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来意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秦楼春》最新章节!
裴家二爷与三爷的来意,秦含真与秦锦春真是万万想不到。等到他们离开后,她们从小薛氏那里得到最新消息,也吃惊得嘴都合不拢。
裴二爷与裴三爷特地前来拜访秦伯复,根本就没提过裴大爷一句话,好象压根儿就不晓得兄长在跟秦家二房议亲一般。他们是来为裴二爷的儿子向秦锦春提亲来的。
裴二爷的儿子比裴程年纪小几岁,比秦锦春的年纪都要小些,只能说是过了十三周岁,算是十四虚岁吧。秦锦春再过半年才及笄,如今是十四周岁有余,勉强可以说跟裴家这位二少爷同龄。裴二爷来为儿子求娶,态度十分恳切,还为自己的儿子说了许多好话,仿佛他全京城第一优秀,与秦锦春是天作之合,若是不能配成一对,就是天理难容!
事实上裴二少爷身上并没有功名,连个童生都算不上,听说考了两三年也只过了县试而已,在他父亲嘴里,倒成了天生的读书种子,未来定会高中进士了。因着他外祖家是香道世家的缘故,他倒是从小跟着母亲出入高门大户,或是随外祖父与舅舅在某些家世富贵又好风雅的读书人圈子里混,还混出了一个谦逊知礼的好名声。但除此之外,就没什么突出的地方了。
他这样出身、条件和年纪的少年人,若只有这样一个名声,也就意味着他在别的方面都比较平庸,没什么可让人说道的地方。毕竟他就算是裴国公的亲孙子,亲祖父也离开朝廷中枢几十年了,父亲叔伯都只是小官,外祖家虽是香道世家却没出过高官,身份最高的只是举人而已,他一个半大孩子,有什么底气在富贵风雅的读书人圈子里不谦逊,不知礼呢?他好歹也得有一两处能让人夸一夸的地方,比如擅长香道,又或是读书有天赋吧?
他其实更应该把时间精力都放在书本上,而不是分心去参与交际,好生备考几年,一口气考上秀才,倒比现在早早下了科场,一年一年地磨童生试更好。基础不牢,何苦强求?这与揠苗助长有什么区别?难道就只为了小小年纪考过县试,让父母能在人前夸他是天生的读书种子?
可是县试又有多难呢?秦含真觉得自己都有把握通过。真的,秦简当初的试题,她还亲自做过呢,挺用心的,写出来的答案偷偷藏起来,等到表舅吴少英回了京,她才悄悄儿拿给他瞧,没说是她写的。吴少英只当是哪个秦家子弟托她来问,跟她说这答案通过县试不难,甚至府试也有六七分把握,不过院试就很勉强了,最好是请一位靠谱的先生来指点一下,多用两年功,把文笔好生练一练。吴少英这么一说,秦含真就对自己在四书五经方面的水平有数了。
这是去年腊月里发生的事。当时秦含真还没满十五周岁呢,算是十四吧,正经随祖父读书的时间也就几年,如今精力都放在书画与家务上了。对比如今也算是十四岁的裴家二少爷……他从小读书,起码读了六七年,考了两三回,也只是过了县试罢了。这水平是有多渣?秦简下场时的年纪要大些,但好歹是一次就考过了的。
秦含真心里腹诽了一番裴家二少爷的所谓“优秀”,又迅速回神,继续听小薛氏的说明。
裴二爷对自己儿子的优秀十分有自信,一个劲儿地向秦伯复推销。不过秦伯复兴趣缺缺,若不是秦家大房许诺了帮他起复,他连裴程都看不上,更何况只是个勉强通过了县试的少年人?他虽然做官不成功,但当年好歹也是参加过科举的,对裴二少爷这点水平,压根儿就看不上眼。
