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榕树下的八卦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新苗》最新章节!
刘大娘来榕树下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听打听谁家有待嫁的姑娘,刘正安都十七岁了,就算现在开始相看,能很顺利地定下来,真正成亲也得等到入了冬,村子里的小子,到了刘正安这个年纪还没开始相看的话已经算是迟的了,可刘大娘也知道刘正安自己主意正得很,且找媳妇总得找一个刘正安中意的,毕竟要跟媳妇过一辈子的是刘正安,所以刘大娘抱着先打听打听的目的,不漏半句口风。
“镇上啊,听说镇上杂货铺的老丁头要嫁孙女来着。”刘钱氏见打听不出柴夫子的什么消息,便先把那件事放在一边,加入了大家目前的讨论中,显然,谁家儿子要娶媳妇了,谁家闺女要嫁人了,在这种事情上,刘钱氏也是很有优势的,可能除了媒婆之外,她对这些未婚小子姑娘的信息是掌握地最清楚的了。听到有人问镇上有没有待娶的小子跟待嫁的姑娘,略微一沉吟就说了出来。
听到镇上有姑娘待嫁,刘大娘的耳朵立马竖了起来,一边听一边脑子飞快转动,老丁头的孙女今年几岁来着?长什么样?
“哎,老丁头的孙女不是才八九岁?上回我去杂货铺买东西,看铺子的是个丫头,看着也就八九岁大的样子,人却精明地很,那么多东西,连算盘都没用,直接就把钱报出来了,真神。”有个妇人看样子对那姑娘印象很深,一听到刘钱氏说马上就接过话头。
“你这么一说我倒有些印象了,那小姑娘常常坐在铺子里,上回我去买东西也是她招待的。”有人附和道。
“八九岁怎么就要出嫁了?满云家的,你怕不是弄错了吧?”听说老丁头的孙女只有八九岁,大家都怀疑刘钱氏弄错了。
“哎呀,你们知道什么!”刘钱氏看大家不相信她的话,又细细解释起来:“我说的是老丁头前头那个留下的孙女,今年都十八了。”说着声音又特地放小了点,大家看她一脸神秘的样子,感兴趣人的也下意识地往她身边靠了靠,刘大娘也跟着往里挤了挤。
“老丁头前头还有一个媳妇你们知道吧?”刘钱氏先问了一句,看大家都摇摇头,想来也是不知道的,有人着急知道到底怎么回事,于是催她:“哎呀,你快说,卖什么关子。”
“这不正要说嘛,你别催啊。”刘钱氏说了一句之后又接着说老丁头前头的那个老婆:“他前头的那个老婆是个童养媳,比老丁头大了十二岁呢。”
“还有这事!?”有人惊呼。
“可不是嘛,老丁头的娘可是个厉害角色,对这个媳妇是非打即骂,从来没个好脸色,听说三十不到的人看着就像是四五十一样,后来还给老丁头生了个儿子。”刘钱氏顿了顿,接着说:“他前头的媳妇没福气,熬死了婆婆又生了儿子,原来还以为好日子要到了,谁知道儿子生下来之后血崩死了。”
“啊,那孩子可怎么办?老丁头前头那个老婆真是可怜。”
“孩子,哼,这个孩子更可怜,生下来就没娘不说,养大了一点了才发现孩子居然还是个哑巴,老丁头原来还没开杂货铺呢,就是个走街串巷的货郎,后来过了五六年吧,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听说老丁头又要成亲了,你们想,新媳妇娶进来,他那个哑巴儿子日子能好过?偏偏是个哑巴,连诉苦说不出来。”
“真可怜,那你说的孙女就是这个哑巴儿子的女儿?”有人听到这里,一联想马上就得出结论了。
“是啊,老丁头媳妇嫁给老丁头的第二年就又给她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又聪明长得又好,老丁头当然更喜欢小儿子了,你说的那个小丫头,看样子应该就是老丁头小儿子的小闺女,前头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的。”
“老丁头这个大孙女从来就没听说过啊。”有人提出了质疑。
“当然没听说过,要不是听说老丁头在乡下的闺女要来镇上,谁也不知道老丁头现在的媳妇不是原配啊。”刘钱氏冲着空气翻了个白眼,像是很鄙夷似的,“听说他大儿子一直住在乡下的,大孙女当然跟着爹住在乡下了,我们知道老丁头的时候他已经在镇上开杂货铺子了,这些事情没人说,我们能知道这些才怪呢。”
“那怎么突然间又要把大的这个接过来了?照他以前的做法,不是把大的这个直接在村子里嫁掉更好吗?”
