狐,一个是人老成精,皇帝才说了几句话,这两人就听出了味道,心下是立马大惊,都在心里暗暗骂李儒晋这个小混蛋,却又都在转动脑筋,想着方法为李儒晋开脱。
两人都受过李儒晋的恩惠,而且恩惠不少,也都清楚李儒晋对大文帝国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同样大文帝国的崛起也需要李儒晋这种人才,为大文帝国保驾护航。
于情于理,为大文帝国着想,这两人都要想方设法改变皇帝对李儒晋的印象,也清楚皇帝想要的不过是李儒晋对他一个人的忠心。如果不趁这个机会为李儒晋开脱,坏了皇帝对李儒晋的印象,两人之间出现了隔阂,那对大文帝国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两人暗暗的交流了一下眼神,心里有数后,赵元申作为主攻手,孙庆元辅助,毕竟赵元申是皇帝的堂弟,有一层亲戚关系在里面,说话要随意一点,哪怕话说的重一点也无所谓。
赵元申把话再肚子里过一遍,心里有了想法,既然皇帝那李儒晋大闹医保处这件事情来说事,那我就利用这件事来为李儒晋开脱,而最好的借口就是李儒晋的年纪,这家伙还小,实在不行不是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吗。年纪不是问题,我们说他几岁就几岁。
想到这,赵元申开火了他开口对皇帝道:“不知陛下对李儒晋大闹医保处这件事有何看法?”
皇帝不疑有他,毫不迟疑的答道:“鲁莽、冲动,做事不经过大闹,完全是一个小孩子才会做出的举动。稍微有点头脑的人,在他的位置上都不会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只要他稍稍动动嘴,自然会有人帮他把事情办妥。”
赵元申听皇帝这么一说,心里乐开了花,不用自己勾引,皇帝自动就顺着杆子爬上来了。但他没有顺着这个话题往下说,这里只不过是打下了一个伏笔。
然后他又开始谈论李儒晋的家世,李儒晋一家系出将门。他爷爷是大文帝国的军人,他老爸也是帝国的军人,李儒晋的本身现在也是帝国的军人,一家三代都是帝国的军人,他的忠诚性还用想吗?
但也正是因为军人世家出身,所以,他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头脑简单,热血、冲动,一个帝国的爵爷都能光着膀子去和人家干架,他的情商可想而知了,典型的高智商,低情商。
皇帝听赵元申这么一说,在想想李儒晋这小子,嗯,确实有点傻不愣登的,想到这,大文帝国的皇帝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来。赵元申一看皇帝的脸色,心里有数,自己的一番说教有效果了。
这个时候可是趁热打铁的好机会,再来点悲情的。
赵元申接着道:“李儒晋是个苦孩子,他父亲为国捐躯是时候他好像才十四、五岁吧?”这话却是冲着孙庆元说的,孙庆元也立刻会意,接着赵元申的话茬子就往下说了。
“可不是吗,我记得对李儒晋的调差报告上有过记录,李儒晋的父亲是在四年前牺牲的,为了掩护师部撤退时牺牲的,一个营全员战死,他父亲当时是营长。”
讲到这,孙庆元还十分动情的淌了眼泪,整个大殿的气氛都悲切了起来。
“那个时候李儒晋应该才十四岁吧?”赵元申问道。
“嗯,就在那一年,李儒晋的爷爷也悲伤过度,旧伤复发,也过世了。”
“啊,一年之内,家里过世了两名男丁?”这个却是皇帝发出的。
“是啊,李儒晋的老妈拉扯着三个孩子,一个可怜的寡妇,这日子刻是怎么过来的哟!”
帝国皇帝懵了,关于李儒晋的调查报告,他也看过,当时并不重视他,所以看的也就比较潦草,再加上这些事,有的根本就没有记在报告上,今天,他才是第一次听说。
皇帝不由得对李儒晋升起了一股同情心,他没想到李儒晋有这么悲惨的过去,叹了口气,说道:“难为李儒晋的老妈了,幸亏李儒晋这孩子没长歪。”
“谁说不是啊,在那种环境下,李儒晋没有长歪也真是不容易啊!还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真是难得啊!就是缺少点教育,到现在做事还那么莽撞。动手比动脑子快!”
孙庆元接着往里加鸡血,一锅汤都快熬烂了。
孙庆元往里加鸡血,赵元申就忙着加柴火,今天,这两人是不吧这皇帝给煮烂了,他两是不会甘心的。
“你不要说,自从李儒晋崭露头角,这大文帝国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啊!发明了新式的枪支,武装了大文帝国的士兵,接力棒计划不敢说解救大文帝国于危难之中,但可以说解救大文帝国于水火之中吧?”
“嗯,不错,你说这小子的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那么绝的点子他都能想的出来?”
悲情牌打完了,开始为李儒晋数功绩了。
这时,皇帝也咂摸出味来了,这两人,尽在为李儒晋打掩护啊!!!把我当傻小子转呢?这时在这忽悠我啊!!
但仔细一想,这两个家伙所说的都没错,自己这么长时间来,李儒晋的所做所为,都让自己拿他当一个成年人来看待,所以自己对他有所不满,但归根结底,李儒晋只是一名没到二十的大孩子,连婚都还没有结。自己有点操之过急。
赵元申和孙庆元见皇帝沉默了,知道自己说的话起作用了,但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还在等皇帝的反应。
帝国的皇帝还是有担当的,过了一会,皇帝想通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站了起来,双手一拱,向赵元申和孙庆元道:“今日对谢二为我开解,解开我心中的魔怔。是我操之过急了。”
赵元申和孙庆元见到皇帝这个态度,也放下心来,也连忙拱手道:“皇帝英明!”
三人又重新坐下,讨论的中心依然是李儒晋,但这次就和刚才不一样了,更多是是讨论如何拉拢李儒晋,如何让李儒晋迅速的成长起来,为皇家效力。
皇帝和赵元申及孙庆元也从医保处事件看出来了,李儒晋这小子极为重情义,他和小姑姑已经十几年未见了,但看到小姑姑遭殃受罪,能够被气的大闹医保处。
最后还是赵元申为李儒晋做了个总结,这家伙就是个看家狗,惹了他可以,惹了他家人,他是会拼命的。对大文帝国也是这样,在印尼,看到华裔被杀害,他能屠百万猴子为过世的华裔报仇就可以看出。
李儒晋看不得家人受罪,更看不得华人受罪,是个十足的大汉民族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