然而,裴二爷虽然没有许诺会帮秦伯复起复,却有意无意地透露出了一个信息。东宫即将选秀,裴三爷长女将要及笄了,尚未定下亲事,有意参选,而且很有把握能选中——这与才貌无关,只是裴国公快要不行了,皇帝想必愿意给他孙女一个恩典,也算是向外界表示,功臣之后,皇家是愿意给予庇护的。除此之外,裴三爷还透过妻子娘家那边的关系,给唐老尚书家递过话了。唐家没有反对,这事儿便有了八成的把握。
东宫选秀,谁都知道是为了子嗣。这一回不选名门闺秀,只从低品阶的小官吏家庭又或是京城周边的良家女里头选人,只要姑娘容貌清秀、知书达礼、品行端正,就有机会入选,而且进了东宫后,也不会成为没名没份的宫人,而是多半会被封为良媛、承徽、昭训等有品阶的妾室,等到生了儿子,还有机会再往上升。
不过即使不升也没什么,太子没有兄弟,身体又还算健康,皇帝已经有退位的打算了,用不了几年太子就要登基为帝,后院的妾室还不得跟着升为妃嫔?太子妃无子,陈良娣生的儿子又早死,无论这些新进的东宫妾室哪一个先生下儿子,将来都有极大的可能成为储君。这么好的机会,谁不想争一争?只可惜皇帝为了太子的身体着想,已经明说了不会进太多新人,兴许只会有两三人入选,对家世出身又有限制,否则想要搏一搏的女孩儿只会更多!
裴家论门第,其实有些不符合选秀的要求,但裴三爷本身又确实只是小人物——他连官职都没有,只是个监生。若是皇帝默许,唐家又同意的话,裴三爷的女儿确实还是很有机会中选的。而她一旦中选,入了东宫,以她国公府的出身,怎么也不会落到正七品昭训的境地的,说不定就是良媛,离陈良娣也不过是一步之遥罢了。要是能早日生下子嗣,未来等待裴家三房的,完全就是金光闪闪的荣耀啊。只看如今的承恩侯府与永嘉侯府,裴家人大约都可以想象得到他家未来的前程了吧?
只不过嘛,这事儿也不是全然没有风险就是了。
小薛氏对秦含真与秦锦春道:“裴国公不知道能撑到几时……若是在东宫新人定下之前就撑不下去了,裴家二姑娘就不可能入选了。裴家来求亲,就是想借着两家的姻亲关系,给裴二姑娘求一条退路。选秀日期还未定下,若是三叔能说服皇上,早日开选就好了。万一日子定得迟了,裴二姑娘真的要守孝,那等孝满后,她还能借着秦家的关系,再进东宫。如果裴国公还能再撑些时日,裴二爷裴三爷也希望,我们家能请三叔在太子殿下面前多说几句好话,让裴二姑娘能够更稳当地入选。”
秦含真听得都要翻白眼了:“做梦去吧,我祖父为什么要掺和这种事?”这明摆着就是要跟太子妃过不去吧?她跟赵陌常在一处,也听过些内|幕消息,太子妃唐氏如今不乐意看到东宫进新人,这并不是什么秘密。选秀的决定是皇帝下的,太子妃无法更改,只能硬着头皮去为丈夫选小妾。这种时候,永嘉侯秦柏身为太子的舅舅,只需要袖手旁观就好了,无论选的是谁都跟他没关系。但如果他插手进去,促成某个人入选,谁知道太子妃唐氏会是什么反应?她会不会嫌秦柏太多管闲事了?等裴二姑娘将来生了皇孙,太子妃会不会又进一步怀疑,秦柏会支持这个皇孙继承储位呢?
秦柏什么都不需要做,就能赢得东宫太子与太子妃双方长久的敬重。他何必去冒风险?
秦含真不以为然地道:“裴二爷裴三爷既然都已经求得唐家支持了,还找我们家做什么?让唐家人给太子妃捎个话,岂不是比我祖父一把年纪还插手去管外甥孙子纳妾更好听些?”