“这谁知道呢,只听说要把大孙女接到镇上来了,还要给她找个婆家,到底为什么突然就接过来我可不知道了。”刘钱氏有一点好,她的消息一般都是真实的,虽然有时候会带一点夸张的成分,但说的确实八九不离十,而且要是她不知道的消息,她也不会瞎编乱造,所以村里人大部分时候还是很相信她的,只是相信归相信,打趣还是照打不误的。
“满云家的,你怎么这个都没打听出来,功力不够啊。”说这句话的是刘满华的娘,今天榕树下的妇人里头,她年纪最大,辈分也高,打趣起刘钱氏来一点都不含糊。
“婶子,你就笑话我吧……”刘钱氏知道刘满华娘是在打趣她,可这种打趣也是善意的,她确实爱打听,为了这个毛病,她跟刘满云吵过很多次架,就算这样也没改掉,她照样乐呵着打听消息,然后更加乐呵地给大家八卦。
“那现在镇上有没有要娶媳妇的人家?”问话的还是之前的那个妇人,她刚开始问的时候只是想知道镇上有没有要娶媳妇的人家,为了让自己目的不要太明确才又加了个待嫁的姑娘,没想到刘钱氏对于老丁头家的八卦印象太深,直接忽略掉了她的前半句问话。
“这倒是没听说,现在才刚开春,离去年年底也没过多久,要娶媳妇的小子去年已经娶上了,剩下的不是都不着急嘛。”刘钱氏想了想,确实没听说哪家还有男孩在托人找媳妇。
“哎,阿庆嫂,你问这个干吗?你家丫头才六岁,这么快就给她准备起来了……”大家发现问话的是刘满丰的媳妇阿庆,家里只有一个闺女,现在才六岁,听到有人说阿庆嫂是给自己闺女提前准备的,都哈哈大笑起来。
“你们一个个的,看我不收拾你们!”阿庆嫂气笑道,“我这不是帮我侄女打听嘛,就我嫂子万事不操心的性子,要等我嫂子想到我侄女的婚事,黄花菜都凉了。你们也别看我笑话,当真的,帮我想想还有哪家有要娶媳妇的?”
“满金家的儿子……”、“满香家的的老大……”,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给阿庆嫂提起名了,而刘大娘听到阿庆嫂说的话,想到了阿庆嫂的嫂子。
刘大娘三四年前见过阿庆嫂的嫂子跟侄女,确实跟阿庆嫂说的一样,当娘的没主意,全都听女儿的,才十一二岁的姑娘,说起话做起事来一套一套的,能干的不得了,是不是可以给吴时新提一提呢?可刘满海家的刘妮儿呢?听阿苗说吴时新更中意刘妮儿?刘满海真的要跟吴家结亲?刘大娘一时想先跟阿庆嫂通个气,一时又想先把刘满海的事先弄清楚。
刘大娘来榕树下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听打听谁家有待嫁的姑娘,刘正安都十七岁了,就算现在开始相看,能很顺利地定下来,真正成亲也得等到入了冬,村子里的小子,到了刘正安这个年纪还没开始相看的话已经算是迟的了,可刘大娘也知道刘正安自己主意正得很,且找媳妇总得找一个刘正安中意的,毕竟要跟媳妇过一辈子的是刘正安,所以刘大娘抱着先打听打听的目的,不漏半句口风。
“镇上啊,听说镇上杂货铺的老丁头要嫁孙女来着。”刘钱氏见打听不出柴夫子的什么消息,便先把那件事放在一边,加入了大家目前的讨论中,显然,谁家儿子要娶媳妇了,谁家闺女要嫁人了,在这种事情上,刘钱氏也是很有优势的,可能除了媒婆之外,她对这些未婚小子姑娘的信息是掌握地最清楚的了。听到有人问镇上有没有待娶的小子跟待嫁的姑娘,略微一沉吟就说了出来。
听到镇上有姑娘待嫁,刘大娘的耳朵立马竖了起来,一边听一边脑子飞快转动,老丁头的孙女今年几岁来着?长什么样?