小薛氏苦笑:“我们爷如何能说服三叔帮这样的忙?裴二爷裴三爷的请求,他并没有答应。”那也是因为秦伯复知道自己做不到,“不过他听了裴家兄弟的话,觉得裴家兴许有望东山再起了,就算失了一个中风多年的国公,只要能得回一位东宫宠妃,他们就还是京中有体面的大户人家。我看他的意思,似乎……不反对与裴家联姻了,只是在烦恼,该选择裴家哪一房罢了。”
秦含真凉凉地道:“皇上对外戚一向都是压制的多,他对我们秦家那么好,都没让秦家出个品级高一点儿的实权官。裴家就算成功把女儿送进东宫做了个良媛,又为太子生了儿子,也不代表他家有本事给大伯父谋个实官。大伯父也太看得起他们了。要是凭着裙带关系就能做官的话,他本人与皇家的关系,难道不是比裴家的姻亲更亲近吗?”
小薛氏沉默了。她竟差点儿忘了自家跟皇室的关系到底有多么亲近,也许是因为很久没有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个身份的好处的关系吧?
秦锦春在旁小声说:“其实,不但三叔祖不该掺和,我们家也最好别跟东宫新进的秀女扯上关系。太子妃不喜谈论选秀之事,敏顺郡主更厌烦旁人提起。若知道我跟出了秀女的人家议亲,郡主只怕连我都恼了,得不偿失。”
秦含真对她道:“那你最好跟大伯父说清楚个中道理,免得他什么都不知道,糊里糊涂地得罪了贵人,倒把你给连累了,还害了你的终身!”
秦锦春抿了抿唇,郑重点头。
秦含真其实不太能理解,收到裴大奶奶的黑料之后,裴二爷裴三爷为什么会做出现在的决定,打算抢走裴大爷夫妻看中的金大腿吗?这脑回路是怎么长的?
她便又问小薛氏:“裴二爷裴三爷过来,就是为了求亲?没提别的?大伯父也没问起那封信的事?”
小薛氏摇头:“他没有问,不过……”她顿了一顿,“裴二爷身上有熏香的味道,就是裴二奶奶惯用的那一种,闻着十分象信笺上的香味。我们爷说,一靠近就认出来了,根本不需要再问,就已经知道了答案。”
裴家二爷与三爷的来意,秦含真与秦锦春真是万万想不到。等到他们离开后,她们从小薛氏那里得到最新消息,也吃惊得嘴都合不拢。
裴二爷与裴三爷特地前来拜访秦伯复,根本就没提过裴大爷一句话,好象压根儿就不晓得兄长在跟秦家二房议亲一般。他们是来为裴二爷的儿子向秦锦春提亲来的。
裴二爷的儿子比裴程年纪小几岁,比秦锦春的年纪都要小些,只能说是过了十三周岁,算是十四虚岁吧。秦锦春再过半年才及笄,如今是十四周岁有余,勉强可以说跟裴家这位二少爷同龄。裴二爷来为儿子求娶,态度十分恳切,还为自己的儿子说了许多好话,仿佛他全京城第一优秀,与秦锦春是天作之合,若是不能配成一对,就是天理难容!
事实上裴二少爷身上并没有功名,连个童生都算不上,听说考了两三年也只过了县试而已,在他父亲嘴里,倒成了天生的读书种子,未来定会高中进士了。因着他外祖家是香道世家的缘故,他倒是从小跟着母亲出入高门大户,或是随外祖父与舅舅在某些家世富贵又好风雅的读书人圈子里混,还混出了一个谦逊知礼的好名声。但除此之外,就没什么突出的地方了。
他这样出身、条件和年纪的少年人,若只有这样一个名声,也就意味着他在别的方面都比较平庸,没什么可让人说道的地方。毕竟他就算是裴国公的亲孙子,亲祖父也离开朝廷中枢几十年了,父亲叔伯都只是小官,外祖家虽是香道世家却没出过高官,身份最高的只是举人而已,他一个半大孩子,有什么底气在富贵风雅的读书人圈子里不谦逊,不知礼呢?他好歹也得有一两处能让人夸一夸的地方,比如擅长香道,又或是读书有天赋吧?
他其实更应该把时间精力都放在书本上,而不是分心去参与交际,好生备考几年,一口气考上秀才,倒比现在早早下了科场,一年一年地磨童生试更好。基础不牢,何苦强求?这与揠苗助长有什么区别?难道就只为了小小年纪考过县试,让父母能在人前夸他是天生的读书种子?
可是县试又有多难呢?秦含真觉得自己都有把握通过。真的,秦简当初的试题,她还亲自做过呢,挺用心的,写出来的答案偷偷藏起来,等到表舅吴少英回了京,她才悄悄儿拿给他瞧,没说是她写的。吴少英只当是哪个秦家子弟托她来问,跟她说这答案通过县试不难,甚至府试也有六七分把握,不过院试就很勉强了,最好是请一位靠谱的先生来指点一下,多用两年功,把文笔好生练一练。吴少英这么一说,秦含真就对自己在四书五经方面的水平有数了。
这是去年腊月里发生的事。当时秦含真还没满十五周岁呢,算是十四吧,正经随祖父读书的时间也就几年,如今精力都放在书画与家务上了。对比如今也算是十四岁的裴家二少爷……他从小读书,起码读了六七年,考了两三回,也只是过了县试罢了。这水平是有多渣?秦简下场时的年纪要大些,但好歹是一次就考过了的。
秦含真心里腹诽了一番裴家二少爷的所谓“优秀”,又迅速回神,继续听小薛氏的说明。
裴二爷对自己儿子的优秀十分有自信,一个劲儿地向秦伯复推销。不过秦伯复兴趣缺缺,若不是秦家大房许诺了帮他起复,他连裴程都看不上,更何况只是个勉强通过了县试的少年人?他虽然做官不成功,但当年好歹也是参加过科举的,对裴二少爷这点水平,压根儿就看不上眼。
然而,裴二爷虽然没有许诺会帮秦伯复起复,却有意无意地透露出了一个信息。东宫即将选秀,裴三爷长女将要及笄了,尚未定下亲事,有意参选,而且很有把握能选中——这与才貌无关,只是裴国公快要不行了,皇帝想必愿意给他孙女一个恩典,也算是向外界表示,功臣之后,皇家是愿意给予庇护的。除此之外,裴三爷还透过妻子娘家那边的关系,给唐老尚书家递过话了。唐家没有反对,这事儿便有了八成的把握。
东宫选秀,谁都知道是为了子嗣。这一回不选名门闺秀,只从低品阶的小官吏家庭又或是京城周边的良家女里头选人,只要姑娘容貌清秀、知书达礼、品行端正,就有机会入选,而且进了东宫后,也不会成为没名没份的宫人,而是多半会被封为良媛、承徽、昭训等有品阶的妾室,等到生了儿子,还有机会再往上升。
不过即使不升也没什么,太子没有兄弟,身体又还算健康,皇帝已经有退位的打算了,用不了几年太子就要登基为帝,后院的妾室还不得跟着升为妃嫔?太子妃无子,陈良娣生的儿子又早死,无论这些新进的东宫妾室哪一个先生下儿子,将来都有极大的可能成为储君。这么好的机会,谁不想争一争?只可惜皇帝为了太子的身体着想,已经明说了不会进太多新人,兴许只会有两三人入选,对家世出身又有限制,否则想要搏一搏的女孩儿只会更多!
裴家论门第,其实有些不符合选秀的要求,但裴三爷本身又确实只是小人物——他连官职都没有,只是个监生。若是皇帝默许,唐家又同意的话,裴三爷的女儿确实还是很有机会中选的。而她一旦中选,入了东宫,以她国公府的出身,怎么也不会落到正七品昭训的境地的,说不定就是良媛,离陈良娣也不过是一步之遥罢了。要是能早日生下子嗣,未来等待裴家三房的,完全就是金光闪闪的荣耀啊。只看如今的承恩侯府与永嘉侯府,裴家人大约都可以想象得到他家未来的前程了吧?