“哎,老丁头的孙女不是才八九岁?上回我去杂货铺买东西,看铺子的是个丫头,看着也就八九岁大的样子,人却精明地很,那么多东西,连算盘都没用,直接就把钱报出来了,真神。”有个妇人看样子对那姑娘印象很深,一听到刘钱氏说马上就接过话头。
“你这么一说我倒有些印象了,那小姑娘常常坐在铺子里,上回我去买东西也是她招待的。”有人附和道。
“八九岁怎么就要出嫁了?满云家的,你怕不是弄错了吧?”听说老丁头的孙女只有八九岁,大家都怀疑刘钱氏弄错了。
“哎呀,你们知道什么!”刘钱氏看大家不相信她的话,又细细解释起来:“我说的是老丁头前头那个留下的孙女,今年都十八了。”说着声音又特地放小了点,大家看她一脸神秘的样子,感兴趣人的也下意识地往她身边靠了靠,刘大娘也跟着往里挤了挤。
“老丁头前头还有一个媳妇你们知道吧?”刘钱氏先问了一句,看大家都摇摇头,想来也是不知道的,有人着急知道到底怎么回事,于是催她:“哎呀,你快说,卖什么关子。”
“这不正要说嘛,你别催啊。”刘钱氏说了一句之后又接着说老丁头前头的那个老婆:“他前头的那个老婆是个童养媳,比老丁头大了十二岁呢。”
“还有这事!?”有人惊呼。
“可不是嘛,老丁头的娘可是个厉害角色,对这个媳妇是非打即骂,从来没个好脸色,听说三十不到的人看着就像是四五十一样,后来还给老丁头生了个儿子。”刘钱氏顿了顿,接着说:“他前头的媳妇没福气,熬死了婆婆又生了儿子,原来还以为好日子要到了,谁知道儿子生下来之后血崩死了。”
“啊,那孩子可怎么办?老丁头前头那个老婆真是可怜。”
“孩子,哼,这个孩子更可怜,生下来就没娘不说,养大了一点了才发现孩子居然还是个哑巴,老丁头原来还没开杂货铺呢,就是个走街串巷的货郎,后来过了五六年吧,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听说老丁头又要成亲了,你们想,新媳妇娶进来,他那个哑巴儿子日子能好过?偏偏是个哑巴,连诉苦说不出来。”
“真可怜,那你说的孙女就是这个哑巴儿子的女儿?”有人听到这里,一联想马上就得出结论了。
“是啊,老丁头媳妇嫁给老丁头的第二年就又给她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又聪明长得又好,老丁头当然更喜欢小儿子了,你说的那个小丫头,看样子应该就是老丁头小儿子的小闺女,前头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的。”
“老丁头这个大孙女从来就没听说过啊。”有人提出了质疑。
“当然没听说过,要不是听说老丁头在乡下的闺女要来镇上,谁也不知道老丁头现在的媳妇不是原配啊。”刘钱氏冲着空气翻了个白眼,像是很鄙夷似的,“听说他大儿子一直住在乡下的,大孙女当然跟着爹住在乡下了,我们知道老丁头的时候他已经在镇上开杂货铺子了,这些事情没人说,我们能知道这些才怪呢。”
“那怎么突然间又要把大的这个接过来了?照他以前的做法,不是把大的这个直接在村子里嫁掉更好吗?”
“这谁知道呢,只听说要把大孙女接到镇上来了,还要给她找个婆家,到底为什么突然就接过来我可不知道了。”刘钱氏有一点好,她的消息一般都是真实的,虽然有时候会带一点夸张的成分,但说的确实八九不离十,而且要是她不知道的消息,她也不会瞎编乱造,所以村里人大部分时候还是很相信她的,只是相信归相信,打趣还是照打不误的。
“满云家的,你怎么这个都没打听出来,功力不够啊。”说这句话的是刘满华的娘,今天榕树下的妇人里头,她年纪最大,辈分也高,打趣起刘钱氏来一点都不含糊。
“婶子,你就笑话我吧……”刘钱氏知道刘满华娘是在打趣她,可这种打趣也是善意的,她确实爱打听,为了这个毛病,她跟刘满云吵过很多次架,就算这样也没改掉,她照样乐呵着打听消息,然后更加乐呵地给大家八卦。
“那现在镇上有没有要娶媳妇的人家?”问话的还是之前的那个妇人,她刚开始问的时候只是想知道镇上有没有要娶媳妇的人家,为了让自己目的不要太明确才又加了个待嫁的姑娘,没想到刘钱氏对于老丁头家的八卦印象太深,直接忽略掉了她的前半句问话。
“这倒是没听说,现在才刚开春,离去年年底也没过多久,要娶媳妇的小子去年已经娶上了,剩下的不是都不着急嘛。”刘钱氏想了想,确实没听说哪家还有男孩在托人找媳妇。
“哎,阿庆嫂,你问这个干吗?你家丫头才六岁,这么快就给她准备起来了……”大家发现问话的是刘满丰的媳妇阿庆,家里只有一个闺女,现在才六岁,听到有人说阿庆嫂是给自己闺女提前准备的,都哈哈大笑起来。
“你们一个个的,看我不收拾你们!”阿庆嫂气笑道,“我这不是帮我侄女打听嘛,就我嫂子万事不操心的性子,要等我嫂子想到我侄女的婚事,黄花菜都凉了。你们也别看我笑话,当真的,帮我想想还有哪家有要娶媳妇的?”
“满金家的儿子……”、“满香家的的老大……”,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给阿庆嫂提起名了,而刘大娘听到阿庆嫂说的话,想到了阿庆嫂的嫂子。
刘大娘三四年前见过阿庆嫂的嫂子跟侄女,确实跟阿庆嫂说的一样,当娘的没主意,全都听女儿的,才十一二岁的姑娘,说起话做起事来一套一套的,能干的不得了,是不是可以给吴时新提一提呢?可刘满海家的刘妮儿呢?听阿苗说吴时新更中意刘妮儿?刘满海真的要跟吴家结亲?刘大娘一时想先跟阿庆嫂通个气,一时又想先把刘满海的事先弄清楚。