只不过嘛,这事儿也不是全然没有风险就是了。
小薛氏对秦含真与秦锦春道:“裴国公不知道能撑到几时……若是在东宫新人定下之前就撑不下去了,裴家二姑娘就不可能入选了。裴家来求亲,就是想借着两家的姻亲关系,给裴二姑娘求一条退路。选秀日期还未定下,若是三叔能说服皇上,早日开选就好了。万一日子定得迟了,裴二姑娘真的要守孝,那等孝满后,她还能借着秦家的关系,再进东宫。如果裴国公还能再撑些时日,裴二爷裴三爷也希望,我们家能请三叔在太子殿下面前多说几句好话,让裴二姑娘能够更稳当地入选。”
秦含真听得都要翻白眼了:“做梦去吧,我祖父为什么要掺和这种事?”这明摆着就是要跟太子妃过不去吧?她跟赵陌常在一处,也听过些内|幕消息,太子妃唐氏如今不乐意看到东宫进新人,这并不是什么秘密。选秀的决定是皇帝下的,太子妃无法更改,只能硬着头皮去为丈夫选小妾。这种时候,永嘉侯秦柏身为太子的舅舅,只需要袖手旁观就好了,无论选的是谁都跟他没关系。但如果他插手进去,促成某个人入选,谁知道太子妃唐氏会是什么反应?她会不会嫌秦柏太多管闲事了?等裴二姑娘将来生了皇孙,太子妃会不会又进一步怀疑,秦柏会支持这个皇孙继承储位呢?
秦柏什么都不需要做,就能赢得东宫太子与太子妃双方长久的敬重。他何必去冒风险?
秦含真不以为然地道:“裴二爷裴三爷既然都已经求得唐家支持了,还找我们家做什么?让唐家人给太子妃捎个话,岂不是比我祖父一把年纪还插手去管外甥孙子纳妾更好听些?”
小薛氏苦笑:“我们爷如何能说服三叔帮这样的忙?裴二爷裴三爷的请求,他并没有答应。”那也是因为秦伯复知道自己做不到,“不过他听了裴家兄弟的话,觉得裴家兴许有望东山再起了,就算失了一个中风多年的国公,只要能得回一位东宫宠妃,他们就还是京中有体面的大户人家。我看他的意思,似乎……不反对与裴家联姻了,只是在烦恼,该选择裴家哪一房罢了。”
秦含真凉凉地道:“皇上对外戚一向都是压制的多,他对我们秦家那么好,都没让秦家出个品级高一点儿的实权官。裴家就算成功把女儿送进东宫做了个良媛,又为太子生了儿子,也不代表他家有本事给大伯父谋个实官。大伯父也太看得起他们了。要是凭着裙带关系就能做官的话,他本人与皇家的关系,难道不是比裴家的姻亲更亲近吗?”
小薛氏沉默了。她竟差点儿忘了自家跟皇室的关系到底有多么亲近,也许是因为很久没有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个身份的好处的关系吧?
秦锦春在旁小声说:“其实,不但三叔祖不该掺和,我们家也最好别跟东宫新进的秀女扯上关系。太子妃不喜谈论选秀之事,敏顺郡主更厌烦旁人提起。若知道我跟出了秀女的人家议亲,郡主只怕连我都恼了,得不偿失。”
秦含真对她道:“那你最好跟大伯父说清楚个中道理,免得他什么都不知道,糊里糊涂地得罪了贵人,倒把你给连累了,还害了你的终身!”
秦锦春抿了抿唇,郑重点头。
秦含真其实不太能理解,收到裴大奶奶的黑料之后,裴二爷裴三爷为什么会做出现在的决定,打算抢走裴大爷夫妻看中的金大腿吗?这脑回路是怎么长的?
她便又问小薛氏:“裴二爷裴三爷过来,就是为了求亲?没提别的?大伯父也没问起那封信的事?”
小薛氏摇头:“他没有问,不过……”她顿了一顿,“裴二爷身上有熏香的味道,就是裴二奶奶惯用的那一种,闻着十分象信笺上的香味。我们爷说,一靠近就认出来了,根本不需要再问,就已经知道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